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3:56:03作者:百科知识库
歪头菜(别名两叶豆苗、三铃子、草豆、野豌豆),甘,平。补虚调肝,理气止痛,清热利尿。用于头晕,体虚浮肿,胃痛;外用治疔疖。小编整理出含有歪头菜的处方共45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个。
处方1、厚朴散处方厚朴(去粗皮)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干姜(炮)3两(上3味,同艾滓3两杵,研为粗末,用老生姜4两擦碎,拌前4味同炒令紫色,入后药),肉豆蔻仁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吴茱萸(汤浸7遍去涎,焙干,炒)1两,草豆蔻仁1两,缩砂仁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虚,大便滑泄,肌体羸瘦,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粟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2、附子散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草豆蔻1两(去皮),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当归半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木瓜1两(干者),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冷霍乱虚烦,吐泻转筋,冷汗出,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3、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缩砂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枳实半两(麸炒微黄),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半分,鸡舌香半两,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脾胃久冷,呕吐酸水,脾腹(疒丂)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4、法制温半夏处方齐半夏2斤(用河水洗7返后用),白矾1斤(为末),好酒1瓶,川升麻4两,丁皮4两,缩砂仁4两,草豆蔻仁4两,甘草4两。
制法后5味为末,同半夏、白矾、酒入在瓷瓮中,密封4-5日后取出1粒,尝试不戟喉是药成;如未成再浸10日。更试中后即止,取出晒半干,用麸同炒,火慢为度后,黄色堪用。
功能主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1粒,细嚼,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5、丁香丸处方丁香半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藿香半两,草豆蔻1两(去皮),荜茇3分,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桂心3分,白术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高良姜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食即呕吐,四肢不和,心腹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6、参归汤处方黄耆7分,甘草5分,生地黄5分,柴胡4分,草豆蔻仁4分,升麻4分,当归身3分,熟地黄2分,人参2分,益智仁少许,红花少许。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7、草豆蔻散处方细辛叶2分,防风2分,羊胫骨灰5分,熟地黄5分,当归6分,草豆蔻仁1钱3分,黄连1钱3分,升麻2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寒多热少,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先用温水漱口,牙痛处擦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8、建脾汤处方生姜1斤(洗,和皮切,入干瓷盆内,以盐4两淹1宿,日中拌晒,以盐汁尽为度),草豆蔻(焙干)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神曲(炒)2两,麦糵(炒,勿焦)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益脾胃,消痰进饮食。主早出冒冷及酒病。
用法用量空心、食前白汤点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9、荜澄茄散处方荜澄茄3分,白术1两,黄耆3分(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草豆蔻3分(去皮),桂心半两,蓬莪荗3分,当归3分,木香半两,芎藭半两,柴胡1两(去苗),牛膝3分(去苗),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研碎),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气劳。心腹冷痛,吃食减少,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10、荜澄茄丸处方荜澄茄1两,干姜(炮)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3分,阿魏半两,肉豆蔻(去皮)3枚,缩砂(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3枚,甘草(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荜茇1分,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食毒,心胸痞闷,泄痢频并。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10-20丸,酒送下。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11、和中汤处方橘红1钱5分,半夏1钱,茯苓1钱,神曲1钱,香附1钱,甘草5分,青皮5分,缩砂仁7枚,草豆蔻5分。
功能主治因气感饮食,时作胃腹疼痛;或胃脘当心痛,按之不得,属实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3片,水煎熟,食前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12、固胃丸处方梓朴(去皮,锉)1斤,生姜1斤(锉),枣子半斤(去皮核,以上3味用水2斗,煮枣烂,水干为度),白术半斤,高良姜3两,草豆蔻3两,甘草(炙)2两,荜澄茄2两,肉桂(去皮)2两,白豆蔻仁2两,橘皮(去瓤)2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进饮食,去宿寒。
用法用量每服70-100丸,清米饮下,或热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13、厚朴汤处方厚朴(去粗皮,锉)1两半(生姜汁浸1宿,炒令紫),草豆蔻(去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高良姜半两,五味子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1两,麦糵(炒)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1两,陈曲(炒)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益智(炒,去皮)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气,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14、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白术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黄耆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高良姜半两(锉),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病后,脾胃气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15、赤茯苓丸处方赤茯苓1两,甜瓜子3分(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1两,旋覆花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草豆蔻半两(去皮),前胡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上焦痰滞,多唾稠浊,腹胁胀满,吃食微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16、沉香丸处方沉香(锉)3两,诃黎勒(去核)3两,缩砂(去皮)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肉豆蔻(去壳)3两,草豆蔻(去壳)3两,高良姜3两,巴戟天(去心)3两,丁香皮3两,丁香1两,木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胡椒1两,红豆蔻(去皮)1两,干姜(炮)1两,阿魏(酒浸)1两,乳香(研)1两,当归(切,焙)1两,白豆蔻(去皮)1两,芍药(炮)1两,芎䓖1两,荜澄茄1两,茴香子(炒)1两,益智(去皮,炒)1两,五味子1两,蓬莪术(炮,锉)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硇砂(汤飞过)1两,桂(去粗皮)5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冲,心腹满闷,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温酒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17、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面包煨去油)1钱,陈皮6钱,泽泻1钱,半夏1钱,桃仁(去皮尖)7粒,麦芽(炒)2钱半,神曲(炒)4钱,柴胡4钱,姜黄4钱。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外感风寒,内伤冷物,胃气当心而痛,啼哭闷绝,手足冷,或吐或不吐,以热手按摩则止者。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18、沉香阿魏丸处方沉香3分,木香3分,芎䓖半两,当归(锉,焙)半两,蓬莪术(炮)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延胡索半两,槟榔(锉)半两,吴茱萸(醋浸1宿,炒)半两,益智仁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白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阿魏1两半(瓷器中醋浸1宿,生绢滤去砂,入面煮糊)。
制法上药捣罗十五味为细末,用阿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食毒,脾胃中宿积。
用法用量每服5-7丸,以生姜、橘皮汤送下;血气,以温酒醋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19、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半两(去皮),桂心半两,丁香3分,高良姜半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诃黎勒3分(煨,用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豆蔻半两(去皮),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气弱,痰饮不散,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20、草豆蔻丸处方白豆蔻3钱,白术1两,三棱1两,草豆蔻1两,半夏1两,砂仁5钱,片姜黄5钱,枳实5钱,青皮5钱,良姜(一作干姜)5钱,陈皮5钱,桂皮5钱,丁香5钱,蓬术5钱,木香5钱,藿香5钱,小草5钱。
制法生姜汁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肥人胃脘当心痛,或痞气在中脘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白汤送下。
摘录《丹溪治法心要》卷三
处方21、健中散处方白术、枳实(麸炒)、人参、白芍药、干姜(炮)、桂(去粗皮)、高良姜(锉)、丹参、大腹皮、槟榔(锉)、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桔梗(锉,炒)、干木瓜、艾枝(炙)、草豆蔻(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脐腹胀满,积聚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
处方22、枇杷叶散处方枇杷叶1两(拭去毛,炙微黄),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草豆蔻半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头),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半两(锉),白术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温胃。主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23、还魂汤处方荜茇、麦糵、黄橘皮、人参、桔梗、柴胡、草豆蔻、木香、良姜、半夏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不顺,吐逆不定,不思饮食,面黑眼黄,日渐瘦恶,传为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24、洁白丸处方诃子(煨)370g,寒水石(平制)210g,翼首草85g,五灵脂膏178g,土木香26g,石榴子26g,木瓜26g,沉香19g,丁香20g,石灰华13g,红花6g,肉豆蔻13g,草豆蔻13g,草果仁13g。
制法上14味,除五灵脂膏外,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五灵脂膏,炼蜜370g及适量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每丸重0.8g。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主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吐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3次,嚼碎,吞服。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25、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瓤,焙干),高良姜半两,诃黎勒皮半两(炮),白术3分(微炒),甘草1分(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虚胃乏,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陈米饮调下,日3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26、草豆蔻拔刀处方草豆蔻2枚(去皮),高良姜半两,生姜汁半合。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呕逆,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上药,前2味锉细,以水1中盏,煮取2合,并生姜汁溲白面4两,为拨刀,以羊肉臛汁内煮令熟,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7、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半,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桂(去粗皮)1两,高良姜1两,当归(锉,焙)1两。
功能主治厥逆冷气,上攻心痛,不食。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4钱匕,以水1盏,煎取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28、和血顺气散处方红花1钱,桃仁1钱,香附1钱,砂仁1钱,陈皮1钱,甘草(炙)5分,乌药、青皮、草豆蔻、生姜。
功能主治醉饱努力,或行房事,致血蓄胃口,不时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乌药、青皮、草豆蔻、生姜用量原缺。
摘录《杏苑》卷三
处方29、抵圣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4两,白术2两,吴茱萸(汤洗,炼干,炒)1两,高良姜半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木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宿食不消,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30、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藿香1两,人参1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高良姜半两(锉),草豆蔻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31、豆蔻煮散处方草豆蔻仁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皮)1两,高良姜2两(炒),白豆蔻仁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半两,丁香1分,陈橘皮(去白)1分,木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主呕逆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乌梅1枚,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32、草豆蔻饮处方草豆蔻(去皮)半两,高良姜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令山岚瘴气不着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煎作熟水,频饮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33、白术散别名白术香散
处方白术3分,芦根3分(锉),草豆蔻3分(去皮),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邪热已退,胃气未和,哕不能食。
用法用量白术香散(《普济方》卷一五二)。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34、厚朴煮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高良姜1两,白术1两,干木瓜(锉)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煨,去壳)2枚,甘草(炙,锉)半两,干姜(炮)半两,草豆蔻(煨,去皮)3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肠滑泄利,腹多胀满。呕逆不思食,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35、沉香丸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草豆蔻仁1两,缩砂仁1两,川椒(炒出汗)1两,肉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1两,白术2两,陈橘皮(去白)2两,干姜(炮)2两,高良姜(切,炒)2两,香附子(炒)2两,小麦糵2两,半夏(姜制)2两,京三棱(炮香熟,切)4两,蓬莪术(炮香熟,切)4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4两,吴茱萸(汤洗7遍)4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神曲末1斤,生姜汁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脾胃,助气消谷。主脾胃虚弱,食久不化,胸膈痞满,腹胁膨胀,噫醋吞酸,恶心呕逆,四肢倦怠,心腹疼痛,饮食减少,泄泻无度,及禀受怯弱,饮食易伤。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36、沉香汤处方沉香(锉)1两,白豆蔻(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炒)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半夏(汤洗,薄切,生姜汁拌,炒黄色)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3分,白术(锉,炒)1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快气消食。主谷劳体重,食已便卧;及妊娠心痛,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拿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37、附子散处方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草豆蔻半两(去皮),桂心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半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腹满,虚鸣气逆,手足俱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38、白术散处方白术3分,草豆蔻1两(去皮),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芎藭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腹中冷,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39、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进食和气。主脾胃气冷热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40、豆蔻汤处方草豆蔻仁半两,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细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心疼不食,两胁刺痛、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缓缓呷。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41、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茴香子1两(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芎藭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1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疝,四肢寒冷,脐下妨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42、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生用)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麦糵(炒)1两,白术1两,肉豆蔻3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虚胀闷,喘息不匀,涕唾稠粘,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豆蔻汤”。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四十四
处方43、定气散处方高良姜半两,草豆蔻(去皮)1个,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
制法上药用酒浸纸裹,煨令香熟,焙干,捣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时多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醋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44、陈橘皮散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虚气逆,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5、枇杷叶散处方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前胡1两(去芦头),槟榔1两,草豆蔻1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食即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46、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3枚,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利,攻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47、鸡舌香汤处方人参、黄橘皮2分,鸡舌香、半夏1钱,甘草、神曲4钱,生姜6钱,草豆蔻3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久积寒痰,呕逆涎沫,哕逆恶心,宿食不消,胸膈痞闷,咳逆喘息,目眩头旋,不欲饮食,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点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48、姜粉散处方当归(洗,去芦须,切,焙)、官桂(去皮,不见火)、人参(去芦,切片)、茯苓(白者,去黑皮)、甘草(炙)、芍药(洗净)、知母(润者,切,炒)、川芎(洗)、大黄(略炒)、黄耆(蜜炙)、木香(不见火)、草豆蔻(去壳)、白术(锉,焙)、诃子(煨熟,去核)、高良姜(锉,炒)、青橘皮(去瓤)各等分,熟干地黄(洗,酒浸,焙)。
制法上药锉,焙干;次用附子1个结实半两者,炮裂,去皮脐,切;生姜1斤,研取自然汁,于碗器中停留一食久,倾去清汁,取下面粉脚,摊在箬叶中,入焙笼焙干,同众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荡尽儿枕,除百病源。
用法用量才产后,用药末3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劈开)同煎至7分,乘热吃。如吃药之后,自然产母睡着,半日以来,睡觉再服,全除却腹痛。1日只可3服,至9服不可服,恐肚中冷。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
处方49、豆蔻汤处方草豆蔻仁7钱(炒),杜茴香(炒)1两,大盐(炒)1两,干生姜1两,甘草(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和气,进美饮食。主胸膈痞满,呕哕恶心,腹胁刺痛,短气噎闷,噫气吞酸,不思饮食,一切气痰。
用法用量每服1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50、厚朴散处方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1两(去皮),人参3分(去芦头),芎䓖3分,白术3分,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诃黎勒1两(煨,用皮),吴茱萸1分(汤浸7遍,晒干,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冷气攻心腹痛,或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51、法制半夏处方半夏8两(圆白者,切2片),晋州绛矾4两,丁皮3两,草豆蔻2两,生姜5两(切成片)。
制法半夏洗去滑,焙干;后3味粗锉,以大口瓶盛生姜片,前药一处用好酒3升浸,春、夏21日,秋冬1月,却取出半夏,水洗,焙干,余药不用。
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兼下肺气。
用法用量每服1-2枚,细嚼,不拘时候。服至半月,咽喉自然甘香。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三
处方52、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炮,去核)1两半,吴茱萸(汤洗,焙炒)1两,莨菪子(汤洗,焙炒)1两,草豆蔻(去皮,微炒)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腹胀泄痢,米谷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粟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53、豆蔻散处方草豆蔻(醋和面裹煨熟,去面和皮用)1两,肉豆蔻仁1两,陈皮1两,陈粟米(以生姜汁浸1宿,焙干,取末)3两,甘草半两,干姜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和养脾胃,消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54、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皮1两,荜拨1两,桂(去粗皮)1两,胡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1两,木香1两,人参1两,草豆蔻(去皮)1两,槟榔(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胃,思饮食。主下焦虚冷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55、沉香煮散处方沉香(锉)1两,木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1两,甘草(炙)1两,槟榔(锉)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补虚。主脾元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塞,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56、陈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麸炒)1两,诃黎勒5枚(煨,去核),槟榔2枚(锉),草豆蔻2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锉)1两,木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邪正气相击搏,腹内虚鸣。兼治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伤寒并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57、厚朴散处方厚朴5两(去粗皮,细锉,用生姜5两研取汁,和浸厚朴1宿,以生姜捏,焙干后微火炒令香熟紫色烟尽为度),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诃黎勒2两(煨,用皮),草豆蔻1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不和,少思饮食,或时自泻。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生姜枣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58、大顺饮处方缩砂、草豆蔻、厚朴、青皮。
功能主治辛散疏利。主因热伤冷,误服寒凉,中焦凝滞,六脉沉迟,或沉大,呃逆腹痛,肠鸣下利。
用法用量生姜汤调服。
各家论述本是阳症,因过服寒凉,以致腹痛,故用辛散疏利。缩砂、草蔻温燥,以开寒凝;厚朴、青皮辛散,以散滞气。
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处方59、附子丸处方附子4两(炮裂,去皮脐),白术3分,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半两,桂心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神曲1两(炒微黄),丁香3分,草豆蔻1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气,多吐清水,面色萎黄,心肋胀痛,不欲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60、建中汤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炙香熟)1两,干姜(炮)1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气,宿食不消,胸膈痞满,心腹胀痛,阴阳不和,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水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方为末,入盐煎汤下,空心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