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2:22:39作者:百科知识库
蜀葵(别名棋盘花、麻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甘,凉。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本文介绍了含有蜀葵的处方33个。
处方1、缓和剂处方蜀葵根5钱,亚麻仁4钱,小麦蒸饼(干者)10钱。
制法上为末,混和,温汤为糊,摊纸上。
功能主治硬睑硬睛。
用法用量贴于顽固之部。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处方2、黄金散处方大黄(煨)、人参、蛤粉、黄蜀葵花(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便血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灯心煎汤调服,日3次。
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处方3、催生如圣散别名催生独圣散、催生为全散
处方黄蜀葵花不拘多少(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脏干涩,难产痛剧,或胎死不下。
用法用量催生独圣散(《丹溪心法》卷五)、催生为全散(《宋氏女科》)。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二八引《局方》
处方4、槟榔黄葵散处方槟榔1个(生者),木香、黄蜀葵花、黄连(去须)。
制法将槟榔称见分两,余药与槟榔等分,为细散。
功能主治恶疮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先以温浆水洗疮净,看大小,入腻粉少许,蜜调涂于故帛上敷之,2-3日易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5、黄金散处方黄蜀葵子77粒。
制法烂捣细研。
功能主治催生。主难产。
用法用量酒煎服。
摘录《产宝诸方》
处方6、黄连散处方黄连(去须)、胡粉、黄蜀葵花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恶疮。
用法用量用龙脑、麝香、腻粉各少许,研细拌匀,先以盐浆水帛子揾干,掺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7、滑石散别名木通汤
处方烂滑石1两,烂石膏1两,石韦(去尾)1钱,瞿麦穗1钱,木通(去节)1钱,蜀葵子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便不利,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用葱头2茎,灯心1握,新水1大盏,蜜2匙,煎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五
处方8、催生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枳壳、蜀葵子。
功能主治横生逆产。
摘录《妇科玉尺》卷三
处方9、葵根散处方蜀葵根、冬瓜仁、槐米、败酱草(即苦菜)、忍冬藤、当归尾、赤芍、生地、大黄、米仁。
功能主治肠痈。腹痛钓脚,身皮甲错之候。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10、活调敷散处方乳香、没药、白芷、白蔹、南星、赤小豆、天花粉、芙蓉叶、黄连、贝母、寒水石、地榆、黄蜀葵叶(或花或子)、白及、百合。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疮疽,发背。
用法用量先用箍药。如疮肿硬而厚,按之方痛,加草乌尖、狼毒、蜜、醋调敷。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九
处方11、独脚虎处方蜀葵花子。
功能主治痈疽无头。
用法用量新汲水生吞1粒。须臾即破,如要头多,服3-4粒。
摘录《疡科选粹》卷二
处方12、花蕊石散处方花蕊石(火煅)1两,黄蜀葵花1两,龙骨(去土,研)1两,乌贼鱼骨(去甲)1两,栀子仁1两,草龙胆(去土)1两,郁金(锉)1两,胡粉1两,大黄(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内消。主痈疽始发,未变脓。
用法用量量多少,以津唾调成稀膏。敷之,频以唾润,日1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13、金黄散处方大黄(煨,锉)、黄蜀葵花(切,焙)、人参、蛤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血淋疼痛。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黄芩。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14、大圣散处方黄蜀葵(去萼,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吐血、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鸡子清或温酒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15、阿胶散处方阿胶2两(炒过,如无,以黄明胶4两代亦可,炒过用),人参半两,杏仁20个(去皮尖),黄蜀葵花1分,甘草半分,款冬花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患咳嗽及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晨用糯米粥一盂子,入末热服,晚食前再服;用糯米浓饮调下亦可。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16、吹鼻散处方藜芦(去芦头)半两,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半两,丁香半两,蜀葵花蕊半两,荜拨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蝎螫。
用法用量每用1字,螫左边,吹右鼻;螫右边,吹左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处方17、陈皮葵根汤处方广皮2钱,生黄耆5钱,当归2钱,皂角2钱,蜀葵花根1两(切片)。
功能主治肠痈初起未穿,小腹痛,小便不利,六脉微缓,不作寒热者。
用法用量水3碗,酒1杯煎,分2次服。
摘录《产科心法》下集
处方18、怀忠丹处方单叶红蜀葵根1两,白芷1两,白枯矾5钱,白芍药5钱。
制法上为末,黄蜡溶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排脓下血。主内痈有败血,腥秽殊甚,脐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待脓血出尽,服十宣散补之。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坦仙皆效方》
处方19、抵圣散处方红兰花(6月6日取)1分,蜀葵花(5月5日采)1分,桃花(3月3日采)1分,凌霄花(7月7日采)1分,大麦(7月10日采)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催生。主难产。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20、百花散别名葵花散、五金膏
处方黄蜀葵花7枚(干者),黄柏半两(厚者,去粗皮),黄连(去须)2钱,山栀子3枚(去壳),郁金1枚。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及诸恶疮。
用法用量葵花散(《得效》卷十九)、五金膏(《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班经后录》)。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白花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北大本)卷十二
处方21、鸡苏饮子处方鸡苏1握,竹叶1握(切),石膏8分(碎),生地黄1升(切),蜀葵子4分(末,汤成下)。
功能主治血淋不绝。
用法用量上除蜀葵子末外,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和葵子末,分2次温服。如人行4-5里久进1服。
注意忌芜荑、蒜、面、炙肉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七引《范汪方》
处方22、龙葵散处方龙葵(俗名天茄子)1两,景天(俗名慎火草)1两,黄连(去须)1两,天灵盖1两,龙骨半两,乳香半两,木鳖子半两,黄蜀葵花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恶疮,多出脓水不干者。
用法用量看疮大小,入腻粉少许,蜜调,摊纸上贴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23、地黄散处方生干地黄1两,犀角屑3分,赤芍药1两,蜀葵根3分(锉),葵子半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锉),当归3分(锉,微炒),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小肠中热,下血淋涩,脐下(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24、鸡苏汤处方鸡苏1握(去根,锉,晒),石膏(碎)2两,竹叶1握(切),蜀葵子(别为末)1两,葵子(为末,每服旋入)1钱。
制法上除葵子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血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葵子末1钱匕,更煎至8分,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25、侧金散处方干黄蜀葵花半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黄丹(飞过)半两,韶粉半两,麝香1钱(别研)。
制法上前2味为细末,同后3味研匀。
功能主治痔漏有窍,下血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于患处干贴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26、花叶散处方黄蜀葵15朵(去蒂),桑叶25片。
制法上窨干为末,入乳香半分,研匀。
功能主治瘰疬,漏疮,恶疮,妇人乳痈,无论痛与不痛,多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疮干,用麻油调涂,疮湿干掺。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二引《仁存方》
处方27、经进追异玄元丹处方地黄花3钱,紫古子花3钱,紫蜀葵花3钱,青椹子3钱,旱莲子3钱(阴干),丁香,香墨1两。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乌须发。
用法用量方中丁香用量原缺。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28、二花散处方酸石榴花1分,黄蜀葵花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盏,煎至6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29、比金散处方蜀葵叶(夏月收者,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痔。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30、二黄散处方黄柏1两,黄蜀葵花1分,白及2钱,生干地黄半两,青黛2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痔。
用法用量先渫了,用朴消水调涂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31、兰香散处方白兰香叶(阴干)1两,百合1两,黄柏(蜜炙,锉)1两,胡粉(研)1两,黄蜀葵花(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毒恶疮,及下注疮,或痛或痒。
用法用量以醋调涂疮上,如有汁,即干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32、硼砂散处方硼砂(细研)琥珀 赤茯苓 蜀葵子 陈橘皮(不去白)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化石利尿,通淋止痛。治沙石淋,急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葱头2片(去心),麦门冬21粒,蜜2匙,新水煎取清汁调下;或绿豆水浸,和皮研,取清汁调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六
处方33、独圣散处方黄蜀葵花(炒)30克
制法上一味,捣为细散。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主沙淋,石淋。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