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9:36:37作者:百科知识库
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61~1920共60个。
处方1、金箔牛黄丸处方金箔10片(研),牛黄(研)1两,龙脑(研)1两,犀角(镑)1分,琥珀(研)1分,人参1分,丹砂(研,水飞过)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天麻半两,白附子(炮)1两,白僵蚕(炒)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除热中。主风邪。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薄荷汤送下,茶、酒亦得。常服半丸,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2、健脾利水补中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白芍、陈皮、木瓜、紫苏、苍术、厚朴、大腹皮。
功能主治产后水肿。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处方3、除湿蠲痛汤别名除热蠲痛汤、除湿捐痹汤、除湿蠲痹汤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2钱,羌活1钱半,茯苓1钱半,泽泻1钱半,白术1钱半,陈皮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酸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
用法用量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除湿蠲痹汤(《类证治裁》卷五)。按:《灵验良方汇编》有威灵仙、桂枝。在上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在下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
处方4、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2枚(去皮),高良姜1分,人参1分,甘草1分,干木瓜(锉)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桔梗(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洞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水7分,加生姜2片,同煎至4分,去滓,分3次温服,乳食前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5、黄耆丸处方黄耆2两(锉),白茯苓2两(去黑皮),石斛(去根)2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半,五味子(炒)2两,防风3两(去叉),牡丹皮3两,酸枣仁3两,覆盆子3两,生干地黄(焙)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劳,兼膀胱久积虚冷,目眩见花不明,渐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6、茯苓饮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白术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旋覆花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间水气,子满体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7、保生锭子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白芍1两,甘草2钱,牛黄2钱,全蝎22个(去毒),白僵蚕24个,黑牵牛16个,南星(当年者)20个,白附子12个,辰砂(另研)2两,代赭石(火煅,水飞)4两,青礞石(火煅,水飞)4两,蛇含石(火煅,用米醋淬49次)4两。
制法上为细末,糕糊为锭,用火烘干,瓷罐盛之。
功能主治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仍用好麝香同置一处熏之。所用锭印,须用象牙刻者方妙。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处方8、茯神散处方茯神(去木)1两,熟干地黄(酒洒,9蒸9晒,焙干)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1两,白茯苓(去皮)1两,桔梗(炒)1两,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1两,人参(去芦)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因惊语言颠错,不能服温药。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灯心、大枣,同煎至7分,不拘时候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茯神气味甘平,入手少阴;茯苓气味同而淡渗,入足阳明;桔梗气味苦辛平,入手太阴;远志气味辛温,入手、足少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芎、归、芍、地、乃四物汤,养血药也。此因惊致病,心主血,肝藏血,血既得养,神魂安入而惊自定,再佐以灯心之微苦以清心,枣之和缓以和荣,则高年戎马之惊,自然精神复而病却矣。
摘录《本事》卷二
处方9、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5枚(和皮用),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藿香半两,陈橘皮(去白,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调中补虚。主小儿疳,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生姜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10、茯苓丸处方茯神1两半,牛黄5铢,菖蒲2分,远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参3两。
制法先将5味为细末,然后入牛黄同研,再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惊恐,志意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恐惧,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愈暮发,甚则狂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食后良久及夜卧时服。
注意忌醋物、羊肉、饧。
摘录方出《古今录验》引陈明方(见《外台》卷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11、茯苓饮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微炙)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调,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12、茯苓丸处方赤茯苓4两,黄芩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焚,此由阴阳气不调,阴气虚,阳气盛,以水少木能灭盛火,阳独活于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引《指南方》
处方13、大黄饮子别名大黄饮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知母3分,石膏1两(捣碎),栀子仁半两,前胡1分(去芦头),黄芩1两,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拌令匀。
功能主治妊娠热病6-7日,热入腹,大小便秘涩,烦热。
用法用量大黄饮(《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14、法制何首乌丸处方何首乌(有赤白2种,各取停匀,用竹刀刮净,忌铁),牛膝(去芦,视何首乌折半),大黑豆1斗(水浸湿,用大柳木甑1个作平底篦,先铺黑豆一层,即铺何首乌一层,又放牛膝一层,又铺黑豆。如上安置放锅中,慢火蒸,以酒浇之;蒸至豆烂,取出晒干,去豆不用),赤白茯苓(先去皮,各研,取出筋膜,各用牛乳拌匀蒸过,取出晒干,秤何首乌4两,茯苓2两,牛膝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令人须发不白。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酒送下。
注意忌食猪羊血。
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处方15、黄耆托里散处方黄耆1两,白茯苓1两,甘草(生)2钱半,乳香(别研)1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托里止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小盏,慢火煎如膏,再添酒调服。内虚,加当归。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16、保安丸处方白豆蔻3两,赤茯苓3两,牡丹皮3两,红芍药3两,沉香3两,诃子皮3两,槟榔3两,朱砂3两,石茱萸3两,马鸣退(炒)1两,生地黄1两,人参5钱,当归5钱,官桂5钱,牛膝(酒浸)5钱,白芷5钱,木香5钱,藁本5钱,麻黄(去节)5钱,黑附子(炮)5钱,川芎5钱,细辛(去叶)5钱,兰香叶5钱,甘草5钱,桔梗(去芦)5钱,寒水石(烧粉)5钱,防风(去芦)5钱,蝉壳5钱,乳香5钱,没药5钱,白术5钱,龙脑1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催生。主产前产后诸证。血淋,胎衣不下,产前产后腹痛,子死腹中,脐下如刀刺,遍身生黑斑,经脉不通,产前产后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细嚼,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八引《海上方》
处方17、保中汤处方陈皮8分,半夏(姜制)8分,茯苓8分,甘草3分,白术(土炒)2钱,藿香1钱,黄连(土炒)2钱,黄芩(土炒)1钱,山栀子(姜汁炒)2钱,砂仁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呕吐不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长流水和胶泥澄清水2钟,煎至1钟,稍冷频服。吐逆甚,加伏龙肝1块同煎;因气,加香附、枳实;心烦,加竹茹。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18、大定心丸处方人参3两,桂心3两,白术1两,防己1两,茯苓1两,干姜1两,防风1两,大黄1两,茯神1两,桔梗1两,白蔹1两,牛膝10铢,远志2两(去心),银屑6铢(1方无牛膝,有吴萸1两,银屑10铢)。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恍惚惊悸,心神不宁,或风邪因虚加脏,语言喜忘,胸胁满,不得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5丸,食前服,1日3次。不知,稍稍增之。
注意忌生葱、酢物、猪肉、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深师方》
处方19、独活汤处方独活3两,生石斛3两,白术1两,防风1两半,茯苓4两,白前1两,羚羊角2两(屑),芎䓖2两,桑根白皮2两,黄芩3两,附子1两(炮),生姜3两,桂心1两,防己1两。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9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3次服,相去10里久再服。隔4日1剂,宜服2剂佳。
注意慎生冷、酢滑、猪、鱼、蒜、桃、李、雀肉、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崔氏方》
处方20、健脾丸处方枳实1两(麸炒),白术3两(麸炒),陈皮2两,神曲1两(炒),木香5钱,半夏(姜制)1两,黄连(炒)1两,黄芩(炒)1两,厚朴(姜制)1两,当归(酒洗)1两,香附子(去毛)1两,大麦芽(炒)1两,白芍(酒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川芎5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煮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食。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白米汤送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处方21、茯苓小泽泻汤别名茯苓汤
处方茯苓4两,泽泻4两,半夏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胃反,吐而渴者。
用法用量茯苓汤(《医心方》卷九引《经心录》)。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酢物。
摘录《外台》卷八引《集验方》
处方22、萆薢分清饮处方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茯苓、甘草、飞滑石,盐少许。
功能主治阳虚白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处方23、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1两,羌活3分,赤茯苓3分,薏苡仁3分,防风3分(去芦头),赤芍药3分,当归3分,芎䓖3分,桂心3分,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身体疼痛,筋脉拘急,不可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24、大金丹处方当归(酒洗净,晒干,切片)2两,白茯苓(乳拌,晒)2两,白术(黄土裹,饭上煮7次,去土,切片)2两,延胡索(酒煮透,晒于)2两,蕲艾(去梗,淘净灰尘,醋煮)2两,川芎2两,川藁本(去土,洗净,晒干)2两,丹皮(水洗净,晒)2两,赤石脂(煅)2两,茵陈(童便煮)2两,鳖甲(醋炙酥)2两,黄芩(酒炒)2两,白芷2两,人参(切片,饭上蒸)4两,大地黄(酒煮烂)4两,益母草(取上半截,熬膏)4两,香附(醋、乳、酒、童便、盐水、泔水六制)4两,桂心1两2钱,大粉草(酒洗,炒)1两2钱,没药(透明者,去油)1两2钱,五味子(去梗,净炒)1两,沉香6钱,阿胶(蛤粉炒成珠)3两,紫河车1具。
制法先将紫河车1具,盛竹篮内,放长流水中,浸半日,去其秽恶;用黄柏4两,入煨罐内,将河车放入黄柏上,酒浸,炭火煨烂,取起,合各药同捣晒干,磨极细如飞面,复合益母草膏,地黄、阿胶和匀,捣20杵,如10渐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重3钱5分。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血崩、风痉,气血不调,小产胎坠,诸虚百损。
摘录《慈幼新书》卷首
处方25、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芎䓖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术1两,甘草(炙,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寒湿之气,感于肺经,皮肤(疒帬)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盖覆出汗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26、大顺饮处方草豆蔻、炮姜、熟附子、广皮、白茯苓、炙甘草、熟半夏。
功能主治内伤中风,口噤不语,脉沉而迟。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27、枇杷叶前胡散别名枇杷饮、枇杷叶汤、枇杷前胡汤
处方枇杷叶(去毛,生姜汁浸,炙)3分,前胡(去芦头)3分,人参3分(去芦头),茯苓3分,五味子2分,桔梗3分,白术5分,厚朴2分(去皮,生姜汁浸,炙),白芷(炒)2分,防风2分,当归1分,芍药1分,牡丹皮1分,鳖甲2分(醋炙),甘草(炙)2分,枳亮1分(去瓤,炙),半夏1两(汤浸10遍),知母1分,藿香5分,泽泻3分,木香3分,大腹皮3分(炙),木通2分,荆三棱2分,诃子皮3分。
制法上为末,用马尾罗子过罗。
功能主治益五脏,大补肺脏,去风疼,补肾虚,正元气。通心肺,健脾胃,止逆进食。主劳气及上逆痰涎。三焦风壅,五脏虚弱,遍身风气劳闷,手脚风毒气,寒热烦躁。
用法用量枇杷饮(《圣济总录》卷十二)、枇杷叶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枇杷前胡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摘录《传家秘宝》
处方28、大腹皮汤处方大腹皮(锉)1两,槟榔(煨,锉)1两,前胡(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己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赤芍药1两,甘草(炙,锉)半两,桑根白皮(锉)2两,木通(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身体浮肿,上气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29、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续断3分,当归3分,熟干地黄1两,白术3分,五味子3分,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1两,白芍药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半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牛膝1两(去苗),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少气,面色萎黄,四肢羸瘦,腹胁妨闷,吃食减少。日渐虚困。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黄耆汤”。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30、大沉香尊重丸处方沉香2钱,丁香2钱,人参2钱,槟榔2钱,车前子2钱,苦葶苈2钱,青皮(去白)4钱,陈皮(去白)4钱,枳实(麸炒)4钱,白牵牛4钱,木通4钱,胡椒2钱半,木香2钱半,海金沙2钱半,蝎尾(去毒)2钱半,赤茯苓2钱半,白豆蔻2钱半,萝卜子6钱(炒),白丁香1钱半,滑石3钱,郁李仁(汤浸,去皮)1两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蛊胀,腹满水肿,遍身仰满,气逆呕啘,喘乏,小便赤涩,大便不调;一切中满下虚危困病证。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1日3次。
注意忌盐、鱼、面等。只可食白粥。
摘录《杂类名方》
处方31、大行谐散处方白防己2两,庵(艹闾)子5两,猪苓7两,六安石斛2两,占斯4两(1名良无极),钟乳5两(研),苁蓉7两,麦门冬2两(去心),茯苓5两,牡丹皮7两,地肤子5两,泽泻2两,桂心5两,甘草5两(炙),白术7两,胡麻3升(熬令香),当归5两,覆盆子5两,蔷薇5两,牛膝3两,八角附子3两(炮)。
制法上药治下筛,蜜1升,生地黄汁3斤,取汁合令相和,微煎以和前药,晒干,以作散,每服方寸匕;或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强中益气,补力不足,长养肌肉,通和百脉,调利机关,轻身润泽,安定五脏,强识不忘。
用法用量以酒汤饮送下30丸。
注意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酢物、胡荽、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范汪方》
处方32、茯苓膏处方当归3钱,白蒺藜3钱,羌活3钱,生地3钱,熟地3钱,甘草(去皮)3钱,连翘3钱,木通3钱,士茯苓半斤。
制法上为粗末,用水5-6碗,熬将半,用绢滤去滓,再熬成膏,晾冷。
功能主治杨梅疮,疯毒。
用法用量每服1大酒钟,日3次。轻者5-6料,重者10料痊愈。
注意熬药须用砂锅,忌房事、鸡、鱼、牛肉、椒醋发物。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处方33、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1两(煨,用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后,脾胃气虚,四肢乏力,骨节烦疼,口苦舌干,不思食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34、大温白丸处方生姜20两(去皮,切作片子),橘皮8两(去白,将姜1处碾烂,晒干入),白术1两,白茯苓7钱,甘草半两(炙黄)。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温中,宣通壅滞。主恚怒忿郁,三焦气滞,咽嗌噎塞,胁肋膨胀,心腹疼痛,上气奔喘,翻胃呕吐,不思饮食;及饮酒过度,噫酸恶心,气脉闭涩,痰饮不散,胸痹短气,痛彻背膂,霍乱吐利,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沸汤嚼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35、大补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耆、肉桂、白芷、连翘、金银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毒流脓不止,气血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36、调中葛根汤处方葛根(锉)1分,黄芩(去黑心)1分,芍药1分,白术1分,藁本(去苗土)1分,甘草(炙,锉)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春夏秋冬晨夕暴冷,折其四肢,热不得泄,发为壮热,冷气入胃,洞泄下痢,或赤白频数,小腹胀痛,脉洪大或数者。
用法用量1岁以下儿,每服1钱匕,水7分盏,煎至4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37、大茯苓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锉碎,水浸49日,每7日1易水,日足蒸1复时,却入水中安罗子内,以手缓缓挼去筋脉令净,澄,取出晒干,为末)1升,柏叶(采嫩枝上者,蒸令黄色,勿采道旁冢墓上者)1升,大麻子(水浸1宿,晒干,炒,才闻1两声即出之,以净砖两口磨取之)1升,车前子1升,粳米(炒)1升,大豆黄(炒令焦,取黄)1升,蔓荆子(水煮1复时,晒干)1升,地骨皮(去粗皮)1升,人参2升,地肤皮(蒸半炊久,晒干)2升,黍米(炒)半升,麦门冬(去心,焙)半升,茯神(去木)半升。
制法上13味,捣罗11味为末,唯麦门冬、麻子仁熟捣极细,即和诸药令匀,炼蜜60两,绵滤净器中,令温,和搜诸药,更捣万杵为丸,如小酸枣大,盛净器中,其药永不坏。
功能主治轻便四肢,聪明耳目,强健气力;久服补精髓,安魂魄,调荣卫,通神明,耐寒暑。主劳损,大风诸气。
用法用量若明朝欲服,隔夜须先服黍米粥1杯,次日平旦服50丸,温青酒或粥饮送下,每日2次;若3日内腹中不安稳,更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38、柴胡栀子饮处方柴胡1两,栀子1两,桔梗1两,生地黄1两半,地骨皮1两半,人参1两半,茯苓1两半,白术1两半,甘草1两半,当归1两半,薄荷5钱,滑石1两半,草参2钱半。
功能主治劳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处方39、调经固荣汤处方白茯苓8分,橘红8分,乌药8分,香附8分,枳壳8分,当归1钱2分,白芍1钱2分,缩砂1钱2分,熟地1钱2分,半夏1钱2分。
功能主治月信色淡而稠粘,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加大枣5个,煎汤,食前服。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40、除疟汤处方柴胡1钱,茯苓1钱,白术1钱,陈皮5分,半夏(泡)5分,黄芩5分,甘草5分,干葛5分,苍术(米泔浸,炒)5分,川芎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初疟。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饮食不思,加麦芽、青皮、山楂各5分;阳分汗多,加人参、黄耆各7分,去干葛;阴分,加酒炒芍药1钱,归身、生地黄各8分,或用升麻4分;寒痰停饮,加草果仁;痰盛,加贝母、知母(炒);截疟,加青皮、常山、槟榔、贝母各1钱;久疟邪微、潮热,加四君、四物,去干葛、苍术、川芎。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处方41、健脾补肾汤处方党参15g,川续断15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12g,当归12g,五味子12g,菟丝子12g,川厚朴9g,香附9g。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主慢性、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证属脾肾两虚者。
用法用量腹泻,加苍术、芡实、诃子肉各9g;腰腿痛,足跟痛,加牛膝、生薏苡仁、仙灵脾各12g;夜尿多,加鹿角霜、女贞子各12g;腹胀甚,加冬瓜皮12g,木香4.5g;肝区隐痛,加桑寄生15g,木瓜12g。
摘录《古今名方》引关幼波方
处方42、便浊饮处方白茯苓、半夏、甘草梢、泽泻、车前、土牛膝、萆薢。
功能主治胃中湿热下流,伤于气分,而发膏淋。
摘录《医碥》卷七
处方43、茯苓煎处方茯苓2斤,白蜜4升。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上药于铜器中重釜煎,以2茎薤白为候,黄即煎熟。先食服如鸡子大,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处方44、荆芥散处方荆芥3两,雀脑芎3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桂心3分,牡丹皮3分,羌活3分,防风3分,苦梗3分,大腹子3分,甘草3分,蒲黄3分,白茯苓3分,枳壳3分,厚朴3分,半夏3分,杏仁3分,款冬花3分,附子(炮)1两,干地黄1两,鳖甲1两,白芍药1两,北柴胡1两,黄耆1两,干姜半分,木香半分,沉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风诸般疾,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45、丁香汤别名丁香散
处方丁香半分,桂(去粗皮)1分,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叶1分,干姜(炮制)半两,白茯苓(去黑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水5分,同煎至3分,去滓温服。加大枣煎更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46、鹿茸丸处方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用水飞过),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人参(去芦头)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薯蓣1两,远志(去心)1两,桂心1两,牛膝(去苗)1两,杜仲(去粗皮,炙微黄,锉)1两,巴戟1两,续断1两,五味子1两,山茱萸1两,泽泻1两,补骨脂1两,蛇床子1两。
制法上为末,入磁石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脏腑,壮腰膝,补下元,养精气,美颜容,长肌肉,补诸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47、草还丹处方仙茅1两,川羌活1两,防风(去头)1两,金毛狗脊(去毛)1两,紫花白术1两,茯苓(去皮)1两,干姜1两半,九节石菖蒲1两半,白丑1两半,威灵仙2钱,何首乌1两,苍术1两。
制法上各要新好者,洗,择尽焙干,并生用,细杵为末,以白生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顺气,调利三焦,明耳目,益真元,壮筋骨,驻容颜,保生延寿。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冷水送下,不嚼;妇人月候不通,红花酒送下。
摘录《博济》卷一
处方48、茯苓丸处方猪苓2两,茯苓半两,半夏半两。
制法上药,半夏汤浸8-9次,锉作2片,同木猪苓1处炒令黄色,去猪苓不用,只取半夏研细,同茯苓、粟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小便白浊,渐成淋沥,或痛或不痛,日久觉瘠瘦,四肢乏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空心热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引《卫生家宝》
处方49、大黄附子丸处方大黄(锉炒)2两,旋覆花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椒目2两,桂(去粗皮)2两,芜花(醋浸,炒焦)2两,狼毒2两,干姜(炮)2两,芍药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细辛(去苗叶)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涌水腹满。
用法用量每服3丸,熟水送下,渐增之,早晚食前、临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50、健脾分水汤处方人参1钱,茯苓3钱,薏仁9钱,山药5钱,芡实9钱,陈皮5分,白芥子1钱。
功能主治臌胀,用泻水药泻极后。
用法用量泻水方:甘遂三钱,牵牛三钱,水三碗,煎半碗服之,则泻水一桶。泻极后用本方。
注意忌盐1月。
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处方51、荆防散处方荆芥1两半,防风1两半,米仁5两(炒),通草4两,川芎8钱,茯苓3两,陈皮1两半,香附1两半(醋炒),紫苏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离褥太早,冒风致湿,经络不能流通,遍体浮肿,脉浮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皮汤送下。
各家论述荆芥理血疏风,防风疏风燥湿,米仁健脾气以渗周身之湿,紫苏理血气以泄遍体之风,川芎入血海行血滞;香附调气海行气滞;通草利湿通肺气;茯苓渗湿和脾气;陈皮利中气调胃气。为散姜皮汤下,使风邪和解,则经络清和,脾胃健运,湿无不化,何遍身浮肿有不退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52、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3分,当归(切,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百日以来痰实。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黄芩,无当归。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53、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人参1两半,诃黎勒(煨,去皮)1两半,桔梗(去芦头,炒)1两半,紫苏茎叶1两1分,甘草(炙)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逆满,两胁下妨闷,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54、健步虎潜丸处方当归40两,知母40两,黄柏40两,秦艽40两,独活40两,熟地40两,龟版(炙)40两,白术(炒)40两,白芍40两,黄耆40两,补骨脂(炒)40两,杜仲(炒)40两,羌活40两,锁阳40两,茯苓40两,防风40两,菟丝子40两,木瓜80两,续断80两,枸杞子80两,牛膝80两,川附片10两,人参(去芦)10两,虎骨(炙)60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
功能主治滋养气血,散风通络。主下元虚损,筋骨痿软,足膝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淡盐汤送或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5、黄耆汤处方生地黄8两,竹叶(切)3升,小麦2升,黄耆3两,黄芩3两,前胡3两,大黄3两,瓜篓4两,通草2两,芍药2两,升麻2两,茯苓2两,甘草2两,知母2两,人参1两,当归1两。
功能主治痈疽内虚,热,渴甚。
用法用量上先以水2斗,煮竹叶及小麦,取1斗2升,去滓,复煮诸药,取4升,分4次服,日3夜1。小便利,除茯苓、通草,加麦门冬;腹满,加石膏3两;热盛,去人参、当归。
摘录《鬼遗》卷三
处方56、败毒流气散别名败毒流气饮
处方紫苏、桔梗、枳壳、甘草、芍药、乌药、厚朴、青皮、茯苓、陈皮、柴胡、玄胡。
功能主治肝经寒热不调,风湿伏于肠胃,结成痈毒,发出皮肤,而生上下肋痈;及肾经虚寒,湿毒结聚成风,发为臀疽。
用法用量败毒流气饮(原书卷三)。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处方57、健脾生化汤处方白术1钱,茯苓1钱,熟地3钱,北五味5分,麦冬1钱,当归1钱,白芍2钱,陈皮3分,山楂3粒,枳壳2分,人参5分。
功能主治小儿夏月尽意饱啖瓜果凉热之物,久则脾胃虚弱,肾水耗去,则3伏之时,全无气力,悠悠忽忽,惟思睡眠,懒于言语;或梦遗不已,或夜热不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处方58、涤痰丸处方白术(土炒)2两,半夏曲1两,川芎1两,香附米1两,神曲(炒)5钱,茯苓各5钱,橘红4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形肥盛,不孕,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
用法用量每服80丸,以涤痰汤送下。如热者,加黄连、枳实各1两。
摘录《金鉴》卷四十五
处方59、黄耆牛膝散处方黄耆3钱,白芍药3钱,牛膝3钱,当归3钱,防风24铢,磁石24铢,五味子4钱,茯苓4钱,熟地黄4钱,芎䓖4钱,桂心4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虚,腰腿脚膝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60、柏子仁丸处方柏子仁1两,泽兰半两,芎䓖半两,桂心半两,黄耆半两(锉),禹余粮1两(烧,醋淬5次),人参半两(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五味子半两,白术半两,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分(锉碎微炒),续断3分,白茯苓3分,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白薇3分,牛膝3分(去苗),干姜3分(炮裂,锉),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防风半两(去芦头),牡丹半两,细辛半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助脾,思饮食,强气力。主妇人风虚劳冷,脾胃乏弱,四肢羸困,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