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4:26:14作者:百科知识库
精制狗皮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
名称精制狗皮膏
拼音Jingzhi Goupi Gao
成份生川乌 防己 山柰 透骨草 延胡索 干姜 辣椒 蟾酥 樟脑 冰片 薄荷脑 水杨酸甲酯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用于筋骨痛,急性挫伤,扭伤,风湿痛,关节痛,胁痛,肌肉酸痛等症。
用法用量贴患处。
注意事项凡对橡胶膏过敏、皮肤破裂、糜烂者不宜贴用。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
执行标准WS3-B-1665-93
精制狗皮膏(《中药制剂手册》)处方生川乌800两,防己256两,山柰256两,透骨草160两,元胡160两,干姜128两,辣椒32两,蟾酥3两,樟脑128两,薄荷脑96两,冰片48两,冬青油56两,辅料:橡胶656两,羊毛脂80两,凡士林32两,氧化锌640两,松香544两,汽油1856两。
制法上药蟾酥至冬青油与后药单放。将生川乌至辣椒等七味共轧为3号粗末,蟾酥、松香分别轧为细粉,过80目细罗,橡胶轧为薄片。取生川乌等七味粗末用4倍量90%乙醇按渗漉法提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为稠膏约460两。取蟾酥细粉用热回流法提取二次,第一次加4倍量80%乙醇,回流3小时,第二次加3倍量60%乙醇,回流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为稠膏约1两半。将橡胶薄片置汽油内,立即搅拌使胶片很快松散,搅拌30分钟后,密封浸泡18~36小时。取浸泡后的胶浆置搅拌罐内,搅拌3小时,加入冬青油、羊毛脂、凡士林,搅拌1小时,加入氧化锌,继续搅拌,1小时后,加入松香,搅拌2小时加入樟脑、薄荷脑、冰片和蟾酥浓缩膏及生川乌等浓缩膏,将所有药料加完后,继续搅拌2小时至全部溶解、均匀为止。移入滤胶机内,用80~100目铜筛网过滤,装入桶内密封,静置3-7天。取混合胶浆置涂胶机上涂胶。在涂胶前1小时,开放送热设备,待烘道温度达85-90℃时,开始涂胶。每涂20公尺落机(剪下)一次。将落机胶布切为6公分宽小段,每两段胶面中间夹一层硬质纱布(或塑料薄膜),再切成4.5公分长的小片。上药一料,约用白布500米,纱布300米,切6×4.5公分片75,000片,公差率±3%。要求胶面匀平,薄厚一致,每张6×4.5公分,每袋装四张,密封,置室内阴凉干燥处。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寒止痛。主筋骨痛,急性扭伤、挫伤,肌肉疼痛及风湿痛,肝区疼痛。
用法用量先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撕去纱布,贴敷。根据面积大小,贴1~3张。
别名珍珠透骨草,竹格叉,吉盖草,枸皮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①地构叶于5~6月间开花结实时采收,晒干。②凤仙于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细枝,晒干。
性状①珍珠透骨草 为植物地构叶的带有根茎的干燥全草。根茎圆柱状,长约10厘米;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木质状。茎圆柱形或微有棱,长10~20厘米,下端直径1~2毫米;表面淡绿色至灰绿色,被有灰白色柔毛;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多卷曲皱缩,灰绿色,被灰白色柔毛;质脆,易脱落。有时花序上留有圆形小花和果实。气微,味淡。以色绿、枝嫩、带有珍珠状果实者为佳。主产山东、河南、江苏。此外,甘肃、山西、陕西亦产。②风仙透骨草 为植物风仙的干燥茎,呈长圆柱状,长30~60厘米,下端直径1~2厘米,多皱缩,具纵棱,表面黄棕色至淡棕色,节部膨大,有叶痕及芽痕,或少有分枝。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或有白色膜质状髓。气微弱,味微酸。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新疆等地。透骨草的药材品种比较复杂,除上述使用较广的两种外,尚有下列几种:①羊角透骨草 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产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参见“角蒿”条。②铁线透骨草(《医学指南》)为毛茛种植物黄花铁线莲的干燥全草,产河北、北京。参见“黄花铁线莲”条。铁线透骨草商品中尚有用细叶铁线莲的全草者。③东北地区尚用豆科植物山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假香野豌豆的全草作透骨草。参见“山野豌豆”条。④云南、贵州地区则用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枝叶作透骨草。参见“透骨香”条。透骨草始见于《救荒本草》,据所述图形,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并非本品。《纲目》有名未用中载有透骨草,但形态不详。《本草原始》的透骨草系指大戟科的地构叶。《纲目拾遗》引《灵秘丹药笺》云:“风仙花一名透骨草。”即凤仙花科的凤仙;所引《医学指南》的铁线透骨草,则为毛茛科铁线莲属的透骨草,可见古代药用的透骨草已非一种。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①《纲目》:“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寒湿脚气”②《灵秘丹药笺》:“疗热毒”③《山东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活血,止痛”
2、延胡索别名玄胡素,元胡,延胡,玄胡索,元胡索。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5~6月间当茎叶枯萎时采挖。挖取后,搓掉外面浮皮,洗净,分别大小,放入开水中烫煮,随时翻动,至内部无白心呈黄色时,捞出晒干,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潮及虫蛀。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或为栽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主产浙江。
性状干燥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1~2厘米,表面黄色或褐黄色,顶端中间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或有疙瘩状凸起。质坚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有蜡样光泽。无臭,味苦。以个大、饱满、质坚、色黄、内色黄亮者为佳。个小、色灰黄、中心有白色者质次。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①《雷公炮炙论》:“治心痛欲死”②《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③《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④《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备注东北辽宁等地产一种山延胡索,为同属植物东北延胡索的块茎。在《本草》中最早捉及的即为此种,如《本草拾遗》云:“延胡索生奚国,从安东来,根如半夏,色黄。”东北地区所产的山延胡索,除上述品种外,还有同属植物迷延胡索和齿瓣延胡索的块茎。江苏所产的苏延胡,为同属植物土延胡的块茎,药材直径0.5~1.2厘米,表面黄色至土黄色;断面黄白色,粉状,中间多已裂或空隙,品质较差,产量极小。
3、防己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解离,载君行,石解。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木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异叶马兜铃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纵剖为2~4瓣,晒干。异叶马兜铃根则在春、秋采挖。
性状①粉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少弯曲,弯曲处有横沟而呈结节状的瘤块样,长10~15厘米,直径1~3厘米。未刮去栓皮者表面灰棕色,粗糙而多细皱,多数可见明显横向突起的皮孔,已刮除栓皮者,表面灰白色,较平滑,可见深色的横沟纹。切开面浅棕白色,粉质,维管束浅棕色,呈弯曲的横曲纹或皱纹。横断面平坦,有明显的浅棕色,呈弯曲的横曲纹或皱纹。质重而坚脆,易折断。气无,味苦。以去净栓皮,干燥,粗细均匀,质重,粉性大,纤维少者为仕。主产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集散于汉口,故名汉防已。②广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体稍弯曲,弯曲处有深横沟,长8~15厘米,直径1.5~4.5厘米。未刮栓皮者,表面棕色,粗糙,且多纵皱纹;有的只刮掉部分栓皮,露出灰黄色的皮层;栓皮全部刮掉者,表面灰黄色,较光滑。切开面灰白色或浅棕黄色,缺乏粉质,可见纵向及横向或弯曲排列的维管束,顺着维管束的方向,易呈刺片状剥下。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可见细而较密的放射状纹。气微香,味微苦而涩。以块大、粗细均匀、质重者为佳。产广东、广西等地。③木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屈曲不直。长约15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黑褐色,有深陷而扭曲的沟纹,可见横长的皮孔状物及除去支根的痕迹。质较坚硬,呈木质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无粉质,皮部极薄,木部几全部木化,可见放射状狭窄的导管群穿过。气无,味微苦。产于河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仅草药中使用,参见“黑皮青木香”条。④汉中防己为异叶马兜铃的根,呈圆柱形而弯曲。长8~15厘米,直径2~3厘米。通常均已除去外皮而呈浅棕黄色,残留的栓皮呈灰褐色,较平坦。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皮部较厚,木部可见放射状的导管群,导管群在中央方向多联合成1束,向外方2歧或3歧分叉。气微香,味苦。产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
功能主治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①《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②《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③《药性沦》:“汉防己:治湿风口面歪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④《医学启源》:“疗胸中(《本草发挥》引「胸中」作「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去留热”⑤《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燥脾湿,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⑥《本草再新》:“利湿,除风,解火,破血。治膀胱水肿,健脾胃,化痰”
备注防己药材较为复杂,主要分粉防己和木防己两类。木防己药材包括广防己和汉中防已,有时也包括防己科的木防己。其中汉中防己,即《唐本草》所说“出汉中者”。此外,个别地区尚有以防己科植物青藤(参见“青风藤”条)、蝙蝠葛(参见“蝙蝠葛根”条)和马兜铃科植物淮通马兜铃(参见“淮通”条)、大叶马兜铃(参见“朱砂莲”条)等的根部作防己使用。
4、冰片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
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生境分布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性状①龙脑冰片 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②机制冰片 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5、干姜别名白姜,均姜,白姜,干生姜。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挖取,去净茎叶、须根、泥沙,晒干或微火烘干。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为扁平、不规则的块状,有指状分枝。长4~6厘米,厚0.4~2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在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质坚实,断面颊粒性,灰白色或淡黄色,质松者则显筋脉,有细小的油点及一明显的环纹。气芳香,味辛辣。以质坚实,外皮灰黄色、内灰白色、断面粉性足、少筋脉者为佳。
功能主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6、松香别名松脂,松膏,松肪,松胶香,沥青,白松香,松胶,黄香,松脂香。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取得的油树脂,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遗留物。多在夏季采收,在松树干上用刀挖成V字形或螺旋纹槽,使边材部的油树脂自伤口流出,收集后,加水蒸馏,使松节油馏出,剩下的残渣,冷却凝固后,即为松香。置阴凉干燥处,防火、防热。
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性状松香为不规则半透明的块状,大小不等。表面黄色,常有一层黄白色的霜粉。常温时质坚而脆,易碎,断面光亮,似玻璃状。有松节油臭气,味苦。加热则软化,然后溶化,燃烧时产生棕色浓烟。以块整齐、半透明、油性大、气味浓厚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治痈疽,疔毒,痔瘘,恶疮。疥癣,白秃,金疮,扭伤,风湿痹痛,疠风瘙痒。①《本经》:“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②《别录》:“主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③《药性论》:“杀虫,用之主耳聋;牙有蛀孔,少许咬之不落;能贴诸疮脓血,煎膏生肌止痛,祛风”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下气除邪;煎膏主瘘烂,排脓”⑤《滇南本草》:“疗赤白癜风,厉风”⑥《医学入门》:“治历节酸痛,生津止渴,固齿,聪耳明目;入滋补药和服,壮阳,实阴茎,令人有子”⑦《纲目》:“强筋骨,利耳目。治崩带”⑧《本草备要》:“祛风去湿,化毒杀虫”
7、山柰别名三藾,沙姜,山辣,三奈子,三赖,三柰,三藾,山柰。
来源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12月至次年3月间,地上茎枯萎时,挖取二年生的根茎,洗去泥土,横切成片。用硫黄烟熏1天后,铺在竹席上晒干。切忌火烘,否则变成黑色,缺乏香气。
生境分布栽培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主产广西。云南、广东、台湾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厚片,直径1.5~2厘米,厚2~6毫米。外皮红棕色,皱缩,有时可见根痕、鳞叶残痕及环纹.断面灰白色,富于粉质,光滑而细腻,略凸起,而外皮皱缩,习称“缩皮凸肉”。质脆,易折断。气芳香,略同樟脑;味辛辣(但与姜味不同)。以色白、粉性足、饱满、气浓厚而辣味强者为佳。
功能主治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①《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②《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③《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④《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8、蟾酥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夏、秋季捕得蟾蜍后,将体表洗净,晾干,然后刺激其耳后腺及皮肤腺,使之分泌浆液。浆液须盛于瓷器内,忌与铁器接触,否则易变黑色;并须立即加工,以免时间过久而变质。
生境分布产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辽宁、湖北、新疆亦产。
性状干燥的蟾酥呈扁圆形团块状、饼状、棋子状或片状。表面光亮,有的不平而具有皱纹,淡黄色、紫红色或棕黑色。团块状或饼状者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茶褐色,如胶质状而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折断,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嗅之作嚏,味麻辣。遇水即起泡沫,并泛出白色乳状液;用锡纸包碎块少许,烧之即熔为油状。以质明亮、紫红色、断面均一、沾水即泛白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强心,止痛。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①《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②《日华子本草》:“治脱溃团K帜Γ恢窝隼洌⒅羝晕廛镙敲缰鞣笱鄄⒁跄摇雹邸侗静菅芤濉罚骸俺莘熘醒觯灾嚼佔诱焊审杆稚傩恚谘龃Π粗雹堋兑窖朊拧罚骸爸饔妇茵壑遵ю撸磺卸翊缪ⅰ雹荨陡倌俊罚骸爸畏⒈仇鄞磺卸裰住雹蕖侗静菡罚骸爸畏纭⒊嫜劳矗灾侥檎荷傩淼愠莘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