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干姜的处方(二十八)

更新时间:2023-02-09 08:06:37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干姜的处方(二十八)

干姜,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干姜的处方共40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21~1680共60个。

处方1、沉香汤

处方沉香(锉)1两,白豆蔻(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炒)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半夏(汤洗,薄切,生姜汁拌,炒黄色)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3分,白术(锉,炒)1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快气消食。主谷劳体重,食已便卧;及妊娠心痛,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拿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2、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1两,龙骨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地榆1两,当归1两(锉,微炒),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梨勒1两(煨,用皮),干姜1两(炮裂,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日夜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3、附子散

别名桂附散

处方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干姜1分(炮裂,锉),白术半两,天南星1分(炮裂),木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唇青面黑,身重背强,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桂附散(《普济方》卷一三五)。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桑耳1两半,萆薢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射干1两半,芎䓖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裂)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冷留着,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差1枣大(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5、京三棱鳖甲丸

处方京三棱(炮,锉)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黄耆(锉,焙)1两半,白术1两半,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熟)2两,干姜(炮)1两,诃黎勒皮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橘皮(汤去白,焙干)1两,桔梗(炒)1两,麦糵(炒)1两,陈曲1两,干地黄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木香1两,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久冷,心腹胀满,宿食不消,时作呕逆,日渐羸瘦,兼癖瘕气块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加至40丸;温酒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6、茯苓安心汤

处方茯苓3两,人参3两,干姜3两,桂心1两,远志皮3两,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焦虚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

注意忌生葱、醋物、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7、理中加茵陈汤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甘草2钱,干姜2钱,茵陈2钱。

功能主治伤冷中寒,脉弱气虚,变为阴黄。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8分,去滓服。

临床应用黄疸:一身面目俱黄,暗如熏黄,已食如饥,倦怠嗜卧,短气,小便色黄,自利,乃脾胃湿热内郁,膀胱之气不化,渐成黄疸,证属虚候,以炒白术三钱,人参一钱,干姜八分,炙甘草八分,绵茵陈二钱,白茯苓三钱治之。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

处方8、保生汤

处方紫菀(去苗土)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龙骨1两半,赤石脂1两半,艾叶(炒)3分,白术3分,黄连(去须)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阿胶(炙令燥)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地榆1两1分,肉豆蔻(去壳)1枚,益智(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旋覆花(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散寒湿,安和胎气。主妊娠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9、抵圣丸

别名如圣丸

处方硇砂1分,砒霜1分,消石1分(3味同研如粉),当归1两(锉,捣罗为末),桂心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牛李子(酒拌,炒干)半两(1处为末),巴豆半两(去皮心,细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用无灰酒1升,入当归末及巴豆,于瓷器中慢火熬成膏,下硇砂3味,搅令匀,次下诸药末,拌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症,积久不散,值天阴即疼痛。

用法用量如圣丸(《普济方》卷三二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10、白术散

处方白术3分,草豆蔻1两(去皮),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芎藭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腹中冷,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11、保胃破痰丸

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红、寒水石(煅通赤)、白矾(枯)、川乌(炮,去皮脐)、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痰厥头晕,呕吐涎沫,喘满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浓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处方12、补肾丸

别名补阴丸

处方干姜2钱,黄柏(炒)、龟版1两半(酒炙),牛膝1两,陈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或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痿厥之重。

用法用量补阴丸(《不居集》上集卷十七)。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13、沉香顺气汤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缩砂仁半两,川芎半两,人参半两,陈皮3钱,干姜3钱,半夏(切片,生姜汁和匀,焙干)半两,丁香3两,甘草3两,沉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临床应用头风:崔菊坡尝苦头风,遂宁何起岩以此方进之,服之而愈。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家藏经验方》

处方14、定命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脐皮)2两,高良姜1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目赤唇焦,头疼烦渴,面色赫赤,身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用水1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未服药前,先饮酒使熏熏,后服药。如思食,即与酒粥吃,不得妄食他物。若小便出血,是阴毒去矣。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15、草豆蔻丸

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茴香子1两(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芎藭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1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疝,四肢寒冷,脐下妨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16、附子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当归2钱,陈皮4分,丁香4分,干姜4分,附子5分(制)。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无块痛,霍乱吐泻,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2钱,粥饮调下。

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处方17、杜仲酒

处方杜仲(去粗皮,切,炒)1两,干姜(炮)1两,萆薢1两,羌活(去芦头)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桂(去粗皮)1两,芎䓖1两,防风(去叉)1两,秦艽(去苗土)1两,甘草(炙)1两,细辛(去苗叶)3分,五加皮3分,石斛(去根)3分,续断3分,地骨皮(洗)3分,桔梗1两半。

功能主治肾虚冷或感寒湿,腰脚冷痹,或为疼痛。

用法用量上各锉细,用酒1斗,瓷瓶内浸,密封,以重汤煮2时辰,取出候冷开封。每次温服1盏,不拘时候,常令如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18、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干姜(炮裂,锉)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烦渴,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19、白术散

处方白术(锉,炒)3分,缩砂仁3分,诃黎勒皮3分,肉豆蔻3枚(去壳),甘草(炙,锉)半分,木香1分,人参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腑寒,泄泻,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20、白术散

处方白术(微炒)3分,人参3分,秦艽(去苗土)3分,当归(切,焙)3分,天雄(炮裂,去皮脐)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干姜(炮裂)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防风(去叉)2两,桂(去粗皮)2两,防己(锉)2两,萆薢(炒)2两,白蔹2两,桔梗(去芦头,炒)2两,黄耆(细锉)2两,山茱萸3分,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干用)3分,茵芋(去粗茎)3分,甘草(炙)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恶风,无问新久,四肢不仁,一身尽痛,头目眩倒,口面喎[音 wāi]僻。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空心、午时各1次;未效,渐加服之。觉口唇(疒帬)痹即减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21、姜连散

处方干姜半两,黄连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以绵包之,沸汤泡。闭目乘热频洗。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引《大卫方》

处方22、茯苓石脂汤

处方茯苓3钱,丹皮3钱,桂枝3钱,芍药4钱,干姜2钱(炒),甘草2钱,赤石脂3钱,升麻1钱。

功能主治痔漏肿痛下血。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肛热,加黄连;木燥,加阿胶。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23、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3分(煨,用皮),白术半两,木香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泡裂,锉),芎䓖3分,当归3分(锉,微炒),缩砂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姜、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4、和气饮子

处方人参3分,白术3分,当归3分,肉豆蔻3分,阿胶3分,白茯苓3分,干姜3分,木香2钱,罂粟壳2钱,香蔓2钱,甘草2钱,蒿豉饼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小腑皆通,下痢白色。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处方25、参香散

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山药1两,莲肉(去心)1两,缩砂仁半两,乌药半两,橘红半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3分,南木香1分,丁香1分,檀香1分,沉香2钱(一方有炮熟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常服补精血,调心气,进饮食,安神守中。主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失精,恐怖烦悸,喜怒无时,口干咽燥,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肌肉瘦瘁,渐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三

处方26、独活散

别名独活白术散

处方独活4分,白术12分,防风8分,细辛4分,人参4分,干姜4分,蜀天雄(炮)1分,桂心1分,栝楼6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眩厥逆,身体疼痛,百节不随,目眩心乱,反侧若癫,发作无常。

用法用量独活白术散(《圣济总录》卷十六)。

注意忌桃、李、雀肉、猪肉、冷水、生菜、生葱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27、姜附六合汤

处方四物加干姜2钱,附子1钱。

功能主治寒阻经血不行,兼见沉寒症者。

用法用量沉寒之甚,非姜、附不能除,寒甚而经绝不行,可加肉桂。此用桂、附,则须留生地以配之,而后桂、附不至上僭。

摘录《医林纂要》卷八

处方28、陈曲丸

处方陈曲(捣,炒黄)1两,干姜(炮)1两半,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麦糵(炒黄)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除杏仁外,为末,加杏仁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肠胃虚冷,食不能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29、建脾散

处方诃黎勒皮1两,白术1两,麦糵(炒令微黄)1两,人参1两,神曲(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枳壳(麸炒)半两,大腹皮半两,干姜2分(炮)。

功能主治伤寒,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

处方30、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胡椒1两,槟榔1两,诃黎勒2两(煨,用皮),白茯苓1两,肉桂1两(去皱皮),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腑脏积冷,或时呕吐,不能饮食,心腹胀满,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或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1、度瘴发汗青散

别名度瘴散

处方麻黄2两半,桔梗1两,细辛1两,吴茱萸1两,防风1两,白术1两,乌头1两6铢,干姜1两6铢,蜀椒1两6铢,桂心1两6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赤色,恶寒发热,头痛项强,体疼。兼辟时行病。

用法用量度瘴散(《外台》卷一引《崔氏方》)。

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度瘴青散乃治山岚瘴气之方,虽用麻黄、辛、防、桔透表发汗,全赖乌、桂、椒、姜、萸、术温中散邪,专为面赤戴阳而设。设服之不应,头疼发热如故,此必内有实邪固结,又为阳明病面合赤色,急须駃豉丸迅扫中外,不当以面赤为虚阳上泛而致扼腕也。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32、穿山甲散

处方当归(洗、焙)、干漆(米醋炒令烟出)、穿山甲(石灰炒如田螺)、干姜(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积、血块,往来刺痛,经脉欲行,腹胁痛,或作寒热,肌肉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33、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4两,泽泻2两,白术1两半,干姜(炮)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小麦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热甚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34、姜桂散

别名姜桂饮

处方干姜(炮)3两,甘草1两(锉,2味用砂糖2两,水微化开,同炒干),桂(去粗皮)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止虚渴。主洞泄、飧泄,里急后重,腹痛。顷刻间咽喉痛极难忍。

用法用量姜桂饮(《不知医必要》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处方35、陈橘皮散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虚气逆,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36、固阳膏

处方生白矾3钱,黄丹2钱,干姜5钱,母丁香10个,胡椒15粒。

制法上为末,用醋和为膏。

功能主治房室不节,致成阴症。

用法用量以手(男左女右)握药搭脐上。盖被少顷,汗出即愈。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37、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裂)半两,甘草(炙,锉)3分,阿胶(炙令燥)3分,人参3分,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内伤呕血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38、厚朴温中饮

处方附子1钱半(炮),厚朴1钱半(制),白术1钱半(炒),泽泻1钱半,吴萸1钱(醋炒),木香1钱半,干姜1钱半(炒),青皮1钱半(炒),肉桂1钱半(去皮)。

功能主治产后腹寒胀,脉紧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火虚,寒滞腹痛,而大便溏泄,小便涩少,遂成腹胀,谓之寒胀。附子补火壮阳以生脾土,肉桂补火散寒以暖血分,干姜温中逐冷,吴萸温中降逆,白术健脾气以运化,厚朴散滞气以宽中,青皮平肝破气,木香调气醒脾,泽泻泻湿以利小便也。水煎温服。使火暖土强,则寒滞自化,而小水自快,大便亦实,安有腹胀疼痛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39、豆蔻汤

处方肉豆蔻(去壳)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紫色)1两半,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白滞痢,心腹胀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七十五

处方40、空青决明膏

处方空青(研极细)1两,决明子(马蹄者,炒)1分,干姜(炮)1分,玉竹3分,黄芩(去黑心)3分,白蜜(好者)1升,细辛(去苗叶)半两,车前子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为末,和蜜,纳铜器中,盖头,勿令透气,以米5升,安药器于上,蒸饭熟为度,乘热以绵滤去滓,瓷瓶子盛。

功能主治青盲内障,翳晕,无问冷热风泪等,但瞳子不破者。

用法用量以铜箸点眼眦。若多年青盲,点20日见物,每点2日,即用摩顶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41、京三棱丸

处方京三棱1两(炮裂),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木香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白术半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3分(炮,用皮),防葵半两,桂心1两,槟榔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藏冷气,及夙有积块,时攻心腹疼痛,吐逆不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2、沉香丸

处方沉香(锉)1两,芍药(炒)3分,益智仁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3分,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红豆蔻(去皮)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槟榔(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锉)1分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姜、木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43、附子散

处方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1分(炮裂,锉),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黄。

用法用量分为3服,每服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44、抵圣散

处方附子2枚重半两者(炮裂,去皮脐),槟榔2枚(一生一熟),大黄(锉)1分,肉豆蔻(去壳)1分,木香1分,当归(锉,焙)1分,吴茱萸(洗,焙)1分,黄连(去须)1分,芎䓖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干姜(炮)1分,桂(去粗皮)1分,芜荑1分,猪牙皂荚(酥炙,去黑皮并子)1分,巴豆半两(去皮,以浆水煮20-30沸,麸炒黄,研出油),苍鼠(锉,焙干,研末)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出箭头。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没药酒调下。只3服,箭头立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45、建脾散

处方陈橘皮(去白)7两,高良姜5两(炒),干姜3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心腹疼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8分,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46、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昆布3分(洗去咸味),干姜半两(炮裂,锉),细辛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海蛤1两(细研),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逆,心胸烦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麦门冬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47、陈曲丸

处方陈曲(炒)2两,干姜(炮)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汁)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早、晚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48、厚朴七枣汤

处方厚朴1斤,川乌头半斤,茴香半斤,益智半斤,缩砂半斤,干姜4两,甘草6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内变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胁胀满,脐腹疼痛,腹中虚鸣,呕吐恶心,胸膈痞闷,困倦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2盏,加大枣7个,煎取1盏,去滓,空心、食前稍热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49、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1两,桔梗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1两,五味子1两,白术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沉香2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极,呼吸短气,脏虚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50、陈橘皮煎丸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5两(别捣罗为末),巴戟天(去心)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酒浸,切,焙)3两,肉苁蓉(酒浸,切,焙)3两,鹿茸(去毛,酒炙)3两,菟丝子(酒浸3日,别捣,焙)3两,杜仲(去粗皮,炙,锉)3两,阳起石(酒浸,研如粉)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两,当归(切,焙)3两,干姜(炮)3两,京三棱(煨,锉)3两,萆薢3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先以好酒五碗,于银石器内煎橘皮末,令如饧,入诸药搅匀,稍干,更入酒少许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积冷气,攻心腹疼痛,痰癖呕逆,腹胀不思饮食,肌肤瘦瘁,腰膝倦痛,下痢泄泻,疟疾肠风,并妇人血海久冷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51、姜朴丸

别名厚朴煎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1斤(擘作16片,肥生姜1斤,捶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干姜半斤(以甘草半斤,捶碎,煮甘草味淡取出,干姜切作片子,焙),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

制法上为末,用熟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脾胃,进饮食。主三焦俱虚。

用法用量厚朴煎丸(《杨氏家藏方》卷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52、饭虎汤

处方人参(去芦)1两,草果仁(炮)1两,高良姜半两(炒),干姜半两(炮,洗),陈橘皮7钱(去白),白豆蔻仁、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虚不思饭食。

用法用量方中白豆蔻仁用量原缺。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53、厚朴汤

处方平胃散去苍术,加茯苓、干姜。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作胀,腹中时痛时止。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54、昆布丸

处方昆布1两(洗去咸味),诃黎勒皮1两,槟榔1两,松萝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海藻1两(洗去咸味),木通2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处方55、附子汤

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大热,汗出热不去,腹内拘急,四肢厥冷,并下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四○

处方56、参附正气散

处方人参2钱半,木香2钱半,白豆蔻2钱半,川芎半两,干姜半两,甘草半两,藿香半两,茯苓半两,黄耆半两,当归半两,丁香半两,桂半两,陈皮半两,白芷半两,缩砂仁半两,青皮半两,白术7钱,附子(炮)7钱,半夏曲7钱。

功能主治补虚正气,调理气血,固肾消痰。主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头目昏眩,腹胁刺痛,呕逆恶心。饮食不进.气虚盗汗,咳嗽上喘,四肢厥冷,腰背酸疼,脾虚泄泻,脾肾俱损,精血伤竭,气短脉沉,耳干焦黑,面黄体瘦,怠惰多困,小便频数,小肠气痛,霍乱吐泻,及卒中风气,昏乱不常,大病尪羸倦弱,妊娠失调理,产后虚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钱,加生姜5片,大枣2个,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处方57、厚朴散

处方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苍术1两,诃黎勒1分(煨,用皮),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半两,缩砂1两(去皮),赤石脂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大肠泄痢,腹内疼痛,四肢羸瘦少力,或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厚朴丸,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58、京三棱丸

处方京三棱(微煨,锉)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干姜(炮裂,锉)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蓬莪术1两,巴豆半两(去皮心,水煮,复时研,纸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气,心腹胀满,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59、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处方人参3钱,甘草2钱,干姜3钱,茯苓3钱,附子3钱,石脂3钱(生研)。

功能主治寒疫太阴泄利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60、赤散

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

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每服方寸匕,温酒下,复眠得汗,即愈。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鼻、粉身佳。牛马疫,以一匕着舌下,溺灌,日3-4次,甚佳也。

摘录《肘后方》卷二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