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0:06:02作者:百科知识库
通滞埃提勒菲力沙那片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
名称通滞埃提勒菲力沙那片
拼音tong zhi ai di le fei li sha na pian
成份番泻叶、余甘子、西青果、诃子肉、毛诃子肉。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涩。
功能主治开通阻滞,通便止痛。用于热性头痛、便秘、瘙痒及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1.忌酒及辛辣、油腻食物。2.慢性腹泻及痢疾者不宜服用,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经常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3.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止泻药。4.服用后症状无改善者,应去医院就诊。5.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胃肠功能不全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维药分册
别名泻叶,旃那叶,泻叶,泡竹叶。
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①狭叶番泻:在开花前摘取叶,阴干,按叶片大小和品质优劣分级,用水压机打包。②尖叶番泻:在果实成熟时,剪下枝条,摘取叶片,晒干,按完整叶与破碎叶分别包装。
性状①印度番泻叶 又名:丁内未利番泻叶。为植物狭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小叶片多完整,偶有小枝混入。叶柄长约2毫米.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4.5厘米,宽4~15毫米,全缘,先端尖而有锐刺,基部略不对称;叶面黄绿色,叶背浅黄绿色,稍有毛茸,叶背叶脉凸出。革质,略具韧性,有因打包加压而中脉留下横斜压纹。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②亚历山大番泻叶 又名:埃及番泻叶。为植物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小叶片常略卷曲,不甚平直,并多少有碎损,叶柄极短;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4厘米,宽7~12毫米,叶端尖或微凸,全缘,基部不对称。叶面浅绿色,叶背灰绿色,微有毛茸,无压纹。质薄而脆。其他与上种相似。两种商品均以干燥、叶形狭尖、片大、完整、色绿、梗少、无泥砂者为佳,叶小、色黄、有梗、多破碎、有泥砂者为次。印度番泻叶主产于印度,此外,埃及、苏丹亦产。亚历山大番泻叶主产于埃及。目前市场商品,主要为印度番泻叶。
功能主治泻热导滞。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①《饮片新参》:“泄热,利肠府,通大便”②《现代实用中药》:“治食物积滞,胸腹胀满,便秘不通”
2、余甘子别名滇橄榄,橄榄,庵摩勒,油柑子,余甘,庵摩落迦果,土橄榄,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揽子,喉甘子,鱼木果,滇橄榄。
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中果皮厚1~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偏上部有数条维管束,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甜。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肝胆病,消化不良,腹痛,咳嗽,喉痛,口干。
3、诃子别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生境分布多栽于路旁或村落附近。原产印度、缅甸等处。我国西藏、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形或近圆球形,长3.5厘米,径1.5~2厘米。表面黄绿色或灰棕色,微带光泽,有5条纵棱及多数纵皱纹,并有细密的横向纹理,基部有一圆形的果柄残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显沙性,陈久则呈灰棕色。内有黄白色坚硬的核,钝圆形。核壳厚,砸碎后,里有白色细小的种仁。气微,味酸涩。以黄棕色、有光泽,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下气。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①《南方草木状》:“可作饮,变白髭发令黑”②《药性论》:通利津液,主破胸脯结气,止水道,黑髭发。③《唐本草》:“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④《海药本草》:“主五膈气结,心腹虚痛,赤白诸痢及呕吐咳嗽,并宜使皮,其主嗽。肉炙治眼涩痛”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除烦,治水,调中,止泻痢,霍乱,奔豚肾气,肺气喘急,消食开胃,肠风泻血,崩中带下,五膈气,怀孕未足月漏胎及胎动欲生,胀闷气喘。并患痢人后分急痛产后阴痛,和蜡烧熏及热煎汤熏洗”⑥《本草图经》:“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数枚”⑦《本草通玄》:“生用则能清金行气,煨用则能暖胃固肠”
备注其变种植物恒河诃子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为:植物的枝、叶、花序及子房均密被白色柔毛;花序及花较密集;果实较小,被毛。广西有栽培。以上植物的叶(诃子叶)、幼果(藏青果)、果核(诃子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4、青果别名橄榄,白榄,甘榄,橄榄,黄榄。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生境分布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多为栽培。主产福建、四川、广东、云南、广西。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