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7:23:13作者:百科知识库
竹叶(别名淡竹叶),甘;淡;寒,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热病烦渴;小儿惊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小编整理出含有竹叶的处方共65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21~480共60个。
处方1、人参竹叶汤处方人参 谈竹叶 炙甘草 麦门冬 栀子黄连 黄芩
功能主治治上消。多饮少食,大便如常,小便频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征治汇补》卷五
处方2、当归汤处方淡竹叶 灯心 当归(去芦)红枣 竹猥绥(即海金沙草)麦门冬(去心)乌梅 甘草 木龙(即野葡萄藤)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血淋及五淋。
用法用量煎汤代茶,频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二一五补。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五
处方3、加减美髯汤处方何首乌30克,当归30克,杭白芍12克,鱼鳔胶9克(烊化),菟丝子10克,补骨脂9克,枸杞子10克,怀牛膝10克,代赭石6克,淡竹叶9克,连翘心4.5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补养肝血,佐以益肾。主肝血不足,血余失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宛新铮方
处方4、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 犀角1.5克 蒲黄3克 天冬6克 丹参6克 元参4.5克 连翘6克 茯苓6克 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治心火炽盛,五中烦躁,面红目赤,口燥唇裂,甚则衄血、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5、人参竹叶石膏汤处方人参1.5克 石膏30克 麦冬30克 竹叶300片 知母9克 甘草3克 糯米10克
功能主治治阳明火盛发狂,腹满不能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
处方6、蕤仁洗眼汤处方蕤仁(去皮,研)刃克 苦竹叶(洗,细切)3握 细辛(去苗叶)15克
功能主治治眼中飞血赤脉,及发痛。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1.2升,煎取600毫升,滤去滓,微洗眼,冷即再暖,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7、门冬饮子处方麦门冬 人参 知母各3克 生地2.4克 茯神2.1克 五味子 瓜萎仁 葛根各1.5克 甘草0.9克 竹叶7片
功能主治治心移热于肺,膈消胸满,心烦,津燥引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8、连竹汤处方黄连(去须)竹叶各7.5克 秦皮11.2克 蛇蜕皮3.8克
制法上四味,锉细。
功能主治治风毒攻眼,暴赤涩痛。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取250毫升,绵滤去滓。夜卧时用白绢点药汁洗眼。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9、当归黑豆汤处方当归 黑豆 生地 麦冬 黄柏 知母 山栀 黄芩 白薇 竹叶 炙草
功能主治主虚热带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顾氏医径读本》卷四
处方10、二鲜饮处方鲜芦根90克 鲜竹叶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主外感热病,肺胃津伤,身热不退,心烦口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若热及血分,见鼻衄者,加鲜茅根60克,酌加童便为引。
备注本方鲜芦根甘寒质轻,上可清肺透熟,中能养胃生津;鲜竹叶既能清心除烦,又可利尿导热外出。合用具有轻宣透热、生津止渴之功。对暑热伤及肺胃的轻证,本方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
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处方11、导赤清心汤处方鲜生地18克 辰茯神6克 细木通1.5克 原麦冬3克(辰砂染)粉丹皮6克 益元散9克(包煎)淡竹叶4.5克 莲子心30支(冲)辰砂染灯心20支 莹白童便150毫升(冲)
功能主治益阴清热,养心安神。主热陷心经,内蒸包络,舌赤神昏,小便短涩赤热。
用法用量服后二三时许神识仍昏者,调入西黄0.3克,以清神气。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2、麦疥速愈汤处方银花10克 菊花10克 公英18克 地丁10克 生地6克 元参6克 赤芍6克 丹皮10克 竹叶10克 黄连6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麦疥(麦收皮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外科学》
处方13、化斑汤处方黑参6克 鼠粘子3克 柴胡2.4克 荆芥 防风各1.8克 连翘2.1克 木通2.4克 枳壳2.1克 蝉蜕1.5克 生甘草1.2克 灯心20茎 淡竹叶15片
功能主治化斑透疹。治痘与斑夹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一日二三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14、玄妙散处方玄参4.5克 丹参9克 沙参12克 茯神6克 柏仁6克 麦冬4.5克(朱砂拌)桔梗3克 贝母6克 杏仁9克 夜合花6克 淡竹叶10张 灯心100厘米
功能主治养阴清心,化痰止咳。治心阴不足,咳嗽痰少,心烦,夜不成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15、加味石膏汤处方石膏24克 山栀 人参 茯苓 知母各9克 生地黄 淡竹叶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膀胱实热,脐下急痛,小便不通,烦满,难于俯仰。
用法用量每次30克,水煎去滓,下蜜5毫升,煮二沸,空腹时服。欲利,加芒消9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16、栀子解郁汤处方黑山栀6克 瓜蒌果1个(切)连翘6克 薄荷3克 葛根6克 苏梗4.5克 豆鼓10克 郁金6克 淡竹叶20张 白茅根15克
功能主治治风热内郁,胸脘烦闷,心神焦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17、犀地玄参汤处方犀角 鲜生地 元参 连翘 桑叶 丹皮 竹叶心 石菖蒲
功能主治透营泄热。治温病热邪人营,神烦少寐,舌红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方
处方18、凉营清气汤处方犀角尖(磨冲)1.5克 鲜石斛18克 黑山栀6克 牡丹皮6克 鲜生地18克 薄荷叶2.4克 川雅连1.5克 京赤芍6克 京元参9克 生石膏24克 生甘草2.4克 连翘壳9克 鲜竹叶30张 茅芦根各30克 金汁30毫升(冲服)。
功能主治凉营清气。治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谵语妄言,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红绛,或黑爆无津之重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痰多,加竹沥30毫升冲服。
摘录《喉够症治概要》
处方19、致和汤处方北沙参12克 枇杷叶(去毛)9克 鲜竹叶9克 生甘草1.8克 生扁豆12克 陈木瓜3克 金石斛12克 麦冬9克 陈仓米12克
功能主治治霍乱后,津液不复,喉干舌燥,小水短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霍乱论》卷下
处方20、葛根白虎汤处方葛根6克 石膏15克 花粉9克 石斛9克 连翘4.5克 薄荷3克 防风3克 桔梗3克 淡竹叶20张 白茅根15克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治齿痛实证,属于阳明风火上升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21、驾轻汤处方鲜竹叶 白扁豆各12克 炒豆豉 石斛各9克 枇杷叶6克 橘红(盐水炒)木瓜各3克 焦栀子4.5克
功能主治治霍乱后余邪未清,身热口渴,及余热内蕴,身冷脉沉,汤药不下而发呃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霍乱论》卷下
处方22、宣毒发表汤处方升麻 葛根各2.5克 前胡2.5克 桔梗0.6克 枳壳(麸炒)2.5克 荆芥 防风各1.5克 薄荷 甘草各0.6克 木通 连翘 牛蒡子 杏仁 竹叶各2.5克
功能主治透疹解毒,宣肺止咳。治麻疹透发不出,发热咳嗽,烦躁口渴,小便赤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大寒,加蜜炙麻黄;天气大热,加黄芩。
备注方中升麻、葛根透疹解毒,荆芥、防风、牛蒡、薄荷解肌散邪,助升麻、葛根透疹;枳壳、桔梗、前胡、杏仁宣肺祛痰止咳;连翘清泄上焦之热;木通导热下行;竹叶清热除烦;甘草解毒和中,并和诸药。综合成方,具有宣毒发表之功。故对麻疹初起,欲出未出者,用之有效。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处方23、鲜冬瓜叶处方鲜竹叶、鲜冬瓜叶各50克,鲜荷叶1张,冰糖适量。
制法水煎代茶,给患儿频频喂饮。
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小儿夏季热,经三年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用法用量每日1剂,连服7~10日。
摘录《食疗方》
处方24、竹叶汤处方竹叶 小麦各15克 知母 石膏各9克 黄芩 麦门冬各6克 人参4.5克 生姜15克 甘草 栝楼根 半夏各3克 茯苓6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心热,手足烦,口干唇燥,胸中热。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竹叶、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余药,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处方25、羚翘解毒丸处方金银花360克 牛蒡子(炒)240克 荆芥穗180克 连翘360克 薄荷240克 甘草150克 桔梗240克 竹叶180克 淡豆豉150克
制法上九味,共研为细粉过罗,每2.2千克细粉,对入羚羊角粉7.5克,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辛凉清热,散风解表。治风热感冒初起,憎寒壮热,头眩咳嗽,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日服二次,温开水或鲜芦根煎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6、栀子仁煎处方栀子仁 蕤仁 决明子各30克 车前叶 秦皮各38克 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 细辛15克 赤蜜30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肝实热,目眦痛如刺。
用法用量以井花水300毫升,煮取210毫升,以绵滤之,贮器中密封。以药汁缓缓滴目中。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27、清营汤处方犀角9克 生地15克 玄参9克 竹叶心3克 麦冬9克 银花9克 连翘(连心用)6克 黄连4.5克 丹参6克
功能主治清营透热,养阴活血。治温病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注意舌苔白滑者,不可与之。
备注方中犀角、生地清营凉血;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热壅血瘀,故少配丹参活血消瘀以散热;邪热伤阴,故用麦冬、玄参养阴生津。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28、竹叶石膏汤处方竹叶3片 红花0.9克 生地6克 煅石膏9克 花粉2.4克 陈皮1.5克 甘草1.5克 黄连1.5克(微炒)僵蚕5条 连翘1.8克 玄参3克 牛蒡子1.8克 桑皮3克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解肌透疹。治痧疹见形二三日,色红,烦躁,出不透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痧疹辑要》卷二
处方29、栀子乌梅汤处方栀子1钱,黄芩1钱,柴胡2钱,甘草1钱,乌梅2个,人参1钱,麦冬1钱,竹叶14片。
功能主治治伤寒愈后,气阴两伤,虚烦不眠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30、三仁汤处方杏仁15克 飞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宜畅湿浊。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用法用量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31、竹叶柳蒡汤处方西河柳15克 荆芥穗 蝉蜕 薄荷 甘草 知母(蜜炙)各3克 炒牛蒡子 葛根各4.5克 玄参6克 麦门冬9克 竹叶30片
功能主治透疹解毒,清宣肺胃。治痧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西河柳、牛蒡子、竹叶为君,辛凉宣透,清热开泄,解肌发表;蝉蜕、薄荷、葛根、荆芥为臣,辛透泄热,解表祛风;知母、玄参、麦冬为佐,清热解毒,滋阴凉营;甘草为使,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同用,能解肌透疹,故治痧疹透发不出者。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方剂学》补。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三
处方32、知母鳖甲汤处方知母 鳖甲(炙)地骨皮各9克 常山6克 竹叶(切)9克 石膏12克(碎)
制法上药切碎。
功能主治治温疟壮热,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
注意忌猪肉、苋菜、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秘要》卷五引《延年秘录》
处方33、加味三仁葱豉汤处方鲜藿香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仁3克,厚朴6克,法半夏6克,白蒺藜0克,菊花6克,僵蚕6克,豆豉9克,葱白3寸(后下),六一散15克(布包煎),竹叶4.5克。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调和三焦。主风、暑、湿邪,合袭为患。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蒲辅周方
处方34、银翘散处方连翘30克 银花30克 苦桔梗18克 薄荷18克 竹叶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 淡豆豉15克 牛蒡子18克
制法上杵为散。
药理作用银翘散的药理作用 《中医杂志》1986(3):59,1.解热:在大鼠实验性体温增高时,分别给予银翘散袋泡剂和片剂,动物体温得以下降,尤其以袋泡剂作用明显。2.抗炎:银翘散袋泡剂对不同原因所致之炎症均有显着性的抗炎作用,而片剂与煎剂对某些炎症作用甚弱或无作用。3.抗过敏:对天花粉所致大、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过敏性休克死亡率。4.促进免疫功能:在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的情况下,袋泡剂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上述作用,无疑是临床应用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功能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现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备注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轻宣,透泄散邪,清热解毒为君;薄荷、牛蒡子辛凉散风清热,荆芥穗、淡豆豉辛散透表,解肌散风为臣;桔梗、甘草以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佐;竹叶、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为使。诸药相合,共成辛凉解肌,宣散风热,除烦利咽之功。按:本方制成丸剂,名“银翘解毒丸”。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35、清心饮处方当归9克 生地9克 白芍6克 莲心9克 连翘心3克 茯神6克 枣仁9克 草节3克 麦冬9克 川贝母3克 竹叶心3克 龙骨9克
功能主治治心经血虚,夹有痰火之失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
处方36、淡竹叶汤处方淡竹叶7片 黄芩 知母 麦冬各3克 茯苓6克
功能主治主孕妇火盛,内热而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处方37、参归汤处方人参 当归 麦冬 熟地各6克 肉桂12克 白芍3克 生地2.4克 竹叶10片
功能主治主产后气血不足,手足拘挛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处方38、清心饮处方牛黄1.5克 琥珀4.5克 黄连1.5克 丹参9克 远志1,5克(甘草水炒)菖蒲2.4克 橘红3克 胆星1.5克 麦冬4.5克 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治中风中脏。风火上犯,神明散乱,舌不能宫,口流涎沫,甚则神昏鼾睡,面色油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39、益气安神汤处方当归3.6克 黄连(姜汁炒)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各3克 白茯苓(去皮、心)3.6克 人参 黄耆(蜜炒)胆星 淡竹叶各3克 甘草1.8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化痰安神,治心气不足,夜寐多梦,睡卧不宁,恍惚惊怖,痰迷痴呆。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40、清心饮处方黄连1.5克 蒲黄4.5克 犀角1.5克 玄参4.5克 丹参6克 连翘4.5克 蒌皮9克 茯苓6克 薄荷3克 竹叶20张 灯心1米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治心火炽盛,舌卷而肿,塞口作痛,难于语言。
用法用量先用生蒲黄9克,泡汤频频漱口,再服此方。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41、除瘟化毒汤处方粉葛根6克 金银花6克 枇杷叶(去毛、蜜炙)4.5克 薄荷1.5克 生地6克 冬桑叶6克 小木通2.4克 竹叶3克 贝母(去心)6克 生甘草2.4克
功能主治清肺解毒。主白喉初起,症状轻而白膜未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一至二剂。
摘录《白喉治法抉微》
处方42、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汤(《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竹叶15克 石膏30克 半夏9克(洗)麦门冬15克(去心)人参6克 甘草6克(炙)粳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虚羸少气,呕逆烦渴,或虚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虚而数;以及暑热所伤,发热多汗,烦渴喜饮,舌红干,脉虚数。现用于肺炎、麻疹或麻疹并发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糖尿病、小儿夏季热、中暑等病后期余热不清,耗伤气阴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为君;人参、麦冬益气养阴为臣;半夏降逆止呕为佐;甘草、粳米调养胃气为使。诸药合用,使热祛烦除,气复津生,胃气调和,诸证自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43、清肝解毒汤处方石膏12克(煅)人中白 川黄连 红柴胡 知母(生)净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真犀角(镑)玄参 荆芥 北防风 淡竹叶各3克 灯心150厘米
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呕吐,加芦根。
摘录《喉症指南》卷四
处方44、加味清宫汤处方元参心9克 莲子心1.5克 竹叶卷心6克 连翘心6克 犀角尖6克(磨冲)连心麦冬9克知母9克 银花6克
功能主治治暑温蔓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沥50毫升冲入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45、鳖甲常山酒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1分,淡竹叶1两,常山3分,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先寒战,寒解即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酒半盏浸药,盖于地上1宿,次日添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得吐为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处方46、黑豆羹处方黑豆3合,淡竹叶50片,枸杞茎叶5两(切)。
功能主治壅毒攻心,烦热恍惚。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煮2味,取1大盏,去滓,下枸杞叶,煮熟,入5味作羹,放温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47、黑豆汤处方黑豆3合,淡竹叶20片(洗),甘草3钱。
功能主治妊娠不慎饮食,误食毒物、毒药而胎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48、滴虫汤处方金银花12g,连翘壳12g,赤茯苓12g,车前子12g,淡竹叶12g,生薏苡仁15g,怀牛膝9g,嫩苦参9g,黄柏6g,生栀子6g,生苍术4.5g,淡黄芩4.5g。
功能主治清化湿热。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孕妇,去薏苡仁、牛膝,加生白术、怀山药;浮肿,加冬瓜皮、五加皮;头昏痛,加白蒺藜、夏枯草;胃脘不适、便溏,去金银花、黄柏、黄芩、栀子,加老苏梗、藿香梗、炒白术、扁豆衣;腰酸痛,加桑枝;少腹痛,加柴胡、川楝子。
摘录方出《中医临证撮要》,名见《古今名方》
处方49、槐皮洗眼汤处方槐子(皮)1两(锉),秦皮1两,黄连半两(去须),淡竹叶1握,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栀子仁半两,黄糵半两(锉),马牙消半两,青盐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赤痛。
用法用量每用药1两,以水3大盏,入古字钱14文,煎至2盏,去滓,每暖3合,洗眼日3度。
注意避风。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50、槐枝汤处方槐枝(碎锉)2两,秦皮(锉)半两,黄连(去须)半两,蕤仁(去皮)半两,马牙消半两,黄柏(去粗皮,锉)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古字钱14文,食盐1分,淡竹叶1握(细切)。
制法上药除钱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赤目昏痛,泪出隐闷。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水1盏,入钱煎取1盏半,滤去滓,放温,洗眼,冷则重暖再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51、鳖甲饮处方九肋鳖甲(新瓦上焙,以醋淬数次至黄色,研为末,再用醋拌炙干)2钱,山楂肉(去子)3钱,麦冬5钱,薏苡仁(炒)5钱,白茯苓2钱,橘红2钱5分,知母1钱2分,干葛1钱5分,白芍1钱5分,柴胡2钱,贝母3钱,淡竹叶1钱,炙甘草7分。
功能主治清凉,健脾,开胃。主麻后成疟疾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渴者,加熟石膏少许;不渴者,去麦冬、知母。
摘录《麻科活人》卷四
处方52、常山汤处方常山2两,蜀漆(烧烟尽)2两,甘草(炙锉)2两,淡竹叶(切)1升,大黄(生锉)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病发渴及寒热攻作。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53、羚羊角散处方北黄芩1两,川芎1两(洗),当归1两,地骨皮1两,山茵陈1两(去梗),独活1两,人参1两,土白芷1两,旋复花1两(去梗),荆芥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隔纸炒),青葙子1两,甘草1两,石膏1两(煅),香附子1两(炒去毛,河水浸),草决明1两(微炒),干葛1两,木贼1两,何首乌1两,泽兰叶1两,蝉蜕1两(去土),夏枯草1两(泡沙糖,水浸1夕,洗去糖),淡竹叶1两,地扁竹1两(去根),龙脑1两,薄荷1两,羚羊角(镑屑)2钱,羌活1两,防风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一切眼疾深重,头疼作热,虚肿生翳障,眼睛突出,攀睛胬肉;肾脏风、烂弦风、妇人血风、气毒、时行赤眼,睑肿睛疼,沙涩疼痛,不问久远深浅,累医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百沸汤点服,日3次,夜1次。
摘录《简易方》引周显伯助教方(见《医方类聚》卷六十七)
处方54、淡竹叶汤处方淡竹叶(切)1升,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1两(炙),枳实1两(炙),栀子1两,人参1两,大黄2两,黄芩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热肿初起,始欲作痈者。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分服。以愈止。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55、寄生汤处方桑寄生1两,鸡苏1两,淡竹茹1两,芍药1两半,地榆1两半,白龙骨2两(1方用附子3分,无淡竹叶)。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血暴伤及带下经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56、精明汤处方羚羊角(镑)2两,当归(切,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1两,淡竹叶1两,芍药1两,木贼1两,大黄(锉,炒)1两,荆芥穗1两,石决明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内外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加苦竹叶10片,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处方57、葱豉桔梗汤处方鲜葱白3枚至5枚,苦桔梗1钱至1钱半,焦山栀2钱至3钱,淡豆豉3钱至5钱,苏薄荷1钱至1钱半,青连翘1钱半至2钱,生甘草6分至8分,鲜淡竹叶30片。
功能主治辛凉发汗。主风温、风热初起。
用法用量咽阻喉痛,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3钱;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2钱,白蔻末8分(冲);发疹,加蝉衣12只,皂角刺5分,大力子3钱;咳甚痰多,加苦杏仁3钱,广橘红1钱半;鼻衄,加生侧柏叶4钱,鲜茅根50支(去衣);热盛化火,加条芩2钱,绿豆2两煎药;火旺就燥,加生石膏8钱,知母4钱。
各家论述《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轻扬清散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58、解毒至神汤处方元参2钱,知母2钱,石膏2钱,连翘2钱,牛蒡子2钱,大黄2钱(生),枳壳1钱,川连6分,甘草8分(生),淡竹叶20片。
功能主治漆疮肿腐。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火甚者,加芒硝。
摘录《外科医镜》
处方59、葵根汤处方葵根1握,胡荽1握,淡竹叶1握,滑石末3钱匕。
制法上将前3味锉细,分作3服。
功能主治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水1盏半,滑石末1钱匕,煎至8分,去滓温服,甚者不过2剂。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60、麻黄生姜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