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陶弘景

更新时间:2023-02-03 07:57:08作者:百科

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后世又称陶隐居,又号胜力菩萨,或云陶胜力。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述甚丰,其中《本草经集注》对中国本草学著作影响巨大。未弱冠即为诸王侍读,善琴、棋,工草、隶书。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于句容(今江苏境内)茅山中。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参与朝中大事咨询,人称“山中宰相”,卒谥贞白先生。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及葛洪神仙道教,兼杂有儒、佛之说,于天文、历算、地理均有造诣。自谓“吐纳余遐,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

陶弘景有感于当时本草学著作的混乱情况,参考《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著成《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现存有敦煌卷子残本)。中外学者对此书的评价很高,它完成了使中国主流本草学著作雏型大定的历史任务,被誉为本草史上的一座丰碑。该书成就主要在于按统一体例整编了当时流传的各种《神农本草经》,选定药物365种,以成定本,并增补《名医别录》药物365种;首次按药物的自然属性,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分类,较《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分类有突破性意义的进步,一直影响后世本草学著作;首创“诸病通用药”、“七情表”,依药物的治疗性能分类,有利于临床实用;描述药物形态和确定药物产地,成为早期本草最富新意的内容,对确定药材品种,保证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并成为后世本草学著作一大内容。陶氏对辑录的《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内容采用朱墨分书、个人见解小字夹注的出处标注体例,使全书内容源流清晰,并成为优良传统,一直被后世继承。但陶弘景身为道家,故书中多录方士、神仙之言,讲究服石、辟谷等。因身囿江南,故对北方所产药物的记载有一些错误。又鉴于葛洪《肘后救卒方》(又称《肘后救急方》,简称《肘后方》)阙漏未尽,增订成《补阙肘后百一方》(又称《肘后百一方》)。另著有《养性延命录》、《陶氏效验方》、《太清草木集要》、《太清诸丹集要》、《炼化杂术》、《合丹节度》、《药总诀》、《服饵方》等书多种,均佚。近年有称原本为敦煌卷子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亦题名为陶弘景所撰。

资料一

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好读书,喜道术。20岁以前被萧道成引为诸王侍读。齐武帝永明十年(492),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炼丹习道,自号华阳陶隐居,但隐居后仍不忘荣利。梁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皇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号为“山中宰相”。死后谥“贞白先生”。皇子萧纲、萧纶为他撰写了墓志、墓碑。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抄本

陶弘景是一位博学的文人,精通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医术本草、琴棋书法乃至阴阳五行。他的著作很丰富,但多属道术和医药方面的书。骈文《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淡而精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之一。其诗仅存6首,但多数质量较高。五言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短短20个字,表现了隐士情怀淡泊的一面,也为历来所传诵。另一首《题所居壁》“不意昭阳殿,化作单于宫”,借咏史流露出对现实的深刻忧虑。乐府《寒夜怨》一首,杂用三、五、七言,感情真挚,格调流利,也堪称佳作。

陶弘景有集30卷,内集15卷,江总曾为之撰《陶贞白先生集序》,其诗文多已散佚,明人张溥辑为《陶隐居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资料二

图

中国南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市)人。出身士族家庭,深受士族传统文化熏陶。生平好学,史称他“一事不知,以为深耻”。10岁读《神仙传》,便有养生之志。29岁师事孙遊嶽,受符图经法,遍游名山,寻访仙药。33岁始游茅山。齐武帝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辞官,归隐茅山。至梁武帝萧衍即位,钦重弘景,屡询国家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梁武帝天监四年(505),陶弘景初次炼丹于茅山,并撰修《真诰》。天监七年,东游海岳,到永嘉,欲寻炼丹之地。十一年还茅山,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再次炼丹。

陶弘景在茅山道馆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曾梦见佛授其菩提记,乃往县(今浙江宁波市)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他佛道双修,有调和儒、佛、道的思想倾向。

陶弘景博学能文,著述宏富,总计约80余种。人山隐居前所著书主要有《孝经论语集注》、《三礼序注》、《尚书序注》、《毛诗序注》、《老子内外集注》、《抱朴子注》、《太公孙吴书略注》等。入山隐居后所著书主要有《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登真隐诀》、《真诰》、《梦记》、《合丹药诸法式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养生延命录》、《真灵位业图》、《周氏冥通记》、《陶隐居礼佛文》等。

陶弘景生平勤求道法,寻访明师,日夜穷究,成为上清经道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茅山宗的开创者,在中国道教史上有重要的影响。

陶弘景在学术上卓越的贡献是医学和药物学。又因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在炼丹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道教注重炼形,企图长生不死,在形神关系问题上,他的学说表现出宗教神秘主义特点。他说:“凡质像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陶隐居集·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他的仙法分飞升与尸解,即“欲合则乘云驾龙,欲离则尸解化质”。他相信仙道能将人的灵魂和肉体炼成不死,飞升上天,也能将灵魂离开人体,尸解成仙。灵魂和形体随意离合,合则形神永存,离则形体解化,遗弃肉体而仙去,神亦长生。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特别推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故以后道观的三清殿多供奉此三位神仙。

资料三

中国南朝齐、梁间道教思想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

陶弘景精通道教,对医学、历算、地理都有所研究。在齐,曾拜左卫殿中将军,永明十年(492),辞官隐居勾曲山。梁武帝萧衍早年就与之交往,即位后历聘不出,但朝廷大事每向其咨询,故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他的著作,后人辑有《陶隐居集》。

陶弘景工草隶,尤擅长行书,师法锺繇、王羲之,采其气骨,形成自己的风格。传世书迹有《屈画帖》。焦山《瘗鹤铭》亦传为他所书。

《瘗鹤铭》

《瘗鹤铭》为著名的摩崖刻石。原在焦山(今属江苏省镇江市)西麓石壁上,后被雷击,崩落长江中。清康熙(1662~1722)年间,由陈鹏年募工移置山上,后砌入定慧寺壁间。

《瘗鹤铭》字体厚重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而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见彩图)。对此碑历来评价甚高。

《瘗鹤铭》(部分 南朝·梁)

陶弘景著有《与梁武帝论书启》,系与梁武帝论书的信札,讨论锺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的优劣,文辞优美,议论深刻,久为世重。

资料四

图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士族出身,幼年家贫,勤奋好学,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深以为耻。刘宋末,宰相萧道成(后建齐朝,即齐高帝萧道成)引为诸王侍读、奉朝请。齐永明十年(492),辞官归隐于句容(今属江苏)之句曲山(今茅山),专事著述,修道炼丹,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又与萧衍早有交往,当得知萧有禅代之议,便派弟子献图谶,奉表劝进。因而萧衍(即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对他十分敬重,书信不绝。朝廷每有吉凶征讨大事,都要派使臣前往咨询。故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死后谥贞白先生。

陶弘景好著述,惜光阴,老而愈甚。且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擅长琴棋书法,曾制造用机械转动的天文仪器浑天象,对阴阳五行、天文历算、山川地理、方图物产、医术本草均有研究。十岁时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习,便有养生之志。后拜东阳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开道教茅山宗,为上清派代表人物。并注重吸收儒、佛两家思想,用以改造道教。所著《真诰》、《真灵位业图》,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在医学、药物学方面,也很有造诣,著《效验方》、《肘后百一方》等书,又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著《本草集注》,增加新药三百六十五种,并首创药物分类法,为后世长期沿用。其他著作尚多,均已亡佚。

资料五

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南朝士族。幼好学,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约在20岁前,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0岁左右,拜东阳道士孙游岳为师,得受符图、经法、诰决等。据称南齐永明六年(488),在茅山又得真人降授杨羲、许谧、许翙的手书真迹。永明八年东行,谒各地居士和法师,历时200余日,相传又得真人遗著十余卷。继陆修静之后,对校正、整理道经颇有贡献。永明十年隐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苏句容茅山),传杨羲、许谧等上清大洞经箓,主上清经说,开道教之茅山宗,为南朝道教上清派之代表人物。梁天监元年(502)武帝即位后,屡请不出,自天监四年至普通六年(506~525),长期深居山林炼丹。但武帝仍时有咨询,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继承老庄思想和葛洪的方术理论,但又融合佛、儒观点。他曾去县(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塔受佛戒。在茅山道观中,建有佛、道二堂,隔日轮番朝礼,佛道双修。他还通晓天文历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更精医理,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与提高,其医方对朝鲜、日本颇有影响。药物学造诣尤深,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等分类法,成为隋唐以后本草学之蓝本。

著作甚丰,关于道书、丹书方面的纂集、撰述,有《真诰》20卷、《真灵位业图》 1卷、《登真隐诀》存3卷、《合丹药诸法节度》和《集金丹黄白方》各1卷以及《太清诸丹集要》 4卷等。在医学、药物学和养生方面,有《效验方》5卷、《肘后百一方》3卷、《本草集注》7卷、《养性延命录》2卷以及《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等。此外,还有《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古今州郡记》和《华阳陶隐居集》等。但多亡佚。

资料六

中国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和炼丹家,字通明,晚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句容县)人。他的祖父善解药术;陶弘景的父亲也深解药术,对他都有影响。陶弘景少年时读葛洪《神仙传》后,便有养生之志,15岁就倾慕隐逸生活。由于他读书很多,还不到20岁,就被齐高帝(肖道成,479~482)任为诸王侍读。37岁辞朝归隐。后来梁武帝(肖衍,502~549)每有吉凶征讨大事,还向他咨询。

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又和炼丹有关。他对当时的《神农本草经》加以整理校订,又补充了365种药物收在《名医别录》内,撰成《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陶弘景曾长期从事练丹实验。梁武帝送给他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原料,让他炼丹。他在炼丹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例如:

(1)汞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汞齐,汞齐可以镀物。指出水银“能消化金、银成泥,人以镀物是也”。

(2)胡粉(碱式碳酸铅)和黄丹(四氧化三铅)不是天然产物,而是由铅制得。指出:胡粉是“化铅所作”;黄丹是“熬铅所作”。

参考书目
  1. 王明:论陶弘景,《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1981。

参考文章

  • 陶弘景与道教的神仙世界宗教
  • 陶弘景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
本文标签:陶弘景  TaoHongjing  
上一篇:烟酸
下一篇:侯宝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