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4:15:56作者:百科知识库
乌梅(别名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味酸;性平,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小编整理出含有乌梅的处方共80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个。
处方1、黄芩散别名黄芩饮
处方黄芩半两,栝楼根3分,黄连3分(去须),乌梅肉1分(微炒),诃黎勒1两(煨,用皮),樗树皮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壮热腹痛。
用法用量黄芩饮(《圣济总录》卷一七九)。本方改为丸剂,名“黄芩丸”(见原书同卷)。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2、减味乌梅丸处方半夏、黄连、干姜、吴萸、茯苓、桂枝、白芍、川椒(炒黑)、乌梅。
功能主治厥明三疟,日久不已,劳则发热,或有痞结,气逆欲呕。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3、桂附乌梅四物汤处方白芍3钱(醋炒),熟地5钱,乌梅5个,桂心1钱(研),附片1钱,当归身5钱(炒)。
功能主治血虚经乱之证兼寒者。
各家论述于四物汤中,除去川芎之散,加以乌梅之敛,名曰乌梅四物汤,施之血虚经乱之证;其兼寒者,暂加桂心、附片,名曰桂附乌梅四物汤。
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处方4、断红肠澼丸处方生地炭6斤,当归6斤,黄芩6斤,地榆炭5斤4两,生栀子5斤4两,生白芍4斤8两,升麻3两,炒槐花3斤15两,侧柏炭4斤,乌梅4两,生阿胶4斤,芥穗4斤,黄连1斤8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蜡皮或蜡纸简封固。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血。主痔疮漏疮,肛门肿痛,大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5、黄连丸处方黄连5钱(猪胆汁浸1宿,晒干),天花粉3分,乌梅肉(焙)3分,杏仁5钱(去皮),石莲肉3分,白茯苓3分(一方无茯苓)。
制法上为末,牛胆汁浸糕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风有疳气,加之乳母恣食甘肥、酒面、炙煿,使邪入心肺,壅热而致疳渴,日则烦渴饮水,乳食不进,夜则渴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乌梅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三
处方6、大思食丸别名透气丹、千金大思食丸
处方乌梅(去仁不去核)10两,神曲(炒)10两,苍术4两,麦糵(炒)15两,干姜(炮)2两,京三棱2两,陈皮(去白)2两,蓬莪术3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快气消食。主翻胃。
用法用量透气丹(原书同卷)、千金大思食丸(《普济方》卷二十三)。
摘录《百一》卷二引张承祖
处方7、椒梅丸处方川椒1钱,黄连2钱,吴萸1钱,乌梅肉3钱(用水作膏)。
制法上为末,和乌梅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蛔痛。胸腹扛痛,脉气浮弦,环青唇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姜汤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8、柴胡鳖甲饮处方鳖甲3钱(醋炙),柴胡3分(盐水炒),青蒿1钱半,地骨皮1钱半,丹皮1钱半,生地5钱,知母1钱半(盐水炒),麦冬3钱(去心),茯神2钱(去木),乌梅3枚。
功能主治滋阴疏热。主虚劳,骨蒸烦渴,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生鳖甲滋阴散结,软柴胡疏热解蒸,青蒿叶解蒸热之余,地骨皮退肌表之热,丹皮凉血退蒸,茯神安神定志,麦冬清心热润肺,生地壮肾水滋阴,知母滋肾涤热以存阴,乌梅敛液生津以止渴。水煎温服,使热退阴生,则津液得全而骨蒸自退,虚劳无不愈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处方9、常山石膏汤处方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犀角屑1两,蜀漆1两,甘草(炙)1分,乌梅(去核)1分,山栀子仁半两,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疟,令人烦热不止,饮水多,常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豉3-7粒,淡竹叶2-7片,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10、丁香丸处方乌梅1个(切片,用土瓦焙干),丁香3个,缩砂仁4个(去壳),巴豆2个(去壳,用簳子叶包,打碎去巴油,入钵内研烂)。
制法上除巴豆外,为细末,入巴豆研匀,却用研细百草霜和匀,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积热伤寒。
用法用量一岁1丸,米饮送下。积块不妨常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11、麻黄汤处方麻黄5钱,黄连5钱,蛇床子5钱,蕲艾3钱,乌梅3枚,大戟8钱,防风8钱,白矾8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阴肿或疮烂。
用法用量煎汤熏洗。再用孩儿茶1钱,轻粉、冰片、杏仁灰各5分,为末掺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处方12、桂心汤处方桂心2两,木瓜2两(干者),乌梅肉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脚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处方13、保魂丸处方黑锡1两,铅丹半两(2味一处炒令烟绝为度),丹砂3钱,桑螵蛸(炒)1两,铅白霜(研)1两,王瓜(焙)1两,乌梅(大者)1枚。
制法上为末,醋煮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痫。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后温水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14、断渴汤处方乌梅肉2两,麦门冬1两,人参1两,甘草1两,茯苓1两,干葛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消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半,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15、常山甘草饮处方常山1两,甘草(炙,锉)1两,大黄(锉,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半,乌梅5枚(去核),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0枚,黄连(去须)1两,羌活(去芦头)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芎藭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旋复花(熬)半两,柴胡(去苗)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牵牛子(炒)1两半,桂(去粗皮)1两,虎头骨牙齿(酥炙黄)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痰疟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16、鹿角胶散处方鹿角胶(炙燥)、阿胶(炙燥)、秦艽(去苗土)、糯米(炒黄)、乌梅(去核,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吐血后虚热,胸中痞,口燥。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糯米饮温调下,早晚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17、定生丹处方雄黄3钱,朱砂3钱,阿魏5分(箬焙),硇砂5分,乳香3钱,半夏3钱,木香3钱,沉香1钱,肉豆蔻3钱,绿豆40粒,乌梅40个,百草霜3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将乌梅以热汤泡令软,剥去核,研极烂,入药捣为丸,如弹子大,百草霜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噎膈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1粒,噙化咽下,以生姜汤漱口,复以陈麦饼火烧熟,细嚼压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18、黄连汤处方黄连(去须)1两,豉5合,乌梅(取肉)10枚。
制法上锉碎。
功能主治乳石发下痢。
用法用量以水3盏,入童便1盏,薤白3茎(拍碎),同煎至2盏,去滓,分温3服,空心、日午、晚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19、酒枳丸处方乌梅肉1两,半夏曲7钱,青木香4钱,枳实半两,砂仁半两,杏仁3钱,巴霜1钱,黄连(酒浸1宿)1两。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酒积。饮酒受伤成积,面黄黑,腹膜胀,时呕痰水。
用法用量每服8丸,白汤送下。
摘录方出《医学纲目》卷二十五,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
处方20、调肺人参汤处方人参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知母3分,紫菀(去苗土)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乌梅肉(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诃黎勒(面裹煨,令面黄,取皮)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劳。形寒饮冷伤肺,及因酒后吐血,咳嗽吐浊,时发寒热,食物不得,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枚(劈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21、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高良姜(炮)1两,陈曲(炒)1两,麦糵(炒)1两,木香1两,诃黎勒(炮,去核)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乌梅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气,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入盐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22、断下丸处方香连丸加诃子、龙骨、乌梅。
功能主治久痢滑脱。
摘录《退思集类方歌注》
处方23、草果饮处方常山1两,柴胡1两,甘草半两,槟榔半两,白姜7钱,乌梅(随意加减)。
功能主治实疟。
用法用量本方名草果饮,但方中无草果,疑脱。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处方24、黄连汤处方黄连(去须)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炙)半两,阿胶(炙令燥)半两,乌梅2枚(焙,去核),吴蓝叶1分,黄芩(去黑心)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渴痢不止,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去滓,取3分,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25、草果子散处方草果子半两,半夏半两,柴胡1两,厚朴1两,甘草(炙)1两,乌梅1两,大枣1两,常山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温服。或去柴胡,加鳖甲。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七引《吉氏家传方》
处方26、独圣散处方乌梅(烧存性,灰)。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证下血。大便下血不止,久痢下肠垢,及酒痢。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澹寮》
处方27、黑附散处方干姜1两,乌梅1两,棕榈2两(烧存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产内用力过度,或产内使性气,或食生冷,血海虚损,淋沥不断,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饮调下;煎乌梅汤下亦得。如血过多,加阿胶、艾,水1盏,煎至7分,空心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处方28、柴胡散处方柴胡3分(去苗),桔梗3分(去芦头),紫菀3分(洗,去苗土),知母3分,贝母3分(煨令微黄),诃黎勒皮3分,乌梅肉半两(微炒),百合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萎劳嗽,连连不绝,四肢烦热,两颊色赤,饮食全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下地黄汁半合,搅匀,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29、捷疟饮处方黄耆(炙)1钱6分,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橘红1钱,砂仁1钱,草果1钱,五味子1钱,甘草7分,乌梅3枚。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1钟,温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30、独梅汤处方大乌梅5个(去骨)。
功能主治噤口痢。痢而兼呕,饮食不能入腹,由阴亏血少,肝燥克脾者。
用法用量煎汤,白糖5钱,冲服。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处方31、保喉片处方连翘20两,甘草30两,麦门冬10两,党参20两,百部1钱,元参20两,乌梅20两,黄耆10两,云故纸20两,诃子肉10两,僵蚕10两,桔梗20两,天花粉10两,蟾酥2钱5分,冰片5钱,薄荷油1两,薄荷脑3钱,白糖190两。
制法取桔梗、天花粉共为细粉,取部分细粉与蟾酥共为细粉,再将其余细粉陆续配研。取连翘至僵蚕等11味,用煮法提取2次,浓缩稠膏约40两。取桔梗等细粉与连翘等浓缩膏搅匀,加入白糖,共为细粉,制粒压片。
功能主治生津止咳,润肺利咽,滋阴消炎。主阴虚肺热,咽痛喉炎,声音嘶哑,咽干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2片,含化,1日3-4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
处方32、离济膏别名扶阳益火膏、温肾固真膏
处方生鹿角屑1斤(鹿茸更佳),高丽参4两(用油3、4斤先熬枯去渣听用,或用黄丹收亦可。此即参茸膏影子),生附子4两,川乌3两,天雄3两,白附子2两,益智仁2两,茅山术2两,桂枝2两,生半夏2两,补骨脂2两,吴茱萸2两,巴戟天2两,胡芦巴2两,肉苁蓉2两,党参1两,白术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川芎1两,酒当归1两,酒白芍1两,山萸肉1两,淮山药1两,仙茅1两,蛇床子1两,菟丝饼1两,陈皮1两,南星1两,北细辛1两,覆盆子1两,羌活1两,独活1两,香白芷1两,防风1两,草乌1两,肉蔻仁1两,草蔻仁1两,远志肉1两,荜澄茄1两,炙甘草1两,砂仁1两,厚朴(制)1两,杏仁1两,香附1两,乌药1两,良姜1两,黑丑(盐水炒黑)1两,杜仲(炒)1两,续断1两,牛膝(炒)1两,延胡索(炒)1两,灵脂(炒)1两,秦皮(炒)1两,五味子1两,五倍子1两,诃子肉1两,草果仁1两,大茴1两,红花1两,川萆薢1两,车前子1两,金毛狗脊1两,金樱子1两,甘遂1两,黄连1两,黄芩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龙骨1两,牡蛎1两,山甲1两,炒蚕砂3两,发团1两6钱,生姜4两,大蒜头4两,川椒4两,韭子4两,葱子4两,棉花子4两,核桃仁(连皮)4两,干艾4两,凤仙(全株)1两,干姜1两,炮姜1两,白芥子1两,胡椒1两,石菖蒲1两,木瓜1两,乌梅1两,槐枝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茴香2两。
制法两共享油24斤,分熬,再合鹿角油并熬丹收。再入净松香、陀僧、赤脂各4两,阳起石(煅)2两,雄黄、枯矾、木香、檀香、丁香、官桂、乳香(制)、没药(制)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如清阳膏下法。(一加倭硫磺用浮萍煮过者)。
功能主治扶阳益火,温肾固真。主元阳衰耗,火不生土,胃冷成膈;或脾寒便溏,泄泻浮肿作胀;或肾气虚寒,腰脊重痛,腹脐腿足常冷;或肾气衰败,茎痿精寒;或精滑,随触随泄;或夜多漩溺,甚则脬冷,遗尿不禁,或冷淋、或寒疝、或脱精脱神之症。妇人子宫冷,或大崩不止,身冷气微阳欲脱者;或冲任虚寒,带下纯白者;或久带下脐腹冷痛,腰以下如坐冰雪中,三阳真气俱衰者。小儿慢脾风。
用法用量扶阳益火膏、温肾固真膏(原书同页)。
摘录《理瀹》
处方33、厚朴丸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1两,干姜(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芜荑(微炒香)1两,阿胶(炙令燥)1两,熟艾(微炒,别捣)1两,胡粉(炒黄)1两,黄石脂(赤石脂亦可)1两,乌梅(去核,炒干)1两,当归(切,焙)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两。
制法上除胶、艾2味外,为末,先以米醋1升半,于无风处煮艾水减约8分,绞去艾,次下阿胶,候消尽,乘热入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积年冷痢,日三五行,胀闷肠鸣,食不消化,面黄渐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用温浆水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34、活鳖煎处方活鳖1个(重半斤者,以河水养5日,用童便5升,法酒5升,乌梅5个,捶碎,桃、柳枝各锉1合,共享新绵包子慢火同煮令鳖死,便减耗一半,取出绵包子,将鳖去甲肠肚,细切研烂,再熬约得至半,碗[土自]盖盛,将甲骨炙令焦黄色,入后药),人参、琥珀、木香、柴胡、枳实、杏仁、黄耆、恒山、安息香、附子、当归、桂、羌活、知母、茯苓、乌梅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将鳖甲膏加杵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先因吐血,止而后嗽中出血如线,引胁下时痛,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临卧用温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35、荡皮丸处方参苏饮合秘传降气汤加五味子、乌梅、桑白皮、红枣。
功能主治肺壅咳嗽,痰实久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不宜卒止。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36、丁香丸处方丁香3两,乌梅肉3两,青皮3两,肉桂3两,三棱(炮)3两,巴豆(去油)1两。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宿食不消,时发头痛、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小儿3丸,白汤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
处方37、贯众散处方贯众3两,鸡冠花5两,甘草(炙)1两,乌梅(去核,炒)2两,黄连(炒)2两,麝香当门子2个(细研)。
制法上为末。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更分一半研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肠风、痔瘘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相间食前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38、黄连散处方黄连3分(去须,微炒),白术半两,黄芩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乌梅肉半两(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腹中痛,口干,或作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39、法制杏仁处方杏仁(去皮)384两,百药煎32两,甘草256两,乌梅64两,黑矾3两。
制法上药除杏仁外,煎熬,澄清,去滓成汁,将杏仁晾干,加入药汁搅匀,晒干即成。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生津。主肺火咳嗽,痰涎壅盛,咽干口渴。
用法用量每次服1钱,煎汤服用或噙化亦可。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0、调中汤处方白芍药4两,续断1两,芎藭1两,甘草1两,白术3两,柴胡3两,当归1两半,乌梅1升,生姜4两,厚朴3两,枳实3两,生李根3两,白皮3两。
功能主治曾伤四月胎者,当预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8日后复服1剂。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行义》:调中者,调土中之墩阜坎陷也。土为万物之母,一息不调,便生疾苦,况曾伤四月之孕,至此能无坎陷乎?固之之法,阜则削之,陷则培之。方中枳实、厚朴削平敦阜之剂也;白术、甘草运平坎陷之剂也;芎、归、芍、续疏通泉脉之剂也;柴胡、李根,一升清阳,一降逆气;生姜、乌梅,一宣上壅,一固下脱。务令中州之气无过不及,以平为期,则胎息之运动绰有余地,孰谓立方之名无深意存焉。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41、茯苓汤处方麦冬1钱半,茯苓1钱半,半夏1钱半,陈皮1钱半,白术1钱半,人参1钱,甘草1钱,乌梅半个。
功能主治霍乱烦渴,兼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42、经验止痛丸处方乌梅(肉)3两,巴豆霜1两2钱,胡椒8钱,木香5两,丁香5两,青皮(炒)5两,橘皮5两,莱菔子(炒)5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白面打糊为小丸,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顺气散寒,化滞止痛。主宿食积聚,寒滞不化,胃脘疼痛,胸满腹胀。
用法用量每16两用朱砂8钱为衣。每服3丸,温开水送下。
注意气虚勿服,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3、点眼黄连煎别名黄连煎
处方黄连(去须)3分,甘竹叶1握,乌梅2-7枚,古钱2-7枚。
制法上除古钱外为末,入钱,以水1碗半,渍药半日,煎取7分,绵滤密封,勿泄气。
功能主治风毒目赤痛。
用法用量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44、桂附丸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1两,陈曲(炒黄)1两,干姜(炮)1两,麦芽(炒)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干)1两半,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半,乌梅肉(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数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45、金粉散处方硼砂4分,白檀5分,丹砂1钱,乌梅5分,郁金4分,金粉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舌疳。
用法用量舌疳,日本俗呼舌疽,即现时之舌癌。
摘录《汉药神效方》
处方46、草果七枣汤处方草果、常山、贝母、鸡心槟榔、大枣、甘草、乌梅各等分,青蒿倍之。
功能主治瘴疟。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水1盏半,煎至7分,通口服,滓再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处方47、金粟丸处方沉香2钱,丁香2钱,木香2钱,青皮(醋炒)5钱,陈皮5钱,莪术5钱,槟榔5钱,巴霜5钱,乌梅肉5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九种心胃疼痛,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用10丸,姜汤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48、宽中散处方四圣汤(白术、人参、白茯苓、炙甘草)加知母、贝母、乌梅、干姜。
功能主治胸膈烦闷,冷热不调,痰涎咳嗽,不美饮食,日夜壮热。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49、柴胡截疟饮处方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乌梅、桃仁。
功能主治不足之人疟疾。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并滓露1宿,次日发前1-2时,小温服;恶心,以糖拌乌梅肉压之。
注意戒鸡、鱼、豆腐、面食、羹汤、热粥、热物。
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处方50、家传升阳固脱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当归、白芍、地黄、升麻、猪苓、泽泻、葛根、陈皮、乌梅、诃子肉各等分。
功能主治久泻不止,非清气下陷,则肠滑不禁,及肺虚不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量儿大小,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处方51、固经膏处方全当归3两,丹皮(酒炒)2两,柴胡2两,酒芍2两,生地2两,黄芩2两,知母2两,麦冬2两,地骨皮2两,川芎2两,贝母2两,黄连2两,羌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薄荷1两,蔓荆子1两,紫苏1两,独活1两,藁本1两,细辛1两,丹参1两,党参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元参1两,白术1两,天冬1两,赤芍1两,白薇1两,苍术1两,萸肉1两,淮山药1两,枳壳1两,桔梗1两,麦芽1两,郁金1两,贯众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半夏1两,胆南星1两,白芷1两,升麻1两,葛根1两,黄柏1两,黑山栀1两,生甘草1两,熟牛膝1两,杜仲1两,续断(炒)1两,桑白皮1两,椿白皮1两,樗白皮1两,秦皮1两,醋炒延胡1两,醋炒蒲黄1两,醋炒香附1两,黑荆穗1两,黑灵脂1两,地榆炭1两,瓜蒌皮1两,五味子1两,五倍子1两,诃子肉1两,乌贼骨1两,煅龙骨1两,煅左顾牡蛎1两,炮山甲1两,炒黑蚕砂1两,龟版2两,鳖甲2两,炮姜炭5钱,生姜2两,葱白4两,大蒜4两,韭白4两,紫花地丁(即大蓟)8两,益母草8两,槐枝(连实)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茅根2两,干荷叶2两,侧柏叶2两,霜桑叶2两,薄荷叶2两,凤仙草半株,苍耳草(全株)1两,艾1两,乌梅1两。
制法上药以油24斤分熬,去滓,再合熬,入丹收之;俟丹收后,搅至温,以一滴试之,不爆,方下后药:陈壁土、枯矾、百草霜、发灰、赤石脂、紫石英(煅)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再搅千余遍,令匀,愈多愈妙。
功能主治举经固经,补阴清火。主妇人血虚有热,月经先期,或经行过多,先后不定,或经行不止,或崩中,或漏下,或湿热带下,或五旬后经行者。
用法用量外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兼贴对脐两腰。
摘录《理瀹》
处方52、常山丸处方常山6分,乌梅肉(熬)6分,豉6分,天灵盖(烧)6分,知母4分,朱砂4分,蜀漆4分,大黄4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疟。
用法用量空肚以温酒送下20-30丸,日3服,未发前服。不吐则利。
注意忌生葱、生菜、生血等物。
摘录《外台》卷五引《广济方》
处方53、桂香匀气丸处方桂(去粗皮)1两,丁香皮1两,缩砂仁1两,益智(去皮,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槟榔(锉)1两,木香1两,蓬莪术(煨)1两,乌梅(和核)1两半,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64粒。
制法上除巴豆外,为末,和匀,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消积滞,化宿食、痰饮。主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7丸至10丸,食后茶、酒任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54、保元槐角丸处方槐角3钱,当归3钱,生地3钱,黄芩3钱,黄柏3钱,侧柏叶3钱,枳壳2钱,地榆2钱,荆芥2钱,防风2钱,黄连1钱,川芎1钱,生姜1钱,乌梅3枚。
制法用鲜荷叶汁、炼白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火疏风止血。主肠风下血,便后纯下清血,其疾如箭,肛门不肿痛,而肠中鸣响。
用法用量每服2-3钱,以清肝达郁汤去归、菊送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5、柴胡三棱饮处方柴胡、神曲、黄芩、莪术、人参、三棱、枳实、陈皮、半夏、乌梅、青皮、茯苓、厚朴、槟榔、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草果3瓣,水煎服。
摘录《医便》卷五
处方56、常山丸处方常山4分,青木香4分(南者),蜀漆1分,牡蛎2分(煅),大黄2分,乌梅肉1分(熬),丹砂2分(研),豉2分(熬),知母2分,鳖甲2分(炙),麻黄1分(去节)。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未发前粥饮服5丸讫,微吐后,须臾任食,至欲发更服10丸。
注意忌苋菜、生血物、生葱、生菜、油腻。
摘录《外台》卷五引《延年秘录》
处方57、荔枝汤处方乌梅肉2两,甘草2两,百药煎1两,白芷半两,白檀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汤点服。
摘录《元戎》
处方58、恒山散别名常山汤
处方恒山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黄芩半两,乌梅14枚(微炒),石膏1两(捣碎)。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妊娠疟疾。
用法用量常山汤(《中藏经》卷八)。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59、断下丸处方白龙骨1两,干姜1两,白茯苓1两,牡蛎1两,伏龙肝1两,黄耆1两(生),厚朴1两,乌梅肉1两,黄牛角腮1两(烧灰),海螵蛸1两,赤石脂(炒,淬醋,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弱,漏下五色,淋沥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霜梅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
处方60、骨鲠千捶膏处方寒食面4两(来年者妙),大乌梅49个,陈米醋量药用。
制法先以乌梅净肉置器中醋浸,次取仁去皮研烂,焙干为细末,和梅肉与仁同浸1宿令透,却入寒食面一处为丸,如橄榄状,待半干,横穿一窍,以线悬透风处,勿令上白花。
功能主治骨鲠咽喉。
用法用量用时仍以米醋微浸,系患处。立愈。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经验秘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