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香叶的处方(五)

更新时间:2023-02-09 05:04:01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香叶的处方(五)

香叶(别名香艾。),味辛;性温,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疝气;阴囊湿疹;疥癣,小编整理出含有香叶的处方共32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五香白术散

处方沉香 水香 明乳香 丁香 藿香叶各15克 白术 罗参 白茯苓 薏苡仁 山药 扁豆 桔梗 缩砂仁 白豆蔻 粉草 莲肉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宽中和气,培土生金。治肺脾两虚,胸闷气短,饮食乏味,体倦便溏。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苏盐汤或枣汤调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九

处方2、竹叶石膏汤

处方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煨)4.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

功能主治治茧唇。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处方3、木香散

处方丁香 木香 当归(去芦,洗,焙)肉豆蔻(炮)甘草(爁)各600克 附子(去皮、脐,酣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300克 藿香叶(洗,焙)1.24千克 诃子皮45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疴痛,腹中雷鸣,胸脯痞闷,胁肋虚胀,及积寒久痢,肠滑不禁,肢体羸困,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1个,同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4、利膈丸

别名人参利膈丸(《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木香21克 槟榔23克 厚朴(姜制)60克 人参 藿香叶 当归 炙甘草 枳实(麸炒)各30克 大黄(酒浸,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或少用蒸饼亦可,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满;脾胃壅滞,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诸饮下。

摘录《医学发明》卷一

处方5、掌胃膏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壳)陈皮(去白)沉香 枇杷叶(去毛)青皮(去白)丁香 草豆蔻(去皮)木香 藿香叶 缩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米汤化下,日进二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九

处方6、交泰散

处方藿香叶 陈皮 肉豆蔻(生)半夏(制)青皮 酸木瓜 甘草(微炙)各15克 石菖蒲6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3片、紫苏3叶,水煎服。暑月加香薷。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7、助胃膏

处方白豆蔻仁 肉豆蔻(煨)丁香 人参 木香各30克 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 藿香叶 缩砂仁 甘草(炙)各60克 橘红(去白)山药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温中理气。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色青,或时夜啼,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如芡实大1丸,用米饮化下,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8、开胃正气散

处方厚朴1两,半夏1两,生姜4两,陈橘皮3分,藿香叶3分,甘草3分,人参3分,白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痰和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处方9、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 甘草(炒)芎藭 羌活 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60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理气化湿。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晕欲倒,痰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10、五香拈痛丸

处方木香 官桂 丁香 乳香 藿香叶 沉香各15克 斑蝥7枚 巴豆3粒(去油)

制法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11、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陈皮(一钱) 人参(一钱) 茯苓(去皮.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藿香叶(一钱) 蝉蜕(一钱) 厚朴(一钱) 羌活(一钱)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颈背拘急,鼻涕声重,耳作蝉鸣,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并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2、龙虎丹

处方黑牵牛、藿香叶(生)、天麻(去苗)、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微炒)、硫黄(结沙)、天竺黄(生研)、细辛(去苗.洗)、半夏(汤洗七次.生姜汁制)、附子(炮.去皮.脐)、何首乌(去粗皮)、羌活(去苗.洗.焙)、独活(去苗)、柴胡(去苗)、川芎(洗)、桔梗(生),各二两。寒水石(烧通赤.研.飞)一斤,茴香(淘.去土.焙)、甘松(洗去土.焙)、肉桂(去粗皮)、五灵脂(生)、白芷(生)、菊花(去土)、川乌(炮.去皮.脐)、白僵蚕(去丝.嘴.炒)、缩砂仁(生),各五两。牙硝(研)、木香(生)、水银(与硫黄用慢火结成沙子)、雄黄(研.飞)、麝香(研),各一两。地龙(去土)、白乾姜(炮),朱砂(研.飞)、白蒺藜(炮)、防风(去苗),各三两。乌蛇(酒浸.炙.去皮.骨)八两,龙脑(研)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剂,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新得、久患急、缓风,半身不遂,手脚筋衰;及风毒攻注,遍身疮疥,头风多饶白屑,毒风面上生疮,刺风状如针刺,风急倒作声,顽风不认痛痒,倁风颈生斑驳,暗风头旋眼黑,卂风面生赤点,肝风鼻闷眼俽瞩,偏风口眼斜,节风肢节断续,脾风心多呕逆,酒风行步不前,肺风鼻塞项疼,胆风令人不睡,气风肉似虫行,肾风耳内蝉鸣,阴间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薄荷酒嚼下。日进一服,重即两服。产后惊风,乱道见物,朱砂酒磨下;产后身多虚肿,血风,频增昏沉,身如针刺,发随梳落,面黄心逆,并煎当归酒嚼下,日进两服;若治伤寒,炒葱、豉,酒嚼下一、二服,盖覆出汗立愈;小儿惊风,薄荷酒化下少许;大人急风,口噤失音等,薄荷酒化灌之,常服茶、酒任下,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3、乳香圆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炒.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二两。乳香(研)、白芷、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一两。松脂(研)半两,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喝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一十五圆,冷酒吞下,茶清亦得,不拘时。

注意忌热物一时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4、洗澡药

处方干荷叶(三两) 藿香叶(三两) 威灵川(三两) 蒿本(三两) 陵零香(四两) 茅香(四两) 香白芷(二两) 甘松(二两)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燥痒,淋洗。

用法用量煎汤。无风处带热洗澡。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5、木香散

处方丁香、木香、当归(去芦.洗.焙)、肉豆蔻仁(炮)、甘草,各二十两;附子(去皮.脐.醋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十两;藿香叶(洗.焙)四十两,诃子皮十五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h,腹中雷鸣,胸膈痞闷,胁肋虚胀。及积寒久利,肠滑不禁,肢体羸困,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一个,同煎至六分,温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六和汤

处方缩砂仁、半夏(汤炮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甘草(炙),各一两。赤茯苓(去皮)、藿香叶(拂去尘)、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二两。香薷、厚朴(姜汁制),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前、产后,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甘草(炒)、川芎、羌活、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二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运欲倒,痰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如脱着沐浴,暴感风寒,头痛身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下,温酒调下亦得,可并服之。小儿虚风,目涩昏困,及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半钱,并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8、木香流气饮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两,陈皮(去白)二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甘草、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去枝.梗),各一斤;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干木瓜、石菖蒲、白术、白芷、麦门冬,各四两;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煨.切)、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六两;木通(去节)八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调顺荣卫,通流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治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少食,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水道赤涩。又治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热服。如伤寒头痛,才觉得疾,入连根葱白三寸煎,升降阴阳,汗出立愈。脏腑自利,入粳米煎。妇人血气症瘕,入艾,醋煎,并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消风丸

处方草乌头(半斤.用香油四两.炒令黄色) 麻黄(半两.去节根.先煎掠去沫.焙干) 白芷(半两) 附子(炮制.去皮脐.半两) 防风(去叉.一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藿香叶(一两) 干姜(炮.一两) 前胡(去芦.一两) 青橘皮(去白.炒.一两) 桂心(一两) 甘草(炙.二两) 龙脑(研.一分) 麝香(研.一分) 丁香(一分) 木香(一分) 白僵蚕(炒.一分) 蝉蜕(炒.半两) 皂角(不蛀者一两一分.去皮子.酥炙焦黄)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邪引颊,口歪僻,言语不正。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用温酒化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0、香薷圆

处方香薷(去土)、紫苏(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一两了。丁香、茯神(去木)、檀香、藿香叶、甘草(炙),各五钱。

炮制右为细末,炼蜜和圆,每两作三十圆。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至二圆,细嚼,温汤下,或新汲水化下亦得。小儿服半圆,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人参养胃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苍术(米泔浸一宿.洗.切.炒),各一两。藿香叶(洗去土)、草果(去皮膜)、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甘草(炙)二钱半,橘红七钱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不问风寒二证及内外之殊,均可治疗。先用厚被盖睡,连进此药数服,以薄粥汤之类佐之,令四肢微汗然。俟汗干,则徐徐去被,谨避外风,自然解散。若原自有汗,亦须温润以和解之,或有馀热,则以参苏饮款款调之;或尚头疼,则以浓煎生姜葱白汤下如圣饼子。三证既除,则不必服药,但节其饮食,适其寒温,自然平治。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轻发汗者,止由麻黄能开腠理,用或不能得其宜,则导泄真气,因而致虚,变生他证。此药乃平和之剂,止能温中解表而已,不致妄扰也。兼能辟山岚瘴气。四时瘟疫,常服尤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乌梅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之。兼治饮食伤脾,发为疟;或脾胃中虚寒,呕逆恶心,皆可化之。或发寒疟、寒疲及恶寒者,并加附子,是为十味不换金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2、豆蔻散

处方肉豆蔻1个(煨)木香 丁香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各3克 藿香叶3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温脾理气,和胃止呕,主小儿脾寒不运,胃失和降,呕吐,脘闷。

用法用量每次4~5克,煎藿香、枣子汤或生姜汤调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23、香薷丸

处方香薷(去根.一两) 紫苏(去麄梗.五钱) 干木瓜(五钱) 藿香叶(洗去砂土.五钱) 茯神(去木.五钱) 甘草(炙.赤色.二钱半) 檀香(二钱半) 丁香(二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烦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温汤送下,或新汲水化下。小儿每服半丸,不拘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4、藿胆丸

处方广藿香叶4000g 猪胆粉315g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特异,味苦。

炮制取广藿香叶粉碎成细粉,过筛;取猪胆粉用乙醇加热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干燥,磨成细粉,与广藿香叶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化浊,宣通鼻窍。用于风寒化热,胆火上攻引起的鼻塞欠通,鼻渊头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人参散

处方干葛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一两;木香、甘草(炙)、藿香叶,各一分。

炮制上件为末。

功能主治治中和气,止呕逆,除烦渴。治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气不顺,吐利止后,躁渴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放温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分涎散

处方藿香叶、蝎稍、白附子(炮),各一分。南星(炮.半两)、丹砂(研.一两)、腻粉(研.一两)、粉霜(研.一两)。

炮制上先将四味捣罗为末,次入丹砂、腻粉、粉霜同研匀。

功能主治治急风口噤,手足搐搦,涎潮作声不得出。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匕至二钱,薄荷茶调下,未吐利,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7、加减四君子汤

处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蓍(去苗),各一两;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常服调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点服,或用水七分盏,煎五分,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润体圆

处方防风(去芦及叉)一两半,白龙脑(别研)、乳香(别研如麻)、羚羊角末(别研如粉)、附子(炮.去皮、脐)、白僵蚕(微炒)、槟榔、肉豆蔻仁、沉香、蒺藜子(微炒)、丁香、蔓荆子(去白皮)、牛黄(别研如粉)、藿香叶、麻黄(去节、根)、生犀角末(别研)、雄黄(研飞)、麝香(研如粉)、木香、辰砂(研飞),各一两。茯苓(去皮)、白附子(炮)、羌活(去芦)、原蚕蛾(微炒)、人参(去芦)、肉桂(去粗皮)、川芎,各一两半。珍珠末(别研如粉)、独活(去芦),各三分。干蝎(微炒)、半夏(水煮三十沸.薄切焙干.生姜汁炒)、川乌头(炮.去皮、脐.捣碎.炒黄),各二两。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取肉)、天麻(去苗),各三两。琥珀(别研如粉)、腻粉(研)、白豆蔻仁,各半两。金箔(六十片为衣)。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炼蜜搜和,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手足不遂,神志昏愦,语言蹇涩,口眼僻,筋脉挛急,骨节烦疼,头旋眩运,恍惚不宁,健忘怔忪,痰涎壅滞,及皮肤顽厚,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温酒下,荆芥茶下亦得。如破伤中风,脊强手搐,口噤发,即以热豆淋酒化破三圆,斡口开灌下,少时再服,汗出乃愈。若小儿惊风诸,每服半圆,薄荷汤化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乌犀圆

处方白术(米泔浸一宿.切.焙干.微炒)、白芷、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天竺黄(细研)、虎骨(酒醋涂.炙令黄)、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熟)、何首乌(米泔浸一宿.煮过.切.焙)、败龟(酒醋涂.炙令黄)、桑螵(微炒)、缩砂仁、蔓荆子(去白皮)、丁香、晚蚕蛾(微炒),各三分(微炙)。细辛(去苗)、蘖本(去土)槐胶、阿胶(杵碎,炒)、陈皮(去白.微炒)、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炒黄)、羌活(去芦)、麝香(别研)、天麻(酒洗.切.焙)、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三日.炒)、茯苓(去皮)、独活(去苗)、人参(去芦)、羚羊角(镑)、藿香叶(去土)、槟榔川乌(烧令通赤.留烟少许.入坑内.以盏覆.新土围.食顷出)、肉桂(去粗皮)、沉香、麻黄(去根.节)、白僵蚕(去丝.嘴.微炒)、白附子(炮)、乾蝎(微炙)、防风(去芦)、白花蛇(酒浸一宿.炙熟用肉)、乌蛇(酒浸一宿.炙.去皮.骨.令熟.用肉)、木香,各一两。石斛(去根)、水银、蝉壳(去土.微炒)、川芎、肉豆蔻(去壳.微炮)、硫黄(末.用瓷盏盛.慢火养成汁.入前水银.急炒如青泥.细研)、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脐)、龙脑(别研)、朱砂(研飞)、雄黄(研飞)、牛黄(别研),各半两。狐肝(三具.腊月采取.同乌鸦一只.入新瓦罐内.以瓦盆子盖头.用固济.用炭火一称.烧令通赤.待烟尽取出.候冷.研令极细用)、乌鸦(一只.腊月采取.去嘴.翅.足)、腻粉(别研)一分,当归(去芦.酒浸.焙.炒)乌犀(镑),各二两。

炮制上五十八味,并须如法修事,捣研令细,炼白蜜合和,入酥,再捣五千下,圆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卒中诸风,牙关紧急,膈上多痰,或语言蹇涩,口眼斜。又治瘫缓,暗风病,手足潮搐,心神不安,遍身烦麻,肠风痔瘘,肾脏风毒,上攻下注。妇人血风,头旋吐逆,皮肤肿痒,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用薄荷汁与酒各少许,化三圆服之,良久再服,立有大效。常服一圆,不计时,薄荷汤或茶嚼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兰香散

处方兰香叶(烧灰)6克 铜青1.5克 轻粉0.3克

制法上为细末令匀。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气,鼻下赤烂。

用法用量看疮大小,掺患处。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31、大七香丸

处方香附子(炒)6千克 麦蘖(炒)3千克 丁香皮10千克 缩砂仁 藿香叶各7.5千克 甘松 乌药各2千克 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7.5千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虚寒,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下利腹痛,醉酒呕吐,冷痃翻胃,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1粒,盐酒、盐汤嚼下。如月水不调,并用炒姜酒嚼下,醋汤亦可。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肥腻。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32、除湿汤

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着;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处方33、丁香和胃丸

处方丁香 木香 沉香各15克 藿香叶 白茯苓(去皮)白豆菠仁 陈皮(去白)白术 人参各30克 半夏(姜制)9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止呕进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胸膈停痰,呕吐恶心,胁肋刺痛,饮食无味,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侯。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34、番薷丸

处方香薷(去土)紫苏(用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30克 丁香 茯神(去木)檀香(锉)藿香叶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主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1~2丸,细嚼,温汤或新汲水下。小儿服半丸,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35、抱龙圆

处方雄黄(研飞)四两,白石英(研飞)、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飞),各一两;藿香叶二两,天南星(牛胆制)十六两,牛黄(研)半两,阿胶(碎炒如珠)三两,金箔(研)、银箔(研),各五十片。

炮制上件为细末,入研者药令匀,用温汤搜和为圆,如鸡头实大。

功能主治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胸膈烦闷,心神不宁,恍惚惊悸,痰涎壅塞,及冶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6、豆蔻橘红散

处方丁香30克 木香30克 白豆蔻仁 人参(去芦头)白术 厚朴(生姜汁制)神曲(炒,)干姜(炮)半夏曲 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藿香叶(去土)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脾养胃,消食和中。主脾胃虚弱,食谷不消,泄泻,呕吐,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5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37、丁香散

处方人参半两,丁香、藿香叶,各一分。

炮制上件同杵,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去滓,稍热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8、藿香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治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9、木香分气圆

处方木香、丁香皮、香附子(炒.去毛)、蓬莪茂(煨)、缩砂仁、甘草,各四两;藿香叶、川姜黄、檀香、甘松(洗),各一两。

炮制上十味晒干,不见火,捣,罗为细末,稀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逆,心胸满闷,腹胁虚胀,饮食不消,干呕吐逆,胸膈痞满,上气咳嗽冷痰,气不升降,并宜服之。脾胃虚弱人最宜服。常服宽中顺气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生姜橘皮汤吞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沉香降气散

处方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叶 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 白檀60克 肉豆蔻 缩砂仁 桂花 槟榔 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 白茯苓(去皮)各15克 川姜(炮)枳实(炒)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温中和胃。主三焦痞滞,气不宜畅,心腹疼痛,呕吐痰沫,胁肋膨胀,噫气吞酸;胃中虚冷,肠鸣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及五膈五噎,心胸满闷,全不思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用水250毫升,同煎至175毫升,和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41、藿香半夏散

处方丁香皮半两,藿香叶一两,半夏(汤浸洗七遍.微炒黄色)二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胸满噎痞,短气倦怠,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七片,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2、龙脑饮子

处方缩砂仁、瓜蒌根,各三两;藿香叶二两四钱,石膏四两,甘草(蜜炒)十六两,大栀子仁(微炒)十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蕴积邪热、咽喉肿痛,赤眼口疮,心烦鼻衄,咽干多渴,睡卧不宁,及除痰热咳嗽,中暑烦躁,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至二钱,用新水入蜜调下。又治伤寒馀毒,潮热虚汗,用药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五、六片,煎至七分,温服,并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保胎资生丸

别名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90克 白术90克 白茯苓(研细末,水澄,蒸,晒干,入人乳再蒸,晒干)45克 广陈皮(去白,略蒸)60克 山楂肉(蒸)60克 甘草(去皮,蜜炙)15克 怀山药(切片,炒)45克 川黄连(如法炒七次)9克 薏苡仁(炒三次)45克 白扁豆(炒)45克 白豆蔻仁(不可见火)10.5克 藿香叶(不见火)15克 莲肉(去心,炒)45克 泽泻(切片,炒)10.5克 桔梗(米泔浸,去芦,蒸)15克 芡实粉(炒黄)45克 麦芽(炒,研磨,取净面)30克

制法上药共十七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胎。主妊娠三月,阳明脉衰,胎无所养,而胎堕者。

用法用量用白开水或清米汤、橘皮汤、炒砂仁汤嚼化下。

注意忌桃、李、雀、蛤、生冷。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44、千金养脾丸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皮)甘草 山药(炒)木香 丁香 白扁豆(炒)缩砂仁 薏苡仁 益智仁 藿香叶 红豆 肉豆蔻 干姜(炮)高良姜 三棱(炮)莪术(炮)神曲(炒)麦蘖(炒)陈皮 枳壳(炒)茴香(炒)苦梗(炒)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易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利,病后气不复常,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白汤或温酒送下。

备注方中红豆、枳壳,《医学入门》卷七作红豆蔻、枳实,另多胡椒一味。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45、藿连汤

处方正雅连2.1克(姜汁炒)紫厚朴(姜汁炒)藿香叶各3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吐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处方46、嘉禾散

别名谷神散

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为度)、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缩砂仁(去皮),各一两。大腹子(微炒)、随风子(如无.楝实.诃子亦得)、杜仲(去皮.用姜汁与酒合和涂.炙令香熟微焦)、石斛(细.酒拌.微炒)、藿香叶、木香、沉香、陈皮(去白),各三分。谷蘖(微炒)、槟榔(炒)、丁香、五味子(微炒)、白豆蔻(微炒.去皮)、青皮(去瓤)、桑白皮(微炒),各半两。白术(炒)二两,神僸曲(微炒)、半夏(汤洗七遍.生姜一分.切作片子.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各一分。甘草(炙)一两半。

炮制上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中满下虚,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不思饮食,或多痰逆,口苦舌酸,胸满短气,肢体怠惰,面色萎黄。如中焦虚痞,不任攻击,脏气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多食,尤宜服之。常服育神养气,和补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肥枣三枚,同煎至七分,温服不计时候。及疗四时伤寒,能调治阴阳,使无变动,克日得安。如疗五噎,入干柿一枚同煎,十服见效。如疗膈气,吐逆羸困,入薤白三寸、枣五枚同煎。妇人亦可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7、木香流气饮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60克 陈皮(去白)1千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炒)青皮(去白)甘草(爁)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各500克 人参 亦茯苓(去黑皮)木瓜 右菖蒲 白术 白芷 麦门冬各120克 草果 仁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术(煨;切)大腹皮 丁香皮 槟榔 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180克 木通(去节)24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痞满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食少,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去滓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48、匀气散

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二两。藿香叶、甘草,各八两。缩砂仁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除胀满噎塞,止呕吐恶心。常服调顺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末一字,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人参丁香散

处方人参15克 丁香 藿香叶各7.5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甘寒呕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上药为散,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

处方50、抱龙丸

处方雄黄(研飞)120克 白石英(研飞)生犀角 麝香(研)朱砂(研飞)各30克 藿香叶60克 天南星(牛胆制)500克 牛黄(研)15克 阿胶(碎,炒如珠)90克 金箔(研)银箔(研)各50片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用温汤搜和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胸膈烦闷,心神不宁,恍饱惊悸,痰涎壅塞;及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51、延龄煮散

处方茯神(去木)益智(去皮)防风(去叉)人参 桑寄生 藿香叶 甘草(炙,锉)沉香 熟干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心脏气虚,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十七引《杨子建护命方》

处方52、大正气散

处方厚朴(姜制,炒)藿香叶 半夏(汤泡七次)橘红 白术各30克 甘草(炙)槟榔 桂枝(不见火)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胃怯弱,风寒湿气内侵,心腹胀满,有妨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2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3、加减四君子汤

处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 甘草(炙)黄耆(去苗)各30克 人参 茯苓(去皮,焙)白术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入盐点服;或用水150毫升,煎至l00毫升,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54、六合定中丸

处方苏叶 藿香叶 香茹各120克 木香(另研)30克 赤茯苓60克 生甘草30克 木瓜60克 檀香(另研)30克 羌活60克 枳壳75克 厚朴(姜汁制)45克 柴胡30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杵匀为丸。

功能主治祛暑化湿,健脾和中。治中暑(冰水或冷水调服),霍乱转筋(阴阳水调服),泄泻,痢疾(温水调服),伤饮食(莱菔子煎汤下),心胃痛(吴萸煎汤下)。

用法用量每服4.5克。

摘录《医方易简》卷四

处方55、天麻乌蛇丸

处方天麻(酒浸一宿,切,焙)乌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炙)各30克 天南星(浆水浸一宿,切,焙)60克 半夏(浆水煮过,切,焙)15克 藿香叶 乌头(去皮、脐,生)各30克 白附子(生用)腻粉(研)各7.5克 仙灵脾(用叶)15克 雄黄(研)铅白霜(研)丁香各7.5克 犀角(镑屑)人参各15克 麝香(研)龙脑(研)各3克 干蝎(全者,去土,炒)7.5克 丹砂(研)15克 槐胶7,5克 桑螵蛸20枚(炙)蛇黄(烧,醋淬七遍,研)7.5克

制法上二十一味药,捣罗十五味为细末,入研药六味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痛心惊,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不自知觉。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临卧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56、香薷丸

处方香薷(去土)紫苏(用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30克 丁香 茯神(去木)檀香(锉)藿香叶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治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汤或新汲水下。小儿服半丸,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57、藿香厚朴汤

处方藿香叶 厚朴(去粗皮,用生姜60克切片,枣10枚劈破,同煮半日取出,去姜、枣,锉,焙)半夏(浆水浸一宿,切,汤洗七遍,入粟米30克同炒黄,去米)甘草(生,锉)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5克

制法上药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枣2枚劈破,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58、藿香散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半夏曲 甘草(炙)各15克 藿香叶30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涎嗽,及用攻下过度者。

用法用量每服1.5~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59、丁沉透膈汤

处方丁香15克 沉香15克 木香15克(并不见火)人参(去芦)15克 青皮(去白)神曲各30克 茯苓(去皮)甘草(炙)陈皮(去白)厚朴(姜汁制)草果仁 藿香叶(去土)半夏(泡七次)缩砂仁(去壳)各60克 白豆蔻(去壳)白术(去芦,炒)麦蘖(炒)香附子(炒去毛)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胸膈痞闷,或时膨胀,腹中刺痛,饮食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1枚同煎,去滓热服。

摘录《卜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60、聚香饮子

处方檀香 木香 乳香 沉香 丁香(以上不见火)藿香叶各30克 玄胡索(炒,去皮)片子姜黄(炒)川乌(炮,去皮尖)桔梗(去芦,锉,炒)桂心(不见火)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七情所伤,遂成七庙,心腹胀痛,痛弓I腰胁连背,不可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