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8:18:38作者:百科知识库
狗肝菜(别名金龙棒、猪肝菜、青蛇、路边青、麦穗红、青蛇仔、野辣椒、羊肝菜、土羚羊、假米针、紫燕草、九头狮子草、小青、天青菜、大青),味甘;微苦;性寒,清热;凉血;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热病发斑;吐衄血;便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肝热目赤;小儿惊风;小便淋沥;带下;带状疱疹;痈肿疔疖;蛇犬咬伤。小编整理出含有狗肝菜的处方共26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个。
处方1、龙齿饮处方龙齿(碎)2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赤芍药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升麻1两,大青3分,大腹皮(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劳风,肺热气壅,卧即多惊,时复头旋。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2枣大者(拍碎),竹沥半合,银半两许,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2、龙烟汤处方生麦门冬(去心)1两半,木通1两,熟干地黄(焙)3两,旋覆花1两,大青1两,茯神(去木)1两,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眼碜涩,并针刺血痛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芒消半钱匕,搅匀,食前温服,食后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3、龙胆汤处方龙胆(去根)1分,冬葵子1分,萎蕤1分,大青1分,柴胡(去苗)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生40-50日,服药下后,身体壮热如火,伤寒兼腹满,头面丹肿,此皆内有伏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3次服,如人行10里已来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4、白鲜皮散处方白鲜皮半两,川升麻半两,川朴消1两,茵陈1两,黄芩半两,栀子仁半两,大青半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葛根半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急黄,头目四肢烦热疼痛,小便赤,大便难,心躁不得睡。
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汲水调下。须臾当利1-2行,如人行10里未利,即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5、龙胆煎处方龙胆1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川升麻1两,槐白皮1两,大青1两,苦竹叶50片,白蜜10盏。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伤寒,上焦烦热,口内生疮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龙胆汤”。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6、白鲜皮散处方白鲜皮2两,黄连1两半(去须),土瓜根1两半,芍药1两半,大青1两半,栀子仁1两半,茵陈蒿1两半,栝楼根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芒消3两半(研入),贝珠30枚(烧赤,研入),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黄。皮肉如金色,小便赤黑,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茅根汁调下,空腹顿服。取利;至晚不利再服,服了以少葱豉粥投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7、儿童咳液处方紫菀75kg,百部75kg,前胡75kg,枇杷叶75kg,甘草25kg,杏仁50kg,桔梗25kg,麻黄12.5kg,大青叶75kg。
制法将药材加工洗净,煮提:紫菀、百部、前胡、甘草、桔梗、枇杷叶,煮提3次,首次煮提3小时,其余各1小时30分钟。热浸:麻黄、大青叶,浸热3次,时间为2小时、1小时、半小时。回流:杏仁用80%乙醇,第1次4倍,第2次3倍,回流2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将回流药液回收乙醇,与提取药液减压浓缩成膏,温度(55℃),至比重1.20的稠膏,加入白绵糖18.75kg,糖精18g,苯甲酸钠1.9kg,生产200升。每瓶内装100毫升,重量上下不超过5%。
功能主治润肺,去痰,止咳。主急慢性气管炎,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1~3岁儿童每次5毫升,4岁以上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
摘录《北京市中成药规范》第二册
处方8、龙胆煎处方龙胆1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川升麻1两,槐白皮1两(锉),大青1两,竹叶2两,蔷薇根2两(锉)。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热病,口疮发渴,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方中大青,《奇效良方》作“大黄”。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9、龙胆煎处方龙胆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皮,蜜炙)1两,升麻(去土)1两,苦竹叶(切)1两,槐白皮1两,大青1两,白蜜半合,酥半合。
制法上药细锉7味如麻豆大,以水3升半,煮取7合,绞去滓,纳蜜及酥,再煎5-6沸。
功能主治喉中疮,并口疮。
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含化咽津,日5-6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10、吃疔虎处方上牙消6钱,明雄黄1两,大青盐3钱,麝香5分,冰片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主无名肿毒,诸般恶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香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处方11、龙鳞丸处方青州白丸子末1两,大青鱼鳞(糯米炒黄,研为末)1两。
制法上和匀,以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痫频作。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
处方12、化疹汤处方大青叶3钱,元参4钱,薄荷钱半,牛蒡子钱半,苇根3钱,细生地4钱,银花3钱,甘草8分,苦桔梗钱半,牡丹皮2钱,连翘2钱,竹叶钱半,荆芥穗8分。
功能主治秋令风温,暑热内蕴,身热汗多,欲发红疹者。
摘录《温热经解》
处方13、龙齿散处方龙齿1两,子芩3分,防风3分(去芦头),茯神3分,川升麻半两,大青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石膏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虚惊悸,烦热口干,头项时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搅匀,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14、加味清热凉血驱敏汤处方鲜茅根2两,大青叶5钱,青黛4钱,龙胆草5钱,黄芩3钱,黄柏3钱,川军5钱,白鲜皮1两,黄连3钱,干生地1两,丹皮3钱,赤芍5钱。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止痒。主湿热蕴久,化毒入营,外感毒邪引起的自家敏感性皮炎。
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处方15、化斑汤处方人参、知母、石膏、玄参、大青叶、甘草。
功能主治妊妇伤寒热极发斑,状如锦纹者。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证,宜合四物汤去川芎,加黄芩。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
处方16、加味凉血退斑汤处方鲜生地1两,鲜芦根1两,大青叶1两,板兰根3钱,金银花5钱,连翘4钱,桑叶3钱,白鲜皮5钱,赤芍3钱,黄芩3钱,生栀仁2钱,滑石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主温热结毒,约煎营血,冲于皮肤所引起的中毒性红斑。
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处方17、加味芦荟丸处方银柴胡16两,君子肉16两,黄连8两,胡连8两,芦荟2两,胆草16两,麦芽(炒)16两,三棱(炒)16两,阿魏4两,莪术(炙)16两,全蝎8两,芜荑16两,鸡内金(炒)32两,橘皮32两,枳壳(炒)64两,山楂32两,莱菔子(炒)32两,神曲(炒)16两,白术(炒)32两,干蟾(烧)32两,槟榔16两,黄芩32两,青皮(炒)16两,茯苓16两,厚朴(炙)16两,甘草16两,大青叶16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消疳磨积,化痞杀虫。主小儿疳积体瘦,痞块坚硬,肚大青筋,面黄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5分,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周岁内酌减。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8、加味清毒化斑汤处方犀角3钱(研细末冲),薄荷2钱,石膏4钱(生),知母3钱,大青叶3钱,甘草2钱(生),生地3钱,丹皮3钱,金银花3钱,连翘3钱,粳米3钱。
功能主治温斑发重,色紫神气不清,毒火太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小儿减半。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19、龙胆汤处方龙胆3分,萎蕤3分,芍药3分,黄芩(去黑心)3分,石膏3分,麻黄(去根节)3分,升麻3分,甘草(炙,锉)3分,葛根(锉)1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后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20、加味育阴润燥饮处方鲜生地60g,旱莲草24g,女贞子24g,红藤24g,蒲公英24g,板蓝根24g,黄甘菊9g,川贝9g,大青叶9g,枸杞12g,石斛12g,琥珀末6g。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而致舌体干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舌体干裂症徐某,女,60岁。患者中气素虚,常见齿龈干燥出血。因夏季受暑,至秋燥来临,即口苦咽干,舌面干裂,吞咽困难,神志不宁,左脉虚涩,右脉弦数,舌质深红,光亮无苔。证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治以育阴、清火、润燥。投以加味育阴润燥饮,同时配用青黛6g、黄柏6g,两牛黄0.3g,琥珀末1.5g,共为细粉,香油调和,涂搽舌体。服药4剂后,舌质转淡,裂痕渐浅,能进稀粥。仍觉咽干喉痛,原方加减,又进4剂而愈。
摘录《千家妙方》卷下引王渭川方
处方21、二妙丸加味汤处方苍术30克,黄柏20克,川断15克,鸡血藤25克,双花25克,板蓝根25克,大青叶15克,公英50克,连翘15克,石斛20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祛风通络。主湿热流注肌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艾洗吾方
处方22、加减普济消毒饮处方青连翘钱半,苏薄荷1钱,炒牛蒡1钱半,马勃4分,荆芥穗1钱,白僵蚕1钱,大青叶1钱半,玄参1钱,新银花1钱半,若桔梗1钱,生甘草8分。
功能主治温毒痄腮及发颐。初起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口噤难开。
用法用量用活水芦根2两煎汤代水,煎服。
摘录《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处方23、六物黄芩汤处方黄芩半两,大青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半两,石膏半两,桂心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婴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之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服。
摘录《活人书》卷二十
处方24、大青根别名淡婆婆根
处方大青根(淡婆婆根)100克,当归、黑豆各30克,鸡蛋(连壳)2个。
功能主治据报道,此方服后半小时左右,可使偏头痛症消失,曾屡试屡验。
用法用量水煮,熟后吃蛋(去壳)喝汤,每日1剂。
摘录《食疗方》
处方25、疏风清热汤处方防风6克,白菊花12克,桑叶9克,板蓝根18克,大青叶15克,银花9克,连翘12克,黄芩9克,夏枯草6克,白茅根9克,全蜕4.5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肝肺风热。
用法用量第一煎内服,第二煎用纱布滤过,用其液洗眼,每日3-5次。
摘录候秋来方
处方26、复方蒲公英汤处方蒲公英60克,大青叶30克,黄芩24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热毒壅阻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刘祥泉》
处方27、青芷四物汤处方大青叶50克,白芷15克,当归15克,赤芍20克,生地15克,川芎15克,白芍20克。
功能主治清肝凉血。主肝经蕴热,上攻于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邵有林方
处方28、漏芦升麻汤处方漏芦10克,大青叶10克,升麻8克,黄芩5克,生甘草5克,玄参5克,牛蒡子5克(炒),苦桔梗5克,连翘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壅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景岳全书》
处方29、桑青汤处方桑叶6克,荆芥6克,桔梗6克,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大青叶10克,连翘10克,山豆根10克,马勃3克,蝉蜕3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轻宣散邪。主肺失宣降清肃之能,邪聚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干祖望方
处方30、复方马齿苋合剂处方马齿苋60克,蜂房9克,大青叶15克,生苡仁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外感毒邪,蕴结肌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朱仁康方
处方31、犀角地黄汤加味处方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主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谭家兴方
处方32、扁平疣外治方处方冰片10克(另包),玄明粉10克(另包),苦参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软坚祛瘀,抗病毒。主脾肺湿热郁结,火郁肌肤。
用法用量先将冰片、玄明粉共研极细要备用。然后将余药煎汤取浓汁,待冷却至皮肤可耐受温度时,用毛巾或棉球蘸药水于患处反复擦洗15-20分钟。再用备用冰片、玄明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用多少,调多少),反复擦涂患处15-20分钟,用力以不擦破表皮为限度。上药每日1剂,分2次外用,5日为1疗程。
摘录施永茂方
处方33、加味育阴润燥饮处方鲜生地60克,旱莲草24克,板蓝根24克,黄甘菊9克,川贝9克,大青叶9克,枸杞12克,石斛12克,琥珀末6克。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舌体干燥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渭川方
处方34、加味清热利湿汤处方龙胆草9克,黄芩9克,栀仁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泽泻9克,木通9克,丹皮9克,六一散15克,大青叶9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肺胃蕴热,外受湿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35、大青汤别名大青四物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大青12克 甘草 阿胶各6克 豉5克
功能主治主温毒发斑,或伤寒热病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后热不除,下利不止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升,煮二物,取300毫升,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备急千余要方》卷九补。
摘录《肘后备急方》卷二
处方36、加味银翘马勃散处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马勃10克,射干12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6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2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热毒蕴结于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处方37、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赤芍药、大青、知母、升麻、杏仁,各一钱。黄芩(一钱半),石膏(二钱半),柴胡(二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发斑烦躁,面赤咽痛,潮热。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豆豉五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8、感冒舒颗粒处方大青叶、连翘、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桔梗、白芷、甘草
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色的颗粒;味甜而后酸、苦。
炮制上九味,取连翘、荆芥、薄荷各1/3量提取挥发油,剩余部分与其余大青叶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9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分取上清液,加水搅匀,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90℃),加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发表宣肺。用于风热感冒,头痛体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病情较重者,首次可加倍。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小儿金丹片处方朱砂80g 橘红40g 川贝母40g 胆南星30g 前胡30g 玄参30g 清半夏30g 大青叶30g 关木通30g 桔梗30g 荆芥穗30g 羌活30g 西河柳30g 地黄30g 枳壳(炒)30g 赤芍30g 钩藤30g 葛根20g 牛蒡子20g 天麻20g 甘草20g 防风20g 冰片10g 水牛角浓缩粉10g 羚羊角粉5g 薄荷脑0.1g
性状为暗红色的片;气辛,味苦。
炮制以上二十六味,除薄荷脑外,冰片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川贝母、天麻、胆南星粉碎成细粉;与羚羊角粉、水牛角浓缩粉、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荆芥穗、橘红、羌活、前胡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甘草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将上述混合粉末及辅料适量加入浓缩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再加入冰片、薄荷脑及荆芥穗等挥发油,混匀,压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痰火内盛,发热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呕吐,高热惊风。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一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一日3次。
规格每片重0.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0、小儿感冒茶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块状茶剂;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压块,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块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1、感冒退热颗粒处方大青叶200g 板蓝根200g 连翘100g 拳参100g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无糖型)。
炮制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90~95℃),待冷至室温,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加等量的水,搅拌,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8~1.40(6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460g,即得;或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9~1.11(60℃)的清膏,取清膏,加糊精、矫味剂适量,混匀,喷雾干燥,制成无糖颗粒115g,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1)18g(2)4.5g(无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清瘟解毒丸处方大青叶100g 连翘75g 玄参100g 天花粉100g 桔梗75g 牛蒡子(炒)100g 羌活75g 防风50g 葛根100g 柴胡50g 黄芩100g 白芷50g 川芎50g 赤芍50g 甘草25g 淡竹叶100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苦。
炮制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用于外感时疫,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痄腮,大头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3、锁阳固精丸处方锁阳20g 肉苁蓉(蒸)25g 巴戟天(制)30g 补骨脂(盐炒)25g 菟丝子20g 杜仲(炭)25g 八角茴香25g 韭菜子20g 芡实(炒)20g 莲子20g 莲须25g 牡蛎(煅)20g 龙骨(煅)20g 鹿角霜20g 熟地黄56g 山茱萸(制)17g 牡丹皮11g 山药56g 茯苓11g 泽泻11g 知母4g 黄柏4g 牛膝20g 大青盐25g
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用于肾虚滑精,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4、红雪别名通中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红雪通中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川朴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黄芩90克 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60克 人参60克(去芦头)淡竹叶60克 甘草60克(生用)木香60克 槟榔60克 葛根45克 大青45克 桑根白皮45克 蓝叶45克 木通45克 栀子45克 朱砂30克(细研)苏枋90克(捶碎)麝香15克(细研)
制法上药除朱砂、麝香外,皆锉细,以水15升,煎至5.4升,去滓过滤,再以微火煎沸,下朴消,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凝,下朱砂、麝香等末搅匀;倾子新瓷盆中,经宿即成;再研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开窍安神,解热破积。治伤寒狂躁,温瘴脚气,湿热黄疸,头昏目昏,鼻口生疮,喉痹重舌,肠痈。
用法用量每服3~6克,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
处方45、消银片处方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炮制上十三味,金银花、红花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十一味酌予碎断,加7倍量70%乙醇浸渍12小时,滤过,再加70%乙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成稠膏,与上述细粉及淀粉、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用于白{疒匕}血热、血虚风燥证,皮疹点滴状,基底鲜红色,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或鳞屑较厚,干燥,瘙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规格每片相当于原药材约0.6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小儿感冒颗粒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2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利咽解毒颗粒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
炮制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金银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将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60~65℃)的清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淀粉,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或将合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80℃)的清膏,加入适量的糊精,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乳蛾,风热喉痹,痄腮,伴有咽痛,咽干,喉核红肿,发热恶寒等症;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4次。
注意忌食辛辣及过咸食物。
规格每袋装(1)20g(相当于原药材19g)(2)6g(无糖型)(相当于原药材1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大青升麻汤处方大青 升麻 山栀 黄连
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处方49、麦门冬散处方小草(去心)、黄连(去须)、升麻(去粗皮)、犀角屑、甘草(炙)、枳壳(去瓤.炒黄)、黄芩、大青(去根),各半两;芒硝一两,麦门冬(去心)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蕴积邪热,心胸烦闷,咽干口燥,睡卧不安,或大、小肠不利,口舌生疮,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0、羚羊清肺丸处方浙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25g 麦冬25g 天冬25g 天花粉50g 地黄50g 玄参50g 石斛100g 桔梗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榄25g 金银花50g 大青叶25g 桅子50g 黄芩25g 板蓝根25g 牡丹皮25g 薄荷25g 甘草15g 熟大黄25g 陈皮30g 羚羊角粉6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1、射干汤处方射干240克 大青90克 石膏(碎)300克
制法上三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脾脏实热,咽干口燥,舌本肿强,腹胁满胀大便涩难。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蜜20毫升,水220毫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52、薄荷牛蒡汤处方薄荷叶12克 牛蒡子9克 焦马勃9克 焦栀子9克 连翘壳9克 京玄参12克 西赤芍12克 板蓝根15克 大青叶12克 炒僵蚕9克 玉桔梗6克
功能主治主荨麻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53、羚羊角饮处方羚羊角屑 栀子仁 冬葵子(炒)各30克 青葙子 红蓝花(炒)麦门冬(去心,焙)大青 大黄(锉,炒)各15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血淋,小便出血,热结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54、大膏升麻汤处方大青 升麻 山栀 黄连
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处方55、红雪通中散处方赤芍药、人参(去芦)、槟榔、枳壳(去瓤.麸炒黄)、淡竹叶、甘草(生用)、木香,各二两;羚羊角屑、升麻、黄芩,各三两;栀子(去皮)、葛根、桑白皮、木通、大青(去根)、蓝叶,各一两半;川朴硝十斤,苏枋六两,朱砂(细研)一两,麝香(细研)半两。
炮制上药除朱砂、麝香外,并细,以水二斗五升,煎至九升,去滓,更以绵滤过,再以缓火煎令微沸,然后下朴硝,以柳木篦搅勿住手,候凝,次下朱砂、麝香等末搅令匀,顿新瓷盆中,经宿即成矣,细研,
功能主治治烦热黄疸,脚气温瘴,解酒毒,消宿食,开三焦,利五脏,爽精神;除毒热,破积滞,去脑闷,治眼昏,头痛鼻塞,口疮重舌,肠痈喉闭,及伤寒狂躁,胃烂发斑等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至二钱,新汲水调下,更量老小虚实,临时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12克 芍药6克 麻黄 大青 甘草 黄芩 石膏 桂各3克 大枣4枚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温病初起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三服,取微汗。
摘录《肘后方》卷二
处方57、川升麻散处方川升麻30克 玄参30克、黄连30克(去须)大青30克 柴胡45克(去苗)知母30克 黄芩30克 甘草22克(炙微赤,锉)地骨皮22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热病口疮,壮热头痛,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淡竹叶30~7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处方58、白鲜皮散处方白鲜皮15克 黄芩15克 秦艽15克(去苗)犀角屑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15克(去心)大青15克 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热病,狂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处方59、龟龄集处方鹿茸(去毛)770克 人参(去芦)620克 熟地180克 制山甲240克(用苏合油60克制)生地240克 石燕300克(用鲜姜30克制)苁蓉(酒蒸)270克 家雀脑100个 地骨皮120克(用蜜30克制)杜仲炭(盐炒)60克 甘草30克(用蜜6克制)天冬120克(用黄酒30克制)枸杞子90克(用蜜30克制)川牛膝120克(用黄酒90克制)大蜻蜓(去足、翔)60克 海马300克(用苏合油90克制)大青盐(清炒)240克 淫羊藿60克(用牛乳30克制)蚕蛾(去足、翅)27克 故纸90克(用黄酒60克制)砂仁120克 锁阳90克(用黄酒60克制)硫黄9克 菟丝子90克(用黄酒助克制)急性子75克(水煮)细辛45克(用醋45克制)公丁香75克(用川椒6克炒,去川椒)生黑附子560克(用清水煮一次,用醋560克煮一次,用蜜90克制)
制法用方内家雀脑、硫黄二味装入猪大肠内,用清水煮之,至硫黄和家雀脑溶合一起时倒出,去猪大肠,晒干;再合以上药轧成粗面,装入银桶内蒸之,蒸至三十二小时,将粗面倒出,再将朱砂面75克,和药面和匀,再装入银桶内继续蒸三十二小时,倒出晾干装瓶,每瓶装3克。
功能主治益肾助阳,大补真元。治阳气虚弱,盗汗遗精,筋骨无力,行步艰难,头昏眼花,神经衰弱,妇女气虚血寒,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瓶分十次服,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60、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处方银花30克 连翘30克 桔梗18克 薄荷18克 竹叶12克 牛蒡子18克 荆芥12克 生甘草15克 细生地12克 大青叶9克 丹皮9克 玄参30克
制法上杵为散。
功能主治清凉解肌,芳香透络。治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以致发疹者。
用法用量加苇根,水煎服。
备注温病发疹,为邪热郁于太阴,走窜血分,故用银翘散清凉解肌,芳香透络。去豆豉之辛温,加入甘寒凉血之生地、大青叶、丹皮,倍加元参,以去血分之热,透疹外出。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