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2:36:45作者:百科知识库
心力衰竭患者卧床休息时的体位应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心功能尚可的患者,可采取自主体位;而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一般不应长时间采用平卧体位,因为平卧体位可使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增加心脏负担。另外平卧体位会使患者感到憋气,严重者会感到呼吸困难。白天可采取坐在靠背椅上或坐在床上,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夜间可采用半坐卧位,即上半身抬高,有摇床时可抬高床头40°~50°角,然后再根据需要抬高膝下支架10°~20°角。无摇床时可自制靠背架或用椅子垫在床板下,使病床床头抬高。若病情允许,可垫高枕头,患者就可以入睡。
心力衰竭患者还应经常变换体位。一方面因为心力衰竭患者多有皮下水肿,皮肤抵抗力下降,加之长期卧床压迫局部,很容易发生褥疮,经常变换体位,减轻局部压迫时间,是防止发生褥疮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很容易出现静脉血栓,经常变换体位,活动下肢,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