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化脓性骨髓炎

更新时间:2023-02-03 08:50:53作者:百科

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菌引起的骨、骨膜、骨髓腔的炎症。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75~90%);链球菌、白色葡萄状球菌次之;肺炎链球菌、淋症双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引起者更少见。一般有三种感染途径:

(1)血源性感染,病菌自身体远处病灶经血运感染于骨。

(2)蔓延性,由邻近化脓病灶直接感染于骨。

(3)外伤性,细菌由开放性伤口或手术伤口直接感染于骨。感染好发于长管状骨,特别是胫骨的上、下端、股骨下端、肱骨上端及桡骨下端,上肢约占20%,下肢约占80%,其他各骨也可发生。血源性感染多开始于血运丰富的干骺端,因为此处终末动脉细微弯曲,血流迟缓,病菌易于停滞此处。本病好发于2~10岁的儿童,17岁以下约占96%,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表现为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抗生素及手术治疗有效。

病理

骨髓炎的病理变化不仅限于骨髓腔,实际上涉及整个骨组织。病菌侵入的局部多在长骨干骺端,首先出现炎症反应,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嗜中性白细胞侵润,先有浆液性渗出,逐渐变为脓性。局部骨组织坏死,可形成小范围的骨脓肿。若细菌毒力不大、感染于短期内得到控制,则骨脓肿可能局限化,此即布罗迪氏脓肿,但病灶多继续扩大,侵及其他骨组织。感染向外发展,突破干骺端密质骨,达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下脓液增多,压力增高,感染经哈弗斯氏管侵入髓腔。骨脓肿穿破后,也可直接形成骨膜下脓肿,使骨膜分离,该部骨干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同时骨腔内脓液压力增高,压迫血管,也引起循环障碍,因此发生骨质坏死,形成死骨。若炎症侵入髓腔,髓腔内脓液增多、压力增大,又经哈弗斯氏管向外蔓延到骨膜下(见图)。若炎症侵犯骨的滋养血管,致滋养血管栓塞,则可导致大块骨质坏死。在炎症进行的同时,既有破坏,也有修复过程,表现为坏死组织的清除及新骨形成。机体清除坏死组织的方法有:

(1)通过酶的作用使坏死组织液化然后吸收。

(2)由吞噬细胞吞噬。小片松质死骨可完全被吸收,小块密质死骨可经骨瘘孔排出,但较大的死骨必须手术取出,否则会妨碍愈合。骨膜被剥离后,成骨细胞形成一层又一层的骨梁,呈洋葱皮状,即所谓包壳。包壳大小厚薄不一致,骨小梁紊乱,其上有许多瘘孔,常有脓液排出。当死骨摘除后,包壳逐渐由板层骨所代替,当修复完成时,哈弗斯氏系统骨小梁及髓腔亦恢复正常。在小儿,骺板成为抵抗感染的防线,因此骨脓肿不能直接蔓延引起关节炎,而成人骺板已闭合,关节炎发生率高。骨膜下脓肿亦可将骨膜附着点剥离,感染得以进入关节腔。

图 症状

因细菌毒力的强弱、人体抗力的大小及病程的长短不同。化脓性骨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与局限性三个类型。急性骨髓炎一般有高热(39~40℃),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的现象,周身关节酸痛、头痛,患儿有时发生惊厥,甚至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酸中毒等症状。局部则出现患肢疼痛、跳痛、压痛、肌肉痉挛、患肢怕人触动、局部红肿发热、邻近关节屈曲。化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增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患儿尿中可能有蛋白质及酮体存在。X射线照片上在发病头10日内,骨质无明显改变。以后逐渐出现干骺端骨质疏松,此乃局部充血所致,可见斑点状骨质吸收、骨膜增生,甚至形成包壳围绕病变周围。约4周左右可形成死骨。慢性骨髓炎时,全身症状轻微。可有急性及反复发作史。局部窦道流脓,时好时发,脓汁时多时少,偶能流出碎死骨块。病程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 X射线照片上显示骨干变粗、致密、硬化,髓腔不易看出,偶见小空洞及小死骨。局限性骨髓炎多由毒力较低的细菌所致,常侵犯儿童长骨的干骺端,尤以胫骨下端常见,偶而发生局部疼痛及轻微肿胀,休息后即可消退。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局部穿刺可有脓液,细菌培养可为阳性,并可借此鉴别菌种。血培养阳性率较高。X射线照片可见骨质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治疗

急性骨髓炎,在进行一般性的全身治疗(包括休息、输血、输液、增强营养、大剂量抗生素)后,一般可以得到控制,治疗无效,则可局部切开病骨,钻孔减压,若脓液侵入髓腔或已有死骨,则可切开皮质骨排脓并清除死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比较困难,因为硬化的骨质缺乏血运,细菌窝藏于硬化骨灶内,药物难以到达,故抗生素收效甚微。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以清除病灶为主,辅以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章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骨科
上一篇:五禽戏
下一篇:林巧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