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7:40:53作者:百科
[拼音]:weishengsu B12
[外文]:vitamin B12
分子中含有3 价钴和多个酰胺基的红色多环化合物,又称钴胺素或氰钴胺,属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在中性或弱酸性水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可缓慢分解。其结构式见图。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贫血及神经症状(恶性贫血)。
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
(1)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参与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如使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而将甲基转移给甲基受体(如同型半胱氨酸),使甲基受体成为甲基衍生物(如甲硫氨酸即甲基同型半胱氨酸),反应如图所示。因此维生素B12可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缺乏时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2)保护叶酸在细胞内的转移和贮存。维生素B12缺乏时,人类红细胞叶酸含量低,肝脏贮存的叶酸降低,这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甲基从同型半胱氨酸向甲硫氨酸转移困难有关,甲基在细胞内聚集,损害了四氢叶酸在细胞内的贮存,因为四氢叶酸同甲基结合成甲基四氢叶酸的倾向强,后者合成多聚谷氨酸。
需要量人体对维生素B12的需要量很少,每日不到1μg,再加之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B12相当丰富,因此一般不会出现营养不良性维生素B12缺乏。
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最多见的原因是缺少内部因子。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必须在胃内与内因子(一种糖蛋白,由胃粘膜壁细胞分泌,是胃液的正常成分)结合,才能被小肠粘膜细胞吸收。患某些疾病时,体内出现抗内因子的自身抗体,阻止维生素B12的吸收,例如恶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及胃液中存在着两种内因子抗体,一种是阻止胃液中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的阻断抗体,另一种是能与内因子-B12复合物或游离的内因子结合,从而阻止内因子与回肠粘膜上皮细胞膜受体结合的结合抗体。由于这两种抗体的存在,维生素B12的吸收量降低。在需要量增加(妊娠期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慢性肠炎、腹泻、长期素食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长期服避孕药可使血清维生素B12含量降低)等情况下均可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在体内含量不足,使组织中叶酸含量下降,嘌呤及嘧啶生物合成受到阻滞,引起 DNA合成障碍,影响到全身多种组织,以造血组织最为严重。由于DNA合成障碍,细胞分裂发生阻滞,幼稚红细胞的核停留于肉状结构,不能固缩,整个细胞体积变大,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的临床表现有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其他红细胞型贫血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主要病理改变为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变性,症状有下肢瘫痪、共济失调、感觉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往往与贫血的程度不相平行(见脊髓疾病)。
营养水平鉴定鉴定方法有:
(1)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是最直接的鉴定方法。血清维生素 B12的浓度低于100μμg/ml,即可诊断为维生素B12 缺乏(正常值为100~300μμg/ml)。
(2)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测定是间接的方法,维生素B12缺乏时,由于特殊的代谢障碍,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排出量增多,但是叶酸缺乏时并不增加,故可用来区分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以放射性钴为标记的维生素 B122.0μg给受试者口服,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1000μg,然后测定48小时内尿的放射性。维生素B12吸收正常者,48小时能排出口服放射性钴的5~40%;维生素B12吸收有缺陷者(如恶性贫血、胃切除后、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则只有 5%以下。
(4)治疗性试验,是临床工作中最早采用、最简单方便的一种诊断手段,在不具备开展上述各种检查的条件时,可采用此法。用维生素B12治疗后网组织红细胞上升,同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转变成正常形态的红系细胞,即可判断为维生素B12缺乏。
食物来源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食品有鱼、肉、贝壳类、奶、蛋类、肝、肾等。植物性食品均不含维生素B12,但豆豉(中国四川省民间习惯食用的一种大豆发酵制品)是唯一例外,可做为维生素B12的食物来源。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恶性贫血疗效较好)。此外也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炎、神经萎缩等)、肝炎、白细胞减少症等,但用量都很大,而疗效并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