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抗组胺药

更新时间:2023-02-03 07:27:13作者:百科

抗组胺药

一类可拮抗组胺的药物。组胺是速发型变态反应过程中由肥大细胞释放的一种介质,对速发型变态反应病变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抗组胺药用以治疗速发型变态反应,可有效的抑制临床症状。

组胺的生理作用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毛细血管的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使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全身性的毛细血管扩张可使血管容量骤增;大量液体自血管内渗出又可使血液容量骤减,结果血压下降,重者休克。皮肤发生不同层次的水肿,渗出,导致湿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病变;呼吸道粘膜水肿可导致呼吸阻力增加。

(2)可引起平滑肌痉挛,导致呼吸道狭窄,呼吸阻力增加,腹绞痛、痛经、流产等。

(3)使分泌腺分泌增强,表现流涕、流泪、唾液及胃液增多等。

抗组胺药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组胺必须首先与细胞上的组胺受体或酶原物质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早期的抗组胺药结构与组胺十分相似,所以曾认为,抗组胺药的作用在于与组胺竞争细胞上的受体或酶原物质,使组胺不能发挥作用,它既不能破坏组胺,也不能对抗组胺引起的药理反应。

抗组胺药基本结构见图,其中的R基团带有苯环,X则可由氧、碳、氮三种元素组成:若X为氧原子,称为氨基乙醇类;X为氮原子,称为乙二胺类;X为碳原子,称为烷基胺类。后来研制有明显抗组胺作用的大多药物,结构与上述模式完全不同,所以抗组胺药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图

一般抗组胺药不能抑制胃液分泌。现在已证明,组胺受体有H1和H2两类,与儿茶酚胺的α-和β-受体相似,人体有些组织主要含有H1受体,而另一些组织,如胃液分泌细胞,主要含有H2受体,还有的组织则兼有两类受体。常用的抗组胺药是指H1受体拮抗剂(如乙二胺类的去敏灵、新安替根,氨基乙醇类的苯海拉明、茶苯海拉明,烷基胺类的扑尔敏,吩噻嗪类的异丙嗪等),用以拮抗组胺对毛细血管、平滑肌、唾腺、泪腺、呼吸道分泌腺的作用;H2受体拮抗剂主要抑制胃液分泌。表中列举了一些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

抗组胺药的应用

抗组胺药制作容易,价格便宜,对多种变态反应病有效,毒副作用小,所以应用范围广泛,但以速发型变态反应病为最主要的适应症,特别是以血管渗出和组织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变态反应病,如花粉症、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速发性药物变态反应等。

治疗支气管哮喘时,一般剂量的抗组胺药不能产生治疗效果:如果加大剂量,症状可能减轻,但也可能加重,那是由于它使气管分泌物变粘稠,并抑制咳嗽反射,而使分泌物不易咯出。另外由于它不能抑制白三烯的作用,后者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比组胺强的多,故抗组胺药治哮喘疗效不佳。

抗组胺药也用来防止轻度的药物反应和输血反应。但是,绝不应利用抗组胺药作为保护,应用已知引起过敏的药物,这样做是极端危险的。

H1拮抗药物大多有中枢抑制和麻醉作用,所以常作为治疗某些精神病和神经病的辅助药物。如帕金森氏病、舞蹈病、失眠、狂躁、忧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等。它可抑制前庭反应,可用来防治运动病,也常用来治疗梅尼埃尔氏病所致的眩晕;并且可抑制手术后、放射线、妊娠等所致的恶心呕吐。这些药中效果较好的为茶苯海拉明和敏克嗪。也常作为基础麻醉药或麻醉前用药,主要是异丙嗪。

这类药物有麻醉作用,有止痛、止咳镇静、止痒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不但用以治疗变态反应所致的皮肤瘙痒,还用以治疗虫咬、黄疸、尿毒症、糖尿病等所致的皮肤瘙痒。可口服或制成霜剂供局部应用,但是局部用药可能引起致敏,表现为皮疹、哮喘、血细胞减少等。此时需停止用药。因这类药物有中枢抑制作用,对司机、高空作业者以及其他从事有危险性工种的人员应该慎用,特别是氨基乙醇类和吩噻嗪类药物。有些抗组胺药如塞克利嗪、敏克嗪、羟嗪等有可能致畸,孕妇忌用。

抗组胺药可有多种给药方式。口服一般于30分钟后开始发挥作用,药效可保持4~6小时;有些药物如羟嗪、异丙嗪等,其药效可维持12~24小时以上。肌肉或静脉注射适用于昏迷或麻醉患者;过敏休克、喉水肿等和在输血、输液、冬眠等较严重和紧急的情况可静脉注射,但是,疗效不如肾上腺素和皮质类固醇,一般不应作为首选药物。对于有严重呕吐的晕动病、梅尼埃尔氏病、手术后患者,以及不合作的婴幼儿等,还可通过直肠给药。局部常以1~2%的溶液作为滴眼、滴鼻、喷雾吸入式或气管内滴入。外搽多采用霜剂、软膏、离子透入等方式。

新合成的H1拮抗剂如酮替芬,既有H1拮抗作用,又可保护肥大细胞,抑制其介质释放。可治疗支气管哮喘;息斯敏则中枢抑制作用很轻微,服药后很少睏倦感,对支气管哮喘无效。

另一类抗组胺药物是H2受体拮抗剂,主要有甲氰咪胍和甲硫咪胺,H2受体拮抗剂与组胺竞争H2受体,因而对后者产生抑制作用。

H2拮抗剂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十分显著,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希望的药物。对其他变态反应病是否有治疗作用,目前还难以肯定。但许多组织的血管区兼有这两种受体,另外还证明有些动物,组胺的血管扩张作用不能完全为H2拮抗剂所拮抗,但可为这两种拮抗剂共同拮抗,在人类,H1拮抗剂只是在组胺引起的面部和皮肤血管扩张方面有拮抗作用,对过敏休克无效。

根据动物试验,H2拮抗剂无毒,只有在应用极大量时才有可能产生肾、骨髓,可能还有甲状腺的损害;由于它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也不产生睏倦的副作用。它们的一个明确的用途是治疗胃液分泌过多引起的各种疾患,特别是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病例。

H1受体和H2受体的作用可能是互相制约的,应用一种拮抗剂可能解除对另一种受体的拮抗作用。因此,在应用甲氰咪胍或甲硫咪胺治疗消化性溃疡时,也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本文标签:抗组胺药  kangzu’anyao  
上一篇:阿米巴病
下一篇:记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