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桂枝的处方(二)

更新时间:2023-02-09 08:37:54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桂枝的处方(二)

桂枝(别名柳桂),辛;甘;性温,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小编整理出含有桂枝的处方共80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20共60个。

处方1、理气降痰汤

处方桔梗1钱2分,枳壳1钱2分(麸炒),橘红1钱2分,半夏曲1钱2分(炒),茯苓1钱2分(去皮),香附1钱2分(童便浸),贝母1钱2分,桂枝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痰证冷汗自出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2、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连翘心、夏枯草、丹皮、青菊叶、川桂枝、全当归。

功能主治高年血络空虚,目暗已久,热气乘其空隙,由阴而上,攻触脉络,液尽而痛,当夜而甚者。

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3、黄耆桂枝五物汤

别名黄耆汤、黄耆五物汤、桂枝五物汤、五物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功能主治调养荣卫,祛风散邪。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五物汤(《三因》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各家论述《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临床应用1.痹:张,形寒,手足痛,肌肉渐肿,劳力行走,阳气受伤,客邪内侵,营卫失和。仿《局方》“痹在四肢,汗出阳虚者,与黄耆五物汤”。黄耆、桂枝、茯苓、炙草、当归、煨姜、南枣。2.真中风:诊得两手脉厚而长,惟左手略兼弦象,两寸稍紧,脉厚者,得土之敦气,厚道足以载福,为长寿之征。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今紧在两寸,主上半身有痹痛之患,据称手腕及臂上痛,时愈时作,已阅五年之久,且指尖时苦麻木,昔年尤甚,近年略减,细察此症,系风在关节而作痛,至其所以痛者,乃气血与风邪相抗拒,非同偏枯者之全不觉痛,其妙在于痛处,不难扶正以屏邪,书称中指麻木,三年内防患中风,以中指属手心经故也。今幸麻木之处以食指、拇指为甚,系肺与大肠气之不调,尚无大害,然风善行而变数,必须及早治之,然斯时若肥风药以预防中风,是适招风取中,无异借寇兵而齐盗粮,宜出诸郑重,切勿孟浪以图一逞,宜用黄耆五物汤。黄耆2钱,桂枝尖2钱,生白芍2钱,生姜4钱,大枣2枚,同煎服。3.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一老妪,证见右半身瘫痪,口眼喎[音 wāi]斜,手足麻木,肌肉不仁,右半身自汗出。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此乃营卫气血虚亏,阳气阻闭,经脉失于营养之证。予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共服15剂,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舌正常。诸症蠲除,一如常人。四年后追访,终未再作。4.血痹: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1;肌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证见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较甚,臀部发凉。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取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服15剂,诸证俱蠲。5.自汗:患者,女,31岁。工人。痢后继见汗出,已两年余。动则大汗淋漓,乍冷乍热,时时恶风,并出现肠鸣,进食不慎即泻,头晕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无力寸浮大。经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屡治罔效。遂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白术、五味子,水煎4剂,服后自汗明显改善,将桂枝减量,白术增制,使之外助黄耆以固表,内达健脾以收功。继进6剂,肠鸣消失。再进3剂,诸症悉除。6.胸痹:患者,女,51岁,干部。病初自觉胸闷气短,继则胸前区时感隐痛,并向左肩背放射,遇寒痛甚,已2年余。心电图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予黄耆桂枝五物汤加薤白、炙甘草,共服30余剂,胸痛诸证得以控制,心电图近于正常。7.胃脘痛:患者,女,42岁,工人。胃脘时感隐痛,逢劳遇寒尤甚,已5年许,钡餐透视诊为“胃窦炎”。曾屡服大剂辛热理气之品,渐致腹胀纳呆,大便时溏,周身乏力,舌淡润,脉沉弦迟。方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炙甘草、干姜,服药后,胃痛顿解。酌去干姜,加腹皮与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陈久,宜缓缓图治。继服20余剂,诸证渐愈。8.低热:朱某某,女.35岁,教师。低热2年余,体温常在37.5℃左右,偶尔达38℃。伴有怯风怕冷,自汗津津,声低气短,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证。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而胖,脉细缓无力。证属气虚身热。拟取甘温除热法,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焦白术、炙甘草。服上方1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改用补中益气丸调服半月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发。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4、桂枝大黄汤

处方生军、桂枝、槟榔、厚朴、白芍、炙甘草、老姜、大枣。

功能主治太阴腹满,便闭足温,脉沉数有力。

摘录《镐京直指》

处方5、桂枝丹皮首乌汤

处方桂枝3钱,丹皮3钱,首乌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干姜3钱,龙眼10个(肉)。

功能主治两眼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处方6、催生四物汤

处方当归(酒洗)2钱,南芎2钱,桂枝5分,鬼箭5分,白芷5分,苏木5分,红花5分,干姜5分,牛膝(去芦)5分,牡丹皮5分,玄胡索5分,麝香(另研)3分(临卧入汤药内搅匀服之)。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胎连日不下,死于腹中。

用法用量水、酒煎服。即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7、调卫汤

处方黄耆3钱(蜜炙),炒白术1钱,人参1钱半,炒苍术1钱,桂枝5分,白芍(酒炒)1钱半,五味子1钱半,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卫虚多汗,脉浮软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卫虚气弱,不能卫外而腠理不密,故多汗不止,黄耆补卫气之虚,白术壮脾气之弱,人参扶元益气,苍术燥湿强脾,白芍敛阴,五味收津液,桂枝行阳气于卫,炙草益胃气于中。使气壮卫强,则腠理(纟致)密而汗可自止,安有不能卫外之患乎?此强中益卫之剂,为卫虚自汗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

处方8、麻桂各半汤

处方麻黄7-8分,桂枝1钱,白芍1钱,甘草1钱,杏仁21粒(去皮尖)。

功能主治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四

处方9、蝉花散

处方羌活、独活、桑白皮、黄芩、谷精草、川芎、细辛、石膏、荆芥、蒺藜、蔓荆、车前子、牛蒡子、桂枝。

功能主治退五脏毒热。主五脏毒风所蕴,热极上冲,眼目突起,睛高外障。

用法用量白水煎,食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处方10、麻桂各半汤

处方桂枝6g,麻黄3g,赤芍9g,杏仁6g,生甘草4g,大枣6g。

功能主治皮肤瘙痒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11、麻黄加葛根汤

处方杏仁25个(去皮尖),麻黄1两,桂枝1两,葛根1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太阳表病,风湿相搏,荣卫俱病,一身尽疼,表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5钱或1两,以水3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处方12、柴胡桂枝干姜汤

处方柴胡3钱,甘草2钱,人参1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

功能主治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摘录《四圣心源》卷七

处方13、麻桂二陈汤

处方陈皮1钱半,半夏2钱,茯苓2钱,甘草1钱,桔梗1钱半,枳壳1钱,苍术1钱半,厚朴(姜炒)1钱,麻黄5-7分,桂枝1钱,白芷1钱,川芎1钱,黄芩1钱,防风1钱。

功能主治外冒风寒,痰嗽寒热,头痛身疼,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5分,水煎,热服。头痛,加北细辛3分;如体虚者,加当归1钱3分,白芍7分;有汗者,去麻黄;久咳不止者,去桂枝,加杏仁(去皮尖)13粒。

摘录《会约》卷八

处方14、麻黄桂枝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痛,8-9日不解,表证仍在,复发汗,服汤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又大汗后似疟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15、调卫止汗汤

处方炙耆1钱,麻黄根1钱,当归1钱,人参随症加减,防风3分,桂枝5分,炙甘草5分,枣2个。

功能主治产后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多而渴,加麦冬、五味。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处方16、桂枝丹皮地黄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丹皮3钱,地黄3钱,当归3钱。

功能主治脾虚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减,渴欲饮水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气虚,加人参;水寒土湿,加干姜、茯苓。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17、柴葛解肌汤

处方柴胡、干葛、黄芩、桂枝、赤芍、人参、甘草、竹叶7皮。

功能主治疏风解肌退热。主小儿解脱受风,而致伤风发热,其症汗出,身热,呵欠,目赤涩,多睡,恶风,喘急。

用法用量热退之时,再服凉惊丸,以防内热。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18、调胃参耆汤

处方人参3钱,生黄耆2钱,当归2钱,桂枝4分,防风3分,麻黄根(因麻黄发汗,根止汗,宜用根)5分。

功能主治产后心慌无主,濈濈汗出,形色又脱,汗多亡阳者。

用法用量上加黑枣1个,用水1盏半,煎至7分,食远热服。口渴,加麦冬1钱5分,五味子9粒;有痰,加橘红4分;虚脱,手足冷,加熟附子5分,黑姜4分,牡蛎1钱。

摘录《产宝》

处方19、葛根汤

处方葛根1两,麻黄(去根节,炮)3分,僵蚕3分,桂枝半两,粉草半两,芍药半两,大枣3枚。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5-7日,强力下床,或一月内,伤于房室,或怀忧发怒,扰荡冲和,或因着灸伤动脏腑,发为刚痉。得病之初,无汗恶风,眼涩口噤,肌肉瞤搐,以渐腰脊筋急强直,似弓反张。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取汗为度。

注意产后有疾,凡用麻黄更宜斟酌。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八引《产经》

处方20、桂枝参苓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人参2钱,茯苓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汗、吐、下后,胃虚而哕,怫郁面赤。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21、桂枝茯苓汤

处方桂枝3钱,茯苓3钱,甘草2钱,丹皮3钱,芍药3钱,桃仁3钱。

功能主治疏术达郁而润其风燥。主妊娠下血症块连胎者。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22、调中汤

别名调中疏邪汤

处方苍术1钱半,陈皮1钱,砂仁1钱,藿香1钱,芍药(炒)1钱,甘草(炙)1钱,桔梗1钱,半夏1钱,白芷1钱,羌活1钱,枳壳1钱,川芎半钱,麻黄半钱,桂枝半钱。

功能主治内伤外感而发明斑。食积挟外感发热。

用法用量调中疏邪汤(《医学入门》卷七)。

各家论述:《医方考》,内伤则里热,外感则表热,两热而无泄,故令斑烂。内伤者,调其中,苍、陈、砂、藿、半、芍、枳、桔,皆调中药也;外感者,疏其表,麻、桂、羌、芎、芷、草,皆疏表药也。表里治而斑自愈矣。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23、桂枝调血饮

处方桂枝、当归、川芎、芍药、白术、茯苓、陈皮、香附、丹皮、干姜(炒)、益母草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气血虚损,脾胃怯弱,恶露不行,致心腹疼痛,发热恶寒,自汗口干,头晕眼花。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处方24、桂枝茯苓汤

别名桂枝独活汤

处方陈皮、半夏、白茯、甘草、香附、桂枝、细辛、独活。

功能主治温经散血。主肾积奔豚,乃寒气从腰眼而入,肠中汁沫凝聚,小腹作痛。

各家论述用二陈以行汁沫,桂、辛、独活以散外邪。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25、麻桂术甘汤

处方麻黄、桂枝、白术、甘草。

功能主治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26、理郁升陷汤

处方生黄耆6钱,知母3钱,当归身3钱,桂枝尖1钱半,柴胡1钱半,乳香(不去油)3钱,没药(不去油)3钱。

功能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

用法用量胁下撑胀,或兼疼者,加龙骨、牡蛎各5钱;少腹下坠者,加升麻1钱。

临床应用1.胸中气分郁结下陷:一妇人,年三十许。胸中满闷,时或作疼,鼻息发热,常常作渴。自言得之产后数日,劳力过度。其脉迟而无力,筹思再三,莫得病之端绪。姑以生山药一两滋其津液,鸡内金二钱,陈皮一钱,理其疼闷,服后忽发寒热。再诊其脉,无力更甚,知其气分郁结,又下陷也。遂为制此汤,一剂诸病皆觉轻,又服四剂痊愈。2.症瘕:一少女,年十五。脐下左边起症瘕,沉沉下坠作疼,上连腰际,亦下坠作疼楚,时发呻吟,剧时常觉小便不通,而非不通也。诊其脉,细小而沉。询其得病之由,言因小便不利,便时努力过甚,其初腰际坠疼,后遂结此症瘕。其方结时,揉之犹软,今已五阅月,其患处愈坚结。每日晚四点钟,疼即增重,至早四点钟,又渐觉轻,愚闻此病因,再以脉象参之,知其小便时努力过甚,上焦之气陷至下焦而郁结也。遂治以理郁升陷汤,方中乳香、没药皆改用四钱,又加丹参三钱,升麻一钱半,二剂而坠与疼皆愈。遂去升麻,用药汁送服朱血竭末钱许,连服数剂,症瘕亦消。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27、调经种子第一神方

处方淡吴萸1钱半(平时腹不痛,兼之火旺者,减去5分,体寒腹痛者加5分),全当归2-3钱,正川芎1钱半,杭白芍2钱(酒炒),嫩桂枝(手足常冷兼之麻痹者,用桂尖,否则用桂枝心,火旺者用1钱,火衰者用1钱半,冬月或用2钱),真阿胶2钱(水酒另炖冲),法半夏2钱(体寒痰多者,加5分或加1钱,痰少而口常干者,减1钱,加淡条芩1钱半),台党参1钱半(津液不足,口常干苦,素体火旺者,以洁洋参2钱代之),粉丹皮1钱半(血热者用2钱),拣寸冬4钱(常时口干,唇舌红赤者,用5钱,并加生地2钱),炙甘草1钱半(胸腹胀满者减去,加四制香附1钱5分),淡生姜(切薄片)1钱半(体寒痰多易呕者,用2钱,暑月少减)。

功能主治妇人上热下寒,心中发热,少腹常痛,经寒久不受胎,经水紫黑稀少,或过期不至,两尺迟涩,两寸关洪大或弦数,或腰腹胀痛,或经行干呕。

用法用量水煎,每于经行时服起,日服1剂,每月3-4剂。服至2-3月,经即对期色正,数月必受孕矣。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28、桂枝加葛根瓜蒌汤

别名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汤

处方桂枝2钱半,芍药2钱半,葛根2钱半,栝楼根2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柔痉有汗。

用法用量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汤(《普济方》卷一三二)。《普济方》有生姜七片、大枣二枚。《伤寒广要》有甘草。

摘录《此事难知》

处方29、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别名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附子汤、桂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麻黄2两,细辛2两,附子1枚(炮)。

功能主治振奋阳气,调和营卫,外解风寒,内化水饮。温阳散寒,通利气机。主气分,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心肾阳虚,外感风寒,水饮内停,头痛身痛,恶寒无汗,手足逆冷,心下痞坚,腹满肠鸣,相逐有声,或矢气,或遗尿,脉沉迟而细涩无力。

用法用量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原书同卷)、附子汤(《外台》卷八引《深师方》)、桂附汤(《三因》卷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赤水玄珠》卷五)、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金匮要略心典》卷中)、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金匮悬解》卷十)、桂姜枣草黄辛附汤(《类聚方》。本方方名,原书(涵芬楼本)作“桂姜草枣黄辛附汤”;《医门法律》引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方剂辞典》引作“桂枝去芍药加黄辛附子汤”。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生菜。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论注》:药既用桂、甘、姜、枣以和其上,而复用麻黄、附子、细辛少阴的剂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愈,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也。②《古今名医方论》引柯琴:用附子、姜、桂以生阳之气,麻黄、细辛以发阳之汗,甘草、大枣以培胃脘之阳,使心下之水饮外达于皮毛,必如虫行皮中,而坚大如盘者始散。③《金匮要略方论》:本方是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两方相合而成,桂枝去芍药汤主治表证而兼心阳不足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素体阳虚(主要为肾阳虚)而外感风寒者。今两方合用,殆为心肾阳虚、外感风寒之证而设。方中桂枝配伍麻黄,辛温发汗,宣散水气;附子温经助阳,与细辛相合可祛寒化饮。盖阳虚之体,邪客较深,取细辛可通彻表里,搜邪外出。佐以生姜、大枣,伍麻黄发越水气,合桂枝温通营卫;佐以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阴水《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陆某,女,24岁。全身浮肿,面色苍白,恶寒,四肢冰冷,脉象沉迟,舌苔白腻,渴不多饮。此证系阴盛阳微,水气泛滥,病名阴水。盖患者脾肾阳气素虚,水湿内蕴,脾主健运,肾主排泄,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化水,故水聚而成胀也。治宜消阴救阳、扶寒逐水,主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桂枝3钱,麻黄2钱,甘草2钱,细辛1钱,附子2钱,生姜2钱,大枣10枚。连服2剂,药后得微汗,四肢转温,恶寒已减,药已中肯,当乘胜再追,用前方再服1剂。恶寒已罢,小便通利,腹胀减小,脉象转缓,阳气亦有渐升之象,前方再服1剂。上部浮肿已消,腹胀再有减小,两足仍浮。后以鸡鸣散、实脾饮出入治愈。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30、桂枝酒

处方桂枝2两,好酒2升。

功能主治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醒人事;或伤寒新愈误行房,小腹紧痛,外肾搐缩,面黑气喘,冷汗自出之脱阳证。

用法用量煎至1升,候温,分作2服灌之。

摘录方出《得效》卷八,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九

处方31、桂枝茯苓当归汤

处方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当归各等分。

功能主治半产后恶寒战栗如灌水,虽蒙重被尚鼓颔不止,须臾反烦热如灼,虽寒天欲得凉风,或腰腹疼痛,乍来乍止,其来如刺如割、如绞如啮,而流汗如雨、呻吟不已,或又渴好热汤,而阴门下瘀液臭汁。

用法用量以水1盏半,煎1盏,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32、桂枝续命汤

别名桂附续命汤、桂枝附子续命汤

处方小续命汤、桂枝、附子、甘草依本方加1倍。

功能主治少阴经中风,有汗无热。

用法用量桂附续命汤(《医学发明》)、桂枝附子续命汤(《卫生宝鉴》卷七)。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33、葛根首乌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葛根3钱,麻黄2钱,首乌3钱,生姜3钱,大枣3枚。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34、柴胡加桂汤

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桂枝2钱,半夏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半表里症,盗汗,身热不欲去衣;及不满不硬,但心下妨闷,谓之支结,少阳疟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35、桂枝茯苓人参汤

处方人参3钱,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生姜3钱,大枣3枚。

功能主治产后阳虚郁冒。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36、桂枝麻黄汤

处方桂枝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者;阳明病,5-6日至7-8日,如疟,热多寒少,1日再发,其脉微缓,为欲愈者;厥阴脉微而恶寒者,为阴阳俱虚,不可吐下者;厥阴发汗,面色赤,有热者,此欲解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

处方37、减味鳖甲煎丸

处方鳖甲2两4钱,柴胡1两2钱,黄芩6钱,人参2钱,半夏2钱,甘草2钱,桂枝6钱,芍药1两,丹皮1两,桃仁4钱,阿胶6钱,大黄6钱,干姜6钱,葶苈2钱。

制法上为末,用清酒1坛入灶下灰1升,着鳖甲于中煮令消化,绞汁去渣,入诸药煎浓,留药末,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疟不愈,结为症瘕,名曰疟母。

用法用量空腹服7丸,每日3次。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38、大麻风丸

处方陈皮2钱,当归2钱,防风2钱,白芷2钱,荆芥2钱,海桐皮2钱,苦参2钱,羌活2钱,茅苍术2钱,明天麻2钱,海风藤2两,广木香2钱,秦艽2钱,薏米仁2钱,生甘草2钱,川续断2钱,川牛膝2钱,连翘2钱,桂枝1钱,大红枣4枚,生姜2片(以上共煎汁泛后丸药用),大胡麻20两,小胡麻20两,白蒺藜20两,苦参16两,防风8两,荆芥8两,全当归6两,茅苍术6两,薏米仁4两,川续断4两,川牛膝4两,大风子霜10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前药汁为丸。

功能主治风湿相乘,恶血凝滞,成大麻风恶症,周身不仁,红斑破烂,遍身如癣。

用法用量每服2至3钱,用细芽茶汤送下。1日3次。

注意忌房事、厚味动风之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处方39、桂枝菖蒲汤

别名桂枝柴胡汤

处方柴胡3钱,桂枝3钱,丹皮3钱,生姜3钱,甘草2钱,菖蒲2钱。

功能主治瞳子缩小。

用法用量桂枝柴胡汤(《医学摘粹》)。

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处方40、桂枝姜苓阿胶汤

处方茯苓3钱,桂枝3钱,甘草2钱,生姜3钱,阿胶3钱,(炒,研),白芍3钱,当归3钱,川芎3钱。

功能主治虚寒腰痛。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41、桂枝栀子汤

处方栀子12个,豉半升,桂枝1两,麻黄1两。

功能主治伤寒已愈,劳复如初,脉浮无汗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煎至2升,下豉,取1升半,去滓,温饮1盏。温覆取小汗愈。自汗者,去麻黄。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处方42、桂枝续命汤

处方小续命汤、桂枝、芍药、杏仁依本方加1倍。

制法上除附子、杏仁外,捣为粗末,后入2味令匀。

功能主治太阳经中风,有汗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5-7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稍热服。宜针风府。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43、桂枝汤

处方防风3钱,羌活2钱,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苏叶1钱,桂枝5分,甘草2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三阴自利。

用法用量水煎,午前后服。

摘录《活人方》卷三

处方44、桂枝姜苓牡蛎汤

处方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芍药3钱,干姜3钱,丹皮3钱,牡蛎3钱。

功能主治血崩。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气虚,加人参。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45、葛根续命汤

处方小续命汤倍桂枝、黄芩,加葛根2两。

制法上除附子、杏仁外,余为粗末,后入2味令匀。

功能主治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5-7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46、桂枝姜苓汤

处方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芍药3钱,干姜3钱,丹皮3钱,首乌3钱。

功能主治经漏及经水先期。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47、桂枝柏叶汤

处方首乌3钱,桂枝3钱,丹皮3钱,生地3钱,柏叶3钱,生姜3钱,人参3钱,阿胶3钱。

功能主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阳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重用黄耆。

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处方48、琥珀丸

处方水蛭(石灰炒)、虻虫(去翅足,糯米炒)、琥珀半两,芫花(醋浸,焙干)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1两,当归(酒浸,去芦)1两,桂枝(不见火)1两,大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大黄醋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月经闭塞不通,腹中成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苏木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三

处方49、丁香煎丸

处方丁香1钱,沉香2钱,藿香2钱,附子2钱,檀香3钱,砂仁3钱,豆蔻2钱,茯苓3钱,桂花3钱,桂枝2钱,官桂3钱,甘草4钱,人参2钱,黑墨1锭,百药煎3钱,橘皮1钱,荜澄茄2钱,麝香少许,三柰3钱,甘松2钱,茯苓2钱,丁香皮3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甘草1斤作膏子,净瓷盏内盛封之。

功能主治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用时为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处方50、黄耆当归人参汤

处方黄连1分,生地黄3分,炒神曲5分,橘皮5分,桂枝5分,草豆蔻仁6分,黄耆1钱,人参1钱,麻黄(不去节)1钱,当归身1钱5分,杏仁5个(另研如泥)。

功能主治安心定志,镇坠其惊,调和脾胃,大益元气,补其血脉,令养其神。主妇人经水暴崩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2服。水2大盏半,煎麻黄令沸,去沫,煎至2盏,入诸药同煎至1大盏,于已、午之间,食消尽服之。1服立止。

临床应用经水暴崩不止:丁未仲冬,郭大方来说,其妻经水暴崩不止,先曾损身失血,自后1次缩一十日而来,今次不止,其人心窄,性急多惊,以予料之,必因心气不足,饮食不节得之。大方曰:无。到彼诊得掌中寒,脉沉细而缓,间而沉数,九窍微有不利,四肢无力,上喘气短促,口鼻气皆不调,果有心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证,胃脘当心而痛,左肋下缩急有积,当脐有动气,腹中鸣,下气,大便难,虚证极多,不能尽录,拟先治其本,余证可以皆去。安心定志,镇坠其经,调和脾胃,大益元气,补其血脉,今养其神。以大热之剂去其冬寒凝在皮肤内;少加生地黄,去命门相火,不令四肢痿弱。与黄耆当归人参汤,一服立止。其胃脘痛,乃胃上有客寒,与大热药草豆蔻丸15丸,白汤送下,其痛立止。再与肝之积药除其积之根源而愈。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51、桂枝丹皮桃仁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丹皮3钱,桃仁2钱,茯苓3钱,丹参3钱。

功能主治经血凝滞闭结。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虫;脾郁,加砂仁。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52、桂枝姜砂汤

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3钱(炙),砂仁1钱(炒,研),干姜3钱。

功能主治气臌。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林,入砂仁略煎,去滓,入西瓜浆1汤匙,温服。膀胱湿热,小便红涩者,加栀子清之。

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处方53、桂枝乌苓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首乌3钱,茯苓3钱,砂仁1钱。

功能主治中风,左半偏枯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中下寒,加干姜、附子。

摘录《四圣心源》卷七

处方54、麻黄根汤

处方人参2钱,当归2钱,黄耆1钱半(炙),白术1钱(炒),桂枝5分,麻黄根1钱,粉草5分(炒),牡蛎(研)少许,浮麦1大撮。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虚脱汗多,手足冷,加黑姜4分,熟附子1片;渴,加麦冬1钱,五味子10粒;肥白人产后多汗,加竹沥1盏、姜汁半匙,以清痰火;血块不落,加熟地3钱;恶风寒,加防风5分,桂枝5分。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处方55、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别名桂枝龙骨牡蛎汤、龙骨汤、桂枝牡蛎汤、龙骨牡蛎汤

处方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龙骨3两,牡蛎3两。

功能主治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燮理阴阳,交通心肾。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自汗盗汗,遗尿。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脉得诸芤动微紧。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用法用量桂枝龙骨牡蛎汤(原书同卷)、龙骨汤(《外台》卷十六引《小品方》)、桂枝牡蛎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龙骨牡蛎汤(《广嗣纪要》卷二)。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①《医门法律》:用桂枝汤调其营卫羁迟;脉道虚衰,加龙骨、牡蛎涩止其清谷、亡血、失精。一方而两扼其要,诚足宝也。②《金匮要略论注》: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上焦之营卫,使阳能生阴,而以安肾宁心之龙骨、牡蛎为辅阴之主。③《医方集解》:桂枝、生姜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临床应用①遗尿《金匮要略今释》引《橘窗书影》:幕府集会酒井六三郎,年18。遗尿数年,百治罔效。余诊之,下元虚寒,小便清冷,且脐下有动,易惊,两足微冷。乃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兼服8味丸,数日而渐减,服经半年而痊愈。桂枝加龙骨牡蛎,本为治失精之方,一老医用此治愈老宫女之屡小遗者;和田东郭用此治愈高槻老臣之溺闭;服诸药不效者,余用此治遗尿,屡屡得效。②遗精《经方实验录》:邹萍君,年少时染有青年恶习,久养而愈。本冬遗精又作,服西药先二星期甚适,后一星期无效,更一星期服之反剧。精出甚浓,早起脊痛头晕,不胜痛苦,自以为中、西之药乏效。余予桂枝、白芍各3钱,炙草2钱,生姜3大片,加花龙骨6钱、左牡蛎8钱,以上2味打碎,先煎2小时。1剂后,当夜即止遗,虽邹君自惧万分,无损焉。第3日睡前,忘排尿,致又见1次。以后即不复发,原方加减,连进10剂,恙除,精神大振。计服桂枝、芍药各3两,龙骨6两,牡蛎8两矣。③盗汗《经方实验录》:吴兄凝轩,昔尝患盗汗之恙,医用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以止其汗。顾汗之止仅止于皮毛之里,而不止于肌肉之间,因是皮肤作痒异常,颇觉不舒。后自检方书,得本汤服之,汗止于不知不觉之间云。④自汗《岳美中医案》:李某某,40岁,男性。患项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频频作拭,颇感苦恼,要求治疗。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所过,长期汗出,系经气向上冲逆,持久不愈,必致虚弱。因投以张仲景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和阳降逆,协调营卫,收敛浮越之气。先服4剂,自汗止;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⑤女子梦交《浙江中医杂志》(1984;1:46):高某某,女,34岁,农民。入夜每与人交,天明始去,已4-5年,误为“狐仙”,羞愧难言。初则不以为然,久则心悸胆怯,延期失治,病情日重,避卧于邻家,仍纠缠不散。形体消瘦,困倦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带多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系阴阳两亏,心肾不交,属梦交症。拟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8g,白芍、龙骨各20g,甘草、生姜各9g,生牡蛎30g,红枣7枚。5剂后,诸症消除,予归脾丸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56、桂枝散

处方桂枝半两,葛根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石膏1两,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2日,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5寸,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57、家秘桂枝汤

处方桂枝、麻黄、芍药、甘草、苍术、防风、羌活、独活。

功能主治太阳寒湿,手足痿软,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58、黄耆建中加当归汤

别名黄耆建中汤、黄耆汤

处方黄耆1两半(蜜炙),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1两半,白芍药3两,桂枝1两1分(去粗皮,不见火),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头疼,烦渴,脉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未可表散发汗者。

用法用量黄耆建中汤、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三四)。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黄耆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当归气味辛甘微温,入手足少阴足厥阴;白芍药气味酸微寒,入足厥阴;桂枝气味辛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姜、枣之辛甘和荣卫。此建中汤也,以之治伤寒之头疼烦渴,脉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者,未可表散发汗故也。

临床应用伤寒: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于建中汤加当归黄耆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荣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2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难是难。

摘录《本事》卷八

处方59、柴胡桂枝鳖甲汤

处方柴胡3钱,鳖甲3钱(醋炙),甘草2钱,桂枝3钱,半夏3钱,芍药3钱,茯苓3钱。

功能主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摘录《四圣心源》卷六

处方60、桂枝加人参附子汤

处方桂枝1两半,白芍1两半,甘草(炙)1两,附子(炮)半个,人参1两半。

功能主治阳虚,腠理不固,恶寒自汗,脉浮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金匮翼》卷三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