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7:49:05作者:百科
[拼音]:fangxianjunbing
[外文]:actinomycosis
由放线菌, 主要是以色列放线菌 (Actinomyces isrealii)引起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病变好发于面颈部及胸腹部,以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瘘管并排出带有硫磺样颗粒的脓汁为特征,很少有血源播散。青霉素对多数病例有效,对组织损坏不易痊愈者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或引流。此病无传染性,散发世界各地,以男性病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在20~45岁之间。
病原学放线菌属于细菌中的放线菌科,但一些表现近似真菌。呈分支状菌丝,断裂后成短杆状,在组织及脓液中,菌丝交错而成硫磺颗粒状。菌丝的末端有棒状物,呈放射状排列,放线菌即由此得名。生长需氧或非需氧、革兰氏染色阳性。以色列放线菌属口腔正常菌群,见于龋洞及扁桃体隐窝,不见于土壤、蔬菜等自然环境。菌丝长5μm,直径1μm。致病的放线菌还有奈斯伦放线菌、 埃里克森放线菌和丙酸放线菌。 多数认为放线菌是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口腔齿龈中及扁桃体隐窝中的放线菌不引起发病,当组织损伤(如拔牙)后或混合细菌感染时,局部有炎症,组织缺氧,机体抵抗力下降,给放线菌感染以可乘之机。因此放线菌感染多为内源性。
临床表现放线菌好侵犯结缔组织,病理变化主要是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早期病灶中常发现各种细菌,脓汁中除找到硫磺样颗粒或培养出放线菌外,病损无特点。主要有三种类型:
(1)面颈部放线菌病。约占50%以上。常见于面颈部交界处。开始为无痛性红色硬肿块,渐变软,形成瘘管,外流脓汁中带有硫磺样颗粒。邻近多个新旧脓肿互相沟通形成瘘道。当病变累及颌骨时形成骨髓炎。颌上损害可扩展至眼眶、颅骨、脑膜及脑;颌下损害可累及颈胸部。
(2)腹部放线菌病。约占25%左右。由口腔、胸部或其他部位转移而来。常见于回盲部,局部形成脓肿少有穿破,酷似亚急性或慢性阑尾炎。病变向上扩展可逐渐累及肝脏、膈肌及胸部;向后可累及腰椎或形成腰肌脓肿,病变穿透腹壁可形成瘘管,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胸部放线菌病。约占15%。大多数由口腔及腹部病变蔓延而致,病变常见于肺门及肺下叶。胸膜抵抗力较腹膜低,常因肺部感染而受累。临床表现类似肺结核,有咳嗽、胸痛、咳脓血痰、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病变易穿透胸壁形成瘘管。
其他部位的放线菌感染少见。
诊断在痰液、脓汁及活组织中找到硫磺样颗粒,或湿片中找到中央菌丝及末梢棒状物即可确诊。除面部放线菌病表现特殊外,其余类型难与其他疾病相区别,面颈部放线菌病又应与瘰疬性皮肤结核鉴别。胸腹部放线菌病在未形成瘘管之前很难与肺结核或阑属炎、回盲部肿瘤鉴别。
治疗与预防对病人应及早治疗,大剂量青霉素对多数病例有效,但疗程要充分。同时可用四环素、链霉素及氯霉素辅助治疗。对青霉素耐药的可选用林可霉素,对经久不愈的创面及组织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或引流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感染可预防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