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新疆延胡索的处方(二)

更新时间:2023-02-09 05:23:26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新疆延胡索的处方(二)

新疆延胡索(别名西延胡索、延胡索、元胡。),辛;苦;温,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小编整理出含有新疆延胡索的处方共11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13共53个。

处方1、九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18两(杵净,分作9份,每份2两,1份酒制,1份醋制,1份盐水制,1份童便制,1份小茴2两煎汁制,1份益智仁2两煎汁制,1份栀子炒黑2两煎汁制,1份莱菔子2两煎汁制,1份白附子、石菖蒲各1两共煎制。各汁俱春浸3日,夏浸1日,秋浸5日,冬浸7日,浸至日足,连渣同香附晒干,捡出香附,再将香附合1处,入砂锅内,用蕲艾5两,无灰陈酒同煮,酒干再添,再煮。须煮至香附黑色为度,取起晒干,为末听用),香附末8两,归身(酒洗)4两,大熟地(姜汁蒸)4两,大生地(姜汁蒸)4两,白芍(酒炒)4两,川芎(酒洗)3两,白术(土炒)4两,甘草(蜜炙)9钱,枣仁(炒)2两,人参1两,茯苓1两,天冬(去心)2两7钱,益母草(嫩叶)4两,山萸肉2两,真化皮2两,元胡(醋炒)1两,阿胶(蛤粉炒)4两,条芩(酒炒)2两,砂仁(连壳)1两5钱。

制法上药各制如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安胎。主妇人百病。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3钱,清汤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处方2、产后丸

别名人参回生丹

处方人参3钱,蒲黄1两,甘草5钱,白术3钱,赤茯苓1两,川羌活5钱,青皮3钱,桃仁1两,陈皮5钱,木瓜3钱,熟地1两,白芍5钱,当归1两,怀牛膝5钱,良姜4钱,川芎1两,京三棱5钱,乌药2两5钱,元胡索1两,山萸肉5钱,广木香1钱,焦苍术1两,五灵脂5钱,制乳香1钱,制香附1两,地榆5钱,制没药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黄膏擦丸,每粒潮重2钱,蜡壳封护。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恶露未净,小腹胀痛,症瘕。

用法用量大黄膏制法:西绵纹大黄一斤(用米醋三斤熬成稠汁),苏木(水煎汁),红花(黄酒煮汁炒)各三两,黑大豆四斤(水浸,取皮约五两,豆煮汁)。将苏木汁、红花酒、黑豆汁加入大黄汁内,共熬成膏。(如黑豆不易购买,可用稆豆衣四斤代替)。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处方3、加味生化汤

处方川芎1钱,当归3钱,肉姜4分,桃仁15粒,三棱(醋炒)6分,元胡6分,肉桂6分,炙草4分。

功能主治生产半月后,腹中血块日久不消,或疼痛,或外加肿毒,高寸许,或身热,饮食减少,倦甚。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处方4、化症回生丹

处方人参6两,安南桂2两,两头尖2两,麝香2两,片子姜黄2两,公丁香3两,川椒炭2两,虻虫2两,京三棱2两,蒲黄炭1两,藏红花2两,苏木3两,桃仁3两,苏子霜2两,五灵脂2两,降真香2两,干漆2两,当归尾4两,没药2两,白芍4两,杏仁3两,香附米2两,吴茱萸2两,元胡索2两,水蛭2两,阿魏2两,小茴香炭3两,川芎2两,乳香2两,良姜2两,艾炭2两,益母膏8两,熟地黄4两,鳖甲胶1斤,大黄8两(为细末,以高米醋1斤半熬浓,晒干为末,再加醋熬,如是3次,晒干,末之)。

制法上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1钱5分,蜡皮封护。

功能主治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而成症者。症结不散不痛,症发痛甚;血痹;妇女干血痨证之属实证;疟母左胁痛而寒热者;妇女经前作痛,古谓之痛经者;妇女将欲行经而寒热者;妇女将欲行经,误食生冷腹痛者;妇女经闭;妇女经来紫黑,甚至成块者;腰痛之因于跌扑死血者;产后瘀血,少腹痛,拒按者;跌扑昏晕欲死者;金疮棒疮之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用时温开水和,空心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各家论述化症回生丹法,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也。方从《金匮》鳖甲煎丸与回生丹脱化而出。此方以参、桂、椒、姜通补阳气,白芍、熟地守补阴液,益母膏通补阴气而清水气,鳖甲胶通补肝气而消症瘕,余俱芳香入络而化浊。且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又以醋熬大黄三次,约入病所,不伤他脏,久病坚结不散者,非此不可。或者病其药味太多,不知用药之道,少用独用,则力大而急;多用众用,则功分而缓,古人缓化之方皆然。所谓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5、九气拈痛丸

处方当归4两,良姜4两,五灵脂4两,莪术4两,槟榔4两,青皮4两,元胡2两,郁金2两,木香2两,陈皮2两,姜黄2两,香附5两,甘草1两5钱。

制法上为末,醋为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心胃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6、化瘀丹

处方归尾、赤芍、香附、元胡、苏木、红花、酒军、泽兰、甜酒。

功能主治胃痛,痛不移处,为死血。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处方7、防粘连汤

处方乌药12克,川楝子12克,厚朴9克,元胡9克,当归12克,赤芍9克,枳壳9克,炒莱菔子12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腑散结。主阳明腑实,气机痞塞,血行瘀滞与糟粕互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严凤山方

处方8、分经散

处方红花、苏木、乳香、没药、败姜、姜黄、当归、芍药、川芎、木通、甘草、蓬术(煨)、生地黄、元胡索、牡丹皮、凌霄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心痛,遍身手足疼痛及经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空心温酒调下,1日3次。加血竭、玳瑁尤佳。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处方9、白芥子

处方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

功能主治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心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五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膈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七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每次取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每次用鲜姜60克,浸泡后捣碎,挤汁),分摊在6块边长为5厘米的方玻璃上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为3厘米)再取麝香0.3克(无麝香时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药膏上,并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贴3次(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从上午11时开时贴药,至下午2~3时为止,如贴后局部有烧灼疼痛时,可提前取下),连贴3年为1疗程。

摘录《外治方》

处方10、甘麦乌贝散

处方乌贼12克,甘松9克,草叩6克,川楝9克,元胡9克,生麦芽31克,浙贝9克,生草5克。

功能主治温养脾胃,止血化瘀,理气生肌,软坚和化。主脾胃阳虚,兼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屠金城方

处方11、手拈散

处方元胡(醋炒)灵脂(醋炒)香附(酒炒)没药(箬上炙干)各等分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治血积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酒调下。血瘀陈久者,用红花1.5克,桃仁10粒,煎酒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12、土茯苓通淋止痛汤

处方土茯苓100克,苦参20克,虎杖30克,夏枯草30克,栀子15克,元胡15克,萆解30克,匾蓄30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主湿热毒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少金方

处方13、元胡索散

处方当归 赤芍 刘寄奴 没药 枳壳(麸炒)元胡索(炒)各等分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月经不行,肚腹作痛者。

用法用量酒调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处方14、元胡索散

处方元胡(盐炒)干蝎等分

功能主治治小肠气痛。

用法用量上药研为细末,温酒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处方15、元归散

处方元胡索 当归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妇女血滞经闭。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处方16、消积正元散

处方白术(炒)茯苓 陈皮(去白)青皮 砂仁 麦芽(炒)山楂子 甘草 香附末 海粉 神曲(炒)枳实(炒)元胡索各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养正除积,治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

用法用量水300毫升、姜3片,煎至210毫升,温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处方17、化瘀解毒汤

处方京赤芍12克,败酱草50克,丹皮12克,蒲公英50克,金银花50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当归20克,桃仁0克,地丁30克,大黄10克(后下)。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清热解毒。主湿热郁积,气血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连舫方

处方18、舒肝丸

处方生白芍42克 片姜黄33克 蔻仁 厚朴(姜制)各15克 枳壳(麸炒)元胡(醋制)各27克 茯苓(去皮)30克 陈皮 广木香 砂仁各21克 沉香27克 川楝子(酒蒸)45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用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健脾,活血止痛。治肝郁气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呃逆嘈杂,周身串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19、通经止痛汤

处方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主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摘录李治方方

处方20、当归元胡酒

处方当归15g 元胡15g 制没药15g 红花15g 白酒1000ml

炮制1. 将上述4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主治妇女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以及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癓瘕积聚,跌打损伤瘀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0~15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注意孕妇忌服此酒。

备注(1)当归:补血活血、止厉、调经。元胡: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制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红花:活血法瘀,止痛通经。

摘录《儒门事亲》

处方21、红藤煎

处方红藤 银花 紫花地丁 连翘 乳香 没药 丹皮 元胡 甘草 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处方22、疏肝利胆汤

处方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陈30克,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麦芽3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理气除湿。主肝胆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2次。

摘录《卜用方》

处方23、溃疡丸Ⅲ号

处方乌贼骨15克 川楝子9克 元胡9克 桃仁6克 蒲黄3克 赤芍9克

制法上药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溃疡病穿孔后期,属于血瘀气滞型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每日三次。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

处方24、当归川芎汤

处方当归 熟地黄 白芍药(炒)元胡索(炒)川芎 桃仁 红花 香附 青皮(炒)泽兰 牡丹皮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小产后瘀血内阻,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者。

用法用量入童便、酒少许,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处方25、产后调理方

处方当归身9克 川芎4.5克 生地6克 赤芍药4.5克 元胡(醋制)6克 牛膝15克 蒲黄4.5克 干姜(炒黑)2.1克 肉桂(火盛者及夏月勿用)2.1克 山楂肉9克 五灵脂(醋炒,去沙)3克 桃仁(去皮、尖)红花各2.4克 黑豆(炒)30克 杜仲(炒去丝)6克 续断6克 益母草15克 泽兰叶3克 荆芥穗(炒)3克

功能主治主妇女产后瘀阻,小腹疼痛,结块拒按。

用法用量水煎,人童便服。过五七日觉少腹已软无块,按之不痛,即将赤芍药、蒲黄、肉桂、五灵脂、桃仁、红花六味尽去之,另加白芍药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2.1克;如虚汗,去荆芥、川芎,加枣仁15克,惊悸亦加之;汗不止,加黄耆、人参各6克;虚甚作喘,倍加人参、黄耆、麦冬,去生地、当归、桃仁、红花;如脾胃弱,不食,泄泻,加人参酌量,肉果4.5克、砂仁.2.1克、橘红2.4克。

注意产后恶露过多,无儿枕痛者不可用此方。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26、八宝瑞生丹

处方当归78克 茯苓 草果各67.5克 元胡108克 干姜45克 草豆蔻75克 良姜67.5克 郁金 肉桂各45克 山楂108克 香附90克 神曲75克 紫蔻 炙甘草各30克

制法共碾细面,炼蜜为丸,每丸6克。

功能主治开郁健胃。心胃疼痛,胸闷腹胀,吞酸呕吐,消化不良,气逆不舒,胸胁攻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或姜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27、桃仁四物汤

处方归尾 川芎 赤芍 丹皮 香附 元胡各3克 红花1.5克 桃仁25粒 生地1.5克

功能主治治经水将行,腰胀腹痛,由于气滞血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瘦人有火,加黄苓、黄连;肥人多痰,加枳壳、苍术。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处方28、活血汤

处方当归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牡丹皮 元胡索 乌药 香附子 枳壳(去瓤)各3克 红花 官桂 木香(另磨汁)各1.5克 川芎2克 甘草0.6克

制法上药十三味,锉作一剂。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治瘀血阻滞,胁下有块作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29、平安丸

处方公丁香 广陈皮 神曲 枳实 草果 木香 茯苓 山楂 元胡 砂仁 沉香 麦芽 肉果 白术 槟榔 青皮 香附 蔻仁 母丁香各300克

制法上药共轧细面,炼蜜为大丸,重6克,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理气和中,健脾消痞。治胃脘疼痛,胸膈痞满,噎膈反胃,气逆不舒。

用法用量每次1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处方30、舒肝活血通经汤

处方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活血通经。主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经脉闭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瞿文楼方

处方31、芪芍芨草汤

处方黄芪30克,海螵蛸20克,白芍15克,白芨12克,甘松12克,鹿角胶12克(冲),元胡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活血止痛,制酸止血。主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蒋森方

处方32、元灵散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元胡索(炒)莪术(火煨)良姜(炒)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急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热醋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33、温补汤

处方人参 白术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肉桂 木香 小茴 香附 元胡索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止痛。治少腹痛而喜按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补血调血;肉桂温中散寒;木香、小茴、香附、元胡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理气止痛之功。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处方34、调经饮

处方当归9克 淮牛膝6克 香附(酒炒)3克 元胡(炒)3克 山楂4.5克 茯苓4.5克 陈皮(去白)2克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活血调经。主妇女气逆血滞,经期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如伤冷而寒滞者,加肉桂、吴茱萸之类;如兼胀闷者,加厚朴,或砂仁亦可;如气滞,加乌药;如痛在小腹者,加小茴。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处方35、溃疡丸I号

处方乌贼骨18克 甘草12克 干姜15克 吴茱萸15克 砂仁15克 乌药9克 元胡9克 肉桂3克

制法上药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脾胃虚寒型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每日三次。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

处方36、儿枕散

处方乌药 香附(盐水炒)红花 丹皮 赤芍官挂 干姜(炒黑)陈皮 姜黄 元胡 桃仁(或加山楂、归尾、川芎、甘草、熟地)

制法上研为散。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儿枕痛。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处方37、木香神效散

处方南木香 青皮 陈皮 麦蘖(炒)大枳壳(炒)京三棱 蓬莪术 神曲(炒)甘草(炙)各7.5克 白芍药 川白芷 肉桂(去皮)元胡索 破故纸各7.5克 荜澄茄 丁香各3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腹痛遇食冷物或天气寒冷便发,发则胸痛彻背,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200毫升,加盐一捻,再煎两沸,空腹时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处方38、化症回生丹

处方人参180克 安南桂60克 两头尖60克 麝香60克 片姜黄60克 公丁香90克 川椒炭60克 虻虫60克 京三棱60克 蒲黄炭30克,藏红花60克 苏木90克 桃仁90克 苏子霜60克 五灵脂60克 降真香60克 干漆60克 当归尾120克 没药60克 白芍120克 杏仁90克 香附米60克 吴茱萸60克 元胡索60克 水蛭60克 阿魏60克 小茴炭90克 川芎60克 乳香60克 良姜60克 艾炭60克 益母膏240克 熟地黄120克 鳖甲胶500克 大黄240克(为细末,以高米醋750克熬浓,晒干研末,再加醋熬,如是三次,晒干研末)

制法共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4.5克,蜡皮封护。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破积消坚。治燥气深入下焦血分而成的症积,痛或不痛;血痹;疟母、左胁痛,寒热;妇女干血劳,属于实证;闭经,痛经,经来紫黑有块;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所致的头晕、腰痛而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用时温开水和,空腹时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39、加味失笑散

处方五灵脂 蒲黄(隔纸炒)元胡索(醋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治小儿小肠气,痛而冲心者。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水、酒调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40、解毒止痛灵

处方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主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摘录姜耀武方

处方41、舒肝利胆汤

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主肝郁气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谢新建方

处方42、沉香降气散

处方沉香9克 砂仁21克 炙草15克 盐水炒香附150克 酒炒元胡索30克 煨净川楝子30克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主气滞心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淡姜汤下。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处方43、地龙散加减

处方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调补肝肾。主气血留滞,经络受阻,肝肾不足。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食前服。

摘录杨定明方

处方44、通经甘露丸

处方当归240克 丹皮120克 枳壳60克 陈皮60克 灵脂90克 砂仁60克 熟地120克 生地120克 元胡120克(炙)熟军240克 赤芍90克 青皮90克 香附750克(炙)炮姜60克 桂心60克 三棱240克 莪术240克 甘草60克 藏红花6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醋1.5千克,苏木120克,煮取汁,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消症。治妇人月经不通,或有症瘕癖块,少腹胀痛,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45、蓬莪术散

处方香附90克 当归(酒洗)赤芍 熟地 蓬术 元胡 白术(土炒)枳壳 黄芩 青皮各45克 川芎 三棱 砂仁(妙)干漆各60克 红花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禀虚弱,经断太早,瘀血来散,腹中常有块痛,头晕眼花,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酒调下。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46、三紫汤

处方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秦发中方

处方47、四味胶囊

处方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100克,元胡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止痛。主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兼挟湿热。

用法用量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服2-6程,每日3次。

摘录许耀芳方

处方48、桂枝汤

别名桂枝治伤汤(《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桂枝 枳壳 陈皮 红花 香附 生地 归尾 元胡索 防风 赤芍 独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治手臂筋骨损伤。

用法用量童便、陈酒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处方49、七疝汤

处方元胡索 小茴香(酒炒)川楝子 全蝎(炒)人参 大附子 山桅子 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及奔豚小肠气,脐腹大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温酒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50、加味祛瘀复明汤

处方当归15克,川芎6克,赤芍9克,元胡9克,白芷9克,泽兰6克,苏木9克,香附15克,坤草20克,条芩9克,木香6克,元参9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瘀散滞。主气滞血瘀。(视神经萎缩)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黄酒30毫升为引。

摘录李纪源方

处方51、金延香附汤加减

处方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

功能主治理气化瘀通络。主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董建华方

处方52、加味芍药甘草汤

处方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主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玉明方

处方53、五消饮加减

处方焦楂15克,麦芽10克,建曲10克,川朴1.5克,大白6克,炮姜5克,元胡10克,木香3克,二丑15克。

功能主治消积滞,散寒邪。主寒冷停食,凝结于下焦,壅滞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