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8:09:48作者:百科知识库
干姜,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干姜的处方共40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061~3120共60个。
处方1、加减小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2两,黄芩(去黑心)3分,半夏(汤洗去滑)3分,甘草(炙)3分,五味子(炒)1合,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伤寒5-6日,往来寒热,或微热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4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2、附姜归桂汤别名姜附归桂汤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2钱5分,干姜(炮)2钱5分,当归2钱5分,肉桂2钱5分。
功能主治卒暴中寒,其人腠理素虚,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外显假热躁烦。
用法用量姜附归桂汤(《医方集解》)。
各家论述附、姜专主回阳,而其所中寒邪,先伤荣血,故加归、桂驱荣分之寒,才得药病相当也。
摘录《法律》卷二
处方3、白石脂丸处方白石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当归(锉,炒)1两,干姜(炮)3分,赤石脂3分,诃黎勒皮3分,陈橘皮(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洞泄。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4、贝母汤处方贝母(姜汁浸半日)2钱,五味子2钱,桑白皮2钱,黄芩2钱,陈皮2钱,半夏半钱,甘草(炙)半钱,桂心半钱,柴胡半钱,木香半钱,杏仁(去皮尖,炒)14粒,干姜(炮)2分半。
功能主治久嗽虚寒不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2服。水2盏,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
处方5、贝母汤处方贝母2两,甘草(炙)2两,麻黄(去节)4两,桂心4两,半夏(洗)3两,干姜3两,杏仁70枚。
功能主治咳逆,喉中如水鸡声。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斗3升,先煮麻黄得10沸,纳药煮取3升,温服7合,每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十引《小品方》
处方6、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干桑叶6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气,呕逆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5片,浆水1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7、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款冬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8、白茯苓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3两,黄柏(去粗皮)3两,干姜(炮裂)3两,木瓜(干者,去瓤)1枚(切,焙)。
制法上为末,以粳米或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霍乱后,水利不止;亦治诸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术饮送下,1日2次。老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9、加味理中汤处方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脐)、人参(去芦)、白术(去芦)、干姜(炒)、肉桂、陈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甚痼冷。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热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10、半夏汤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黄芩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1分(去须)。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3-4日,不能卧,但欲起,胸中结热烦闷,脉洪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11、加味顺气散处方天台乌药5两,桔梗(去芦,炒)2两半,川白芷2两半,川芎2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去白)2两半,白术(无油者)2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枳壳(去瓤,锉,麸炒令黄)1两半,天南星(炮制)1两,大腹皮(洗净)1两,川乌头(生,去皮脐)1两,干姜(炮)7钱半,人参(去芦)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气脉不顺,虚风攻注,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肌肤不遂,手足缓弱。心忡气短,行步不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匕,加生姜5片、大枣1个,水1盏半,同煎至8分,去滓,吞下白丸子。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
处方12、加味理中汤处方甘草、干姜、白术、条参、肉桂、附子各等分,秦艽1钱半,腹皮1钱半,钩藤1钱半,川羌1钱半,怀膝1钱,虎骨3钱。
功能主治酒伤,四肢厥冷,痪瘫不仁,口不作渴,冷汗如雨等。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点点经》卷二
处方13、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干葛、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饮酒过多,及啖炙煿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卷九
处方14、艾胶散处方干姜3两,艾叶2升,胶如手掌大。
功能主治卒吐血。
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升,顿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
处方15、百粒丸处方红椒、胡椒、附子、丁香、干姜、麦糵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大蒜为丸。
功能主治远近便泻,大肠滑。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用米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
处方16、白术散处方曲末2升,麦糵末1升,生地黄(肥者,切)3升,白术8两,牛膝(切)3升,桑甘(金色者,锉)3升,姜黄8两(一作干姜),当归14分,生姜(和皮切)3升,桃仁2升,杏仁2升(去皮尖及双仁者,热熬),近用橘皮8两。
制法上切细,于臼中以木杵捣之如泥,纳瓶中,以物盖口封之,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妇人腹内冷癖,血块虚胀,月经不调,瘦弱不能食,无颜色,状如传尸。
用法用量蒸于1大石米中,饭熟出,入停屋下3日,开出晒干,捣为散,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渐加至1匕半。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每服30丸,日2次。
注意初服10日内忌生冷难消之物,以助药势。过10日外,百无所忌,恣口任意食之,人肥健,好颜色。忌桃、李、雀肉、芜荑。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四
处方17、赤茯苓丸处方赤茯苓1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炒),大麦糵1两(炒微黄),桂心2两,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神曲2两(炒微黄),木香1两,诃黎勒皮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滞,宿食不消,呕吐酸水,腹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18、二十六味牡丹煎丸处方牡丹皮1两,黑附子1两(炮),牛膝(酒浸一宿)1两,龙骨2两(细研,水飞过),五味子1两(生),官桂(去皮)1两,人参1两,槟榔2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续断(细者)1两,木香1两,泽泻1两,延胡索半两,羌活2两,藁本(去土,用细梢)1两,干熟地黄2两,赤芍药1两,干姜半两,山茱萸半两,干薯蓣1两,缩砂仁半两,石斛3两,萆薢1两,白芷1两。
制法上26味,并各州土新好者,洗净焙干,杵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刺,血痃上抢,血块走注,心胸疼痛,血海虚冷,脐下膨胀,小腹满闷,腿膝无力,背膊闷倦,手足麻痹,身体振掉,腰脊伛偻,月经不调,或清或浊,赤白带下,血山崩漏,面色萎黄,身生瘾疹,腹内虚鸣,面生(黑干)(黑曾),手足热疼,并筋挛骨疼,两胁攀急,起坐托壁,腰背牵掣,舒蜷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温酒送下,醋汤亦可,空心,临卧各1服,不嚼。血热及夜多烦躁,不用附子、山茱萸、萆薢、干姜,加柴胡(去苗)1两,甘草1两,黄连、牵牛子各半两。
摘录《博济》卷四
处方19、半夏丸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焙干)半两,芎藭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贝母(去心,微炒)半两,桑根白皮(锉碎,炒)半两,款冬花(去枝梗,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紫菀(去苗土,焙)1两,干姜(炮裂)半两,钟乳(研)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细)半两。
制法上药先将前十味捣罗为细末,与钟乳、杏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胸满,昼夜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粥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20、回生起死丹处方丁香9枚,干姜1钱。
功能主治痘出灰白,寒气逆上,不食腹胀,呕吐肚痛,泄泻清水,手足俱冷。
用法用量水煎服。被盖片时,令脾胃温暖,阴退阳回,痘自红活。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21、二姜丸处方干姜2两,陈皮(去白)2两,良姜1两,青皮(去白)1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脾胃,散寒气。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百一》卷五引姚医方
处方22、白术丸处方白术3分,干姜(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主脾胃受湿,濡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23、地榆散处方地榆(炒)半斤,干葛半斤,茯苓(去皮)6两,赤芍药6两,干姜(炮)2两,当归(去苗)3两,甘草(炙)4两,罂粟壳(蜜炒)1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脾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或因肠胃乘虚为热毒所渗,下痢纯血,脐腹(疒丂)痛,里急后重,口燥烦渴,小便不利,纯下鲜血;或先经下痢,不应服热药而误服热药,蕴毒不散,积于肠间,渗而成血者。及下痢纯白,或下紫黑血,肠滑不禁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温热水调下,不拘时候。小儿3岁,可服半钱。
摘录《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24、白薇丸别名小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车前子半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芎藭半两,蛇床子半两,藁本3分,卷柏3分,白芷3分,覆盆子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麦门冬2两半(去心,焙),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菖蒲3分,细辛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熟干地黄1两,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茯苓3分,远志2分(去心),白龙骨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益血气,暖下脏,防风冷,令人有子,补气行血。主妇人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妇人冲任虚损,子脏受寒,多无子息,或月水崩下,带漏五色,腰腹疼重,面黄肌瘦,月水不匀,饮食减少,夜多盗汗,面生(黑干)(黑曾),齿摇发落,脚膝疼重,举动少力。
用法用量小白薇丸(《局方》卷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25、化症丸处方硇砂半两(细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五灵脂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雄雀粪半两(微炒黄),猪牙皂荚半两(去皮,涂醋,炙令黄,去子)。
制法上为末,同研令匀,用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食症,腹胀气急,面目浮肿,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26、加味理中汤处方干姜、人参、白术、肉桂、甘草、半夏、陈皮、细辛、茯苓。
功能主治中寒。冬时直中真寒,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手足厥冷,或腹痛呕吐,甚则卒倒昏迷,不省人事,脉迟无力。
用法用量加煨生姜5片,水煎熟,再入姜汁半盏服。其腹内外,仍用生姜炒热,时时熨之。病重,加熟附子;身甚寒,加麻黄;挟气,加木香;呕吐涎沫,加丁香;腹痛,加木香、砂仁;挟食,加草果、枳壳;泻不止,加升麻、苍术。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27、半夏散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干姜半两(炮裂,锉),石膏2两,人参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吴茱萸半两(浸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饮食喜噎。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小麦、小豆各50粒,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28、白术汤处方白术1两1分,干姜(炮)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日夜30-50行。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空心、食前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29、加减四物汤处方归尾、赤芍、川芎、生地、陈皮、半夏、人参、茯苓、干姜、香附、白芷、柴胡、丹皮、红花、益母草。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损,阴阳不和,败血滞于经络所致之乍寒乍热,日夜无度,周身骨节疼痛。
各家论述是方四物补血,丹皮、柴胡、益母以退寒热;参、芩、陈、半,甘以补气;香附行气中之滞血;干姜、红花行经络之滞血,瘀血去,寒热自止。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30、必效丹处方黄连1钱,黄芩1钱,大黄1钱,栀子1钱,青黛1钱,细辛3分,干姜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口舌破烂作疼。
用法用量吹之。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处方31、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干葛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胃呕血。饮食伤胃,遂成呕吐,物与气冲,与血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二
处方32、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橘红、细辛、北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温养脾肺。主脾肺虚寒,咳嗽不已;中寒口噤,身体强直。肺胃俱寒,咳嗽。中寒,身体僵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洒洒恶寒,脉浮紧,无汗。虚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临床应用肺痈咳嗽《外科发挥》:一男子年前病肺痈,后又患咳嗽,头眩唾沫,饮食少思,小便频数。服解散化痰药,不应。诊之,脾肺二脉虚甚。余谓:眩晕唾涎,属脾气不能上升,小便无度,乃肺气不得下制,尚未成痈耳。投以加味理中汤四剂,诸证已退大半,更用钟乳粉汤而安。
摘录《直指》卷八
处方33、半夏汤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干呕吐逆痰沫出者。
用法用量以浆水1升半,煮取1半,顿服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34、分涎散处方白僵蚕(去丝)1分,附子(火炮,去皮)1分,半夏1分,细辛1分,藿香叶1分,芎䓖1分,羌活1分,干姜3铢,牵牛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男子、女人忽寒风所中,闷倒不知人事。其病之所起,必先自半年或一年前,吃食少,闻肉臭,吃即恶心,口内有冷涎出,及至忽然闷倒,不知人事,即面色青黑,唇皮青,手足冷,脉气微小,身上寒傈,初得醒人事即半身沉重,行动不得,说话謇涩,颠倒不定,语声不出,浑身重,不识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心热汤调下,热吃;口不开,用杓柄斡口开灌之。先吃此药,后吃透风气药。
注意喉中无痰涎不要吃。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引《护命》
处方35、二胜散处方诃黎勒皮2两,干姜(成块者)2两。
功能主治干霍乱,不吐不利,令人昏冒,烦乱气短,上下隔塞,冷汗自出。
用法用量上药不捣碎,同用水2升,于铫子内煎,水尽为度,取出重细切、焙干,捣罗为散。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36、九味当归汤处方当归1分,甘草(炙)1分,芍药1分,人参1分,桂心1分,黄芩1分,干姜1分,大枣5枚,大黄2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小儿宿食不消,发热。
用法用量以水1升半,煎取6合,去滓分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小品方》
处方37、风气痛膏处方葱汁、蒜汁、生姜汁、凤仙花汁、乌药、草乌、干姜、官桂、红花、当归。
功能主治风气痛。
用法用量烧酒浸药片,收干入油麻油煎松香收。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38、加减三五七散别名大三五七散、三五七散
处方山茱萸3斤,干姜(炮)3斤,茯苓(去皮)3斤,附子(炮,去皮脐)35个,细辛1斤8两,防风(去芦)4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八风五痹,瘫痪亸曳,口眼喎[音 wāi]斜,眉角牵引,项背拘强,牙关紧急,心中愦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瞤动或如虫行;又治阳虚头痛,风寒入脑,目旋运转,有似舟船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等疾。
用法用量大三五七散(原书同卷)、三五七散《丹溪心法》卷四。
摘录《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
处方39、加味姜附汤处方附子(炮)1两,干姜1两,人参1两,甘草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吐泻过多,手足逆冷,气少不语,六脉沉伏。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煎至1盏,空心服。腹痛,加官桂;小便不利,加茯芩。每料各5钱。
摘录《得效》卷四
处方40、分气丸处方附子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芎1两,陈皮1两,蓬莪术1两,干姜1两,延胡索1两,桂1两,五味子1两,白芷1两,白及1两,益智仁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弱,中脘痞塞,气不升降,四肢倦怠,无力多困,食饮不消;妇人荣卫俱虚,经候不调,两肋刺痛,脐腹胀满,肢节疼痛,时发寒热,面色萎黄,日渐瘦弱,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41、加味平胃散处方苍术2钱,陈皮1钱,甘草1钱,厚朴1钱5分,猪苓1钱5分,黄芩1钱5分,泽泻1钱5分,干姜5分,白芍3钱,陈仓米1钱5分。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痢下色红,去干姜,加当归3钱,黄连1钱。
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五
处方42、二宜散处方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煎至4分,经宿露,空心服。如赤多,即甘草6分,干姜4分;白多,甘草4分,干姜6分。
注意忌生冷、油腻物。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43、加减息奔丸处方川乌头1钱,干姜1钱半,人参2钱,厚朴8分,黄连1两3钱,紫菀1钱,巴豆霜4分,桂枝3钱,陈皮1钱半,青皮7分,川椒(少去汗)1钱半,红花少许,茯苓1钱半,桔梗1钱,白豆蔻1钱,京三棱1钱半,天门冬(去心)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主仲夏合,其积为病,寒热喘咳,气上奔,脉涩。
用法用量初服2丸,1日加1丸,2日加2丸,加至大便微溏利为度,再从2丸加服,食前煎生姜汤送下。
注意忌酒、湿面、五辛大料热物之类,及生冷硬物。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二
处方44、九气饮处方熟地、干姜、附子、肉蔻、吴萸、补骨脂、荜茇、五味、炙草。
功能主治寒在脾肾,冷泻冷痢,脉迟而细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处方45、白带散处方于术16两,淮药16两,苍术6两,茯苓10两,猪苓6两,党参6两,杜仲8两,故纸6两,天雄8两,干姜6两,黄耆10两,柴胡10两,广皮4两,益智6两,薏米6两,甘草3两,白果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湿盛带下,腰酸肢软。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开水送下,早晚各1次。
注意烦热无白带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
处方46、二香养胃丸处方丁香1分,木香1分,陈橘皮(去白)半两,益智子半两,缩砂仁半两,甘草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槟榔半两,肉豆蔻(面裹,煨熟)半两,青橘皮(去白)4钱,干姜(炮)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10丸。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心下虚痞,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口苦无味,嗜卧体重,腹胁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2丸,食前细嚼,热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47、加味健步虎潜丸处方龟胶(蛤粉炒成珠)2两,鹿角胶(蛤粉炒成珠)2两,虎胫骨(酥油炙)2两,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9次)2两,川牛膝(酒洗晒干)2两,杜仲(姜汁炒断丝)2两,锁阳2两,当归(酒洗炒干)2两,威灵仙(酒洗)1两,黄柏(酒洗晒干,小盐少许酒炒)1两,人参(去芦)1两,羌活1两,干姜1两,白芍药(微炒)1两,云白术(土炒)1两,熟地黄3两,大川附子(童便、盐水各1碗,生姜2两,切片同煮1日,令极熟,水于再添,盐水煮毕取出,剥皮切薄片,又换净水,入川黄连5钱,甘草5钱,同煮长香3炷,取出晒干,如琥珀明亮色方用)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舒筋止痛,活血补气,健旺精神。主跌打损伤,气血虚衰,腰胯膝腿疼痛,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日淡黄酒送下。
摘录《金鉴》卷八十九
处方48、立应丸处方干姜1两(炮,另末),百草霜1两,巴豆(连皮,炒用)1两,杏仁1两(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
制法用黄蜡4两,熔开蜡,次入前4味,用铁器搅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送下;白痢,食前用干姜汤送下;若水泻,温水送下。
摘录《神效名方》
处方49、巴戟丸处方巴戟天(去心)1两,熟干地黄(焙)2两半,五味子2两半,黄耆(锉)1两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牡蛎(煅)半两,菟丝子(洒浸,别捣,焙)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桂(去粗皮)1两,白术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中寒,脐腹急痛,小便频数,面色昏浊。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50、加减肾沥汤处方肾1具(猪羊并可用),远志2两(去心),麦门冬1升(去心),人参1两,大枣40枚,芎藭2两,五味子2两,当归2两,泽泻2两,桂心4两,干姜2两,干地黄3两,黄连2两,桑螵蛸30枚,龙骨2两,甘草3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大虚内不足,小便数,嘘噏,焦熇饮水浆,膀胱引急。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如常法煎取3升,去滓,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莱,生葱,猪肉,芜荑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小品》
处方51、立行饮处方官桂3钱,干姜1钱,广木香1钱,玄胡索1钱,牛膝1钱5分,蓬术1钱5分,归尾1钱5分,山楂1钱5分。
功能主治闭经,因食生冷所致。
用法用量酒煎,空心热服。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52、六曲丸处方曲1斤,术2斤,当归3两,干姜3两(一方加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血衰弱,胃气不和,不能饮食,食辄不消,四肢尪弱,百疾交攻,多卧嘿嘿。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酒送下。
摘录《元和纪用经》
处方53、加减真武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3分,芍药3分,白术3分,五味子(炒)3分,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细辛(去苗、叶)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少阴证。2-3日不已,至4-5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呕或咳。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4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54、回生丹处方丁香9枚,干姜1片。
功能主治痘灰白,虚寒吐泻,手足冷。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末
处方55、加味流气饮处方川芎、麻黄、甘草、肉桂、干姜、半夏、茯苓、枳壳、白芷、厚朴、芍药、陈皮、苍术。
功能主治足发背。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处方56、白术散处方白术2钱,人参2钱,半夏曲2钱,茯苓1钱,干姜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养中宫,通调营卫。主小儿呕吐,脉迟细,有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个(擘,去核),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3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半夏曲气味辛微温,入足阳明;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足阳明;干姜辛温,入手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姜、枣之辛温甘,和营卫。小儿挟寒呕吐,脉迟细者,恐延成慢惊,故必温养中宫,通调营卫,则正气旺而呕吐除,病何由入乎!
摘录《本事》卷十
处方57、正气散处方缩砂蜜(去皮,炒)附子(炮裂,去皮、脐)赤石脂 肉豆蔻(去壳)龙骨 石榴皮(焙)甘草(炙,锉)人参 地榆 白术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干姜各30克(炮)
制法上药十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水泻腹痛,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煮粳米饮调下,不拘时,以止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58、二益双补膏处方甘松(去土,净)2钱,藁本(去土梗,净)2钱,吴茱萸2钱,三柰子(面裹烧)2钱,零陵香2钱,白芷2钱,母丁香2钱,官桂2钱,赤石脂2钱,藿香叶2钱,檀香2钱,麝香2钱,明白矾(炼去雪)2钱,韶脑2钱,细辛2钱,紫梢花2钱,干姜(去皮,灰炮)2钱,乌鱼骨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男子下焦虚寒,阳气衰惫;妇人子宫久冷,年远无孕,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日换2服,服2旬定有孕,见效勿用。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59、巴戟丸处方巴戟1两半,牛膝3两(去苗),羌活1两半,桂心1两半,五加皮1两半,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干姜1两半(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60、正气丸别名香朴丸(《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处方藿香叶 厚朴(生姜制)陈皮 半夏曲(炙)白术 白茯苓各3克 甘草(炙)6克 干姜3克 三棱(炮)6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食伤,干呕,哕声频作。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枣子汤化开与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