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2:22:41作者:百科知识库
蜀葵花[别名侧金盏(《尔雅翼》),棋盘花(《分类草药性》),蜀其花(《本草推陈》),水芙蓉(《湖南药物志》),栽秧花(《贵州草药》),镲钹花、擀杖花(《陕西中草药》)],甘,寒。①《别录》:味咸,无毒。②《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滑,无毒。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①《别录》:主理心气不足。②《千金·食治》:定心气。③《本草拾遗》:治小儿风疹。花有五色,白者疗痢疾,去邪气,阴干末食之。④《尔雅翼》:敷疮肿。⑤《珍珠囊》:治带下。赤治赤(带),白治白(带)。⑥《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⑦《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⑧《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治倒经,热毒燥结。本文介绍了含有蜀葵花的处方24个。
处方1、黄金散处方大黄(煨)、人参、蛤粉、黄蜀葵花(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便血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灯心煎汤调服,日3次。
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处方2、催生如圣散别名催生独圣散、催生为全散
处方黄蜀葵花不拘多少(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脏干涩,难产痛剧,或胎死不下。
用法用量催生独圣散(《丹溪心法》卷五)、催生为全散(《宋氏女科》)。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二八引《局方》
处方3、槟榔黄葵散处方槟榔1个(生者),木香、黄蜀葵花、黄连(去须)。
制法将槟榔称见分两,余药与槟榔等分,为细散。
功能主治恶疮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先以温浆水洗疮净,看大小,入腻粉少许,蜜调涂于故帛上敷之,2-3日易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4、黄连散处方黄连(去须)、胡粉、黄蜀葵花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恶疮。
用法用量用龙脑、麝香、腻粉各少许,研细拌匀,先以盐浆水帛子揾干,掺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5、独脚虎处方蜀葵花子。
功能主治痈疽无头。
用法用量新汲水生吞1粒。须臾即破,如要头多,服3-4粒。
摘录《疡科选粹》卷二
处方6、花蕊石散处方花蕊石(火煅)1两,黄蜀葵花1两,龙骨(去土,研)1两,乌贼鱼骨(去甲)1两,栀子仁1两,草龙胆(去土)1两,郁金(锉)1两,胡粉1两,大黄(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内消。主痈疽始发,未变脓。
用法用量量多少,以津唾调成稀膏。敷之,频以唾润,日1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7、金黄散处方大黄(煨,锉)、黄蜀葵花(切,焙)、人参、蛤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血淋疼痛。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黄芩。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8、阿胶散处方阿胶2两(炒过,如无,以黄明胶4两代亦可,炒过用),人参半两,杏仁20个(去皮尖),黄蜀葵花1分,甘草半分,款冬花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患咳嗽及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晨用糯米粥一盂子,入末热服,晚食前再服;用糯米浓饮调下亦可。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9、吹鼻散处方藜芦(去芦头)半两,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半两,丁香半两,蜀葵花蕊半两,荜拨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蝎螫。
用法用量每用1字,螫左边,吹右鼻;螫右边,吹左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处方10、陈皮葵根汤处方广皮2钱,生黄耆5钱,当归2钱,皂角2钱,蜀葵花根1两(切片)。
功能主治肠痈初起未穿,小腹痛,小便不利,六脉微缓,不作寒热者。
用法用量水3碗,酒1杯煎,分2次服。
摘录《产科心法》下集
处方11、抵圣散处方红兰花(6月6日取)1分,蜀葵花(5月5日采)1分,桃花(3月3日采)1分,凌霄花(7月7日采)1分,大麦(7月10日采)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催生。主难产。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12、百花散别名葵花散、五金膏
处方黄蜀葵花7枚(干者),黄柏半两(厚者,去粗皮),黄连(去须)2钱,山栀子3枚(去壳),郁金1枚。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及诸恶疮。
用法用量葵花散(《得效》卷十九)、五金膏(《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班经后录》)。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白花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北大本)卷十二
处方13、龙葵散处方龙葵(俗名天茄子)1两,景天(俗名慎火草)1两,黄连(去须)1两,天灵盖1两,龙骨半两,乳香半两,木鳖子半两,黄蜀葵花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恶疮,多出脓水不干者。
用法用量看疮大小,入腻粉少许,蜜调,摊纸上贴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14、侧金散处方干黄蜀葵花半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黄丹(飞过)半两,韶粉半两,麝香1钱(别研)。
制法上前2味为细末,同后3味研匀。
功能主治痔漏有窍,下血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于患处干贴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15、经进追异玄元丹处方地黄花3钱,紫古子花3钱,紫蜀葵花3钱,青椹子3钱,旱莲子3钱(阴干),丁香,香墨1两。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乌须发。
用法用量方中丁香用量原缺。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16、二花散处方酸石榴花1分,黄蜀葵花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盏,煎至6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17、二黄散处方黄柏1两,黄蜀葵花1分,白及2钱,生干地黄半两,青黛2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痔。
用法用量先渫了,用朴消水调涂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18、兰香散处方白兰香叶(阴干)1两,百合1两,黄柏(蜜炙,锉)1两,胡粉(研)1两,黄蜀葵花(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毒恶疮,及下注疮,或痛或痒。
用法用量以醋调涂疮上,如有汁,即干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19、独圣散处方黄蜀葵花(炒)30克
制法上一味,捣为细散。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主沙淋,石淋。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20、槿花散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采时不得用手,以竹箸就窠子摘,以细竹篾串眼在风头令干)。
功能主治肠风痔漏。
用法用量用时以水煎沸数滚,用盆盛。先以气嘘,候通手洗之。
摘录《百一》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九六
处方21、鹿角散处方鹿角1两(烧灰),腻粉半两,百合半两(生研),木槿花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不愈者。
用法用量入腻粉、百合,生油调涂,1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22、佛桑散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浓煎汤,先熏,通手淋渫。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23、槿花散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采时不得用手,以竹筋就窠子摘,以细篾串眼,在有风处吹千)
功能主治治脱肛痔病。
用法用量水煎数沸,用盆盛,先以气嘘,候通手洗之。或木槿花为末涂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二九六补。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四
处方24、四白汤处方白木槿花10克,生石膏30克,白豆腐250克,白砂糖30克。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主火盛阳络,逼血上逆。
用法用量先煎生石膏,再入白木槿白豆腐,文火煎至豆腐有小孔再入糖,喝汤吃豆腐。
摘录《河北中医》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