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老年人心理和社会问题

更新时间:2023-02-03 07:48:42作者:百科

老年人心理和社会问题

人进入老年后,身体逐渐老化,体力不如从前,视力、听力均下降,记忆力、性功能减退,运动能力低下,脑组织也出现细胞萎缩以及色素、钙及脂肪沉着等变化,精力感到不足。精神活动功能的减弱对老年人的心理有很大影响。有些疾病多发生于老年期,长期患病的老人更容易产生异常的心理状态。此外,由于退休,活动中心转到家庭,与家人接触增多;此时又可能发生丧偶等情况。总之,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都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和社会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越需要解决,这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老年人心理活动的改变

视力一般在四、五十岁后即渐下降,出现老花眼。听力一般在成年后即缓慢地减弱,有的人到老年后失聪更著。此外嗅觉、味觉、痛觉、温度觉、关节位置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减退着。

E.L.桑代克、D.韦克斯勒等人开展横断的智能研究,发现人的智力一般在20~40岁间保持最高水平,以后即缓慢下降,下降的速度因人而异。但对同一个人进行纵向研究得出的结果与横向研究的结果稍有不同。健康老人到高龄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智能,在知识、理解、单词等语言性的智能活动方面,老年人比年轻人优秀,但在动作性测验方面不如年轻人。

人们在年轻时代往往有某种抱负、志向。许多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壮志得酬,到了老年,便觉得不负此生。也有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成就不著,碌碌无为,产生虚度此生之感。由于视、听缺损,行走、动作拙笨,老年人出门、乘车、购物都不方便,活动便受到限制,甚至与社会、家人的接触都减少,阅读、听广播、看电视也感困难,许多老年人会因此产生孤独感,焦虑和抑郁情绪。

老年人适应新情况的能力下降,在新处环境中感到焦虑不安。为了避免这种困扰和焦虑,他们对新情况或是采取不赞同态度,或是心怀敌意、不予理睬。老年人的这种保守和僵化态度实即对付新情况和焦虑的自我防御方式。但这种僵化态度使老年人与不断变化着的世界格格不入,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增添了不安全感。

退休与社会职能的变化

退休是人生历程中很大的变化。一般说,在这个阶段老年人要经过四个时期才能安定下来。

(1)等待期。预知即将退休,思想上开始作好准备。有的人会感到从事多年的工作将不再由自己来做,感到要离开习惯了的工作岗位、退出历史舞台,恋恋不舍,心情十分复杂。

(2)退休期。正式离开工作岗位的一天来到时,有的人因思想上早有准备,表现比较平静。有的人则恍惚、惘然、激动,或者情绪黯淡。

(3)退休之后。许多人较快适应新的生活,并安排了新的生活内容,情绪上波动不大。有些人则对单调、枯燥、懒散的生活感到厌倦、乏味,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另一些人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产生无用感、自卑感,觉得度日如年,消极悲观。

(4)适应期。有些人适应较快,有的较慢。很多老年人坚持学习,或在原先的专业基础上继续深入钻研;或从事新的学习,学习外语、音乐、艺术,这样既丰富了生活内容,又使日子过得有意义,精神也有所寄托。

有些老年人虽未能安排好晚年生活,日子过得简单乏味,但总是慢慢习惯下来,另一些人则总是适应不好,对生活感到不满意、不愉快;这样容易引起精神上的障碍,导致疾病。

家庭关系

退休后,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的结构、成员间的关系、本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工业发达国家中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很少。过去中国许多四世同堂、三代同堂的组合家庭,老年人在家庭中受到尊敬和良好的照顾。现在,子女与老人分居者日多。而且,中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若干年后,两对老人中必有一对身边无子女,许多老年人将得不到子孙后代的适当照顾,生活将过得凄凉和孤独。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特别是老年夫妇间的关系,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影响极大。夫妇关系好,互相爱护、体谅、关心、帮助、相处融洽,则双方的情绪多半是愉快的,这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反之,夫妇间缺乏共同的语言和兴趣,互相不满意,频繁闹矛盾,缺乏伴侣感等,则是烦恼、苦闷的源泉。伴侣感是老年夫妇关系良好的核心内容,有些夫妇虽然常争吵,但谁也离不开谁,相依为命。

有些老年人自以为是一家之主,摆家长架子,固执己见,动辄训斥子女。长此以往,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子女间关系紧张、不和,严重影响老年人舒畅、愉快的情绪。

有些组合家庭中,当家长的还在工作岗位时会受到子女的尊敬,在家庭中有地位;一旦离开了工作岗位,在家中的地位也就改变了,尊敬减少了,甚至受到冷遇。其中少数人在家庭中只是成了操作家务、照看孙辈的“保姆”。

经济问题

大多数老年人有本人独立的经济收入;少数靠子女供养,更少数由政府接济。一般说,老年人的幸福感同他经济收入多少有关系。少数老年人中,两代关系、家庭纠纷同经济问题有联系。

生活事件和心理状态

生活中的某种变动均称为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夫妇分居、亲密的家庭成员死亡、意外事故、本人或家庭成员患病等等。这类不愉快事件可引起精神紧张、悲痛、哀伤、焦虑、不安、忧郁、愤恨等情绪反应,并可能导致疾病,如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抑郁症、偏执状态等。男性老人对丧偶的耐受能力往往不如女性老人。对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事,老年人往往因生活经验丰富,遇事不过分激动,比较能够适应。但如果不幸事件很严重,或不断发生,不少老年人也就忍受不了,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类生活事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如何和能否导致疾病,同家庭、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有关。若这类支持和帮助较多,则引起心理反应较轻、较少,导致的疾病也较轻。

综上所述,老年人应过好退休关,丰富生活内容,坚持不懈地学习,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培养兴趣与爱好,特别是对音乐的爱好,坚持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生活事件。社会和政府也要不断地增强对老年人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网、老人之家或养老院等。

上一篇:人格障碍
下一篇: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