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卧龙散

更新时间:2023-02-09 10:33:54作者:百科知识库

卧龙散

卧龙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

卧龙散的基本资料

卧龙散(现代标准)

名称卧龙散

拼音Wolong San

成份麝香 蟾酥 冰片 闹羊花 猪牙皂 荆芥穗 灯心草(炭)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粉末;气芳香。

功能主治开窍、通关。用于中暑中恶,突然昏厥以及小儿惊厥。

规格每瓶重0、3g

用法用量外用,每次用少许,吹鼻取嚏。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贮藏密闭,防潮。

执行标准WS3-B-0112-89

卧龙散相关中药材

1、闹羊花

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轴子,羊踯躅花,踯躅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黄喇叭花,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黄蛇豹花,一杯醉,黄牯牛花,石菊花,苗杜鹃花,闷头花,山茶花,黄花花,雷公花,黄花女,黄杜鹃花。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序。4~5月间花开放时选择晴天采收。采下后立即晒干。

生境分布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花序多皱缩,由6~12朵花组成,簇生在一总柄上,黄灰色至黄褐色;花冠钟状,顶端卷折,表面疏生短柔毛;雄蕊较长,花丝弯曲并露于花冠外面,有的脱落,花药卵黄色。以干燥、黄灰色、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驱风,除湿,定痛。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并用作手术麻醉。①本经》:“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②《本草拾遗》:“主一切风血。煮之,亦浸酒”③《本草蒙筌》:“主风湿藏肌肉里,濈濈麻痹”④《本草新编》:“主折伤”⑤《本草求原》:“劫顽痰”⑥《科学的民间药草》:“是麻醉药,能镇痉镇痛。治气喘”

2、灯心草

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碧玉草,水灯心,铁灯心,虎酒草,曲屎草,秧草,虎须草,猪矢草,洋牌洞,灯芯草,老虎须,野席草,龙须草,水葱。

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或全草。秋季采收。割取茎部晒干,或将茎皮纵向剖开,去皮取髓,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湿地或沼泽边缘。分布全国各地。

性状干燥的茎髓,呈细长圆柱形,一般长50~60厘米,亦有达1米以上者。表面乳白色至淡黄白色,粗糙,有细纵沟纹。用放大镜观察,可见表面有许多丝状物,相互交织成网,最外多呈短毛状。质轻软如海绵状,略有弹性,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白色。气微,味淡。以色白、条长、粗细均匀、有弹性者为佳。产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四川所产灯心草,剥去外皮的称为“灯心”,未去皮的称为“灯草”。

功能主治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用于:1、热证小便水利、淋漓涩痛。2、心热烦躁、小儿夜啼、惊痫。此外本品外用吹喉,可治喉痹。①《开宝本草》:“主五淋”②《医学启源》:“通阴窍涩,利小水,除水肿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③《本草衍义补遗》:“治急喉痹,小儿夜啼”④《纲目》:“降心火,止血,通气,散肿,止渴”⑤《分类草药性》:“涂痔疮”⑥《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安神,利水通淋”⑦《西藏常用中草药》:“清肺,降火,利尿。治心烦不寐”⑧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喉炎及咳嗽”⑨福建龙溪《实用中草药》:“治小儿惊热,泌尿系炎症,疮疡,胬肉”

备注尚有同属植物野灯心草、拟灯心草等亦作灯心草入药。

3、猪牙皂

别名牙皂,小牙皂,眉皂,皂荚,鸡栖子,皂角,猪牙皂角,牙皂,乌犀,小皂,小皂荚。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已衰老或受伤害后所结之果实。秋末,将成熟的果实采下,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此外,陕西、湖北、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荚果呈圆柱形,略扁,弯曲作镰形,长5~10厘米,宽5~12毫米。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裂纹,腹缝线突起呈棱脊状,背缝线突起不显着而有棕黄色纵纹。先端有喙状的花柱残基,基部有果柄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外层棕黄色,中间黄白色,中心较软,有淡绿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与斜向网纹,纵向剖开可见排列整齐的凹窝,很少见种子。臭微,有刺激性,嗅其粉末则作喷嚏,味先甜后辣。以个小饱满、色紫黑、有光泽、无果柄、质坚硬、肉多而粘、断面淡绿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通窍,涤痰,搜风,杀虫。治中风口噤,头风,风痼,喉痹,痰喘,痞满积滞,关格不通,痈肿,疥癞,癣疾,头疮。①《本经》:“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②《别录》:“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③《药性论》:“主破坚症,腹中痛,能堕胎。将皂荚于酒中,取尽其精,煎之成膏,涂帛,贴一切肿毒,兼能止疼痛”④《日华子本草》:“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治骨蒸,开胃及中风口噤”⑤王好古:“按肝风,泻肝气”⑥《本草会编》:“烧烟,熏久痢脱肛”⑦《纲目》:“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风疠,疥癣”⑧《本草述》:“主治中暑风,喉塞肿痛,风邪痫疾,风涎眩晕,胸膈痞塞,痰逆呕吐反胃,除风湿肿淌,利二便关膈”

4、荆芥

别名假苏,鼠蓂,姜芥,假苏,姜苏,稳齿菜,四棱杆蒿,香荆荠,线荠。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亦有先单独摘取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前者称“荆芥穗”,后者称“荆芥”。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长45~90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紫红色,被有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长7~10厘米;花冠多已脱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4个棕黑色的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④《食疗本草》:“助脾胃。”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备注同属植物裂叶荆芥东北等地亦作荆芥使用。裂叶荆芥的形态与上种相似,唯叶的最终裂片较宽,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穗较大而疏;苞片卵圆形,带紫紫色;花冠蓝紫色,比萼片长1/2。

5、冰片

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

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生境分布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性状①龙脑冰片 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②机制冰片 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6、蟾酥

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夏、秋季捕得蟾蜍后,将体表洗净,晾干,然后刺激其耳后腺及皮肤腺,使之分泌浆液。浆液须盛于瓷器内,忌与铁器接触,否则易变黑色;并须立即加工,以免时间过久而变质。

生境分布产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辽宁、湖北、新疆亦产。

性状干燥的蟾酥呈扁圆形团块状、饼状、棋子状或片状。表面光亮,有的不平而具有皱纹,淡黄色、紫红色或棕黑色。团块状或饼状者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茶褐色,如胶质状而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折断,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嗅之作嚏,味麻辣。遇水即起泡沫,并泛出白色乳状液;用锡纸包碎块少许,烧之即熔为油状。以质明亮、紫红色、断面均一、沾水即泛白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强心,止痛。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①《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②《日华子本草》:“治脱溃团K帜Γ恢窝隼洌⒅羝晕廛镙敲缰鞣笱鄄⒁跄摇雹邸侗静菅芤濉罚骸俺莘熘醒觯灾嚼佔诱焊审杆稚傩恚谘龃Π粗雹堋兑窖朊拧罚骸爸饔妇茵壑遵ю撸磺卸翊缪ⅰ雹荨陡倌俊罚骸爸畏⒈仇鄞磺卸裰住雹蕖侗静菡罚骸爸畏纭⒊嫜劳矗灾侥檎荷傩淼愠莘熘小

本文标签:药学  方剂大全  
上一篇:卧龙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