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2:14:46作者:百科知识库
石韦(别名石zhe、石皮、石苇、金星草、石兰、生扯拢、虹霓剑草、石剑、虹霓剑草、金汤匙、肺心草、会全草、石耳朵、蛇舌风、小叶下红),苦;甘;寒,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小编整理出含有石韦的处方共14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46共26个。
处方1、妇科五淋丸别名妇科分清丸
处方当归4两,生地4两,川芎3两,滑石3两,木通2两,甘草2两,生栀子2两,生白芍2两,石苇1两(去毛),黄连1两,海金砂5钱。
制法上为细粉,凉开水泛小丸。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主膀胱湿热,淋漓不断,混浊带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
用法用量妇科分清丸(《中国药典》一部)。《中国药典》本方用法:先将石苇加水煎煮二次,滤过,余药粉碎成细粉,混匀,用石苇煎液泛为丸。每服三钱,每日二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2、妇科五淋丸处方当归8两,川芎8两,生地8两,白芍5两,木通5两,柏子(炒)4两,茯苓皮4两,石苇(去毛)2两,甘草2两,琥珀2两,海金沙10两,黄连1两。
制法上药共研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细粉4两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分解止淋。主妇女便溺涩滞,小便红赤淋沥浑浊,湿热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加味八正散处方萹蓄、木通、瞿麦、栀子、滑石、甘草、车前子、大黄、石苇、木香、冬葵子、沉香。
功能主治肺热而为气淋。
摘录《金鉴》卷四十三
处方4、加味六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柏、知母、滑石、石苇、琥珀。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苦病淋而茎中痛甚,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处方5、地黄丸处方生地黄(焙)半两,黄耆半两,防风1两,远志(制)1两,茯神(去木)1两,鹿茸(酥炙去毛)1两,黄芩1两,瓜蒌1两,人参半两,石苇(去毛)半两,当归半两,赤芍药4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气虚惫,膀胱淋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地黄散”。
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处方6、汉防己煮散别名防己煮散
处方汉防己3两,泽漆叶3两,石苇3两,泽泻3两,白术3两,丹参3两,赤茯苓3两,橘皮3两,桑根白皮3两,通草3两,郁李仁5合,生姜10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肿上气。
用法用量防已煮散(《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汉防己散”。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引褚澄方
处方7、鱼败银海汤处方鱼腥草31克,败酱草31克,金银花18克,海金沙24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石苇12克,地肤子18克,千里光15克,黄芩12克,白花蛇舌草31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兰学良方
处方8、苓薏败酱汤处方土茯苓25克,薏苡仁20克,败酱草20克,王不留行10克,石苇15克,匾蓄10克,瞿麦15克,滑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解毒。主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田乃庚方
处方9、益肾排石汤处方金钱草60克,车前子12克,瞿麦9克,杜仲9克,海金砂9克,川牛膝9克,王不留行9克,泽泻9克,当归尾9克,肉苁蓉9克,冬葵子9克,滑石9克,石苇9克,甘草梢6克。
功能主治清热益肾,利湿排石。主湿热蕴蓄下焦,兼有肾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10、排石汤处方金钱草60克,木通9克,瞿麦9克,冬葵子9克,海金砂9克,甘草梢9克,石苇9克,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滑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水通淋。主湿热蕴蓄膀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11、益肾健脾汤处方黄芪12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炒山药9克,甘草4克,茯苓9克,石苇9克,野山楂9克,丹参9克,制萸肉9克。
功能主治益肾健脾,化湿消肿。主肾气亏虚,水湿泛滥,脾运失职。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1疗程。
摘录马莲湘方
处方12、清痰利水汤处方黑元参24克,半夏12克,吴茱萸6克,广陈皮6克,胆星10克,泽泻10克,防己10克,石苇10克,黄连6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升麻10克,藁本10克,甘草3克,代赭石21克(为引)。
功能主治清痰泻火,祛邪逐瘀。主痰火郁结,邪热内侵。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路际平方
处方13、苦参通淋方处方苦参9-15克,柴胡9-18克,黄柏9克,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石苇30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主膀胱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碧方
处方14、四金化瘀排石汤处方半枝莲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2克,石苇30克,郁金20克,三棱18克,滑石30克,瞿麦15克,怀牛膝15克,海金砂30克,木通10克,茅根30克,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排石。主湿热蕴结下焦,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志发方
处方15、石苇散处方芍药、白术、滑石、葵子、瞿麦,各三两;石苇(去毛)、木通,各二两;王不留行、当归(去芦)、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食前,日二、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白垩丹处方牡蛎(煅.研)、白垩、细辛(去苗)、禹馀粮(煅.醋淬九遍.研)、白石脂(煅)、龙骨(煅.研),各一两半;瞿麦穗、附子(炮.去皮.脐)、乌贼鱼骨(烧灰)、芍药、石苇(去毛)、白黄连(去毛)、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芷、当归(去苗)、干姜(炮)、人参、甘草(炙),各一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三十六病,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热,恶风怯寒,咳逆烦满,拘急短气,心、胁、腰、背、腹肚与子脏相引痛,漏下五色,心常恐惧,遇恚怒忧劳即发,皆是内伤所致,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降石汤处方降香3克,石苇10克,滑石10克,鱼脑石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克(包),鸡内金10克,冬葵子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梢3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主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贝叔英方
处方18、通淋化浊汤处方萆 15克,菖蒲15克,黄柏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苇15克,土贝母10克,马勃5克,怀牛膝10克,全虫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浊。主湿热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柴彭年方
处方19、车前子散处方车前子22.5克 王不留行15克 冬葵子15克 生干地黄30克 桂心1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木通15克(锉)石苇15克(去毛)滑石22.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虚劳小便淋涩,茎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以麻子粥饮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处方20、活脓散处方防风半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川芎半两,金星草5叶,羌活3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瘰疬出脓不快,肢节烦疼,寒热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酒送下,1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二引《鲍氏方》
处方21、活血散处方金星草5叶,川芎1分,羌活1分,人参半两,甘草2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痈疡脓出不快,肢体闷痛,寒热无时,口苦舌干,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1日3次,如大肿赤疼痛,用麦冬5钱捣烂热调令清,以鹅毛刷在痛肿瘢上。
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处方22、金仙散处方金星草2两(阴干;5月采,连根),白及1两,白蔹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敛肌。主疮肿。
用法用量掺疮上,后以膏药盖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处方23、金星酒处方金星草(和根净洗,慢火焙干)4两,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分作4帖。
功能主治五毒发背。
用法用量每帖用酒1升,煎2-3沸后,更以冷酒2升相和,入瓶器中封却,时取饮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24、定痛丸处方乳香、没药、金星草、地龙(去土、炒)、五灵脂、木鳖子(去壳)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湿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磨化下;或只作小丸,温酒送下亦可。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
处方25、九金六马散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花根、马蹄金、紫金皮、金凉伞根、金脑香、山乌豆、鸡屎子、毛里金钗、水滚子根、穿山蜈蚣。
功能主治马面、马腿、马挪,痈疽肿疡,乳痈、胁痈,便毒,头风,风核。
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26、劳伤药酒处方大血藤4两,小血藤4两,红牛膝3两,白牛膝3两,舒筋草4两,刺五加5两,白花草1两,白龙须4两,木通根3两,接骨丹根5两,随手香3两,老颧草4两,碎补3两,红毛七3两,松节3两,见血飞3两,金腰带3两,红泽兰4两,猪毛七4两,伸筋草4两,破骨风4两,黄龙须4两,八爪龙1两,地胡椒5两,红酸浆草4两,筋骨草5两,乌骨鸡3两,石兰藤4两,还魂草4两。
制法用干酒15斤泡10日后即成。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腰部痛。
用法用量成年病重者每服2两,轻者1两,日3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