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5:48:26作者:百科知识库
龙角,甘,平。①《药对》:平。②《纲目》:甘,平,无毒。①《别录》:主惊痫瘈瘲,身热如火,腹中坚及热泄。②《药性论):主小儿大热。本文介绍了含有龙角的处方7个。
处方1、茯神丸处方茯神1两,白龙骨1两,龙角1两,龙胆1两(去芦头),铁粉2两(细研),蔓菁子1两,人参2两(去芦头),远志1两(去心),黄连2两(去须),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芎藭3分,当归1两,黄芩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癫,发作吐沫,引胁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2、川山甲散处方川山甲、木鳖子、乌龙角各等分(都烧存性)。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通气,破疮肿,行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空心热酒调下。至中午疮破,脓血便行。
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处方3、茯神丸处方茯神(去木)1两,龙骨1两,龙齿1两,龙角(3味去土,1处研)1两,龙胆(去苗土)1两,铁精(捣研,入前3味同研)1两,蔓荆实(揉去白皮)1两,干姜(炮)3分,人参3分,远志(去心)3分,黄连(去须,炒)3分,大黄(锉,醋炒)1两半,芎藭半两,白芷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先将13味为末,入别研者4味,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癫瘛疭,神魂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日午食前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4、龙角丸别名五惊丸
处方龙角3铢,牡蛎9铢(一作牡丹),黄芩半两,蚱蝉2枚,牛黄(如小豆)5枚,川大黄9铢。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啼,以壮热心烦,眠卧不安,睡中或时搐搦。
用法用量五惊丸(《外台》卷三十五引《崔氏方》。《圣惠》本方用法:用煎金银汤研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龙角丸取东方木气以透肝风,牡蛎以敛肾气,大黄以涤惊痰,黄芩以解风热,牛黄以定胎惊,蚱蝉专止夜啼,为胎热惊啼峻药。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5、龙角散处方龙角1两(赤锦纹者),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6、龙角丸别名大黄丸
处方龙角2分,远志2分,牡蛎(煅)2分,大黄2分,黄芩4分。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五惊及身热。
用法用量大黄丸(《圣惠》卷八十五)。方中龙角《圣惠》作“龙骨”。成痫者,加牛黄1分。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婴孺方》
处方7、龙虎丹处方狗头骨半两,鼠头骨半两,蛇头1枚,牛头骨半两,虎头骨半两,兔头骨半两,狸头骨半两,龙角半两,猢狲头骨半两,马头骨半两,天灵盖半两,鳖甲半两,龟甲半两,雄黄1两(细研),朱砂1两(细研),阿魏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药并生用力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以软饭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疟久不愈,或止或发,继月连年。
用法用量以青绢裹手中指上,男左女右,系1丸。如未定,即以醋茶下1丸。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