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9:09:42作者:百科知识库
厚朴(别名川朴、紫油厚朴),苦、辛,温。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厚朴的处方共314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21~480共60个。
处方1、桂心丸处方桂(去粗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上锉细,掘地作坑子,用炭火烧赤,吹去灰,以酽醋1茶盏,并药投于坑子中,急以瓷碗热盖,土培,匀令漏气,待冷即取出,焙干,入后药。干姜(炮)1两,草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阿魏(研)1分,槟榔(煨,锉)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半两,朴消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胁助痛,腹冷,或食冷物不消,或块聚不转,心肋胀闷刺痛,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初服急行200-300步,又服20丸,掣两脚各20-30下,贴膝便坐,气即散也。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2、调胃散处方藿香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半夏曲(每1两用生姜3两半)2两,厚朴(每1两用姜1两拌制)2两。
制法上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阴阳气不和,三焦痞隔,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头目肢节疼痛,心腹胀满,呕逆恶心,痰涎咳嗽,手足虚肿,五种隔气噎塞,寒热水泻诸痢,妇人产后蓐劳,脾胃不和,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本方为细末,生姜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名“调胃丸”。每服五十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3、丁香散处方厚朴半两(去皮,用生姜汁涂,炙令香黄),槟榔1个(火煨过),肉豆蔻2个(去皮,面裹煨),丁香2钱(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冷洞泄。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米饮煎3-2沸,温汤送服,以少许清粥饮冲下。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4、椒朴健脾散别名椒附健脾散
处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诃子(煨,去核)1两,缩砂仁1两,丁香1两,木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高良姜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萆澄茄7钱半,赤石脂7钱半,半夏(生姜汁制)7钱半,陈橘皮(去白)7钱半,神曲(炒)7钱半,大麦糵(炒)7钱半。
功能主治健脾温胃,消谷嗜食,育气养神,厚固脏腑。理脾进食,和胃顺气。主翻胃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同煎至1盏,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5、椒朴丸处方舶上茴香(炒)4两,陈皮(去白)4两,青盐4两,生姜(连皮)1斤,厚朴1斤(去粗皮),大枣120枚,川椒(去目合口者,净,炒出汗)半斤,黑附子2两(炮,去皮脐)。
制法上用水1斗2升,同入银石器内煮,大沸后用慢火煮令水尽,取出焙干,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泄泻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6、桂参汤处方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缩砂仁1两,白术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干姜(炮)半两,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干呕烦闷,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粟米并大枣,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7、理阴和中煎处方生地3钱,北沙参3钱,生谷芽3钱,地骨皮2钱,首乌2钱,青蒿子2钱,炒麦芽2钱,穞豆皮2钱,牡蛎2钱,白芍1钱5分,楂炭1钱5分,厚朴1钱,丹皮1钱。
功能主治小儿疳症,阴分既虚,腹大青筋,发直毛焦,肌肤枯燥,唇舌绛红。
摘录《笔花医镜》卷三
处方8、桂心汤处方桂(去粗皮)3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4两,枳实(去瓤,麸炒)5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腹痛,烦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9、承气养荣汤别名养荣承气汤
处方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
功能主治润燥兼下热结。主瘟疫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热渴未除,里证仍在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各家论述《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以四物汤去川芎,重加知母,清养血液以滋燥,所谓增水行舟也。然徒增其液,而不解其结,则扬汤止沸,转身即干,故又以小承气去其结热,此为火盛烁血,液枯便秘之良方。
摘录《瘟疫论》卷上
处方10、调中畅脾膏处方连翘3钱,银花5钱,茯苓6钱,于术5钱,广皮4钱,厚朴4钱,东楂6钱,鸡内金6钱,木香2钱,法夏4钱,槟榔3钱,神曲5钱,麦芽5钱,黑丑3钱,白蔻2钱,瓜蒌2钱,甘草3钱,甘菊3钱,青皮5钱,莱菔子4钱。
功能主治调中健胃畅脾,化积理气行水。主饮食少思,嘈杂呕逆,肚腹胀满,气逆不舒。
用法用量用香油3斤,将药炸枯,滤去滓,入黄丹2斤,老嫩合宜收膏。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11、理脾饮处方橘皮(生用)、甘草(炙)、厚朴(去粗皮,姜汁炒)1两,羌活2钱半,防风2钱半,肉豆蔻2钱半,茯苓2钱半,川芎半两,吴茱萸1钱(去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疟疾泻利腹痛,下部无力,体重足痿,脚下痛,饮食中满,四肢不举。
用法用量方中橘皮、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得效》卷二
处方12、黄连消痞丸处方黄连6钱,黄芩6钱,枳实5钱,半夏4钱,姜黄3钱,白术3钱,泽泻3钱,人参2钱,陈皮2钱,厚朴2钱,猪苓1钱半,砂仁1钱,干姜1钱,神曲1钱,甘草1钱。
制法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热痞,脉数,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以汤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处方13、调胃散处方苍术(米泔浸去粗皮)8钱,厚朴(姜汁炒)5钱,陈皮5钱,茯苓2钱,丁香2钱,甘草2钱,白术2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助手少阳火入于手太阴肺,故红点如斑,出于皮毛间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或研细,沸汤入盐点服2-3钱。
摘录《痘科类编释意》卷四
处方14、淋洗如圣散处方顽荆子1两,苦参1两,玄参1两,紫参1两,厚朴1两,荆芥1两,沙参1两,陈皮1两,麻黄1两,蔓荆子2两,防风2两,白芷2两,威灵仙2两,桃枝1把,柳枝1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风疾。
用法用量以水5升,药末5钱,煎数沸,临卧热洗之。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15、大橘皮汤处方橘皮1钱半,厚朴(姜制)1钱半,猪苓1钱2分,泽泻1钱2分,白术1钱2分,槟榔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山楂肉1钱,苍术1钱,藿香1钱,白茯苓1钱,木香5分,滑石3钱。
功能主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小便不利,大便滑泄及水肿。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16、藿连汤处方正雅连7分(姜汁炒),紫厚朴(姜汁炒)1钱,藿香叶1钱。
功能主治小儿热吐不止。热吐者,面赤唇红,吐次少而出物多,乳片已消,色黄,遍身发热而烦躁。夏月多此证。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3个,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处方17、桂心丸处方桂心半两,没药半两,槟榔半两,干漆3分(捣碎,炒令黄燥烟出),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延胡索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京三棱1两(微煨,锉),牡丹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木散,积聚成块,上攻心腹,或时寒热,四肢羸瘦烦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18、柴胡芎归汤处方柴胡1钱,桔梗(去芦)1钱,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人参1钱,厚朴(姜汁炒)1钱,白术(去芦)1钱,干葛1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1钱,红花3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夜间阴疟。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2枚,乌梅1个,水煎,食远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19、调经膏处方鲜益母草4两,党参2两,当归2两,香附(制)2两,丹参2两,熟地2两,白术2两,灵脂(炒)2两,生地2两,陈皮1两,青皮1两,乌药1两,柴胡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川芎1两,酒芍1两,半夏1两,麦冬1两,黄芩1两,杜仲1两,续断1两,延胡1两,红花1两,川楝1两,苍术1两,没药5钱,远志肉5钱,枳壳(炒)5钱,吴萸5钱,黄连5钱,厚朴5钱,茴香5钱,木通5钱,木香5钱,官桂5钱,甘草5钱,炮姜3钱。
功能主治通经。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雄乌骨鸡1只,竹刀破腹,去毛杂,或用全付骨亦可,酥油熬,黄丹收,牛胶2两,蒸化搅匀,贴脐下。
摘录《理瀹》
处方20、椒朴丸处方川椒3两(炒,去闭口),厚朴1两半(制),干姜1两半(炒),小茴3两(盐水炒),茯苓3两,益智3两(盐水炒)。
制法上为末,酒糊丸。
功能主治温中散冷。主伤冷腹痛,泄泻,脉紧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胃伤生冷,寒结于中,不能敷化精微四达,故泄泻腹痛不止焉。川椒补火温中以散冷,厚朴散满除湿以宽中,干姜暖胃止痛,茯苓渗湿止泻,小茴温经络化气,益智摄寒涎厚肠。酒丸以行药力,米饮以和胃气也。使生冷消化,则脾胃调和而敷化有权,腹痛泄泻有不止者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处方21、草乌头丸处方乌头15分(炮,去皮),大黄5分,干姜5分,厚朴(炙)5分,吴茱萸5分,芍药5分,前胡5分,芎藭5分,当归5分,细辛5分,桂心5分,蜀椒3分(去目闭口者,汗),白薇半两,黄芩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紫菀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积聚。主积结冷聚,阳道弱,大便有血,妇人产后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每日3次。渐渐加之。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22、琥珀丸处方琥珀(别研)1两,白芍药1两,川乌(炮,去皮)1两,川牛膝(去芦,酒浸)1两,鳖甲(醋炙)1两,蓬莪术(炮)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厚朴(姜制炒)1两,木香(不见火)半两,泽兰叶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麝香(别研)5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顺气血。主妇人血瘕,腹中有块,攻刺小腹,痛重,或腰背相引而痛,久而不治,黄瘦羸乏。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
摘录《济生》卷六
处方23、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烟尽)3分,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虚,牙齿龈肿,膈上热。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24、丁香散处方丁香半两,白术3分,桂心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藿香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赤茯苓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诃黎勒皮2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膈气,脾胃虚冷,呕吐酸水,不能下食,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25、丁香汤处方丁香半两,甘草(炙,锉)3分,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1分,赤芍药(锉)1两1分,人参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酒半盏,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良久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26、鹿茸丸处方鹿茸(酒浸,炙去毛)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人参1两,补骨脂(炒)1两,石斛(去根)1两,木香1两,白术(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续断1两,茴香子(炒)1两,当归(切,焙)1两,芎䓖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熟干地黄(焙)1两,桂(去粗皮)1两,荜澄茄1两,泽泻1两,槟榔(锉)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巴戟天(去心)1两,五味子1两,赤石脂(研)半两,龙骨(研)半两,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积冷气攻心腹疼痛,及膀胱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引《博济》
处方27、常山饮处方常山(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1两,草豆蔻(去皮)2枚,肉豆蔻(去壳)2枚,乌梅(和核)7枚,槟榔(锉)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山岚瘴疟,寒热往来,或2日或3日一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候冷,未发前服。如热吃即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28、桂枝汤处方桂枝、防风、神曲、使君子肉、厚朴、木香、白芍、陈皮。
功能主治寒气入胃,吐虫,面青,手足作冷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29、大黑丸别名保和丸
处方炒香附1两,炒厚朴5钱,醋炒青皮5钱,陈皮5钱,使君子5钱,槟榔5钱,醋炒三棱5钱,炒甘草5钱,炒神曲1两,黄连(姜汁炒)1两,炒麦芽1两,土炒白术1两,醋炒蓬术1两,山楂1两半。
制法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小儿痢下纯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陈氏幼科秘诀》
处方30、黄连汤别名朴连汤
处方黄连(去毛)3两,厚朴3两。
制法上药切。
功能主治仲夏热多,令人发水谷痢,肠中鸣转,一泻5-6升水。白滞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朴连汤(《袖珍》卷一引《经验方》)。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31、调脾散处方苍术(米泔浸1宿,冬浸2宿,锉,焙干,炒赤色,秤)8两,厚朴(去皮,姜汁炒)5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少有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烧盐汤点7分盏服。或用水1盏,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7分,食前服,或作锉散。可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
处方32、不换金正气散处方陈皮、厚朴(姜制)、藿香叶、半夏(姜炒)、甘草。
功能主治疮痘正出之时,被天气寒冷所折,内为乳食所伤,气血壅遏,荣卫不和,毒气返复而出。
用法用量上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枚,紫草并糯米同煎服。
摘录《便览》卷四
处方33、桂香散处方高良姜(锉,炒香熟)1两,草豆蔻1两,甘草1两,白术1两,缩砂肉1两,厚朴(去粗皮,锉)1两,青橘皮(去瓤,炒黄)半两,诃子肉半两,肉桂1分,生姜1两,枣肉1两(2味同厚朴一处,用水1碗,煮令干,同杵为团,焙干用)。
制法上同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痛。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及妇人脾血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盐少许,空心沸汤点下。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
处方34、丁香流气汤处方槟榔1钱半,厚朴1钱半(制),草果1钱(炒),枳实1钱半(炒),木香1钱,青皮1钱半(炒),肉桂1钱(去皮),丁香1钱,泽泻1钱半。
功能主治气壅寒滞,腹胀便秘,脉紧。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处方35、萆薢丸处方萆薢1两半,当归(锉,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干姜(炮)1两,荆三棱(炮、锉)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汤去白,焙)6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壮筋骨,益气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36、调胃散处方人参(去芦)、陈皮(去白)、白术、苍术、白茯苓(去皮)、桔梗(炒)、缩砂仁、厚朴(姜制)、肉豆蔻、扁豆(姜炒)、薏苡仁(炒)、山药、石莲肉(去心)、粉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
用法用量猪肉拌食。痢不止,加诃子肉;吐不止,加丁香;吐痢内虚,可酌加附子、木香;重者,加白姜。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
处方37、减甘草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仁、厚朴(生姜制)、白术、沉香、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气痞胸膈,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药各(口父)咀。每服1两,以水2大盏,加生姜10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38、救急散处方苍术2钱,姜连1钱半,厚朴3钱,陈皮3钱,制草3钱,生芍3钱,泽泻3钱,茯苓3钱,防风3钱,车前3钱,扁豆3钱,佛手3钱,滑石3钱,清夏3钱,寸冬3钱,猪苓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和中健脾,止吐止泻,利水避秽,止渴。主卒然吐泻,心腹绞痛,呕吐恶心,四肢厥冷,口渴心烦;夏月伤暑腹痛,胃痛。
用法用量每服1-2钱,1日2-3次,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39、黄连丸处方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石脂半两,乌梅肉1分(微炒),龙骨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半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曰襄)痢,经久不断,增减有时。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40、大八风散处方巴戟天半两,黄耆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半两,天雄半两,萆薢半两,苁蓉半两,牡荆子半两,薯蓣半两,菊花半两,萎蕤半两,山茱萸半两,秦艽半两,黄芩半两,石斛半两,白术半两,礜石(1作矾石)半两,厚朴半两,龙胆半两,人参半两,蜀椒半两,附子18铢,五味子18铢,菖蒲1两,茯苓1两,牛膝1两,乌喙1两,远志1两,桔梗30铢,芎䓖6铢,白敛6铢,芍药6铢。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诸缓风湿痹脚弱。
用法用量酒服半寸匕,每日3次。不知,稍增令微觉。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41、丁香平胃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6两,白术6两,甘草(炙)2两半,陈橘皮(去白)2两半,缩砂仁2两,丁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一切气,温和脾胃,大进饮食。主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7片,大枣3个,同煎至8分,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42、高良姜散处方高良姜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2两,陈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1两,干姜(炮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43、家秘正气散处方藿香、厚朴、广皮、半夏、干葛、竹茹、麦芽、白茯苓。
功能主治胃有痰涎,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水煎服。胃火旺,加川连,冲芦根汁服;胃寒,加生姜;胃燥,加天花粉,冲竹沥、萝卜汁温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44、柴胡化滞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壳、厚朴、山楂、苏子、桔梗。
功能主治饮食郁遏,少阳三焦之气不得宣通,日晡寒热,头亦微痛,全与风寒无异,神气如故,身无疼痛。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45、大养脾丸处方缩砂仁半两,麦芽半两,人参半两,神曲3钱,木香3钱,肉豆蔻(枣肉包煨)3钱,沉香2钱,扁豆2钱,青皮2钱,白豆蔻仁2钱,石莲肉2钱,陈皮2钱,红豆2钱,草果子2钱,丁香2钱,厚朴(制)2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气血虚。主虚损。
用法用量空心粟米汤嚼下,1日3次。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八引张必胜方
处方46、荆防五积散处方苍术2钱(米泔浸透),荆芥1钱,防风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炒)8分,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当归(酒洗)8分,干姜8分,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白芷7分,川芎7分,半夏(锉)7分,肉桂7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崩漏初起。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3茎,醋、水各半煎服。先服独行散,次服荆防五积散1-2剂。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47、棘刺丸处方棘刺1两,萎蕤1两,石斛1两,牛膝1两,厚朴1两,龙齿1两,远志1两,干姜3分,乌头半两,甘草半两,防风半两,细辛半两,菟丝子2两,薯蓣3分,石龙芮3分,枸杞子3分,巴戟3分,桂心3分,萆薢1两半,天门冬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不足,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九
处方48、丁香煮散处方丁香1两,神曲(湿纸裹爁)3两,诃子枣大者3两,干姜(生熟各半)3两,半夏(火炮)3两,厚朴(姜制)3两,甘草(生熟各半)3两,陈橘皮4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泄泻下痢,伤冷面色痿黄,心痛脏腑不安,症癖气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5分,食前热服,甚者两服,每日2次。
注意忌生冷,动气物。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氏家传》
处方49、大料神秘左经汤别名神秘左经汤
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厚朴(姜制,炒)、茯苓、防己、枳壳(麸炒,去瓤)、桂心、羌活、防风(去叉)、柴胡、黄芩、小草(即远志苗)、白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下气,消痰,散风湿,退肿,进饮食,令人不虚。主风寒暑湿流注足三阳经,手足拘挛疼痛,行步艰难,憎寒发热,自汗恶风,头眩腰重,关节掣痛;或卒中昏塞,大小便秘涩;或腹痛,呕吐下利,恶闻食臭,髀腿顽痹,缓纵不随,热闷惊悸,心烦气上,脐下冷痹,喘满肩息。
用法用量神秘左经汤(《得效》卷九)。自汗,加牡蛎、白术,去麻黄;肿满,加泽泻、木通;热甚无汗,减桂,加橘皮、前胡、升麻;腹痛吐利,去黄芩,加芍药、附子(炮);大便秘,加大黄、竹沥;喘满,加杏仁、桑白皮、紫苏,所加并等分。
摘录《三因》卷三
处方50、常山饮处方常山半两,秦艽(去苗)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瘴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半分,枣2枚(擘破),煎至1盏,去滓,未发前,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51、柴陈解托汤处方柴胡6分,干葛6分,半夏6分,厚朴6分,泽泻6分,甘草3分,秦艽6分,藿香6分,陈皮5分,生姜、大枣、山楂8分。
功能主治外感之症,寒热往来,寒重热轻,有似虚劳寒热者。
用法用量外邪盛,加防风、荆芥7分;营虚,加当归8分;气陷,加升麻5分;脾胃热或泻,加白术8分;腹中痛,加芍药8分,甘草5分;有汗,加桂枝5分;气滞,加香附子6分。
各家论述此方小柴胡合二陈加减,仿佛乎正疟之治,以其热轻于寒,故去黄芩;以其寒重于热,故加厚朴;有二陈之祛痰、藿香之快气、山楂之导滞启胃、泽泻之分利阴阳,加秦艽以治太阳,葛根以治阳明,倘二经伏有余邪,而邪无不托出矣。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
处方52、大黄丸处方大黄3两,芍药3两,厚朴3两,枳实6斤,麻子仁6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常患大便坚强难者;内有虫滞。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稍增,以通利为度,可恒将之。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二引《葛氏单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处方53、大黄枳壳丸处方大黄、枳壳、厚朴、陈皮、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积热泄泻,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腹痛,欲便而不得便。
用法用量六一散2钱调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54、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屑2两,通草2两,橘皮2两,厚朴3两(炙),干姜3两,吴茱萸3两,乌头15枚(炮)。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噎气不通,不得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每日3次。
注意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通草以下诸味,皆辛温利窍之品,独羚羊一味伐肝散邪,故取治噎塞,以其性专通达,善去胃中痰湿逆满之气也。
摘录《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
处方55、桂枝四七汤处方桂枝1两,白芍药1两,半夏(制)1两,白茯苓半两,厚朴(制)半两,枳壳(制)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1分,紫苏1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风冷寒邪客搏,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六
处方56、荜澄茄散处方荜澄茄1两5钱,高良姜1两5钱,肉桂1两5钱,丁香1两5钱,厚朴(姜汁炒)1两5钱,桔梗(去芦)1两5钱,陈皮1两5钱,三棱(泡,醋炒)1两5钱,甘草1两5钱,香附(制)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用水1盏,煎7分,和渣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57、救苦化坚汤别名救苦胜灵汤、消瘰化坚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3分,炙甘草5分,真漏芦1钱,升麻1钱,葛根5分,连翘1钱,牡丹皮3分,当归身3分,生地黄3分,熟地黄3分,白芍药3分,肉桂2分,柴胡8分,黍粘子3分,羌活1钱,独活5分,防风5分,昆布2分,京三棱(煨)2分,广荗(煨)3分,益智仁2分,大麦芽面1钱,神曲末(炒黄色)2分,黄连(去须)3分,黄柏(炒)3分,厚朴3钱2分(姜制)。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捻作饼子,晒干,捣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瘰疬,马刀挟瘿。
用法用量救苦胜灵汤(《准绳·疡医》卷三)、消瘰化坚汤(《医林篡要》卷十)。本方方名,《济生拔萃》本作“救苦胜灵丹”;改为丸剂,名“救苦化坚丸”(见《杏苑》)。如气短不调及喘者,加人参剂量;如夏月,倍白芍药,冬寒则不可用;如有烦躁者,去肉桂;如疮不在少阳经,去柴胡;无肿者,不用黍粘子;如疮不坚硬,不用京三棱、广荗;如无唾多,吐沫,吐食,去益智仁;如有热,或腿脚无力,或躁烦欲去衣,宜加用黄柏,无则不用;如无腹胀,不用厚朴;如气不顺,加橘皮,甚者加木香少许;如只在阳明分为瘰疬者,去柴胡、黍粘子;如在少阳分,为马刀扶瘿者,去独活、漏芦、升麻、葛根,加瞿麦穗3分;如本人素气弱,其病势来时气盛而不短促者,不可考其平素,宜作气盛而从病变之权也,宜加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防己之类,视邪气在上中下3处,假令在上焦,加黄芩(1半酒洗,1半生用);在中焦,加黄连(1半酒洗,1半生用);在下焦则加酒制黄柏、知母、防己之类;如本人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加酒制大黄以利;如血燥而大便燥干者,加桃仁、酒制大黄2味;如风结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黄;如风涩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身有气湿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气燥也;如阴寒之病为寒结闭而大便不通,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干姜,冰冷与之。大抵用药之法,不惟疮疡1说,诸疾病量人素气弱者,当去苦寒之药,多加人参、黄耆、甘草之类,泻火而先补其元气,余皆仿此。
各家论述黄耆护皮毛间腠理虚,及治血脉生血,亦疮家圣药也,又能补表,实元气之弱也;人参补肺气之药也;炙甘草能调中,和诸药,泻火,益胃气,亦能去疮邪;漏芦、升麻、葛根3味俱足阳明本经药也;连翘1味,十二经疮中之药,不可无也,能散诸血结气聚,此疮家之神药也;牡丹皮去肠胃中留滞宿血;当归、生地、熟地,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药也;白芍药其味酸,其气寒,能补中益肺之虚弱,治腹中痛必用之;肉桂大辛热,能散结积,阴证疮疡须当少用之,此寒因热用之意,又为寒阴覆盖其疮,用大辛热以消浮冻之气;柴胡功同连翘;羌活、独活,防风,此3味必关手足太阳证,脊痛项强,不可回视,腰似折,项似拔者是也;昆布其味大咸,若疮坚硬结硬者宜用,咸能软坚;麦芽治腹中缩急,兼能消食补胃;黄连以治烦闷,黄柏泻肾中伏火也。
摘录《兰室秘藏》(人卫本)卷下
处方58、调中化痢丸处方黄连1两,白头翁1两,大黄4两,山楂4两,槟榔3两,厚朴(炙)5钱,木香4钱,小枳实(炒)8钱。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3两5钱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顺气化滞,清热止痢。主气血凝结,湿热伤脾,红白痢疾,脐腹坠痛,口渴身烧。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9、柴胡化滞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实、厚朴、山楂、杏仁、赤芍、陈皮。
功能主治风温。喘渴多睡,四肢不收。
用法用量便闭,加大黄。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60、保合太和丸处方白术1钱,枳实1钱,苍术1钱,香附1钱,姜连1钱,酒黄芩1钱,麦芽1钱,醋棱1钱,醋莪术1钱,木香5分,连翘2钱,莱菔2钱,厚朴2钱,陈皮3钱,半夏3钱,茯苓3钱,神曲3钱,山楂3钱。
制法生姜汁糊为丸。
功能主治弱人积聚。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蒿崖尊生》卷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