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3:24:44作者:百科知识库
铁扫竹(别名铁扫帚、山红蓝靛、野绿豆、木蓝芥、鸡骨柴、岩豆柴、味药、女儿红。),苦;涩;凉,目血敛疮;清热利湿。主吐血;创伤;无名肿毒;口疮;臁疮;痔疮;泄泻腹痛,小编整理出含有铁扫竹的处方共56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21~480共60个。
处方1、清肠饮处方金银花30克 当归20克 地榆20克 麦冬15克 玄参15克 生甘草9克 薏仁15克 黄芩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肠痈,腹中痛甚,手不能按,右足屈而不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2、十味淡斋方处方川贝母(去心,生研)30克 白芷(焙)30克 防风(焙)30克 海螵蛸(浸淡,漂净,去甲)30克 当归(炒)30克 川芎(炒)30克 金银花(晒)30克 花粉(晒)30克 半夏(姜汁制炒)30克 南星(姜汁制炒)45克
功能主治治下疳广疮,误服轻粉升药,致烂喉塌鼻,遍体骨节疫楚,或腐烂不堪。
用法用量各药要囱囤,放瓦盆内炒,用木槌于石臼内打成末,筛净,分作21服,每服15克,每日用鲜土茯苓500克,不见铁器,于石白内捣碎,放干瓦罐中,用河水3升,煎至1.5升,去滓,下药末15克,再煎至750毫升,早、午、晚各服250毫升。服此六十三日收功。
注意煎药时忌一切金、银、铜、铁、锡器;服药期间,须忌一切盐味。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下
处方3、连翘败毒散处方柴胡 羌活 桔梗 金银花 连翘 防风 荆芥 薄荷叶 川芎 独活 前胡 白茯苓 甘草 枳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治痈疽、疔疮、乳痈,及一切无名肿毒,初期憎寒壮热,头痛拘急者。
用法用量上药锉,加生姜煎。如疮在上,饭后服;在下,饭前服。如热甚并痛甚,加黄连、黄芩;如大便不通,加大黄、芒消下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4、血竭瓜蒌汤处方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散结。主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田忠智方
处方5、开郁汤处方白芍(盐水炒)1钱,昆布1钱,桔梗1钱,白芷1钱,夏枯草1钱,花粉1钱,连翘1钱,金银花1钱,香附(盐、醋、酒、童便4制)1钱。
功能主治开郁。主瘰疬。
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温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6、三黄凉膈散处方上川连 栀子 黄柏 黄芩 川芎 赤芍 甘草. 苏薄荷 青皮 陈皮 金银花 花粉 当归 射干 元参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膈利咽。治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O.3克,淡竹叶24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处方7、化瘀解毒汤处方京赤芍12克,败酱草50克,丹皮12克,蒲公英50克,金银花50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当归20克,桃仁0克,地丁30克,大黄10克(后下)。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清热解毒。主湿热郁积,气血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连舫方
处方8、通淋方处方金银花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鱼腥草15克,车前草30克,匾蓄10克,黄柏10克,小蓟12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湿热蕴结膀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利,日服2次。
摘录《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处方9、内托千金散处方人参 当归 黄耆 芍药 川芎 防风 甘草 瓜蒌 白芷 官桂 桔梗 金银花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脑背痈疽,乳梗等恶疮。
用法用量每服21~24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入酒75毫升,去滓温服。如痛甚者,倍加当归、芍药,或加乳香6克,日进三服。两服之后,疮口有黑血出者,或遍身汗出,皆药之功效也。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五
处方10、银花解毒汤处方金银花 地丁 犀角 赤苓 连翘 丹皮 川连 夏枯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治风火湿热所致的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上
处方11、完善丸别名闭管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处方夏枯草花300克 连翘(去净心)150克 甘草节150克 金银花120克
制法共研细末,以山东净银花500克,熬浓汁泛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痔漏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晨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9克。若起漏一二年者,服一料愈,三五年者两料。
摘录《医方易简》卷九
处方12、板蓝根处方板蓝根18克,夏枯草、金银花、甘草各10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
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多例,一般3天治愈。
用法用量连服3日,每日1剂。
摘录《单验方》
处方13、内托消毒散处方人参9克 黄耆30克 防风9克 白芷9克 川芎9克 当归9克 桔梗6克 连翘12克 升麻9克 柴胡6克 金银花15克 甘草节6克
功能主治治发颐有脓不消者。
用法用量水、酒各150毫升,煎至150毫升,徐徐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三
处方14、养肺去痿丹处方金银花9克 生甘草1.5克 生地黄6克 麦冬9克 紫菀1.5克 百部1.5克 百合6克 款冬花1克 贝母1克 白薇1克
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已久,肤黄肌瘦,毛悴色焦,膈上作痛,气息奄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处方15、清风导赤汤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 牛蒡子(炒,研)白鲜皮 金银花 南薄荷叶 木通各2.4克 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
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生奶癣,头顶或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疥癣者。
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六
处方16、消乳岩丸处方夏枯草 蒲公英各120克 金银花 漏芦各60克 山茨菇 雄鼠粪(两头尖)川贝母(去心)连翘 金橘叶 白芷 甘菊花 没药(去油)瓜蒌仁 乳香(去油)茜草根 甘草 广陈皮 紫花地丁各4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化瘀消岩。治乳岩。
用法用量每早晚食后用温开水送下6~9克。一方去瓜蒌仁,加天花粉、桔梗、广胶,用夏枯草熬膏为丸。
注意服药期间,戒气恼。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
处方17、双黄连颗粒处方金银花1500g 黄芩1500g 连翘3000g
性状为棕黄色的颗粒;气微,味苦,微甜。
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用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80℃测),于80℃时加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0,低温干燥,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2(60~65℃)的清膏,减压干燥,与黄芩提取物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等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或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3次;6个月以下,一次1.0~1.5g;6个月至一岁,一次1.5~2.0g;一岁至三岁,一次2.0~2.5g,三岁以上儿童酌量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首乌丸处方制何首乌360g 地黄20g 牛膝(酒制)40g 桑椹70g 女贞子(酒制)40g 墨旱莲48g 桑叶(制)40g 黑芝麻16g 菟丝子(酒蒸)80g 金樱子70g 补骨脂(盐炒)40g 豨莶草(制)80g 金银花(制)20g
性状为黑色的水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三味,除桑椹、墨旱莲和金樱子外,其余制何首乌等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桑椹和金樱子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约为.135的清膏;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约为1.38的清膏。取上述细粉,将桑椹清膏、金樱子清膏、部分墨旱莲清膏、10g炼蜜和适量水混匀,用混合液泛丸,稍干后用剩余的墨旱莲清膏和10g炼蜜的混合液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用于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肢麻,须发早白;高脂血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9、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性状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柴胡、金银花、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先煎煮3小时后,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黄芩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2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奈都铀布逯蠖危看?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搅匀,静止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90~95℃),浓缩液再与挥发油合并,加入矫味剂,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再加水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2.5~5ml,一岁至三岁一次5~10ml,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ml,七岁至十二岁一次15~20ml,一日3~4次。
注意如病情较重或服药24小时后疗效不明显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银翘解毒丸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蜜丸;气芳香,味微甜而苦、辛。
炮制上九味,金银花、桔梗粉碎成细粉,过筛;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金银花、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喷加薄荷、荆芥挥发油,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90g制成浓缩丸,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1、银翘解毒片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
炮制上九味,金银花、桔梗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牛蒡子、淡竹叶、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淡豆豉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合并以上各药液,浓缩成稠膏,加入金银花、桔梗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喷加薄荷、荆芥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银黄口服液处方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12g 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24g
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二味,分别加水适量使溶解,黄芩提取物再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滤过,滤液与金银花提取物溶液合并,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2,煮沸1小时,滤过,加入单糖浆适量,加水至近全量,搅匀,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2,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规格每支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复方鱼腥草片处方鱼腥草583g 黄芩150g 板蓝根150g 连翘58g 金银花58g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微涩。
炮制上五味,取鱼腥草200g,与连翘、金银花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鱼腥草与黄芩、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青果丸处方青果100g 金银花100g 黄芩100g 北豆根100g 麦冬100g 玄参100g 白芍100g 桔梗10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黑棕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失音声哑,口干舌燥,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8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癃清片处方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
性状为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白花蛇舌草、仙鹤草、金银花、败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其余车前子等五味用6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乙醇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热淋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腰痛、小腹坠胀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片,一日3次。
注意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片重0.6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6、消银片处方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炮制上十三味,金银花、红花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十一味酌予碎断,加7倍量70%乙醇浸渍12小时,滤过,再加70%乙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成稠膏,与上述细粉及淀粉、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用于白{疒匕}血热、血虚风燥证,皮疹点滴状,基底鲜红色,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或鳞屑较厚,干燥,瘙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规格每片相当于原药材约0.6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7、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处方金银花2500g 黄芩2500g 连翘5000g
性状为棕色或深棕色的栓剂。
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在80℃时加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后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物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液调pH值至7.0~7.5,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至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7.0。沉淀物加水适量,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7.5,搅拌使溶解。金银花、连翘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上述黄芩提取物水溶液,搅匀,并调节pH值至7.0~7.5,减压浓缩成稠膏,低温干燥,粉碎;另取半合成脂肪酸酯780g,加热溶化,温度保持在40℃±2℃,加入上述干膏粉,混匀,浇模,制成1000粒,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轻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用法用量直肠给药,小儿一次1粒,一日2~3次。
规格每粒重1.5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8、栀子金花丸处方栀子116g 黄连4.8g 黄芩192g 黄柏60g 大黄116g 金银花40g 知母40g 天花粉60g
性状为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9、阑尾清解汤处方金银花60克 蒲公英30克.大黄24克(后下)冬瓜仁30克 丹皮15克 木香6克 川楝子 生甘草各9克
功能主治治毒热期急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大热大渴者,加生石膏30克,天花粉15克,或玄参30克。
摘录《新急腹症学》
处方30、加减升麻葛根汤处方川升麻1.5克 生甘草1.5克 连翘壳6克 炙僵蚕9克 粉葛根4.5克 苦桔梗3克 金银花9克 干荷叶1角 薄荷叶2.4克 京赤芍6克 净蝉衣2.4克 陈莱菔9克
功能主治治痧麻虽布,而头面鼻独无,身热泄泻,咽痛不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处方31、抗感颗粒处方金银花210g 赤芍210g 绵马贯众70g
性状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50ml,加乙醇至含醇量达50%,搅匀,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5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1.65份、糊精1.5份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喷嚏,咽痛,全身乏力、酸痛等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袋装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2、双黄连口服液处方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
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蜜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3、利咽解毒颗粒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
炮制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金银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将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60~65℃)的清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淀粉,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或将合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80℃)的清膏,加入适量的糊精,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乳蛾,风热喉痹,痄腮,伴有咽痛,咽干,喉核红肿,发热恶寒等症;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4次。
注意忌食辛辣及过咸食物。
规格每袋装(1)20g(相当于原药材19g)(2)6g(无糖型)(相当于原药材1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小儿解表颗粒处方金银花300g 连翘250g 牛蒡子(炒)250g 蒲公英300g 黄芩300g 防风150g 紫苏叶150g 荆芥穗100g 葛根150g 牛黄1g
性状为黄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连翘、紫苏叶、荆芥穗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金银花、牛蒡子、蒲公英、黄芩、防风、葛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4份,糊精1份,牛黄(先与蔗糖粉、糊精配研均匀)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4g,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4g,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8g,一日2~3次。
规格每袋装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5、清热解毒口服液处方石膏670g 金银花134g 玄参107g 地黄80g 连翘67g 栀子67g 甜地丁67g 黄芩67g 龙胆67g 板蓝根67g 知母54g 麦冬54g
性状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二味,除金银花、黄芩外,其余生石膏等十味先温浸1小时,煎煮二次(待沸腾后,稍冷加金银花和黄芩),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70%,冷藏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加入0.5%活性碳,加热30分钟,滤过,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燥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清开灵口服液处方胆酸、珍珠母、猪脱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性状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上八味,水牛角磨粉,板蓝根、栀子、金银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适量,静置。将水牛角粉、珍珠母加酸适量,水解,滤过,滤液用15%氢氧化钙溶液调节PH值至4,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50℃),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适量,静置。胆酸、猪脱氧胆酸加乙醇适量使溶解。将上述药材提取液与水解液合并,混匀,加至胆酸、猪脱氧胆酸乙醇液中,加乙醇适量,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适量,静置,加入黄芩苷,调节PH值使溶解,加入矫味剂适量并加水至全量,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2~7.5,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2次;儿童酌减。
注意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遮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7、化疔内消散处方知母 贝母(去心,研)穿山甲(炙,研)蚤休 白及 乳香 天花粉 皂角刺 金银花 当归 赤芍药 生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治疔毒轻症。
用法用量水、酒各2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量病上下服之。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处方38、栝楼牛蒡汤处方栝楼仁 牛蒡子(炒,研)花粉 黄芩 生栀子(研)连翘(去心)皂刺 金银花 甘草(生)陈皮各3克 青皮 柴胡各1.5克
功能主治理气疏肝,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肝气郁结,热毒壅滞,致成乳疽、乳痈,初起憎寒壮热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煮酒适量和匀,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39、栝楼散别名瓜蒌散(《证治准绳·疡医》)。
处方栝楼1个(去皮)生姜15克 甘草15克金银花9克 牛蒡子(微炒)9克
制法上药不犯钢铁器,捶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便痈等恶疮。
用法用量用酒适量,煎数沸,空腹时温服。微利为度。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五
处方40、黄耆内托散处方川芎 当归 黄耆各6克 白术 金银花 天花粉 皂角针各3克 甘草 泽泻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鱼口、便毒、横痃,已成不得内消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41、千金内托散处方人参 当归 桔梗 连翘 甘草 川芎 青皮 陈皮 赤芍 瓜蒌 天花粉 金银花 厚朴 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喉蛾、喉痈、舌痈,五日后,有脓成之势,不宜再进退火之药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灯心为引,水煎去滓,徐徐咽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处方42、清热解毒消肿汤处方连翘15克,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9克,黄芩9克,瓜蒌3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肺经热,解毒消肿。主肺热不宣,火毒凝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43、加减滋阴清肺汤处方鲜生地18克 细木通2.4克 薄荷叶2.4克 金银花9克 京玄参9克 川雅连1.5克 冬桑叶9克,连翘壳9克 鲜石斛12克 甘中黄2.4克 大贝母9克 鲜竹叶30张 活芦根(去节)30克
功能主治治疫喉白喉,内外腐烂,身热苔黄,或舌质红绛,不可发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便闭,加生川军9克,开水泡,绞汁冲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处方44、加减竹叶石膏汤处方青竹叶30张 桑叶皮各4.5克 金银花9克 鲜苇茎(去节)30克 熟石膏9克 光杏仁9克 连翘壳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 象贝母9克 冬瓜子12克
功能主治治痧麻之后,有汗身热不退,口干欲饮,或咽痛蒂坠,咳嗽痰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处方45、银翘解毒颗粒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上九味,取薄荷、荆芥、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金银花等六味分别粉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及上述水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3~1.35(8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120g,喷加上述薄荷等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辟寒救腹丹处方白术90克 茯苓9克 肉桂9克 金银花90克 附子3克 当归60克 蛇床子15克
功能主治主小腹生痈,漫肿坚硬疼痛,皮色不变,有热渐红,或无热不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47、羚羊清肺丸处方浙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25g 麦冬25g 天冬25g 天花粉50g 地黄50g 玄参50g 石斛100g 桔梗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榄25g 金银花50g 大青叶25g 桅子50g 黄芩25g 板蓝根25g 牡丹皮25g 薄荷25g 甘草15g 熟大黄25g 陈皮30g 羚羊角粉6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解暑汤处方连翘 金银花 赤芍 天花粉 滑石(飞)车前子(炒,研)甘草 泽泻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治暑天常服,防治疖肿。
用法用量上加淡竹叶10片,水煎,温服,不拘时候。凡暑伤正气,更加蜜炙黄耆15~21克,以帮助元气,名为黄耆解暑饮;如疖毒溃脓,可加生黄耆等分。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49、虎跑泉处方虎枚草 稀莶草 苍耳草 防风 升麻 荆芥 金银花 紫苏 鹤虱草
功能主治治麻疯手指挛曲。
用法用量煎汁洗浴。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50、内消散处方金银花 知母 贝母 天花粉 白及 半 夏 穿山甲 皂角刺 乳香各3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无名肿毒,一切歹疮。
用法用量水、酒各250毫升,煎至400毫升,病在上 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药滓捣烂,另加秋芙蓉叶末30 克,白蜜5匙,调敷疮上。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51、薄荷连翘汤处方金银花30克 连翘 生地各15克 牛蒡子 知母各9克 鲜竹叶6克 薄荷 绿豆衣各3克
功能主治疏风祛邪,清热解毒。主牙龈肿痛,腮肿而热,口渴舌红,脉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喉科学讲义》引冰玉堂验方
处方52、理鬓汤处方金银花90克 白芷6克 川芎30克 当归30克 夏枯草9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血活血。治鬓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53、何首乌汤处方何首乌 防风 金银花 荆芥 苍术 白鲜皮 甘草 苦参 连翘 木通
制法以灯心为引,水煎服。或为细末,水叠为丸。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祛风解毒。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肌肉破烂。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淡酒送下。溏泄,加泽泻;夏热,加栀子、黄芩;身痒,加白蒺藜;脾胃弱者,去苦参,加赤茯苓。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处方54、顾步汤处方牛膝30克 金钗石斛30克 人参9克 黄耆30克 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清热解毒。治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致成脚疽。初起脚趾头忽先发痒,已而作痛,指甲现黑色,以后脚指俱黑,甚则连足而俱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黑色解,二剂而疼痛止,三剂痊愈。若已溃烂,宜多服数剂。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55、解毒济生汤处方川芎 当归 黄柏 知母 天花粉 金银花 麦门冬 远志 柴胡 黄芩 犀角 茯神各3克 甘草 红花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解毒。治脱疽初起,恶寒体倦,发热作渴,或肿或紫,成麻或痛,四肢倦怠,心志恍惚不宁者。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入童便200毫升,随病上下服。病在手指,加升麻1.5克,足指加牛膝1.5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56、解毒内消汤处方连翘30克 金银花30克 蒲公英30克 败酱草30克 冬瓜子30克 赤芍6克 丹皮6克 川军3克 赤小豆9克 甘草节6克 土贝母9克 犀黄丸9克(分两次吞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盆腔脓肿属于热毒壅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57、透脓散处方黄耆12克 皂刺 白芷 川芎 牛蒡子 穿山甲(炒,研)各3克 金银花 当归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痈毒内已成脓,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58、金不换膏处方川芎15克 牛膝15克 生草乌15克 香附15克 红花15克 橘皮15克 续断15克 麻黄15克 桑枝15克 细辛15克 防风15克 羌活15克 五加皮15克 山药15克 白芷15克 清风藤15克 远志15克 桃仁15克 白蔹15克 何首乌(生)15克 天麻15克 熟地15克 当归15克 生杜仲15克 桃枝15克 威灵仙15克 连翘15克穿山甲(生)15克 乌药15克 苍术15克 赤芍15克 独活15克 槐枝15克 荆芥穗15克 蜈蚣1.5克 榆枝15克 僵蚕15克 苦参15克 金银花15克 柳枝15克大风子15克 大黄15克 生川乌15克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止痛。治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上药四十三味,酌予碎断,用香油7.2千克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3千克搅匀成膏,取出浸入水中去火毒后加热熔化;另对:血竭18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樟脑18克、轻粉18克共为细粉。每7.2千克油膏,对以上细粉搅匀摊贴,大张油重18克,中张油重13.5克,布光,微火化开,贴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9、回生至圣丹处方生甘草15克 金银花250克 玄参90克 蒲公英90克 天花粉9克 川芎30克
功能主治治头面疔毒,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60、除湿解毒汤处方白鲜皮15克 大豆黄卷12克 生苡米12克 土茯苓12克 山栀子6克 丹皮9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2克 地丁9克 木通6克 滑石块15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