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芦根的处方(一)

更新时间:2023-02-09 06:23:32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芦根的处方(一)

芦根(别名苇根、芦头),甘,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小编整理出含有芦根的处方共310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解热化斑汤

处方前胡、桔梗、山楂、木通、丹参、连翘(去心)、黄连、芦根、知母、紫草、山栀、银花、荷鼻(荷叶近梗处之蒂)。

功能主治五脏大热,血凝不化,痘窠粒不分,脚地不清。

用法用量以上分两,各随经络见症,斟酌多寡用之。胃火盛,可加生石膏,恐其胃烂也;血斑凝结过甚者,少加苏木以化之;肺脏属金,本无火症,若他脏有火,逼于肺脏,可加天冬。

注意非五经血热火盛不宜轻用。

各家论述方中前胡解肌安表;桔梗利咽喉,清气道,能发散,善开提,为诸药之舟揖;山楂理滞气郁结;木通能开热闭;丹参清心火,凉心血;连翘除膈热,并解六经之火;荷鼻破斑;黄连泻心火,银花解肝火,芦根解脾火,知母解肾火,紫草解胃火,山栀解心肝二经火;何以既用黄连、银花,而又用山栀者,盖肝乃木脏,心乃火脏,木能生火,二脏火独盛也。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处方2、解热饮子

处方麦门冬、小芦根、竹叶、干葛、漏芦、犀角屑。

功能主治小儿赤游肿,或如丹,烦渴,浑身赤瘤,壮热。

用法用量上用水4合,药半两,煎1合,无问食前后,徐徐与之。

摘录《颅囟经》卷下

处方3、蓝根饮

别名蓝根散

处方蓝根(锉)1握,芦根(锉)1握,绿豆(研)1分,淀脚(研)1合。

功能主治解毒。主中药毒。毒药、热药诸毒。

用法用量蓝根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

处方4、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射干1两(去毛),麦门冬1两(去心,焙),芦根1两,升麻3分,芍药3分,木通(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后,余热上冲,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5、葛根丸

处方葛根(锉)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薏苡根(锉)1分,芦根(锉)1分,糯米2合。

制法上为末,入桃胶汤浸煮为糊,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脾积痞气,烦渴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食后、临卧用灯心、枇杷叶煎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6、解毒雄黄散

处方雄黄1分(细研),芦根半两(锉),白蔹半两,大麻仁1分(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毒箭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1日4-5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7、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犀角(镑)半两,萎蕤3分,荠苨3分,芍药3分,甘草(炙,锉)3分,芦根(锉)3分,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一切疮肿乳痈,口干脚冷,发作寒热,头痛,呕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下竹沥半合,红雪1分,更煎2-3沸,去滓,空心、日晚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8、藿香散

处方藿香3分,香薷3分,白术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葛根(锉)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3分,人参(去芦头)3分,桂心半两,芦根1两(锉),白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竹叶3-7片,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9、解毒化斑汤

处方元参、黄芩、柴胡、芦根、知母、山栀、连翘、荷鼻、丹皮、丹参、生地、山楂、通草、荆芥。

功能主治血热发斑。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处方10、解毒化斑汤

处方荆芥、黄芩、山楂、木通、丹参、连翘、荷鼻、黄连、芦根、知母、紫草、山栀、银花、桔梗、苏木。

功能主治血热发斑。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处方11、葫芦根散

处方葫芦根(锉)半两,白药半两,漏芦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上焦壅热,乳脉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葱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处方12、黄芩芦根汤

处方黄芩1两(去黑心),芦根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吐下后,内外有热,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枣3枚(劈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13、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木通1两(锉),射干1两,川升麻1两,地骨皮1两,芦根3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咽喉疼痛,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14、黄连散

处方枇杷叶1两(拭去毛,炙微黄),芦根2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捣),黄连1两(去须)。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心神烦闷,口舌干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处方15、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半,黄连1两(去顶),赤芍药1两,芦根1两半(锉),木通1两半(锉),旋复花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生翳目,黑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16、膈噎膏

别名噎膈膏

处方人参、牛乳、蔗汁、梨汁、芦根汁、龙眼肉汁、姜汁、人乳。

制法熬膏,蜜收。

功能主治润燥。主噎膈。

用法用量噎膈膏(《冷庐医话》卷三)。

摘录《类证治裁》卷三引缪仲淳方

处方17、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芦根1两(锉),栝楼根1两,紫苏茎叶1两,生干地黄半两(锉),桑根白皮半两(锉),泽泻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中烦闷,热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18、黄连降火汤

处方川连(酒炒)8分,生军3钱,玄明粉2钱,连翘2钱,山栀3钱,赤芍2钱,谷精珠3钱,菊花2钱,夏枯穗3钱,桑皮叶2钱,丹皮2钱,玄参2钱,竹叶30张,灯心尺许,黑荆1钱,芦根1两,白蔻仁1粒。

功能主治眼大角红,为实火,肿痛,眵泪多。

摘录《费伯雄医案》

处方19、感冒清热冲剂

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200g,芦根160g。

制法上取荆芥穗、薄荷、紫苏叶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8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次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8(50~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3份,糊精1份及适量的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荆芥穗等挥发油混匀即得,每袋12g。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每次1g,开水冲服,1日2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20、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屑半两,赤茯苓半两(去黑皮),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炒),木通半两(锉),射干半两,仓粟米(炒)2合,桔梗(炒)1分,芦根(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如有物妨闷,食即噎塞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21、柴胡饮

处方柴胡(去苗)3分,葛根(锉)3分,芦根(锉)3分,地骨皮3分,百合(干者)3分,桑根白皮(锉)3分,知母(切,焙)3分,萎蕤3分,贝母(去心,炒),茅根(锉),犀角(镑),甘草(炙,锉),木通(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消渴,上焦虚热,心中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加生地黄半分,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22、柴胡知母饮

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半两,芦根(锉)3分,槟榔1两,陈橘皮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呕吐不下食,头痛身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23、葛根汤

处方芦根1钱5分,葛根1钱5分,人参1钱,麦冬1钱,知母1钱,竹茹1丸,栀子1钱(炒),葱白3寸。

功能主治孕妇热病,呕吐不食,胸中烦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胎产指南》卷一

处方24、黄土汤

处方净黄土2两,广藿香2钱,生木香8分,宣木瓜2钱,陈橘皮1钱,紫厚朴8分,白扁豆3钱,活水芦根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及转筋霍乱。

用法用量长流水煎。夏月,加香薷1钱;三秋,加蓼花根1两;虚,加冬白术1钱半(土炒);实,加鸡心槟榔1钱;寒,加理中丸5钱;热,加四苓散5钱;干霍乱,本方2剂加炒盐1两,童便1小碗多服,以手指按舌根探吐,得吐即泻,吐泻后去炒盐、童便,照常煎服。

注意忌稠粘粥食。

各家论述用黄土为主,加藿香、木香之芳香以解秽浊,木瓜和胃舒筋以杜转筋,陈皮调畅气机,厚朴、扁豆消暑去湿,芦根致胃清和。犹是地浆之意,而胜于墙阴之不洁远矣。

摘录《医略十三篇》卷十一

处方25、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屑1两半,芦根1两半(锉),旋复花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锉),木通(锉)1两半,黄连(去须)1两,淡竹叶50片。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赤脉,自下冲上攻黑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1钱匕,再煎沸,空心、食后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26、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1两,淡竹叶50片,芦根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木通1两半,旋覆花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眼生赤脉,痛涩推眵。

用法用量以水6盏,煎至3盏,下芒消1两,煎至2盏后,良久分温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27、荆防解毒散

处方荆芥、薄荷、连翘、人中黄、灯芯、防风、桑叶、牛蒡、黄芩、大青、银花、芦根。

功能主治痧出突没,风寒外袭,邪秽所触,轻则烦燥谵语,重则神昏狂乱。

用法用量内服。外用胡荽酒熏洗。

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处方28、凉营清气汤

处方犀角尖5分(磨,冲),鲜石斛8钱,黑山栀2钱,牡丹皮2钱,鲜生地8钱,薄荷叶8分,川雅连5分,京赤芍2钱,京玄参3钱,生石膏8钱,生甘草8分,连翘壳3钱,鲜竹叶30片,茅根1两,芦根1两,金汁1两(冲服)。

功能主治凉营透气,清热凉血。主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指谵语妄言,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红绛,或黑糙无津之重症。气热亢盛而汗出溱溱,营血热炽而丹痧密布。

用法用量痰多,加竹沥1两,冲服珠黄散,每日2分。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处方29、羚翘解毒丸

处方青叶3两,连翘3两,银花3两,竹叶2两,紫草3两,豆豉1两,甘草2两,芥穗2两,寸冬5两,葛根1两5钱,芦根1两,牛蒡子3两,莲心1两,薄荷1两,元参4两,丹皮3两,小生地5两,花粉3两,泽泻3两,郁金3两,公英3两,姜皮3两,大黄3两,生石膏6两,羚羊1两,苦梗1两。

制法上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金箔为衣,蜡为皮。

功能主治时行感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

处方30、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升麻1两,木通1两(锉),射干1两,甘草(炙,锉)1两,芍药半两,生芦根(锉)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咽喉痛塞不通,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31、栝楼汤

处方栝楼根5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茅根1两半,芦根1两半,小麦半升,石膏(研)9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膈消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32、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黄芩、黄连、连翘、大力子、犀角、薄荷、大青、人中黄、灯心、芦根。

功能主治麻疹已出后没。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处方33、栝楼散

处方栝楼1枚(干者),柴胡半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款冬花半两,芦根半两(锉),贝母半两(煨令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黄。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34、枇杷叶饮

处方枇杷叶(拭去毛)1分,芦根(洗,焙)3分,人参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懊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入薤白5寸,煎至1盏,去滓温服;有顷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35、栝楼汤

处方栝楼根5两,生姜5两,生麦门冬(用汁)2升,芦根(切)2升,茅根(切)3升。

功能主治消渴。胃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外台》卷十一

处方36、大豆饮

处方大豆、香薷、芦根、枇杷叶(拭去毛,炙)、竹茹、前胡(去芦头)、陈橘皮(去白,焙)各等分。

功能主治霍乱。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1分(切碎),煎取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37、茯苓汤

别名茯苓散

处方茯苓(去粗皮)1两,知母1两,白术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人参(去芦头)1两,芦根(切)1两,甘草(微炙赤,锉)1两,半夏(汤洗,去滑)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

用法用量茯苓散(《普济方》卷二○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38、栝楼汤

处方栝楼5分,黄芩3分,知母2分,芦根2分,生米1合,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小儿热渴,或吐下后虚热渴。

用法用量水5升,煮2升,如饮浆度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婴孺方》

处方39、枇杷叶散

处方枇杷叶3两(拭去毛,炙微黄),前胡2两半(去芦头),赤茯苓2两,桂心3分,犀角屑1两,槟榔1两,桑根白皮3分(锉),赤芍药1两半,芦根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气满,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0、羚羊角饮

别名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桂1两(去粗皮),芍药1两,大腹皮1两(锉),芦根1两(洗,锉),甘草1两(炙),当归(切,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壮热,胸膈烦闷渴躁。

用法用量羚羊角散(《普济方》卷三五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41、栝楼根散

处方栝楼根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芦根2两(锉),赤茯苓1两,益母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体热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枣2-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42、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黄连1两(去须),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锉)1两,芦根2两,旋复花3分,川芒消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赤脉,上下冲贯黑睛,脏腑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43、栝楼散

处方栝楼3分,芦根(锉)3分,柴胡(去苗)3分,黄芩3分,川大黄(锉,微炒)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川芒消半两,石膏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胃中热,烦闷,不欲乳食,身体黄,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44、大青散

处方大青3分,远志3分(去心),川升麻1两半,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犀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芦根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邪热在胃,谵言妄语,身体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45、莲子房散

处方莲子房2两(秋前者),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门冬3分(去心),芦根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46、麦门冬汤

别名麦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5两,生芦根5两,竹茹5两,白术5两,甘草(炙)2两,茯苓2两,橘皮3两,人参3两,萎蕤3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上焦伏热,腹满不欲食,食入胃未定,汗出,身背皆热,或食入先吐而后下,名曰漏气。

用法用量麦冬汤(《赤水玄珠》卷十六)。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47、枸杞煎

处方枸杞根(切)大1石,薯蓣2大升,藕根2大升,牛膝大1斤,茯苓大1斤,石斛大1斤,杜仲大1斤,茅根大1斗,芦根大1斗,枣膏大1升,地黄煎大2升,麦门冬煎大2升,蜜大1升,千岁葛汁煎大2升,冬时苏大2升。

制法上以水大3斛,入枸杞根,煮取5斗汁,去滓,加薯蓣、藕根,煮取1大斗;次以牛膝、茯苓、石斛、杜仲,加水5斗,煮取1大斗;次以茅根,芦根,入水1斛,煮取1斗,加枣膏,煮令减半,混合3汁,煎令减3分之2;次加地黄煎大2升,麦冬煎大2升;次加蜜大1升;千岁葛汁煎大2升;冬时苏大2升,稍煎令如饴,稍冷,纳漆器,密封。

功能主治补虚羸,除寒热,益气力,长肌肉,止腰痛,充五脏,利小便,益精气,止泄精。久服耳目聪明,阴气长强,坚筋骨,填脑髓,养神安魄。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胸腹游气,客热头痛,内伤大劳虚损,头面游风,风头眼眩,五癃,脚弱痿,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伤中少气,阴消脑疼,忧患惊邪恐悸,心下结痛,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好唾,胸中痰水,水肿,阴下湿痒,小便余沥,脚下酸痛,不欲践地,身中不足,四肢沉重,时行呕哕,折跌绝筋,积聚,五劳七伤,目暗清盲热赤痛。

用法用量始服如弹子大1丸,1日3次。(一方加生姜汁煎5合)。

摘录《大清经》引贺兰方(见《医心方》卷十三)

处方48、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1两半,升麻1两,知母(锉,焙)1两,甘草(炙,锉)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柴胡(去苗)1两,前胡(去芦头)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栀子(去皮)半两,芦根(锉)半两,乌梅肉(炒)半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兼补心气。主肺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桃枝5寸,柳枝5寸(锉),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入石膏末半钱匕,更煎沸,未发前1-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49、栝楼根汤

处方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栝楼根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黄芩半两,芦根1两,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虚热痰饮,呕逆烦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圣济总录(文瑞楼本)作“栝楼汤”。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八四

处方50、诃黎勒散

别名木香诃黎勒汤

处方诃黎勒皮1两,木香3分,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赤茯苓3分,芦根1两(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膈气。

用法用量木香诃黎勒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51、栝楼根散

处方栝楼根1两,芦根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知母1两,人参1两(去芦头),地骨皮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心神烦闷,体热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小麦半合,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52、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芦根1两,淡竹叶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足少阳疟,热多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青蒿自然汁半合,再煎沸,未发前五更初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53、芦根散

处方芦根(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耆(锉)半两,知母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竹叶7片,粟米10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54、芦根散

处方生芦根1两,竹茹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分,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55、急白汤

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5g,犀角粉1.5g(冲服),射干6g,板蓝根9g,天花粉15g,京赤芍9g,粉丹皮9g,生山栀6g,焦山栀6g,干芦根30g,淡竹叶15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营止血。主急性白血病,寒热头痛,胸烦作恶,夜寐不安,神昏谵语,出汗口干,咽痛红肿,口鼻出血,舌苔黄腻,或糙,或干而焦黑,舌尖红,脉洪数或滑大。

用法用量抽风,加忍冬藤15g,嫩钩藤12g,羚羊粉2.4g(冲服);心烦,加胡黄连3g,黑玄参9g;皮肤血点,加丝瓜络15g,白茅根15g;尿血便血,加小蓟15g,生地榆15g,小生地12g;口腔咽喉腐烂,加青黛2.4g,轻马勃4.5g,人中黄6g,人中白6g。

摘录方出《中医临证撮要》,名见《古今名方》

处方56、芦参汤

处方芦根(锉)2两,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枇杷叶(拭去毛,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霍乱,心烦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薤白3寸,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57、诃黎勒散

处方诃黎勒皮1两半,桂心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芦根1两(锉),木瓜3分(干者),木香半两,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噎。

用法用量每服1钱,煎木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58、保命丹锭子

别名保命丹

处方麝香(拣去毛皮,干研)3钱,辰砂(明透者,水飞净)3钱,冰片(梅花大块)1钱,珍珠(研细末)1钱,琥珀1钱,山豆根1两(熬汁另用),文蛤(洗净,煅)1两,山慈姑(洗去毛皮,净焙)2两,雄黄(鲜明大块,研净)3钱,千金子(白者,去油)1两,红毛大戟(浙江紫大戟为上,北方绵大戟不堪用。去芦根,洗净,焙干为末)1两5钱。

制法上为末,以糯米粥和山豆根汁打糊为锭,每重1钱。

功能主治解诸毒。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

用法用量病轻者1锭,重者连服2锭,磨服。

摘录《咽喉脉证通论》

处方59、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漏芦根1两,蒺藜1两,楮茎叶1两,枳实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疮疡。

用法用量以浆水2盏,煎至1盏,以绵沾洗,1日8-9次,以粉拭。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处方60、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芦根1两(锉),黄芩1两,知母1两,栝楼根1两,瞿麦穗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1两(炙微赤,锉),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脾热,渴不止,小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