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伤科内伤

更新时间:2023-02-03 08:56:56作者:百科

伤科内伤

因外力伤及头颅、躯干,引起气血、经络、脏腑功能障碍、器质损伤,以内部疼痛为主症的骨伤科常见病证。由于受伤的程度和部位的不同,病情轻重相差悬殊,轻者仅为局部疼痛,重者可危及生命。伤科内伤与内科疾病中因饮食、劳倦所致的内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内经》

对此类病证的原因、病机、症状和治疗都有记载,但未明确命名。伤科内伤的病名首先见于《中藏经》,称为“内伤”、“内损”。唐代《外台秘要》对外力致伤分为外伤四肢、头颅、骨节和内伤气血、脏腑两大类,内伤又分为瘀血内聚与吐咯出血的伤血及急卒受伤、气闭昏闷或气滞不散的伤气两类,还提及虚人内伤和瘀血在内久不消除的治疗方法。明代薛己《保婴摄要》记录了内伤病例的诊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学在头颅、躯干部脏器实质性损伤方面又从大量实践中积累了新的、丰富的经验。

病因病机

伤科内伤的病因是外来暴力。最常见的是坠堕、碾压、跌仆、撞打等直接暴力作用于头颅或躯干而引起损伤;暴力经传导,间接影响其他部位也可致伤,如因坠堕时足跟着地而发生头部内伤。此外,负重时用力不当或用力过度,导致胸胁部或腰部闪挫、岔气;长期劳力积损而造成慢性损伤,也为临床所常见。

伤科内伤主要的发病机理是气滞和血瘀,两者并见又有主次之分。即周流全身的气在被伤部位受到震激,由震激而壅聚,由于气血相依,血也随之凝滞于该处;或坠堕击伤,伤及络脉,血溢脉外成瘀,气亦随之而壅滞。

瘀血滞气影响脏腑的气机升降和营血滋养,从而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耗。瘀滞愈甚,气血亏损愈重。壮实之体在瘀滞化散后才显出不同程度的气虚血亏,羸弱虚者在损伤早期就有虚象。如果络脉损伤,大量失血,也会气随血而脱,则为气血双脱的危证。

辨证

伤科内伤的辨证,以气血为纲。伤气者有气滞、气闭、气脱、气虚诸证。

(1)气滞。暴力外伤,轻则伤气,气机阻滞,不通则痛。由于气无形、聚散无常,故以痛无定处为特点。若影响至脏腑的气机失调,出现相关脏腑的症状,如伤及肺则胸痛,咳嗽,喘促;伤及胃则脘痛,恶心呕吐;伤及肝则肋痛呕血;伤及肾则腰痛,小便不畅,尿血。

(2)气闭。骤然损伤之后,昏迷不语,不省人事,或神智虽清醒,但口噤不开。

(3)气脱。见于受伤后剧烈疼痛大量亡血的患者,表现为气息微弱,口目微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涔涔,脉细弱数。

(4)气虚。暴力内伤的中后期,瘀滞渐化,虚象渐显,或者虚怯之体受伤后,气虚与瘀滞并见。前者证见隐痛或酸痛,缠绵不已,神疲体惰,乏力短气,语声低微,纳食不馨;后者则见形体虚弱,脉象散大,如有皮肤青肿者则青肿不易消退。

伤血者有血瘀、出血、血虚诸证。

(1)血瘀。疼痛,痛处固定不移,同时在瘀血留著的部位出现相关脏腑的症状,如:瘀阻于脑,蒙蔽清窍则昏迷不醒;瘀血乘肺,气道被阻则喘咳;瘀停胸中,气机难以升降通达,表现为胸闷作胀;瘀积脘腹,妨碍肠胃运化,证见腹中胀满等。

(2)出血。或吐血、或唾血、或便血、或溺血,其色鲜红或紫黯。暴力内伤,大量出血,不仅可直接由口鼻便尿出血,也可积于胸腹腔内,重者多致气血双脱。

(3)血虚。多在损伤中期以后呈现。疼痛隐隐,延绵不愈,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肢麻。

治疗

临床要根据具体损伤部位,辨证治疗。以内治为主,常用治法有开窍通闭、理气通络、益气固脱、逐瘀攻下、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

(1)开窍通闭法。用于损伤初起,气闭昏愦者,可使闭结开通,昏愦得醒。因用于急救,以备用的成药最适宜。常用方如苏合香丸。

(2)理气通络法。用于气滞不通为主者,可使滞气宣散而经道通畅,疼痛得止。常用方有理气止痛汤、复元通气散等。

(3)益气固脱法。用于气血双脱,目前多同时予以输血补液。常用方如独参汤、参附汤或参附注射液。

(4)逐瘀攻下法。适用于瘀血停积在内的体实者,尤宜于疼痛并见腹胀、便秘、苔黄、脉数等症,以峻猛的攻逐药物祛除瘀滞,药后便秘得解,症情见轻。常用方有桃核承气汤、大成汤等。年老体弱者当慎用,妇女月经期间或妊娠应视为禁忌。

(5)活血化瘀法。通用于血瘀内停。去瘀而并不峻猛,适用面较广。对瘀积实滞者则药力较逊。常用方有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等。

(6)益气养血法。适当用于瘀滞已基本祛除而显气血虚亏的情况,以助气血复原,也只有气血旺盛才能使瘀滞清彻。常用方有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在应用以上治疗法则的同时,还须根据脏腑受损的情况结合相应的方药,如肃肺定喘、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养心安神、补髓荣脑等。

头部内伤。脑为髓之海,内伤头部累及髓脑,神明失守,所以意识障碍为主症。辨治分三期:

(1)昏迷期。伤后即发多见,亦可伤后渐趋昏愦,或昏后复醒,醒后再发者。气闭者予以开关通窍,可用苏合香丸;血蒙神明者可选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以开窍醒神;气血双亡者急宜固气回脱,用参附汤;出血不止者加用三七等止血药。

(2)清醒期。多有头疼、头晕等症,为瘀血内阻所致,治宜活血化瘀、升清降浊,用防风归芎汤加减。

(3)恢复期。正虚邪实为其特点,扶正宜养心补气,祛邪则化瘀熄风。方药可用养心汤、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等。

胸胁内伤。胸内有心肺两脏,胁部为肝胆两经循行部位,胸胁内伤多以胸胁疼痛、咳嗽气短、心悸怔忡为主症。辨治宜分伤气、伤血、伤脏腑等。伤气、伤血,可采用益气养血法治疗,伤脏腑则要应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确定诊断,给予相应有效的治疗。

腰部内伤。腰为肾之府,位于人体中部,是躯干活动的枢纽。内伤后不外气滞血瘀、肾精亏损。新伤多用复元活血汤,尿血者用小蓟饮子;慢性损伤可用左归丸、右归丸调治。

除内治外,对亡血气脱、脏腑损伤的危急重症病人,应采取西医的急救措施和手术疗法,拯救病人生命,修复脏腑功能。此外,内伤也常用手法、针刺及其他外治法治疗。

本文标签:伤科内伤  shangkeneishang  
下一篇:隐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