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8:04:50作者:百科知识库
麦冬(别名麦门冬、沿阶草),甘,微苦,微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小编整理出含有麦冬的处方共3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301~3360共60个。
处方1、还少乳乌丸处方何首乌60克 枸杞子30克 牛膝30克(酒浸)茯苓30克 黄精30克 甘桑椹30克 天门冬(去心)30克 麦门冬(去心)30克 生地黄120克(酒浸,晒干)熟地黄30克(酒浸)
制法上各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精养血,益智安神,增液润燥。治中老年人精血亏虚,津液不足,须发早白,精神衰减,形体消瘦,肌肤枯燥。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用温水或盐汤送下,日进三次。
注意阳虚内寒和脾胃虚弱者忌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2、泻肺汤处方桑白皮 黄芩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去心)桔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肺阴不足,肺经热盛而成的金疳。生于眼睥内,起如玉粒,碍睛涩痛,致生障翳;或生在气轮,珠痛泪流,午前病甚,午后略轻。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食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3、清心汤处方黄连3.6克 五味子9粒 麦门冬 当归 生地 犀角各3克
功能主治治心血不足,发热无时,两颊色赤,口苦作渴。
用法用量加龙眼肉7枚,煎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处方4、二神交济丹处方茯神 薏苡仁各90克 酸枣仁 枸杞 白术 神曲各60克 柏子仁 芡实 生地 麦门冬 当归 人参 陈皮 白芍 白茯苓 砂仁各30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为末,用熟水1升,调炼蜜120毫升,煮山药120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脾肾三经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米饮送下。血虚甚,去白芍,加鹿茸;脾亏甚,去地黄,加五味子。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5、滋血润喉汤处方天门冬 生地黄各3克 麦门冬 当归各2.4克 知母2.4克 青黛1.5克 山栀仁(炒)牛膝各1.5克 片黄芩2.1克 贝母1.8克 桔梗1.8克
功能主治治咯血,血在咽下,咯吐不出,甚则咯即有血者。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人生姜汁、童便,水煎服。
摘录《杏苑生春》卷五
处方6、镇心牛黄丸别名牛黄丸(《普济方》卷二三三)。
处方牛黄(研)紫菀(去苗、土)菖蒲各60克 防风(去叉)人参 细辛(去苗叶)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茯神(去木)附子(炮裂,去皮、脐)紫石英(研)防葵各30克 铁精11克 桂(去粗皮)干姜(炮)各45克 丹参 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37.5克
制法上一十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老少气虚弱惊悸,语则劳乏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7、天门冬煎处方天门冬(去心)60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款冬花(去枝梗)桔梗(去芦头)紫菀(去土)白前各30克(六味为细末)生地黄汁300毫升 杏仁30克(去皮、尖,研如膏)白蜜300毫升
制法上药前六味为细末,将地黄汁、杏仁膏、白蜜三味于银、石器内同熬成膏,入前药末搜和为丸。
功能主治治肺脏风壅,咳嗽稠痰,咽膈气塞,头目不清。
用法用量每两作20丸。食后每服1丸,细嚼,温热水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8、益荣汤处方当归(去芦,酒浸)黄耆(去芦)小草 酸枣仁(炒,去壳)柏子仁(炒)麦门冬(去心)茯神(去木)白芍药 紫石英(细研)各30克 木香(不见火)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血养心。治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怔忡恍惚,悲忧失眠,小便成浊。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9、济阴至宝汤别名济阴至宝丹(《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当归(酒洗)3克 白芍(酒炒)2.5克 白茯苓(去皮)2.5克 白术(去芦)3克 陈皮2.5克 知母(生用)2.5克 贝母2.5克(去心)香附(便制)2.5克 柴胡(酒炒)1克 薄荷1克 地骨皮(去心)2.5克 甘草1克 麦门冬(去心)2.5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补血调经,滋润心肺,退热除蒸。治妇人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经脉不调,肢体羸瘦,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煨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10、玄参甘桔茶处方玄参4.5克 麦门冬4.5克 桔梗3克 甘草1.5克
制法以上四味,共轧为粗末,和匀过筛,纸袋装,每袋重13.5克。
功能主治润肺生津止渴,治由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每次1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
处方11、橘皮竹茹汤处方赤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叶(拭去毛)麦门冬(去心)青竹茹 半夏(汤洗7次)各30克 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降逆止呕,和胃清热。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2、通鸣散处方九节菖蒲 远志各30克 柴胡 麦门冬 防风各15克 细辛 甜葶苈各7.5克 杏仁(净)27枚 磁石(淬,淘赤汁)7.5克
制法研末。
功能主治治耳聋。
用法用量食后用葱汤调服1.5克,一日二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
处方13、竹叶汤处方竹叶 小麦各15克 知母 石膏各9克 黄芩 麦门冬各6克 人参4.5克 生姜15克 甘草 栝楼根 半夏各3克 茯苓6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心热,手足烦,口干唇燥,胸中热。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竹叶、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余药,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处方14、鹿角胶散处方鹿角胶60克(捣碎,炒令黄燥)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90克 黄耆45克(锉)当归45克 麦门冬75克(去心,焙)石斛30克(去根)五味子30克
制法上药捣细为散。
功能主治温补肺肾。治虚劳少气,四肢羸瘦,周身无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大枣汤调下,温酒下亦可。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处方15、青蒿饮处方青蒿 甘草(炙)柴胡(去苗)知母(焙)龙骨 麦门冬(去心)各30克 桃枝 柳枝各1握
功能主治治暴急热劳,四肢烦疼,手脚心热,咽干虚渴,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12克,以童便220毫升,浸经宿,入葱白、薤白各10厘米,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16、还元秋石乳酥丸别名还元秋石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秋石240克 白茯苓500克 天门冬 麦门冬 生地黄 熟地黄 人参 地骨皮 人乳粉各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心肾,滋养精血。治心肾两亏,精血不足,须发早白,未老先衰,健忘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白汤或酒送下。
注意脾胃虚弱,阳虚内寒,痰湿内盛者忌服。
摘录《万氏家抄》卷四
处方17、既济丹处方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焙干)泽泻 桑螵蛸(蜜炙)海螵蛸(蜜炙)牡蛎(煅)龙骨黄连(去须)远志(去心)鸡膍胵(炒)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滋肾清心,涩精止遗。治肾虚水火不济,白浊遗精,腰脚无力,日渐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灯心、枣汤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卫生家宝方》
处方18、保肺饮处方知母 天门冬 五味子 川贝母 杏仁各3克 天花粉 麦门冬 紫菀茸 款冬花 百合 桔梗 苏子 阿胶各2.5克
功能主治主久患咳嗽,肺金衰弱,上气喘急,口干喉哑,痰中带血丝,或咯出鲜血,或痰如灰色,将成肺痿。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19、柴胡半夏汤别名柴胡饮子(《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柴胡240克,人参90克 半夏75克 甘草(炙)90克 黄芩90克 白术60克 麦门冬(去心)30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主痰热头痛,手足烦热,肢节倦怠,身体疼痛,嗜卧少力,饮食无味,兼治五饮、痰癣。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20、宣补丸别名茯神丸(《急备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黄耆10克 栝楼10克 麦门冬10克(去心)茯神10克 人参10克 甘草10克(炙)黄连10克 知母10克 干地黄20克 石膏20克(研)菟丝子10克 肉苁蓉12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胆汁600毫升,加炼蜜适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润肺肾,益气清热。治消渴。下焦肾虚,多渴多饮,小便数者。
用法用量以茅根汁服30丸,渐渐加至50丸,每日二次。
备注本方所治消渴,是因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肺胃燥热所致。方中地黄、麦冬补肾水,养肺阴;人参、黄耆、栝楼、甘草益元气,生津液;知母、黄连、石膏清肺胃,除燥热;菟丝子、肉苁蓉补精血,安心神。张璐《千金方衍义》云:“(此方)安神益气,清热解渴,泻阴火,泄肾邪,滋肺胃,清心脾。乃真阴亏损,三焦煽虐,宣中寓补之剂”。评述颇为中肯。
摘录《集验方》卷五
处方21、守中丸别名五芝地仙金髓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300克 麦门冬(去心,焙)90克 白术 人参 甘菊花(择去梗)山芋 枸杞子各60克 生地黄10千克(绞取汁)
制法上八味,先将生地黄汁置于银器内,入酥90克、白蜜90克同煎,掠去汁上金花令尽,煎至3升左右,再将余七味捣罗为末,入地黄汁中拌炒,至干为度,入白蜜同捣,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头旋脑转,目系急,忽然倒仆。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或食后用清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22、瑞莲丸别名金莲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白茯苓(去皮)石莲肉(炒,去心)龙骨(生用)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远志(洗,去心,甘草水煎)柏子仁(炒,别研)紫石英(火煅七次,研令极细)当归(去芦,酒漫)酸枣仁(炒,去壳)龙齿各3Q克 乳香15克(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滋阴养心,益肾化瘀。治思虑伤心,便下赤浊。
用法用量每腹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枣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3、清燥救肺汤别名清燥汤(《伤寒大白》卷四)。
处方桑叶(经霜者,去枝、梗)9克 石膏(煅)7.5克 甘草3克 人参2.1克 胡麻仁(炒,研)3克 真阿胶2.4克 麦门冬(去心)3。6克 杏仁(泡,去皮、尖,炒黄)2.1克 枇杷叶1片(刷去毛,蜜涂炙黄)
功能主治清燥润肺。治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二至三次热服。痰多,加贝母、瓜萎;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备注方中桑叶轻宣肺燥,石膏清肺胃燥热,共为君药;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同为臣药;人参益气生津,杏仁、枇杷叶泻肺降气,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使温燥之气得除,肺金之气阴得复,则诸证自解。
摘录《医门法律》卷四
处方24、知母茯苓汤处方茯苓(去皮)甘草各30克 知母 五味子 人参 薄荷 半夏(洗四次)柴胡 白术 款冬花 桔梗 麦门冬 黄芩各15克 川芎9克 阿胶9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肺痿,喘咳不已,往来寒热,自汗;妇女胎前产后身热盗汗,咳嗽见血,胸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10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九
处方25、紫石英丸处方紫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牛膝30克(去苗)柏子仁15克 阿胶15克(捣研,炒令黄燥)附子22克(炮裂,去皮、脐)防风15克(去芦头)细辛15克 黄耆15克(锉)芎藭22克 杜仲30克(去粗皮,炙令黄,锉)熟干地黄30克 羌活(锉)22克 萆薢22克(锉)丹参30克 木香15克 人参15克(去芦头)麦门冬45克(去心,焙)续断22克 泽兰22克 禹余粮22克(烧,醋淬七遍,细研)当归22克(锉碎,微炒)白芍药15克 桂心15克 石斛30克(去根,锉)鹿角胶30克(炙黄燥)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人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虚损,血海风冷,腰脚骨节疼痛,纳食减少,心神虚烦,气血不调,体瘦无力者。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暖酒送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26、麦门冬煎处方麦门冬(去心)人参 黄耆各60克 白茯苓 山茱萸 山药 桂心各45克 黑豆105克(煮,去皮,别研)
制法上药研末,地黄自然汁500毫升,牛乳300毫升,熬为膏,丸如梧桐子。
功能主治治消渴。
用法用量大麦煮饮送下50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27、蕤仁丸处方蕤仁90克 车前子 黄连(去须)各60克 麦门冬(去心,焙)23克 青葙子(汤浸)黄芩(去黑心)秦艽(去苗)生地黄 羚羊角末 防风(去叉)各45克 人参 天门冬(焙,去心)丹砂 升麻 苦参(炒)地肤子 菊花 玄参(炒)羌活(去芦)决明子(炒)地骨皮 甘草(炙)各38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煎百合汤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
处方28、小草汤处方小草 黄耆(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石斛(去根),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 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9、美容煎处方生枇杷叶(去毛)12克,霜桑叶12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杭菊花12克,细生地12克,白茅根12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9克,大力子9克,白芷9克,桔梗9克,茵陈9克,丹皮9克,苍耳子9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主内火闭结,气逆于上,风邪外搏,湿邪恣害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5剂为1疗程。
摘录刘结安方
处方30、芍药汤处方赤芍药 犀角(镑)木通(锉)石膏(碎)升麻各60克 甘草(生,锉)朴消 玄参 麦门冬(去心,焙)各30克
制法上九味,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脘蓄热,结聚成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处方31、麦门冬散处方麦门冬15克(去心)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22.5克(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22.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枇杷叶15克(拭去毛,炙微黄)人参22.5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降逆止呕。治反胃。气阴两虚,呕哕吐食,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
处方32、加减固本丸处方丹参 天门冬 熟地 人参 远志 朱砂 石菖蒲各15克 麦门冬 白茯苓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神益志。治中风后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时用滚汤化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33、柴胡半夏汤处方柴胡 半夏各3克 黄芩 白术 陈皮 麦门冬各3克 甘草1.5克 姜3片 大枣2枚
功能主治主伤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而咳嗽,或协热自利,兼治一切痰症,状似伤寒。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小便不利,加茯苓;冬月无汗,加麻黄;三时无汗,加苏叶;冬月有汗,加桂枝;三时有汗,加防风;咽喉痛,加桔梗;喘嗽,去白术,加杏仁、桑白皮;酒热,加黄连;食积,加山楂、神曲;痰伏胁下作痛,加白芥子;痰甚喉中如牵锯,加竹沥、姜汁;痰稠如胶,加金沸草、前胡;胸膈痞闷,加枳壳。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34、平补镇心丹别名镇心丹(《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酸枣仁7.5克(去皮,隔纸炒)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37.5克 天门冬(去心)龙齿 熟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45克 人参15克(去芦)朱砂15克(细研为衣)远志(去心)甘草(炙)各4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镇心安神。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稳,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35、竹叶柳蒡汤处方西河柳15克 荆芥穗 蝉蜕 薄荷 甘草 知母(蜜炙)各3克 炒牛蒡子 葛根各4.5克 玄参6克 麦门冬9克 竹叶30片
功能主治透疹解毒,清宣肺胃。治痧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西河柳、牛蒡子、竹叶为君,辛凉宣透,清热开泄,解肌发表;蝉蜕、薄荷、葛根、荆芥为臣,辛透泄热,解表祛风;知母、玄参、麦冬为佐,清热解毒,滋阴凉营;甘草为使,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同用,能解肌透疹,故治痧疹透发不出者。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方剂学》补。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三
处方36、清膈散处方麦门冬(去心)沙参 人参(去芦)金钗 石斛各30克(去根)草龙胆 柴胡(去根)陈皮(去白)黄连(去须)木通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瘅,口中甜腻。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37、蜡煎散处方百合(去苗)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焙)干山药 贝母(去心,微炒)白茯苓(去皮)甘草(炙)黄明鹿角胶(炙,如无,以阿胶代之)杏仁(去皮、尖、双仁者不用,麸炒黄,别研)各等分
制法上九味,哎咀,将杏仁别研拌匀。
功能主治治久嗽不止,痰多气喘,或虚劳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一皂角子大,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38、加减逍遥散处方当归6克 白芍6克 白术4.5克 茯苓9克 柴胡2.4克 甘草2.4克 胡黄连1.8克 麦门冬6克 黄芩6克 地骨皮9克 秦艽9克 木通6克 车前子9克 灯草10根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养血健脾,疏肝清热。治血虚肝郁,子午潮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39、龙胆泻肝汤别名龙胆汤(《奇效良方》卷六十)。
处方黄芩2.1克 柴胡3克 甘草(生)人参 天门冬 黄连 知母,龙胆草 山栀子 麦门冬各15克 五味子10个
功能主治治胆气上溢,致成胆瘅,口中常苦;肝胆湿热,小便赤涩,或寒热胁胀。
用法用量上十一味,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远,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辛热食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40、增损肾沥汤别名肾沥汤(《外台秘要》卷十一)。
处方羊肾1具 远志 人参 泽泻 干地黄 桂心 当归 茯苓 龙骨 黄芩 甘草 芎藭各6克 生姜18克 五味子3克 大枣20枚 麦门冬6克
制法上十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
用法用量以水1.5升,煮羊肾,取I.2升,下药,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41、加减泻白散处方桑白皮9克 桔梗6克 地骨皮 甘草(炙)各4.5克 知母2.1克 麦门冬 黄芩各1.5克 五味子20个。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养阴利咽。治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备注肺经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为君;黄芩、知母清肺气为臣;用五味之酸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肺清火,养阴利咽之功。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一
处方42、参苓饮子处方麦门冬 五味子 白芍药 熟地黄 黄耆各90克 白茯苓8克 天门冬 人参 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生津增液,养胃进食。主消渴,口干燥,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乌梅1个,煎至2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43、久嗽噙化丸处方真龙脑薄荷叶105克 百部<酒浸,去心)105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天门冬(去心)60克 桑白皮(蜜炙)90克 枇把叶(蜜炙)90克 贝母(去心)60克 桔梗(米泔浸,蒸,去芦)30克 甘草(蜜炙)21克 天花粉60克 玄参30克 北五味(蜜炙)30克 款冬花60克 紫菀24克 真柿霜60克 橘红30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嗽。
用法用量不时噙化,临卧更佳。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44、麦门冬膏处方麦门冬(去心)500克 橘红(去白)120克
制法上药用水煮汁,熬成膏。入蜜60克,再熬,入水中一夜去火毒。
功能主治治面上肺风疮。
用法用量每服50毫升,滚水化开,食后服。夜用春容散擦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45、增损泽兰丸处方泽兰 甘草 当归 芎藭各53克 附子 干姜 白术 白芷 桂心 细辛各30克 防风 人参 牛膝各38克 柏子仁 干地黄 石斛各45克 厚朴 藁本 芜荑各15克 麦门冬60克
制法上药二十味,研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气血阴阳俱虚所致的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46、降心丹处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干)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90克 茯苓(去皮)人参 远志(甘草煮,去芦、骨)茯神 山药各60克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朱砂(研、飞)各15克 当归(去芦,洗,焙)9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不足,体热盗汗,健忘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气血不降,小便赤白稠浊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人参汤吞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47、明目壮水丸处方拣人参30克 当归(酒洗)30克 熟地黄(酒蒸)60克 生地黄(酒洗)60克 天门冬(去心)60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石枣(酒蒸,去核)60克 枸杞子(酒洗)48克 五味子30克 菟丝子(酒制)30克 白茯神(去皮、木)60克 干山药30克 川牛膝(去芦,酒洗)39克 柏子仁(去壳,炒)30克 泽泻30克 牡丹皮(酒洗)30克 家菊花(去梗)90克 黄柏45克(乳汁拌匀,炒)知母75克(乳汁拌匀,晒干,炒)白豆蔻(去壳净)9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滋肝,养血明目。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莱菔。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48、二冬膏处方天门冬(去心)500克 麦门冬(去心)500克
制法上药入砂锅内,水煎取汁,再将滓水煎,以无珠为度,入蜜熬稠成膏。
功能主治清心润肺,降火消痰。主虚劳阴虚火旺,咳嗽有痰,心烦口渴。
用法用量每次空腹用开水冲服10~20毫升。
摘录《摄生秘剖》卷四
处方49、大镇心丸处方干地黄45克 牛黄37.5克(一方用牛膝)杏仁 蜀椒各37.5克 泽泻 黄耆 茯苓 大豆卷 薯蓣 茯神 前胡 铁精 柏子仁各15克 羌活 桂心 秦艽 芎藭 人参 麦门冬 远志 丹砂 阿胶 甘草 大黄 银屑各60克 桑螵蛸12枚 大枣40枚 白蔹 当归 干姜 紫石英 防风各60克
制法上药三十二味,研为细末,入白蜜,枣肉和丸。
功能主治主心悸不足,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寒热往来,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每次7丸,渐加至,20丸,用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50、酸石榴汤处方酸石榴子30克 酸枣(去核)麦门冬(去心,焙)各60克 覆盆子45克 葛根90克 乌梅(去棱)50枚 甘草(炙,锉)30克 栝楼根45克
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口干舌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日三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51、加减逍遥散处方胡黄连 麦门冬 黄芩 地骨皮 秦艽 木通 车前子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子午潮热。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处方52、清心温胆汤别名清心抑胆汤(《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麦门冬(去心)2.4克 川芎1.8克 人参1.8克 远志(去心)1.8克 甘草1.2克 当归(酒浸)白芍(酒浸)白术(去芦,炒)茯苓(去皮)陈皮3克 半夏(姜汁炒)枳实(麸炒)竹茹 石菖蒲 香附(炒)黄连(姜汁炒)各3克
功能主治治痫病,突然晕倒,身软咬牙,吐涎沫,不省人事,醒后外观如常人。
用法用量上药锉作一剂。生姜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53、补气汤处方黄耆90克(去芦,蜜水炙)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麦门冬30克(汤浸,去心)苦桔梗(去芦,炒)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肺气虚弱,脉浮而软,怔忡无力,少气启汗,鼻塞,腠理不密,易感风寒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一
处方54、生料鸡苏散处方鸡苏叶 黄耆(去芦)生地 阿胶 白茅根各30克 麦门冬(去心)桔梗 蒲黄(炒)贝母(去心)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处方55、益元汤处方熟附 甘草 干姜 人参 五味 麦门冬 黄连 知母 葱 艾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生脉。治戴阳证。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得入口,脉微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捶法入童便30毫升,冷服。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56、薯蓣丸别名大山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薯蓣90克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30克 甘草84克 人参21克 芎藭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18克 柴胡 桔梗 茯苓各15克 阿胶21克 干姜9克 白蔹6克 防风18克 大枣100枚(为膏)
制法上药二十一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疏风散邪。治虚劳气血俱虚,阴阳失调,外兼风邪,头晕目花,消瘦乏力,心悸气短,不思饮食,骨节酸痛,微有寒热。
用法用量每次1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57、熟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 人参 白芍药 白茯苓 白术各30克 续断 黄耆 桂心 五味子 当归 麦门冬 川芎各23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蓐劳,四肢烦疼,时发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58、清血汤处方牡丹皮 当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山栀子 蒲黄(炒)阿胶 黄连 百合 麦门冬 甘草
功能主治治妊娠吐血,鼻衄,咳血。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若血势猛者,加鼹鼠烧灰存性者。
摘录《产科发蒙》卷一
处方59、菖蒲丸处方人参 石菖蒲 麦门冬(去心)远志(取肉,姜汁炒)川芎 当归各6克 滴乳香 朱砂各3克(研细)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至四五岁,犹不能言。
用法用量每服以粳米饮下10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处方60、参耆补肺汤处方人参 黄誊 白术 茯苓 陈皮 当归 山茱萸 山药 五味子 麦门冬 甘草各1.5克 熟地4.5克 牡丹皮3克
功能主治主肺痈。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咳吐脓血,发热作渴,小便不调。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