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8:08:15作者:百科知识库
干姜,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干姜的处方共40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61~2520共60个。
处方1、当归丸别名黑丸、蜀椒丸
处方当归9铢,吴茱萸(1作杏仁)半两,蜀椒半两,细辛18铢,干姜18铢,附子18铢,狼毒9铢,豉7合,巴豆10个。
制法上九味,捣八种下筛,称药末令足,研巴豆如膏,稍稍纳末,捣令相得,蜜和,桑杯盛,蒸5升米饭下,出,捣一千杵。
功能主治小儿胎寒(??)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亦治水癖。
用法用量黑丸(原书同卷)、蜀椒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七)。《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一月儿服如黍米大一丸,早晨、晚后各一服;一岁儿两丸;三岁至五岁儿服五丸,并用米饮送下。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2、地榆散别名阿胶散
处方地榆3分(锉),干姜1分(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龙骨3分,芎穷3分,艾叶半两(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蒲黄半两,黄牛角(角思)1两(烧灰),白术半两,乌贼鱼骨3分(烧灰)。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损胎,下血不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阿胶散(《普济方》卷三四二)。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3、龙骨丸处方龙骨1两,乌贼鱼骨3分(烧灰),白芍药半两,侧柏2两(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熟干地黄1两半,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五色,久不止者;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4、白豆蔻丸处方白豆蔻3分(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白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3分。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及脾胃气虚,腹胀妨闷,不思饮食,胃受风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大枣汤送下,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5、加味阴阳散别名赴筵散
处方川连3g,干姜3g,生蒲黄3g,儿茶、青黛。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囊秘喉书》卷下
处方6、补肺散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桂心1两,钟乳粉1两,白石英(细研,水飞过)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五味子1两,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耆3分,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2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气喘乏力,吃食全少,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煮姜、枣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7、加味二陈汤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5分(炮),茯苓1钱,甘草(炙)3分,栀子(炒)1钱,黄连(姜汁拌炒)1钱5分,川芎1钱,白术1钱,干姜(炒)5分,苍术1钱,香附1钱,牡荆子(炒另研)1钱半。
制法上切细,作1服。
功能主治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时常胃口作痛,及恶心吐清水不快。
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稍热服。如胃口疼甚,加生姜自然汁1合;挟虚者,加人参1钱。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丹溪方
处方8、艾汤别名艾叶汤
处方艾叶(炒)1两,当归1两,干姜(炮)半两,木香半两,诃黎勒皮(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白痢;虚冷下痢白脓。
用法用量艾叶汤(《普济方》卷三九九)。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
处方9、甘草散处方甘草1两,干姜1两,干地黄1两,茯苓1两,羊脂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芍药2两,吴茱萸2两,桂心2两,栀子仁15枚。
功能主治卒中恶,贼风寒冷入腹便绞痛,或飞尸遁尸发作无时,抢心胸满,胁痛如刀刺,口噤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脂烊尽,分3服。欲利者,加大黄2两。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七
处方10、补肾丸别名补血丸
处方龟版(酒炙)4两,知母(酒浸,炒)3两,黄柏(炒焦)3两,干姜1两(1方无姜,有侧柏叶)。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
功能主治阴虚血少。
用法用量补血丸(《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东垣方
处方11、二姜散处方高良姜、干姜各等分(炮8分,留2分)。
功能主治小肠气。
用法用量上1大钱,用续随子去皮细研,纸裹出油,取白霜,入1字,将热酒1盏,入猪胆汁10数滴,同调。1服愈。
摘录《苏沈良方》卷八
处方12、克痞丸处方丁香5钱,藿香5钱,官桂5钱,茯芩(去皮)5钱,甘草5钱,小茴香5钱,干姜1两半,桔梗2钱半。
制法上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疒丂??)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袖珍》卷一引秘方
处方13、厚朴橘皮丸处方厚朴(去粗皮,用生姜制)3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2钱,干姜(火炮裂)1两2钱,良姜(锉)1两2钱,青皮(去白)8钱,陈皮(去白)8钱,五灵脂8钱,干蝎8钱,桂(去皮)8钱,肉豆蔻4个,草豆蔻4个,川乌头(炮裂,去皮脐)4个,大附子(炮,去皮脐)3个,槟榔3个,缩砂仁4钱,益智仁4钱,川椒(去目,出汗)4钱,胡椒4钱,丁香4钱,木香4钱,吴茱萸(汤洗7次,焙干,炒)4钱,木通(锉)3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冷溏下,腹满(月真)胀,其状如覆栲栳,喘鸣奔急,鼻张口(口去),厥气上下,不得分泄,又不任泻下药。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煎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14、附子丸处方附子半斤(炮裂,去皮脐,捣罗为末),生地黄10斤(捣续取汁,拌附子末,日中煎令干),肉苁蓉2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五味子2两,天麻2两,白蒺藜1两半(微炒去刺),干姜2两(炮裂,锉),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牛膝3两(去苗),桂心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驻颜,去风利气,暖腰膝,充肌肤,强志力,久服变白发令黑,齿落更生,延年不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15、补虚益精大通丸处方干地黄8两,天门冬6两,干姜6两,当归6两,石斛6两,肉苁蓉6两,白术6两,甘草6两,芍药6两,人参6两,麻子仁半两,大黄5两,黄芩5两,蜀椒3升,防风4两,紫菀5两,茯苓3两,杏仁3两,白芷1两。
制法上为末,白蜜枣膏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服,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16、赤脂丹处方赤石脂1两,干姜(炮)1两,肉豆蔻1两(面裹煨香,去面用)。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赤白滞利,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处方17、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2两,厚朴2两,阿胶2两,黄连2两,秦皮2两,附子2两,黄柏2两,茯苓2两,芍药2两,干姜3两,当归3两,赤石脂3两,甘草3两,龙骨3两,大枣30个,粳米1升。
功能主治赤滞下血,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升,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伤寒》厥阴例中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金匮》加甘草、阿胶治下痢虚极,更合驻车丸治洞痢无度,并取附子、龙骨、石脂佐干姜以固内崩。因白头翁、秦皮、黄柏苦寒萃聚,故黄连为之量减,详白头翁汤本治热痢后重,此方条下虽不言后重,然不用白术而用厚朴,其意可知。茯苓、芍药、大枣、粳米稼穑之类,则与白术功用不殊。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18、抵圣枳壳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2两,威灵仙(去苗土)2两,陈橘皮(去白,焙)2两,续断2两,生干地黄(焙)1两,连翘1两,槐实(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炒)1两,白矾(煅过)1两,人参1两,羌活(去芦头)1两,地骨皮1两,何首乌(用米泔浸1宿,竹刀刮去皮,切)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陈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19、白术丸处方白术4两,桂心2两,干姜3分(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20、龙骨丸处方龙骨、干姜、附子各等分。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痢,纯下白如鼻涕;伤寒后脏腑虚冷,下痢白脓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日3次。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葛氏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21、甘草丸处方甘草(炙)5两,当归2两,干姜2两,人参2两,术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去血,止痛。主产后虚损。
用法用量磨纳1升酒中,作1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二
处方22、苦杖散处方牡丹皮、当归(洗,焙)、白芍药、延胡索、干漆(炒令烟尽)、羌活(去芦头)、独活、香附子(炒)、红花、苦杖(一名虎杖)、干姜(炒)、蒲黄、肉桂(去粗皮)、川芎、甘草(炙)、鬼箭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运,及儿枕疼痛,恶露不行,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虎杖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23、阿胶散别名阿胶汤
处方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赤芍药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芎䓖1两,艾叶1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犯伤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兼金疮伤肉者。
用法用量阿胶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24、赤地利丸处方赤地利2两,阿胶2两(炙令燥),赤石脂2两,当归1两半(切,焙),干姜(炮)1两半,地榆1两(炙,锉),茜根1两,木香半两,黄连(去须,炒)3两。
制法上为末,以米醋2升,入药末1两,同煎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赤白冷热下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25、加味治中汤处方青皮(炒)3钱,诃子5钱,干姜(炒)5钱,白术(土炒)5钱,茯苓5钱,人参3钱,砂仁3钱,半夏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疮疡溃后,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上作6服。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处方26、二黄丸处方黄连8分,黄柏8分,干姜8分,甘草(炙)8分,艾8分,乌梅肉(熬)8分,附子3枚,蜡一鸡子大。
制法上8味捣筛,以蜜和蜡于铛中熔之,其着蜜须候蜡熔尽,如干益蜜,为丸。
功能主治冷热新旧痢。
用法用量空腹以饮服40丸,每日2次。渐加至50-60丸。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深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处方27、甘草汤处方甘草(炙,锉)1两,细辛(去苗叶)1两,干姜(炮)1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赤芍药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熟干地黄(切,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入腹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则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切羊脂少许,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28、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远志(去心)1两,桂心1两,细辛1两,干姜(炮裂,锉)1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饮食难下,胸膈噎闷,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含1丸咽津。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29、二姜丸处方干姜、良姜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同炒黄,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痹疾,发寒热似疟;亦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煎杨柳汤,空心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处方30、白术散处方白术半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芎藭半两,干姜1分(炮裂,锉),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腹内疼痛,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31、当归汤处方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个(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32、诃黎勒散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龙骨1两(烧过),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大肠泄痢,食不消化,腹内疼痛,手足多冷,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热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3、空青散处方空青半两(烧过,研细),猬脑半两,猬肝1具(微炙),芎䓖半两,独活3分,黄芩半两,干姜1分(炮裂,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斑蝥1分(以糯米拌沙,令黄为度,去头足翅),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椒50个(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茴香子1分,白矾1两(烧灰)。
制法上为细散,入诸药研匀。
功能主治狼瘘。发于颈耳,疼痛出脓水。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暖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34、半夏丸处方藿香叶1两,白薇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半夏1两,干姜1分,甘草1分,丁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阻病,心中愦闷,恶闻食臭,食则呕逆,怠堕少力,头眩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沸汤煮3-5沸,用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六
处方35、杜若丸处方杜若、藿香、白术、橘皮、干姜、木香、人参、厚朴、瞿麦、桂心、薄荷、女萎、茴香、吴茱萸、鸡舌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酒送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首取杜若温中下气,以下汇取辛香正气,健脾利水之品,为丸以为远行预防之方,一切水土不安,伤中呕逆,咸宜用之,不特专主霍乱也。
摘录《千金》卷二十
处方36、建中散处方白术、枳实(麸炒)、人参、白芍药、干姜(炮)、桂(去粗皮)、高良姜(锉)、丹参、大腹皮、槟榔(锉)、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桔梗(锉,炒)、干木瓜、艾枝(炙)、草豆蔻(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脐腹胀痛,积聚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37、半夏丸处方半夏曲(炒)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半两,丁香半两,矾石(熬令汁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胃有寒,咳嗽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38、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别名甘姜苓术汤、甘草汤、肾着汤、除湿汤、苓姜术甘汤、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
处方甘草2两,白术2两,干姜4两,茯苓4两。
药理作用对肠管的兴奋作用《经方研究》:王培忠等报道,甘姜苓术汤的水煎液在小量时对家兔离体肠管有轻微的兴奋作用;加大剂量后,其兴奋作用未见明显加强。认为其水煎液兴奋肠管的作用与剂量关系不大。
功能主治暖土胜湿;补土制水,散寒渗湿;温脾化湿。主肾着。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呕吐腹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用法用量甘姜苓术汤(原书同卷),甘草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肾着汤(《千金》卷十九)、除湿汤(《三因》卷九)、苓姜术甘汤(《类聚方》)、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奇正方》)。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
各家论述1.《医方考》:肾着于湿,腰冷如冰,若有物者,此方主之。肾主水,脾主湿,湿胜则流,必归于坎者,势也,故曰肾着。腰为肾之府,湿为阴之气,故令腰冷如冰;若有物者,实邪着之也。干姜、辛热之物,辛得金之燥,热得阳之令,燥能胜湿,阳能曝湿,故象而用之;白术、甘草,甘温之品也,甘得土之味,温得土之气,土胜可以制湿,故用以佐之;白茯苓甘淡之品也,甘则益土以防水,淡则开其窍而利之,此围师必缺之义也。2.《金匮要略心典》: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临床应用1.肾着:杜某,女,52岁。腰痛,腰部重倦有冷痹感,两侧髓关节痛,行动拘急痛,俯仰困难,四肢倦怠无力已5月余,治疗无效。诊其脉沉迟,此肾着证也,肾虚而寒湿所侵,腰受冷湿着而不去,治宜温通驱寒湿为治,拟用肾着汤。白术1两,云苓1两,干姜1两,炙甘草5钱,2剂,清水3钟,煎至1钟,温服。后以原方加桂枝尖、杜仲,共进8剂而愈。2.半身出汗:本方治疗半身出汗12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半年;有布氏杆菌病史者2例,风心病史1例,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史3例。病者皆有脾阳不足,寒湿内盛的症状,如汗出、身冷、畏寒等。结果治愈9例,好转3例。服药最少2剂,最多12剂。3.滑精:一士人,年73,平生小便频数,腰冷如坐水中,厚衣覆盖而坐,精液时泄不自禁,诸治并无效,如此已10余年矣。余诊之,心下悸,即与此方而痊愈。4.带下:丁某,女,44岁。带下年余,近半月来加重,色白清稀,绵绵不绝,少腹隐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酸,舌胖苔白,脉小略滑。乃寒湿阻滞胞宫。药用茯苓、白术各30g,干姜、甘草各10g,苍术20g,煎服。4剂后,带下明显减少,腰痛、头晕明显好转。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39、诃黎勒散处方诃黎勒皮半两,白豆蔻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丁香半分,木香1分,缩砂仁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脏泄滑不止。
用法用量用猪肝1叶,去脂膜,细切后,入药末2匙头,分作四处,用面裹作(饣夹)子4个。每日1个,以文武火煨令黄熟,空心细嚼,以盐汤或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40、白术散处方白术3分,桂心3分,赤芍药1两,当归3分(锉,微炒),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3分(炮裂,锉),木香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冷气结在心腹,痞满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41、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6升,生天门冬汁5合,牛髓5合,生姜汁7合,牛酥5合,白蜜5合,醇酒2升,枣肉膏(去核)5合(以上8味,先煎地黄汁并酒,5分减2分,次下天门冬汁、姜汁,煎20沸,次下牛髓、酥、蜜、枣膏,煎如稀糖,次下后散药),黄耆(锉)半两,石斛(去根)半两,人参半两,山芋半两,茯神(去木)半两,柏子仁(别捣研)半两,山茱萸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五味子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枸杞子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白术半两,干姜(炮)半两,赤石脂(别捣研)1两,甘草(炙,锉)1两,远志(去心)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除前8味外,捣研为末,入前煎中搅匀,于银器中重汤煎至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惊邪,心虚,冷热不调,左肋下有气,发即妨胀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早食后温酒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42、艾叶汤处方艾叶(炒)1两,芎藭1两,当归(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中虚冷,致胎萎燥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43、肺寒汤处方款冬花2两,紫菀(去土)2两,甘草(炙)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2两,干姜(炮)2两,五味子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炒)2两,半夏(汤煮软,焙干)2两,细辛(去苗叶)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胃虚寒,咳嗽痰盛,呀呷有声,呕吐停饮,咽喉干痛,上气喘满,面目虚浮,自汗恶风,语声嘶破,背寒中冷,心下悸动,哕逆恶心,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5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44、瓜子散处方干姜2两,瓜子3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被箭,血内漏腹中瘀满。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先食酒下。
摘录《医心方》卷十八引《录验方》
处方45、当归散别名当归汤、当归人参汤
处方当归半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芎䓖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细辛半两,白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伤风冷,鼻中多涕,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当归汤(《圣济总录》卷十三)、当归人参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46、龙骨饮处方龙骨3两,青竹茹2两,干姜(炮)1两,伏龙肝5两,槲叶10枚(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血暴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处方47、加味五积散处方苍术2钱,肉桂2钱,麻黄1钱,陈皮1钱,桔梗9分,厚朴8分,甘草(炙)8分,枳壳(麸炒)8分,茯苓8分,当归8分,芍药8分,干姜(炮)8分,白芷7分,半夏(汤泡七次)7分,川芎7分,木瓜1钱。
制法上锉1服。
功能主治脚气,寒湿流注,两腿酸疼,兼痰气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茎,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七
处方48、白术丸处方白术2两,半夏2两,干姜(炮)2两,人参(去芦头)2两,丁香半两,高良姜(油炒)半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泄泻呕吐,脾胃不和,痰多气逆。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49、白豆蔻丸处方白豆蔻3分(去皮),草豆蔻3分(去皮),食茱萸3分,白术3分,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神曲3分(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后脾胃气冷,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大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50、加味治中汤处方陈皮1钱,枳实1钱,青皮1钱,厚朴1钱,白术8分,甘草5分,苍术1钱5分,干姜5分,草果1钱2分,砂仁1钱2分。
功能主治挟食伤寒,头痛身亦痛。
用法用量热甚,去白术,加柴胡;呕吐,加姜汁炒半夏;胸中饱闷,去甘草、白术,加枳实;腹痛甚者,加芍药、大黄,去干姜、白术。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51、补肺汤处方黄耆5两,桂心3两,干地黄3两,茯苓3两,厚朴3两,干姜3两,紫菀3两,橘皮3两,当归3两,五味子3两,远志(去心)3两,麦门冬(去心)3两,甘草(炙),钟乳3两,白石英2两,桑白皮根3两,人参3两,大枣20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咳逆上气,吐脓或吐血,胸满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1斗4升,煮取4升,分4次温服,日3夜1。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醋物。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52、甘草汤处方甘草2两(炙),厚朴3两,干姜2两,当归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妊娠霍乱。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服,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
处方53、八风汤处方防风2两,芍药2两,茯苓2两,黄耆3两,独活4两,当归3两,人参3两,干姜3两,甘草1两(炙),大豆2升,附子大者1枚(炮)。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五缓六急不随,身体不仁,下重,腹中雷鸣,失小便。
用法用量以水1斗,清酒2升,合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深师方》
处方54、白通汤处方大附子1枚(生,削去黑皮,破8片),干姜半两(炮),甘草半两(炙),葱白14茎(一方有犀角半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泄痢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虚而烦。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温分再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
摘录《外台》卷二引《肘后方》
处方55、龙骨汤处方龙骨(白者,碎)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半,甘草(炙)1两半,人参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56、两解汤处方辣桂1钱,大黄1钱,白芍1钱,泽泻1钱,牵牛桃仁1钱,干姜5分,甘草两分半。
功能主治便毒两解,败瘀立消。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错,肿结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7、导散处方皂荚(炙,去子皮)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蜀椒(汗)2两,细辛(熬)3分,矾石(烧)3分,五味子3分,大黄2两,戎盐2两,干姜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脂瘕,腹中有块,致绝不复生;及未曾生。
用法用量以轻绢袋如指大,长3寸,盛药令满,纳阴中,坐卧随意,勿行走,小便时去之,别换新者。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素女经》
处方58、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半两(去皮),茴香子半两,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干姜1分(炮裂,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硫黄半两(细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两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59、龙骨汤处方龙骨3两,黄连3两,干姜3两,赤石脂3两,当归3两,枳实5枚(炙),半夏1升(洗),附子(炮,去皮,破)2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吐痢呕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
处方60、加味五积散处方陈皮、干姜、肉桂、当归、枳壳、白茯苓、麻黄、甘草、厚朴、半夏、桔梗、白芷、芍药、苍术、川芎。
功能主治触经感冒。经行身体麻痹,寒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触经感冒,用本方去干姜,加羌活、独活、牛膝。
摘录《宋氏女科》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