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9:02:35作者:百科
[拼音]:huangdan
[外文]:jaundice
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病证。其中目睛发黄尤为此病的特征。多因时气疫毒(具有传染性的致病因子)、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饮食不节,脾胃虚寒,引起脾、胃、肝、胆功能失调,湿热蕴结,寒湿阻遏,气机郁滞,以致胆失疏泄,胆液外溢于肌肤所致。
黄疸名称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汉代《金匮要略》将黄疸分为5类:即黄疸、谷疸、酒疸、女痨疸和黑疸。隋代《诸病源候论》等书又将黄疸的危急重证称为急黄。元代《卫生宝鉴》根据临床表现,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对临床辨证指导意义较大,至今仍被采用。明清时期对黄疸的认识渐趋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如明代《景岳全书》提出胆黄的名称,认为黄疸是由于胆液外泄而成。清代沈金鳌进一步认识到某些黄疸的传染性和严重性:“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沈氏尊生书》)。天行疫疠即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黄疸的病因主要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因饮食不节、饮酒过度,而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引起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郁于肝胆,导致胆液外泄而成;或因外感湿邪疫毒,热毒炽盛,伤及营血,内陷心包,可出现出血或神昏等症状,而导致急黄重证;或因情志不舒,肝胆失于疏泄,郁而化热,久经煎熬,结成砂石,阻抑胆液,使其不循常道,而泛溢于肌肤所致;或因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寒湿阻滞,胆液排泄受阻而外溢,致成黄疸;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因脾虚不能生化气血,故脾土之色(黄色)自见于外,以致肌肤发黄;或因癥积日久不消,瘀血阻滞胆道,胆液外溢而产生黄疸。
总之,黄疸的病因虽有多种,但主要与湿邪有关,常见病因有湿热、寒湿,或湿热兼疫毒等,所以湿邪是产生黄疸的病机关键。在脏腑方面,黄疸的产生则与脾、胃、肝、胆有密切关系。平素胃火偏旺,湿从热化,发为阳黄;热毒壅盛,邪入营血,内陷心包,发为急黄;平素脾阳不足,湿从寒化,发为阴黄。
临床辨证主要在于区别阳黄与阴黄。
阳黄以湿热为主,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属于热证、实证。
(1)热重于湿。证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渴,心烦欲呕,小便短少而色深黄,大便秘结或腹部胀满,舌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便,以茵陈蒿汤加味。
(2)湿重于热。证见身目发黄,但不甚鲜明,多无明显发热,或稍有低热,头重身困,口淡不渴,胸腹胀满,食欲不佳,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而黄,舌苔厚腻或黄白相兼,脉濡缓或滑。治宜利湿为主,佐以清热,以茵陈五苓散加减。
(3)急黄。发病迅速,黄疸急速加深,身目均呈深黄色,高热口渴,小便深黄色,腹胀胁痛,大便秘结,伴有烦躁,或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或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舌苔黄而干燥,舌边尖红,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以犀角散加味。
阴黄以寒湿为主,其黄色晦暗有如烟熏,属寒证、虚证。证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胃纳减少,胸腹作胀,大便不实,神疲乏力,怕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治宜健脾和胃、温化寒湿,常以茵陈术附汤加味。
阳黄与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迁延日久或过用寒凉药,引起脾阳受损,可转为阴黄;阴黄过用燥热药,伤阴化燥,或由于复感湿热之邪,也可转为阳黄。
感受外邪引起的黄疸,多具有传染性,应进行隔离。在流行期间也可对容易引起感染的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
黄疸的预后因证而异。新起黄疸,如能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如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气滞血瘀,胁下出现癥块,多缠绵难愈。若突然高热,黄疸迅速加深,伴有神志不清,或出血,是急黄重证,预后多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