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7:02:05作者:百科知识库
枳壳,苦;酸;性微寒,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小编整理出含有枳壳的处方共331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021~1080共60个。
处方1、大圣丸处方木香1两,白槟榔(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黄(锉)1两,羌活(去芦头)1两,芎䓖1两,桂(去粗皮)1两,郁李仁(去皮,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风热,气不调顺,大肠结燥,不得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熟水送下,早、晚食前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2、大延胡索散处方延胡索1钱5分,肉桂1钱,木香8分,红花8分,青皮8分,枳壳8分,香附(醋炒)1钱5分,艾叶(搓熟)1钱,当归2钱,川芎1钱5分,赤芍1钱,生地1钱5分,吴茱萸8分(川连2分,汁拌炒)。
功能主治行气和血。主妇人经正来而腹痛。
各家论述妇人经正行而腹痛,是血滞。是方延胡索、红花、赤芍、生地行血,肉桂、吴茱萸祛寒逐滞,香附、青皮、木香、枳壳行气止痛,当归、川芎、艾叶补血温经,行周身筋骨。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3、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3分(去皮),赤茯苓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半夏2分(汤浸洗7遍去滑),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中满闷,不能下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饴糖。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柴胡引子处方柴胡、鳖甲(米醋涂炙)、知母、桔梗、枳壳(麸炒,去瓤)、玄参、升麻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小儿行迟,小儿自小伤抱,脚纤细无力,行止不得,或骨热疳劳,肌肉消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准绳·幼科》引作“柴胡饮”。
注意忌毒物。
摘录《颅囟经》卷下
处方5、茯苓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分,当归(切,焙)1分,牛膝(酒浸,切,焙)1分,羌活(去芦头)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荆芥穗1分,槟榔(锉)1分,木香3铢。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脏实热,腰胯强急,面色焦黑,小便赤涩,心胸满闷,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6、和气饮处方苍术1两4钱,桔梗1两2钱,枳壳(去瓤,麸炒)6钱,橘红6钱,白芍药3钱,白芷3钱,川芎3钱,当归3钱,赤茯苓3钱,桂(去粗皮)3钱,半夏(汤洗7次)3钱,甘草(炙)3钱,厚朴(去粗皮,姜制)4钱,干姜4钱,吴茱萸(炒)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腹痛,肠鸣,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摘录《续易简》卷二
处方7、大腹皮散处方大腹皮1两(锉),木香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心膈痞满,喘息微促,腹胁妨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8、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洗7遍,焙干)1两,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术1两,草豆蔻(去皮)2两,槟榔(锉)半两,桂(去粗皮)3钱,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胃冷不思食,痰逆多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9、厚朴半夏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黄(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大便不通,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10、枯痔宽肠方处方大黄(湿纸煨)1两,枳壳(去瓤,炒)1两,当归(酒洗)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大肠,使大便软滑,不与痔相碍。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好酒或白汤吞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五
处方11、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前胡、黄芩、枳壳、桔梗、赤芍、荆芥、橘红、麻黄、甘草。
功能主治肺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12、恶实酒处方恶实根(细切)半斤,枳壳(去瓤)4两,磁石(生捣末)半斤,薏苡仁半升,玄参3两,乌蛇(酒浸,炙,去皮骨)3两,生地黄(切)1升,小黑豆半升。
制法上为粗末,以绢袋盛,无灰酒2斗浸3日。
功能主治干湿脚气。
用法用量然后任性多少下前漏芦丸,更以后白敛汤洗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13、栝楼根汤处方栝楼根、半夏、竹茹、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肺胃二经痰多喘逆者。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14、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叉),地骨皮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茯神(去木)1两,黄芩半两(去黑心),枳壳半两(去瓤,麸炒),蕤仁半两(汤浸,去皮),芒消半两,甘草(炙)3分,升麻3分,石膏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毒所攻,头目俱痛,及眉骨额角疼。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羚羊角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15、京三棱煎丸别名三棱煎丸
处方京三棱8两(炮,锉),陈橘皮8两(汤浸去白瓤,焙),黑三棱4两(炮,锉),桃仁4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以上4味,除桃仁外,捣罗为末,用好酒5升,于锅中,以慢火煎,次下桃仁膏,熬,如稀饧,入后药末:槟榔2两,诃黎勒2两(煨,用皮),枳壳4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3两,硇砂1两(研入),鳖甲2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姜3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硇砂、硫黄等,重研令匀,入前药内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症瘕,心腹疼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三棱煎丸(《鸡峰》卷九)。
注意忌苋菜生冷。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16、宽中丸处方枳壳。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诸般气痛。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六引丹溪方
处方17、栝楼实丸处方栝楼实(别研)1两,枳壳(去瓢,麸炒)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桔梗(去芦头)1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痞。胸中痛彻背胁,喘急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济生方》
处方18、桂香丸处方桂心、干姜、茯苓、槟榔、甘草(炮)、人参、细辛、诃子(炮,去核)、枳壳(麸炒,去瓤)、白芍、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膈、食膈、忧膈、冷膈、热膈,痞塞不通,宿食不消,或霍乱,或心痛,或呕物,或泄泻,腹胁气胀,吞酸少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嚼破,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引《卫生家宝方》
处方19、胆道排石汤Ⅴ号处方枳壳3钱,木香3钱,川楝子3钱,黄芩3钱,金钱草10钱,大黄2钱。
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道蛔虫病、胆石症气郁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处方20、健脾除湿汤处方生薏米5钱至1两,生扁豆5钱至1两,山药5钱至1两,芡实3至5钱,枳壳3至5钱,萆薢3至5钱,黄柏3至5钱,白术3至5钱,茯苓3至5钱,大豆黄卷3至5钱。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利水。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湿臁疮),慢性足癣(脚蚓)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瘑疮)。
摘录《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21、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去苗),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百合3分,桑根白皮1两(锉),麦门冬2两(去心),赤茯苓1两,秦艽3分(去苗),紫菀3分(洗,去苗土),黄芩3分,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知母3分,木通3分(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22、大黄丸处方川大黄2两(蒸3度),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金疮烦闷疼痛,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1日3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23、荡鬼汤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大黄1两,雷丸3钱,川牛膝3钱,红花3钱,丹皮3钱,枳壳1钱,厚朴1钱,小桃仁30粒。
功能主治妇人有腹似怀妊,终年不产,甚至2-3年不生者。其人面色黄瘦,肌肤消削,腹大如斗。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雷丸以祛秽,又得大黄之扫除,且佐以厚朴、红花、桃仁等味,皆善行善攻之品,何邪之尚能留腹中而不尽逐下也哉。尤妙在用参归以补气血,则邪去而正不伤。若单用雷丸、大黄以迅下之,必有气脱血崩之患矣。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24、厚朴汤处方厚朴(姜制)1钱,枳壳(麸炒)1钱,广皮1钱,山楂2钱,卜子1钱(焙,研),甘草3分(炙),柴胡7分,葛根1钱。
功能主治伤寒夹食。
用法用量加熟砂仁末7分,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一
处方25、涤肠汤处方生枳壳3两,生大黄3两,尖槟榔半两,黑牵牛(为末)半两,白朴消2两,生枳实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积滞下痢,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1盏半,煎8分,空心食前服。
摘录《医统》卷三十六引《发明》
处方26、桔梗散处方桔梗(去芦头)2两,赤茯苓2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2两,人参(去芦头)2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2两,木香2两,赤芍药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2两,桂心2两,槟榔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心腹痛胀满,喘促,不欲饮食,四肢少力,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大枣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27、金不换散别名金不换正气散
处方罂粟壳半两(制),杏仁(制)3钱,甘草3钱,枳壳4钱。
功能主治男子女人肺胃虚寒,久嗽不已,喘促满闷,咳嗽涎盛,腹胁胀闷,腰背倦痛。或虚劳冷嗽,咳唾红痰,及年远日近,一切喘疾,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金不换正气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摘录《妇人良方》卷六
处方28、黄耆散处方黄耆半两(锉),连翘半两,川升麻半两,玄参1分,丹参1分,露蜂房1分(微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疽肿及疮疖,身体壮热,口干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29、金丝万应膏处方木香1两,川芎1两,牛膝1两,生地黄1两,细辛1两,白芷1两,秦艽1两,当归尾1两,枳壳1两,独活1两,防风1两,大风子1两,羌活1两,黄芩1两,南星1两,蓖麻子1两,半夏1两,苍术1两,贝母1两,赤芍药1两,杏仁1两,白蔹1两,两头尖1两,艾叶1两,连翘1两,川乌1两,甘草节1两,肉桂1两,良姜1两,续断1两,威灵仙1两,荆芥1两,藁本1两,丁香1两,金银花1两,丁皮1两,藿香1两,红花1两,青风藤1两,乌药1两,苏木1两,玄参1两,白鲜皮1两,僵蚕1两,草乌1两,桃仁1两,五加皮1两,山栀1两,牙皂1两,苦参1两,川山甲1两,茅香1两,五倍子1两,降香节1两,骨碎补1两,苍耳头1两,蝉蜕1两,蜂房1两,鳖甲1两,全蝎1两,麻黄1两,白及1两,大黄2两,蜈蚣21条,蛇蜕3条,桃树枝3寸,柳树枝3寸,榆树枝3寸,槐树枝3寸,桑树枝3寸,楝树枝3寸,楮树枝3寸。
制法上切为粗片,用真麻油12斤浸药在内,夏浸3宿,春5宿,秋7宿。冬10宿方煎,以药枯油黑为度,用麻布1片,滤去滓,贮瓷器内。另用片子松香不拘多少,先下净锅熔化后,方加药油,量香2斤,用油4两,拭水软硬,仍滤入水缸中,令人抽扯色如黄金即成膏矣。每制一料,计膏70斤,约用银8-9钱,量摊中大膏约一万有余,可济人五千之数。
功能主治一切风气寒湿,手足拘挛,骨节酸痛,男子痞积,女人血瘕及腰疼胁痛,诸般疼痛,结核转筋,顽癣顽疮,积年不愈,肿毒初发,杨梅肿块未破者。肚腹疼痛,泻痢疟疾,痢白而寒,咳嗽哮喘,受寒恶心,胸膈胀闷,面色痿黄,脾胃等症,心疼,负重伤力,浑身拘疼,诸疝小肠气。
用法用量方中丁皮,《验方新编》作“青皮”。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一
处方30、桂心散处方桂心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大腹皮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半两,前胡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伤冷太过,致脾气虚,腹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1、和气饮别名和气散
处方厚朴5钱,香附5钱,白术4钱,枳壳4钱,黄芩4钱,小茴香3钱,陈皮3钱,藿香3钱,甘草3钱,玄胡索3钱,砂仁2钱,草果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和,饮食少进,肚腹膨胀,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和气散(《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32、胆道排石汤Ⅲ号处方枳壳3钱,青皮3钱,木香3钱,黄芩3钱,柴胡3钱,茵陈10钱,陈皮2钱,白术4钱。
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石症气郁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处方33、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独活3分,芎䓖3分,防风3分(去芦头),酸枣仁3分(微炒),远志3分(去心),麦门冬(去心,焙)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心神烦热恍惚,言语謇涩,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34、柴胡散处方柴胡(去苗)3合,赤芍药3合,黄芩3合,栀子仁3合,枳壳(麸炒微黄,去瓤)3合,麦门冬(去心)3合,人参(去芦头)3合,赤茯苓3合,石膏3合,葛根(锉)3合,甘草(炙微赤,锉)3合。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得汗后热不除,朝暮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35、荆防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皂角刺3个,羌活、独活、川芎、薄荷、生姜1片,桔梗、枳壳、茯苓、甘草、苏叶3分。
功能主治喉闭初起。因肝肺火盛,复受风寒,寒气客于会厌,致咽喉肿痛,面赤腮肿,项外漫肿,甚则喉中有块如拳,汤水难入,猝然如哑,暴发寒热。
用法用量方中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独活、川芎、薄荷、桔梗、枳壳、茯苓、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喉科种福》卷四
处方36、厚朴丸别名麻仁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透)2两,大麻仁(研)2两,大黄(锉,炒)2两,枳壳(去瓤,炒)2两。
制法上除麻仁外,为末,再与麻仁同研匀,炼蜜和于臼内,涂酥杵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虙瘕,秘涩不通,及一切热壅。
用法用量麻仁丸(原书卷九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37、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1两,红雪2两,旋复花半两,川升麻1两,紫苏茎叶1两,槟榔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麦门冬1两(去心),前胡1两(去芦头),独活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冲心,烦闷,眼前暗黑不识人。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薄荷20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38、抵圣汤处方木香、泽兰、延胡、半夏、苏木、槟榔、蒲黄、川芎、生地、甘草、归尾、赤芍、枳壳、陈皮、桔梗、厚朴、泽泻。
功能主治产后两胁胀满气痛者。由膀胱宿有冷水,因产后恶血不尽,水壅与气相搏,积在膀胱,故令胁助胀满,气与水相搏故作痛也。亦有肝经血瘀致胀满者,有肝经气血虚而致胀满作痛者,有脾土虚不能制水,膀胱夙壅,因致胀满而作痛者。
各家论述是方以祛水行气药中仍兼消瘀之剂,泽兰、泽泻以行水,木香、陈皮、厚朴、半夏以运气,延胡、苏木以祛瘀,四物、蒲黄、甘草以补血,桔梗以为引,使直至两胁肋下也。嫌枳壳损至高之气,槟榔伤已亏之阴,虽致祛胀与满,然非产后虚人所用。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39、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常山(锉)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令黄色)1两,知母(焙)1两,青蒿(干者)1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瓢,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足太阳疟,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柳枝心7枚,葱白2寸(细切),同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发前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40、厚朴丸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茴香子(炒)1两,白术(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芎䓖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炮)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疝,肢体寒,脐腹坚痛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生姜汤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41、调和肺胃汤处方全瓜蒌4钱,薤白3钱,法半夏3钱,厚朴2钱,炒枳壳2钱,苏梗2钱,陈皮2钱,生姜2钱,麦芽2钱。
功能主治调和肺胃,温化痰湿。主痰滞胸膈,肺胃不和之胸痹。左胸闷痛,腹胀,咳痰不多,消化力弱,舌苔白腻,脉浮候缓,中候弦滑,沉侯有力者。
用法用量1剂2煎,共取160毫升,分2次温服。
摘录方出《蒲辅周医疗经验》,名见《古今名方》
处方42、虎骨散处方虎骨(酥炙令黄)1两,乌梅肉1两,赤茯苓(去黑皮,锉)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鳖甲(去裙襕,醋浸,炙)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当归(切,焙)3分,前胡(去芦头)3分,白术1两,豉(慢火微炒)1两,紫菀(去土)1两,黄耆(锉,焙)1两,常山(炒)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犀角(镑)1分,知母(切,焙)1分,升麻3分,柴胡(去苗)3分,桔梗(炒)3分,天灵盖(酥炙)3分,桂(去粗皮)3分,木香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49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白虎风,走注疼痛,发歇不定,积年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空心、临卧各1服。若为丸,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43、桔梗甘草汤处方桔梗(炒)3分,甘草(炙,锉)3分,半夏(汤洗去滑,焙)3分,旋覆花半两,大腹皮(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芍药3分,前胡(去芦头)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胸膈壅闷,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44、大黄丸处方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栝楼根1两,芎䓖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槟榔1两,桂心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利大小肠。主消渴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45、荆防汤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生地1钱,枳壳1钱,葛根1钱,细辛3分,蔓荆子7分(焙,研),黄柏5分(酒炒黑)。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齿痛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三
处方46、橘皮半夏汤处方陈橘皮6两(去瓤),白术3两(去芦头),白茯苓3两,人参1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当归1两(去芦头),半夏3两(汤洗7次,锉如米),甘草3分(炙)。
功能主治中暑、伏暑及痰在胸膈。
用法用量上除半夏外,(口父)咀,同拌匀。每服3大钱,加生姜6片,大枣2枚,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卫生家宝》
处方47、茯神丸别名豮肝丸
处方茯神(去木)5钱,白茯苓(去皮)5钱,姜黄5钱,白术(炒)5钱,黄耆5钱,羌活5钱,五加皮5钱,川乌(炮,去皮脐)5钱,薏苡仁5钱,木瓜(去皮瓤)5钱,半夏曲5钱,神曲(炒)5钱,天雄(炮,去皮)5钱,白芍药5钱,乳香(别研)5钱,没药(研)5钱,防风5钱,独活5钱,当归5钱,玄胡索5钱,桑寄生5钱,海桐皮(去粗皮)5钱,木香5钱,陈皮(去白)5钱,枳壳(炮,去瓤)5钱,南星(炮)5钱,地龙(捶,去土)5钱,荆芥穗5钱,麝香1钱。
制法上用豮肝1具,洗净,煮存性,研烂,同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四肢挛缩不伸。
用法用量豮肝丸(《普济方》卷九十七)。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豮猪肝丸。”
摘录《得效》卷十三
处方48、宫方感应丸处方肉豆蔻1两,干姜(炮)1两,百草霜1两,南木香3钱,青木香3钱,荜澄茄半两,枳壳半两,三棱半两,丁香半两,姜黄(片子者)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半两,巴豆(去皮膜)50粒,杏仁(去皮尖,2味别研)50粒,酒煮蜡2两,清麻油半两。
制法上除巴豆、杏仁别研,余药并为细末,和作一处,次下巴豆、杏仁,和匀;先将清麻油熔蜡化开,倾在药内,搜和得所,木臼内杵千百下,用蜡作一柜,瓦盒子收之。
功能主治宽快胸膈,疏通顺气。主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临用旋丸,用姜汤送下,或津液又妙。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经验良方》
处方49、桔梗半夏汤处方茯苓5分,陈皮5分,当归5分,莪术5分,枳壳5分,瓜蒌根5分,桔梗8分,半夏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久喘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50、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半夏3分(洗7遍去滑),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前胡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槟榔1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心胸痰壅,呕逆,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51、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连翘、枳壳、升麻、薄荷叶、羌活、独活、桔梗、干葛、木通、金银花、黄芩、川芎、甘草、山栀子。
功能主治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归内而腹胀轻者。
用法用量上肿,加葱3茎;下肿;加灯心1握、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52、大黄散处方川大黄3两,牛蒡子1两(炮),枳壳1两(麸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5-6日,热结在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53、狗皮膏处方枳壳4两,防风4两,杏仁4两,泽泻4两,地榆4两,天麻4两,五味子4两,川乌4两,浙贝4两,猪苓4两,赤石脂4两,白蔹4两,甘草4两,赤芍4两,五加皮4两,栀子4两,薄荷4两,山药4两,首乌4两,羌活4两,苦参4两,青皮4两,黄芩4两,故纸4两,熟地4两,香附4两,远志4两,半夏4两,独活4两,荆芥4两,麻黄4两,苁蓉4两,小茴香4两,草乌4两,白芷4两,陈皮4两,前胡4两,银花4两,牛膝4两,藁本4两,附片4两,大茴香4两,木通4两,五灵脂4两,官桂4两,连翘4两,僵蚕4两,续断4两,蛇床子4两,桔梗4两,大黄4两,当归4两,知母4两,茵陈4两,细辛4两,黄柏4两,台乌药4两,苍耳子4两,川芎4两,生地4两,杜仲4两,苍术4两,玄参4两,川楝4两,桃仁4两,蒺藜4两,楮实子4两,大风子4两,青风藤4两,菟丝子4两,白术4两,穿山甲4两,蜈蚣14条。
制法用香油108斤,将前药炸枯,去滓,兑章丹33斤12两,每7斤半膏油兑细料2两,搅匀。细料面用:血竭、净冰、儿茶、木香、丁香、没药各1两,研匀。用布背、皮背均可。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寒止痛。主筋骨疼痛,手足麻木,跌打损伤,小肠疝气,腹胀腹痛。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处方54、荆防败毒散别名消风败毒散
处方柴胡4分,甘草4分,人参4分,桔梗4分,川芎4分,茯苓4分,枳壳4分,前胡4分,羌活4分,独活4分,荆芥穗4分,防风4分。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发散痘疹,疏解寒热。主痈疽疮疡初起,发热,脉浮数,及水肿邪在表者;伤寒温春发斑重者;痘疹,及时气风毒邪热;风水、皮水,凡在表宜从汗解者;肠风下血清鲜者;脑疽、甘疽、赤白游风、疥疮初起有表证,虚者。
用法用量消风败毒散(《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五)。《医学六要·治法汇》有生姜三片。
临床应用耳目赤肿:一人耳面赤肿作痛,咽干发热,脉浮数。先以荆防败毒散2剂,势退大半,又以葛根牛蒡子汤4剂而痊。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处方55、黄连芍药汤处方黄连、条芩、白芍、生甘草、枳壳、槟榔、广木香(生用)。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56、降气丸处方牛蒡子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川消半两,郁金半两,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龙脑半两(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清膈。主小儿脾气上溢,气不升降,涎液不收。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用薄荷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二
处方57、鹿茸丸处方鹿茸(酒浸,炙令黄)1两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龙骨(碎,研)1两1分,黄耆(炙,锉)1两1分,桔梗(锉,炒)1两1分,生干地黄1两1分,牛膝(去苗,酒浸,焙)1两1分,芍药1两1分,人参1两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1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猬皮(炙焦)1两半,芎䓖1两半,槐子(微炒)1两半,白矾(熬令汁尽)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桂(去粗皮)3分,蒲黄(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痔瘘。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煎柏叶汤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58、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去苗),人参3分(去芦头),黄耆1两(锉),赤茯苓1两,地骨皮3分,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麦门冬3分(去心),白术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生干地黄3分,桔梗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3分(锉),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寒热体瘦,肢节疼痛,口干心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中托邪,生地滋阴生血,赤芍破血散滞,柴胡疏腠理以达邪,白术健脾土以强胃,鳖甲滋肝阴兼散结气,麦冬润肺燥兼清心火,桑白皮清肺气,地骨皮退肌热,桔梗清咽利膈,赤苓渗湿和营,枳壳泻滞气以宽胸,甘草缓中州以和胃,生姜温卫气而散外邪也,使郁散气充,则邪得外解而寒热自除,肢节疼痛无不退,何体瘦经少之足患哉!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59、金丝万应膏处方大黄1两,生地1两,玄参1两,归尾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官桂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麻黄1两,杏仁1两,川芎1两,荆芥1两,防风1两,连翘1两,细辛1两,苦参1两,苍术1两,山栀1两,乌药1两,青皮1两,藿香1两,黄芩1两,枳壳1两,藁本1两,灵仙1两,牛膝1两,续断1两,贝母1两,忍冬藤1两,甘节1两,苏木1两,红花1两,桃仁1两,木香1两,丁香1两,艾叶1两,五加皮1两,青风藤1两,秦艽1两,白鲜皮1两,白及1两,白蔹1两,牙皂1两,僵蚕1两,蝉蜕1两,蛇蝉1两,全蝎1两,蜈蚣1两,蜂房1两,鳖甲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五倍子1两,黄柏1两,降香1两,骨碎补1两,良姜1两,炮山甲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苍耳草4两,槐4两,柳4两,榆4两,桃4两,桑4两,楝4两,楮4两。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松香1斤,搅匀,加姜、葱、韭、蒜尤良。
功能主治风寒湿热,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胸膈饱闷,泄痢疟疾,痞积血瘕,心腹诸痛。
摘录《理瀹》
处方60、抵圣散处方椿根白皮(焙)1两,蒺藜子(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白汤点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