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红花油

更新时间:2023-02-09 12:32:23作者:百科知识库

红花油

红花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

红花油的基本资料

复方丁香罗勒油(红花油)(现代标准)

名称复方丁香罗勒油(红花油)

拼音Fufang Dingxiang Luoleyou

成份血竭适量 配制桂叶油426ml 丁香罗勒油202ml 黑油适量 水杨酸甲酯372ml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具丁香的特异香气。

功能主治驱风镇痛。用于感冒头痛,风湿骨痛。

规格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患处。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2、外用以头部太阳穴、印堂穴为主。3、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者,应向医生咨询。4、过敏体质慎用。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7、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部标八册

红花油(现代标准)

名称红花油

拼音Honghua You

成份丁香罗勒油、水杨酸甲酯、肉桂油、桂皮醛、柠檬醛、冰片。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特异,味辛辣。

功能主治驱风药。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扭伤,外感头痛,皮肤瘙痒。

规格每瓶装6、5克

用法用量外用,涂擦患处,一日4~6次。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1.皮肤、粘膜破损处禁用。2.皮肤过敏者停用。3.禁止内服。4.小儿、年老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部标十四册

正红花油(现代标准)

名称正红花油

拼音zheng hong hua you

成份人造桂油、白樟油、桂叶油、松节油、桂醛、水杨酸甲脂、血竭、液体石蜡。

性状本品为红色澄明油状液体,具特殊香气。

功能主治活血驱风,舒筋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蚊虫叮咬。

规格每瓶装5毫升

用法用量外用,将适量的药液涂于患处。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4、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用药后皮肤过敏者应停止使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6、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有效期60个月。

执行标准WS-205(Z-030)-2002(2)、(3)

岭南正红花油(现代标准)

名称岭南正红花油

拼音ling na zheng hong hua you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用于筋骨酸痛,肌肉疲劳,跌打扭伤。

规格每瓶装30毫升

用法用量外用搽于患处。

禁忌儿童及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4、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用药后皮肤过敏者应停止使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6、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斧标正红花油(现代标准)

名称斧标正红花油

拼音fu biao zheng hong hua you

成份桂叶油,桂油,香茅油,松节油,?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548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苯酚停嘤停摺?/p>

性状本品呈红色油状液体,气味清香。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湿骨痛,筋骨酸痛,扭伤瘀肿,跌打损伤,蚊虫叮咬。

规格每瓶装35毫升

用法用量外用少量,涂擦患处。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4、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用药后皮肤过敏者应停止使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6、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闭,置凉暗处。

有效期60 月

执行标准进口药

狮马龙红花油(现代标准)

名称狮马龙红花油

拼音shi ma long hong hua you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酸痛,手足麻木,以及跌打损伤,轻度烫伤,外用止痛。

规格每瓶装25毫升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于患处。

禁忌孕妇及婴儿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4、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用药后皮肤过敏者应停止使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6、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进口药

红花油相关中药材

1、肉桂油

别名桂皮油。

来源为用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枝、叶经蒸馏所得的芳香油。

性状为黄色或黄棕色的澄明液体。有桂皮的特臭,味甜、辛。露置空气中,或存放日久,其色逐渐变深,质渐浓厚。微溶于水,能溶于相同体积的醇及冰醋酸中。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功同肉桂”②《广西中药志》:“芳香健胃,驱风。外用:治风湿及皮肤瘙痒”

2、罗勒

别名兰香,香菜,翳子草,千层塔,九层塔,香花子,家佩兰,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野金砂,鱼香,薄荷树,省头草,零陵香,香草,鸭香,矮糠,香佩兰,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兰香,铃铃香,铃子香。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全草。9月采收,除去泥沙,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为带有果穗的茎枝,叶片多己脱落。茎方形,表面紫色或黄紫色,有柔毛;折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花已雕谢,宿萼黄棕色,膜质,具5裂,内藏棕褐色小坚果。气芳香,有清凉感。以干燥、茎细、无泥沙杂草者为佳。

功能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①《千金·食治》:“消停水,散毒气”②《嘉祐[音yòu]本草》:“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宜生食。又疗齿根烂疮,为灰用甚良。又动风,发脚气,患啘,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③《岭南采药录》:“治毒蛇伤,又可作跌打伤敷药”④《现代实用中药》:“为产科良药,能使分娩前后血行良好,并治胃痉挛,肾脏病”⑤《中国药植志》:“有消暑解热效用”⑥《南京民间药草》:“叶与丹参煎水服,可通经活血”⑦《广西中药志》:“疏表,散风热。治外感头痛,发热咳嗽,皮肤斑疹瘙痒”⑧《中国药植图鉴》:“揉汁可治眼睛胬肉”⑨《广东中药》Ⅱ:“止痛消肿。治风毒疮,风湿肿”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外感风寒,头痛,胸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湿疹皮炎”

3、冰片

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

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生境分布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性状①龙脑冰片 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②机制冰片 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4、松节

别名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或云南松的枝干的结节。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经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

生境分布全国有松树分布地区均产。

性状干燥松节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大小粗细不等,一般长5~10厘米,厚1~3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横切面较粗糙,中心为淡棕色,边缘为深棕色而油润。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刺状。有松节油气,味微苦。以个大、棕红色、油性足者佳。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治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脚气痿软,鹤膝风,跌损瘀血。①《别录》:“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②《日华子本草》:“治脚软骨节风”③《本草衍义补遗》:“炒焦治骨间病,能燥血中之湿”④《滇南本草》:“行经络,治痰火,筋骨疼痛,湿痹痿软,强筋骨”⑤《本草通玄》:“搜风舒筋”⑥《分类草药性》:“治鹤膝风,通气和血”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

5、丁香

别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母丁香。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

生境分布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有少数出产。

性状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长1.5~2厘米,红棕色至暗棕色。下部为圆柱状略扁的萼管,长1~1.3厘米,宽约5毫米,厚约3毫米,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渗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圆球形;径约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气强烈芳香,味辛。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6、香茅

别名大风茅,柠檬茅,柠檬草,茅草茶,姜巴茅,姜草,香巴茅,香茅草,风茅草,姜巴草,茅香,香麻,大风茅,风茅。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全草。全年可采,采得后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栽植于耕地、园中或坡地。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浙江、上海等地均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祛瘀通络。治感冒头痛,胃痛,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岭南采药录》:“散跌打伤瘀血,通经络。头风痛,以之煎水洗。将香茅与米同炒,加水煎饮,止水泻。煎水洗身,可祛风消肿,解腥臭。提取其油,可止腹痛”②《陆川本草》:“发表退热,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身热”③《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散凉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④《广东中药》Ⅱ:“治头晕,头风,风痰,鹤膝症;煎水饮可以止心痛”⑤《贵州草药》:“补虚,止咳,镇痛,宁心。”。

7、肉桂

别名菌桂,牡桂,大桂,筒桂,辣桂,玉桂,紫桂,桂皮。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一般于8~10月间,选择桂树,按一定阔度剥取树皮,加工成不同的规格,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官桂:剥取栽培5~6年的幼树干皮和粗枝皮,晒1~2天后,卷成圆筒状,阴干。②企边桂:剥取十余年生的干皮,两端削齐,夹在木制的凸凹板内,晒干。③板桂:剥取老年桂树的干皮,在离地30厘米处作环状割口,将皮剥离,夹在桂夹内晒至九成干时取出,纵横堆叠,加压,约1个月后即完全干燥。至于“桂心”,即肉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各种肉桂商品均宜贮藏于干燥阴凉处,或入锡盒内,密闭保存。

生境分布栽培于砂土及斜坡山地。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性状①官桂(《本草图经》)又名:菌桂(《本经》一作箘桂),筒桂(《唐本草》),桂尔通、桂通、条桂。呈半槽状或圆筒形,长约40厘米,宽约1.5~3厘米,皮厚1~3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及小裂纹,皮孔椭圆形,偶有凸起横纹及灰色花斑;刮去栓皮者,表面较平滑,红棕色,通称“桂心”。内表面暗红棕色,颗粒状。质硬而脆,断面紫红色或棕红色,可见浅色石细胞群,断纹成环状。气芳香,味甜辛。②企边桂 又名;清化桂。呈长片状,左右两边向内卷曲,中央略向下凹,长40~50厘米,宽4.5~6厘米,厚3~6毫米。外表面灰棕色,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时则现棕色油纹。香气浓烈,其它与官桂相似。③板桂(《本草图经》)又名:桂楠。呈板片状,通常长30~40厘米,宽5~12厘米,厚约4毫米,两端切面较粗糙。以上均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无渣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①《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②《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③《药性论》:“主治:几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痈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⑤《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⑥《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主治秘要》:渗泄,止渴”⑦《用药心法》:“敌寒邪,治奔豚”⑧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⑨《纲目》:“治寒痹,风瘖,阴盛失血,泻痢,惊痢。”“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备注《本经》有牡桂、菌桂,《名医别录》又另立“桂”条。《本草纲目》认为桂即牡桂,并将两者合为一条。又云:“桂即肉桂也”,可见牡桂、肉桂为同一物。至于菌桂,陶弘景称其“正圆如竹”,《图经》称:“树皮青黄,薄卷若简,亦名筒桂”。据此,菌桂当即今之官桂。

8、柠檬

别名黎檬,黎檬子,宜母子,里木子,黎檬干,药果,梦子,宜母果,柠果,黎朦子,梨橡干,檬子,宜蒙子。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实。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祛暑,安胎。咽痛口干,胃脘胀气,高血压,心肌梗塞,不思饮食。①《食物考》:“浆饮渴瘳,能辟暑。孕妇宜食,能安胎。”②《粤语》:“以盐腌,岁久色黑,可治伤寒痰火。”③《岭南随笔》:“治哕。”④《纲目拾遗》:“腌食,下气和胃。”

9、血竭

别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麒麟竭,血竭花。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生境分布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

性状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此外,尚有索科特拉血竭,系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的树脂,呈小泪滴状或碎块状,长不过2厘米,断面玻璃样,薄片酒红色。加热时无苯甲酸气味。产于东非。我国云南发现一种山铁树,又名:柬埔寨龙血树,其树脂与上述品种作用相同。植物形态参见“山铁树叶”条。

功能主治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①《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②《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④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⑤《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备注内服血竭引起过敏反应:某患者内服血竭后发生周身瘙痒,四肢及胸背部皮肤潮红,压之退色,手脚有明显的血管神经性水肿,两侧脚面和小腿接连部各有4x4厘米的大水泡1个,周围有豆粒大小水泡数十个,颜面发红,眼皮水肿,呼吸迫促,头晕等;检查:体温腋下38.9℃,脉搏9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65毫米汞柱,余无异常。经抗过敏治疗而愈。随后即用原来内服之血竭作斑贴试验,并用黄酒(因患者用黄洒冲服血竭发生过敏)和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在血竭斑贴部出现4x4厘米范围的红色丘疹,局部瘙痒,全身无反应,24小时后丘疹消退;而黄酒及蒸馏水所作的对照局部皮肤均呈阴性。因此,临床应用血竭内服尚不能认为完全无虞,必要时需先作过敏试验,免致不良后果。

10、辣椒

别名番椒,辣茄,辣虎,腊茄,海椒,辣角,鸡嘴椒,红海椒,辣子,牛角椒,大椒,七姐妹,班椒,番椒,秦椒。

来源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7~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

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性状干燥成熟的果实,带有宿萼及果柄。果皮带革质,干缩而薄,外表鲜红色或红棕色,有光泽。内部空,由中隔分隔成2~3室,中轴胎座,每室有多数黄色的种子;种子扁平,呈肾形或圆形,直径达5毫米。气特殊,具催嚏性,味辛辣如灼。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②《百草镜》:“洗冻瘃,浴冷疥,泻大肠经寒澼”③《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④《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⑤《药检》:“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澼泻,擦癣”

11、桂皮

别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冬季采取树皮,阴干。

生境分布主产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此外云南、安徽亦产。

性状干燥的树皮,呈弯曲状或半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长约30~60厘米,宽达9厘米,厚约1~9毫米。外皮黑棕色至黑褐色,有灰白色花斑,表面栓皮或呈鱼鳞状脱落而显龟纹状凹斑。内表面暗红棕色至黑棕色。断面外层灰褐色,内层红棕色,间有黄棕色射线。气清香而凉,似樟脑,味微甜辛。以皮薄、呈卷筒状、香气浓厚者为佳。

功能主治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①《本草拾遗》:“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②《海药本草》:“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③《四川中药志》:“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备注陕西、四川、云南尚以柴樟的干皮作桂皮。

本文标签:药学  方剂大全  
上一篇:红花血竭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