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4:25:09作者:百科知识库
吴茱萸(别名食茱萸吴萸、茶辣、漆辣子、优辣子、曲药子、气辣子。),辛;苦;热;小毒,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小编整理出含有吴茱萸的处方共114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61~720共60个。
处方1、当归养血汤处方当归1钱,白芍(炒)1钱,熟地黄1钱,茯苓(去皮)1钱,贝母(去心)7分,瓜蒌(去壳)7分,枳实(麸炒)7分,陈皮7分,厚朴(姜汁炒)7分,香附7分,抚芎7分,苏子(炒)7分,沉香5分,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茱萸,用连)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年老之人,阴血枯搞,痰火气结,升而不降,饮食不下,乃成膈噎之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竹沥磨沉香调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2、当归汤处方当归3两,续断3两,干姜3两,麦门冬3两,芎䓖3两,桂3两,白芍药4两,吴茱萸4两,黄耆2两,甘草2两,香白芷2两,熟地黄6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补中下虚弱。
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盏,煎药2钱,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3、白术散处方白术3分,白茯苓2两,桂心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曲3分(微炒黄色),草豆蔻1两(去皮),大麦糵1两(微炒令黄),木香1两,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两(去芦头),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劳,胃中虚冷,饮食不消,腹胁胀满,忧恚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4、当归散处方当归1两(锉,微炒),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芎䓖半两,桂心1两,蓬莪荗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赤芍药3分,木香半两,槟榔1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疝瘕及血气,攻刺心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5、当归汤处方当归(切,焙)3两,桂(去粗皮)3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两,细辛(去苗叶)2两,木通(锉)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呕哕,手足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酒半盏,加大枣2个(去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6、安胎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川芎1两,吴茱萸(汤泡)半两,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补荣卫,养胎气。主妊娠宿有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伤胎多堕。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注意忌生冷果实之物。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淇笺注:天地以大气春生夏长,人身以心肝应之,若有宿冷者,春气不温也,以吴茱萸温之;胎痿不长者,夏气不大也,以川芎大之;白术、甘草乃培土以补其母也。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处方7、白术丸处方白术3两(生姜2两同捣令烂,慢火炒令黄色),桂心半两,槟榔1两,高良姜1两(锉),木香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阿魏1分(面裹爆,令面熟为度),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煎醋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窒滞胀闷,腹内鸣转,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嚼下。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8、苍术丸处方苍术1两,黄连(去须)1两,当归(焙)1两,诃黎勒皮(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炮)1两半,吴茱萸(汤洗,炒干,称)1两,艾叶(炒)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龙骨2两。
制法上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痢,瘦弱,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9、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1两(去皮),木香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微炒),诃黎勒1两(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锉),草豆蔻1两(去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冷弱,食不消化,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10、甘遂丸处方甘遂(微炒黄色)1两,芫花(醋炒黄色)1两,桃仁(汤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芎藭1两,当归(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蜀椒(去闭口及目,炒出汗)1两,吴茱萸(汤淘7遍,焙干,炒)1两,厚朴(去粗皮1两,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药除桃仁外,捣罗为末。入桃仁捣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气。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煎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处方11、苍术丸处方苍术(切,焙)1两,吴茱萸(汤浸洗)1两,破故纸1两,胡芦巴1两,川姜半两,草乌半两(并炮),山药2两。
制法上药各精细炮治如法,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驻颜,减小便,除盗汗。丈夫四十岁以上者可常服,耳目水不昏聋,髭发不白。主男子、妇人一切虚冷之疾,妇人久不生产,似带疾,而非其时有遗沥者。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川楝子、茴香各一两,川乌半两。
摘录方出《续本事》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五
处方12、白术丸处方白术1两,当归3分,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桔梗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石斛1两(去根,锉),黄耆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冷气,心腹痞满,不思饮食,四肢少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13、交泰丸处方黄连1两(姜汁浸,黄土炒),枳实1两(麸炒),白术(去芦,土炒)1两,吴茱萸(汤泡,微炒)2两,归尾(酒洗)1两3线,大黄(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1两煎取,洗大黄1昼夜.功碎晒干,仍以酒拌晒之,9蒸9晒)4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胸中痞闷难当,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白滚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14、妇女调经膏处方益母草1两,延胡索1两,穿山甲1两,香附2两,南红花1两,巴豆1两5钱,川芎1两,丹皮5钱,柴胡2两,生地3两,干姜1两,苍术1两,吴茱萸1两,透骨草1两,木香5钱,荆芥2两,小茴香2两,蕲艾1两,边桂5钱,薄荷1两,防风2两。
制法用香油10斤,将药浸在油内,冬七日,夏三日,熬至药焦,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入炒章丹4斤,搅熬成膏。
功能主治经血不调,阴寒肚疼,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将膏摊于布上,微火化开,贴于丹田穴,大小酌用,临时用姜片擦净。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处方15、当归散处方当归(锉,微炒)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高良姜(锉)半两,白芍药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1分(汤浸7遍,炒令黑)。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16、丁香丸处方丁香1分,母丁香1分,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硫黄(研)1分,干姜(炮裂)1分,矾石(飞过)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吴茱萸(汤洗,焙干)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分。
制法上为末,拌匀,别用肥好巴豆30枚,去皮心膜净,别研为膏,出八分油了,与前末同研拌匀,用蒸枣肉和剂为丸,如豌豆大,放干。
功能主治胃寒痰饮,噫醋吞酸,胸膈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5丸,不拘时候,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17、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丁香3分,诃黎勒3分(煨,用皮),桂心3分,细辛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虚寒,心膈壅滞,头目不利,鼻流清涕,日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以温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18、丁香丸处方丁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炮)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五味子半两,诃黎勒(去核)半两,槟榔(锉)半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胃气虚冷,腹胀食减,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19、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3分,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诃黎勒1两(煨,用皮),益智子3分(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虚冷,饮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20、华佗赤散处方丹砂12铢,蜀椒18铢,蜀漆18铢,干姜18铢,细辛18铢,黄芩18铢,防己18铢,桂心18铢,茯苓18铢,人参18铢,沙参18铢,桔梗18铢,女萎18铢,乌头18铢,雄黄24铢,吴茱萸30铢,麻黄2两半,代赭2两半(细辛、姜、桂、丹妙、雄黄不熬,余皆熬之)。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风口噤,疟不绝;妇人产后中风寒,经气腹大。
用法用量按:《伤寒总病论》有常山。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麻、乌、辛、桂、椒、姜、茱萸,一派辛温散表药中,而兼黄芩、女萎、砂、桔、防己清解麻、乌等热毒;参、苓守五脏真气;丹砂、雄黄性虽重着,得麻、乌、姜、辛鼓舞之力,当无郁遏邪气之虞;代赭镇摄逆气,《本经》有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女子赤沃漏下之功;蜀漆专主寒热痰积,故可兼治疟证之寒热不绝。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21、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面裹煨)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吴茱萸1两,龙骨(生用)1两,白茯苓(去皮)1两,细辛(洗)1两,桂心(不见火)1两,荜茇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虚冷,泄泻不止,腹胁引痛,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心用米汤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处方22、沉香散处方沉香1两,赤芍药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诃黎勒皮2两,槟榔1两,红雪2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冲心,烦闷喘促,脚膝酸痛,神思昏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23、参归丸处方人参、熟艾,石蒲3两,白术1两4钱,扁豆2两,白芍2两,川芎2两,山药2两,吴茱萸2两。
制法糯米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淋沥,白带日夕无度,腹冷腰疼,小腹膨胀,内热头眩,或成五色者。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熟艾用量原缺。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24、附子丸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艾叶3分(微炒),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皮半两,龙骨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用醋煮饭令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冷痢不食,腹痛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25、艾叶丸处方艾叶半两,赤芍药半两,干姜半两,附子半两,陈皮1两,当归1两,川芎3分,吴茱萸1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虚腹胁 (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酒或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26、防风汤处方防风1两,麻黄1两,芎䓖1两,人参1两,芍药1两,当归1两,茯苓1两,半夏1两,甘草1两,鳖甲2两,生姜2两,桂心2两,杏仁1两半,赤小豆1升,贝子5枚,乌梅5枚,大枣20枚,吴茱萸5合,犀角半两,羚羊角半两,橘皮1两,薤白14枚。
功能主治脚痹,并主毒气上冲心胸,呕逆,宿癖,积气。疝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风散”。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防风汤方下主治脚痹,毒气冲心,虽合桂枝、麻黄二方和营开痹为主,究其所治,尤在冲心毒气,攻以犀角、羚羊、鳖甲、贝子解毒舒筋,散血消坚之味,协济桂枝、麻黄之力;参、苓、芎、归,又协济犀角、羚羊、鳖甲、贝子之力也。然痹湿外着,必有痰气内伏,有诸内,形诸外,是二陈、姜、半又不可缺,其吴茱萸下气逐痹,赤小豆利水泄热,薤白涤除陈垢,乌梅收敛脾津,各有所主。至于防风一味,乃卒伍卑贱之职,《千金》独取名方者,以《本经》主治恶风,风行周身骨节疼,为治风之专药。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27、护心夺命丹处方肉豆蔻1两5钱,白芍药(酒炒)6两,炙甘草1两,广橘红3两,白扁豆(炒)3两,滑石6两,赤曲(炒,研)4两,莲肉(去心,炒焦黄)5两,绿色升麻(醋炒)2两5钱,川黄连(切片,拌好酒,同吴茱萸浸二宿,瓦上炒干,分开连、萸各贮,用净黄连)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虚弱人患痢及痢久脾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如噤回痢并虚弱人,即以前方中去豆蔻,另以人参3钱煎浓汤送下。白痢,加茱萸1两。
摘录《广笔记》卷一
处方28、当归茱萸汤处方当归、吴茱萸(炮,焙干)、小茴香(炒)、甘草、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内钓。
摘录《幼科发挥》卷二
处方29、陈皮竹茹汤处方陈皮(去白)、白茯苓、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茱萸)。
功能主治痘疮之后呕吐者。
用法用量用竹茹1团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处方30、保命丹处方吴茱萸(拣净)1斤(分4份煮,酒、米醋、盐水、童便各浸1宿,晒,焙干),泽泻2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脐下,搐痛,以致闷乱。或阴间痒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简明医彀》卷三
处方31、沉香散别名沉香汤
处方沉香1两,白豆蔻肉1两,青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3分,肉桂1两(去粗皮),槟榔3分,吴茱萸3分(炒令焦),厚朴3分(去粗皮,用生姜自然汁炙令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不思饮食,及冷气攻,腹胁疼痛,四肢少力,口吐酸水,吃食无味。
用法用量沉香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32、甘草汤处方甘草2两,生姜2两,五味子2两,人参1两,吴茱萸1升。
功能主治虚羸惙惙,气欲绝。
用法用量上5味,(口父)咀。以水4升,煮茱萸令小沸,去滓纳药,煮取1升6合,分2服。服数剂佳。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参、姜、吴萸温中散寒,乃吴茱萸汤之变方。彼用大枣以行脾津,此用甘草以和胃气,五味子以收津液也。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33、阿魏丸处方阿魏1两(以醋1碗煎成膏),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用阿魏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气攻心腹,久不愈,面色青黄,四肢多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34、白术散处方白术8分,茯苓8分,吴茱萸4分,橘皮6分,荜茇4分,厚朴8分(炙),槟榔10分,人参6分,大黄10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呕吐酸水,结气筑心。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煮姜、枣汤下,1日2次。渐加至2匕半,觉热即少饮食2-3口压之。
注意忌酢物,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处方35、防己汤处方防己1两,百合(干者)1两,郁李仁(去皮,别研如膏)1两,木通(锉)1两半,吴茱萸(陈者,海7遍,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当归(切,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结瘕气结,腹满如石,气急少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处方36、沉香保生丸处方黄柏4两,茴香1两,川楝子1两,菟丝子1两,苁蓉5钱,牛膝5钱,白芍药5钱,白茯苓5钱,杜仲5钱,石斛5钱,熟地黄5钱,威灵仙5钱,地骨皮5钱,枸杞子5钱,干山药5钱,生地黄5钱,北五味子5钱,山茱萸5钱,麦门冬5钱,莲花蕊5钱,生鸡头肉5钱,藿香叶5钱,当归5钱,葫芦巴5钱,川芎5钱,泽泻5钱,白术5钱,人参5钱,巴戟5钱,黄耆5钱,羌活5钱,菖蒲5钱,独活5钱,黄连5钱,广木香5钱,沉香5钱,吴茱萸5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乌须发。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以温酒或盐汤送下。服至2月,髭发俱黑。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37、沉香至宝丸处方沉香3两,蒙桂2两,三七3两,香附3两,厚朴3两,蔻仁3两,槟榔3两,山楂3两,枳壳2两,牙皂2两,小茴1两,苍术3两,广木香3两,吴茱萸3两,莱菔子3两,藿香3两,栀子3两,砂仁2两,大茴1两,檀香木2两,大黄2两,蓬莪术2两,玄胡索2两,苏木2两,牵牛子2两,广橘皮2两,公丁香2两,茵陈2两,郁金2两,降香2两,三棱2两,云苓2两,良姜2两,乳香2两,没药2两,巴豆霜2两,雄黄3两,冰片5钱,薄荷冰8钱,麝香6钱。
制法除雄黄为衣,冰片、薄荷冰、麝香另乳外,余药为细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开胸利膈。主胸腹腰胁胀痛,反胃噎膈,嗳气吞酸,食积气积,醉饱。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处方38、补益白薇丸别名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泽兰半两,牛膝半两(去苗),熟干地黄1两,牡丹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芎䓖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茯苓3分,细辛1两,赤石脂1两,龙骨1两,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黄耆1两(锉),续断半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劳损,腹内冷气,脚膝无力,面色萎黄,饮食减少,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白薇丸(《普济方》卷三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处方39、补中芎䓖汤处方当归(洗,焙)1两,干姜(炮,洗7次)1两,川芎1两,黄耆(蜜炙)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杜仲(炒令丝断)1两,人参(去芦头)1两。
功能主治风虚冷热,劳损冲任,月水不调,崩中暴下,腰重里急,淋沥不断;及产后失血过多,虚羸腹痛或妊娠胎动不安,下血连日,小便频数,肢体烦倦,头晕目睹,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处方40、良姜散处方高良姜(锉,炒)1分,苍术(米泔浸1宿,锉,炒)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烙)3分,肉豆蔻(去壳)3分,吴茱萸(汤浸,焙,炒)3分,人参3分,诃黎勒皮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不止,心腹(疒丂)痛,烦渴。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高良姜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41、沉香和中丸别名沉香中和丸
处方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肉豆蔻(面裹,煨熟)半两,半夏(汤洗7次,生姜制)半两,人参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水银半两,硫黄半两(二味研,结砂子)。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痰饮气痞,呕吐涎沫,粥药难停。
用法用量沉香中和丸(《普济方》卷一六四)。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42、豆蔻散处方肉豆蔻2枚,麻黄(去根)1分,木香1分,蛜(虫祁)5个(糯米炒令黄,去末),吴茱萸1铢,白术1分,干姜2铢(炮),大黄8铢(湿纸裹煨),诃黎勒2枚(炮),茯苓(去皮)8铢,甘草1分(炙),附子8铢(炮,去皮),青橘皮2-7片,桂心3铢,槟榔2枚,当归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两感伤寒结胸,壮热恶寒,饮食不下,大小肠秘塞,阴毒昏沉,脐下水结撮痛,四肢逆冷,心躁,不省人事,食症结聚,心下逆满,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大枣3枚,水1盏,煎至7分,食后热服,盖覆。若胸腹内痛,空心服。如稍溏利无妨。
摘录《博济》卷一
处方43、当归汤处方当归3两,桔梗2两,吴茱萸3两,桂心3两,芍药2两,大黄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心痛,冷痛,腹满如锥针刺,及虫啮心痛。
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2升3合,去滓,纳鹤虱1两搅,温1沸,分3服,空腹服之,微利为度。
注意忌猪肉、生葱。
摘录《外台》卷七引《延年方》
处方44、白术丸处方白术1两,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诃黎勒1两(煨,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人参半两(去芦头),桔梗半两(去芦头),桂心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细辛半两,荜茇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腹胁胀满,或时寒极,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注意忌生冷、油腻、湿面。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5、赤石脂丸处方川当归2两半(去芦,酒浸),赤石脂(一色不杂者)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熟干地黄1两(自蒸者。铺中者再蒸),鹿角胶1两(锉碎,炒成珠),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宣州大木瓜1个(重半斤以上者,开一盖子,去瓤,用艾叶填满,将盖子盖定,用小竹针扎定,饭甑内蒸熟,取艾,同前药焙干;木瓜去皮,研成膏子)。
制法上为细末,木瓜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大病之后,伤损营卫,或发汗吐泻太过,或失血过多,精气亏损,心神恍惚,不得眠睡,饮食全减,肌体瘦弱,怠情倦乏,嗜卧无力,四肢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46、八味桂心丸处方桂(去粗皮)1两半,桔梗(锉,炒)3分,吴茱萸(汤浸,焙炒)3分,人参3分,白术3分,高良姜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冷气心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日午、夜卧各1。稍加至15、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47、回阳丹处方硫黄半两(细研入),木香半两,荜澄茄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分(炮裂,锉),桂心半两,干蝎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气胀,脉候沉细。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频服。以热酒1盏投之,以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8、导痰丸别名导饮丸
处方吴茱萸3钱(制),茯苓1两,黄连半两,滑石7钱半,苍术(泔浸)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导饮丸(《丹溪治法心要》卷二)。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49、刘寄奴散处方刘寄奴1两,当归2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姜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运,闷绝不识人,颊赤,手足烦疼,腹胀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酒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处方50、沉香散处方沉香半两,白豆蔻半两(去皮),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3分(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京三棱半两(煨,微锉),桂心1两,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术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腹胁疼痛,或多呕吐,不思饮食,两胁胀满,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51、代赭石汤处方代赭石(打碎)3两,陈皮1两,桃仁半两(炒),桂半两,吴茱萸(盐炒)半两。
制法上各锉碎。
功能主治逆气上冲,鼻息滞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两,水3大盏,加生姜3分,同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日1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52、当归丸处方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大黄(煨,锉)半两,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牡丹皮半两,芎䓖半两,虻虫(糯米炒)70个,水蛭(糯米炒)70个,桂(去粗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积脐下结块,痛如锥刺,或下赤白,月水不调,腰背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53、补益熟干地黄丸处方熟干地黄2两,泽兰1两,当归3分(锉碎,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延胡索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牛膝半两(去苗),续断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白芍药半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藁本半两,艾叶3分(微炒),黄耆1两(锉),五味子3分,庵闾子3分,芎䓖半两,牡丹1两,白茯苓3分,柏子仁1两,薯蓣3分,龙骨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蛇床子3分,白术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损,经络不调,四肢羸瘦,脐腹虚冷,困乏无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54、当归煮散处方当归(切,焙)1两半,鳖甲(用醋频蘸,炙令黄色)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木香1两半,桔梗(炒)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夹双仁,炒,别研如膏)1两半,吴茱萸(陈者,水淘7遍,炒干)半两。
制法上除桃仁外,为末,入桃仁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诸症结痛,起于胁下,按之而坚,妨痛不能饮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逐日空腹、日午、夜卧各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55、白术八味散处方白术3两,厚朴(炙)3两,人参3两,吴茱萸3两,麦糵(炒)3两,茯苓3两,芎藭3两,橘皮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虚苦饥寒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暖酒送下,随性服。
注意忌桃、李、雀肉、大酢。
摘录《外台》卷八引《删繁方》
处方56、乱发汤处方乱发1握(烧焦),人参1两,吴茱萸1升,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心烦。
用法用量以水3升、酒2升,煮取2升,续去滓,温服5合。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小品方》
处方57、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艾叶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藭3分,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桂心1两,白石脂1两,白矾灰1两,乌贼鱼骨2两(烧灰),熟干地黄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伏龙肝1两,当归3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白崩,脐腹冷痛,四肢不和,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热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58、防葵散处方防葵1两,诃黎勒皮3分,白术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木香3分,槟榔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肥气在左胁下,结聚成块,心腹妨实,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59、当归四逆汤处方当归1钱5分,官桂1钱5分,白芍药1钱5分,细辛1钱5分,甘草(炙)1钱,通草1钱,吴茱萸5分。
功能主治阴(疒颓??)大如斗,诸药不能效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5片,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60、白术半夏丸处方白术5钱,半夏3钱,砂仁3钱,白芍3钱,当归3钱,桃仁2钱,黄连2钱,神曲(炒)2钱,陈皮2钱,吴茱萸1钱半,僵蚕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气血、痰热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简明医彀》卷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