网站首页
手机版

十二经脉气血虚实的治则治法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02-09 15:56:58作者:百科知识库

十二经脉气血虚实的治则治法是怎样的?

十二经脉均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则治法。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以人迎、寸口脉的强弱对比确定盛虚而制定的补泻原则与治法。

  脉盛者采取泻法,虚者采取补法。往往是针对实经或虚经为主采取泻法或补法,同时考虑表里经关系而对相对之经采取补法或泻法治疗,使表里经气血平调。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是针对经脉气血的寒热反应而制定治疗时间长短的治则治法。寒、热是经脉之气变化而出现的或寒或热的病机或临床证候的属性。“疾”与“留”是治疗时间的长短的治则治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陷下则灸之”,陷下,一般皮部血络塌瘪。灸,指用艾壮点燃加热治疗。《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之补法是艾壮置于所灸之处,点燃,自然燃烧至火灭。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人迎、寸口对比诊,上下之脉无明显差异,则根据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的临床疾病现象选择主病之经脉,正如《灵枢·终始》指出“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