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2:09:43作者:百科知识库
连翘(别名旱连子、大翘子、空翘、空壳、落翘),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风热感冒。主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小编整理出含有连翘的处方共160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781~840共60个。
处方1、红藤煎处方红藤2钱,地丁草1两,乳香3钱,没药3钱,连翘4钱,大黄1钱半,玄胡2钱,丹皮2钱,甘草1钱,银花4钱。
功能主治通腑清热,行瘀止痛。主肠痈初起未化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外科学讲义》(1960年)
处方2、加味甘桔汤处方桔梗1钱,甘草1钱,升麻1钱,连翘1钱,防风1钱,牛蒡子1钱,黄芩(酒炒)1钱。
功能主治大毒流行,咽痛喉痹。
用法用量水煎,加薄荷3叶,煎8分,食后细细呷之。
摘录《保命歌括》卷六
处方3、防风羌活汤处方防风、羌活、秦艽、荆芥、薄荷、赤芍、连翘、栀子、滑石、甘草、玉竹。
功能主治太阳风热上壅。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
处方4、白蒺藜散处方白蒺藜、菊花、蔓荆子、草决明、甘草(炙)、连翘、青葙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疼痛,肝肾虚热生风,目赤涩多泪。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5、当归活血汤处方当归、川芎、荆芥、薄荷、芍药、红花、甘草、牡丹皮、桔梗、防风、山栀、黄芩、连翘、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鼻准头紫黑,血冷凝滞。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细茶1撮,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6、防风汤处方防风(去叉)半两,黄耆(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连翘半两,山栀子仁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止烦渴,除风疹,治惊悸。主小儿风热,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8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7、加味四物汤处方当归、白芍、生地、柴胡、酒芩、干葛、力子、连翘。
功能主治麻症后一切血虚。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8、连翘汤处方连翘、人参、川芎、黄连、生甘草、陈皮、白芍、木通。
功能主治小儿头面遍身生疮,非干搽药,忽然自平,加痰喘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服。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9、当归活血饮处方归尾、红花、黄芩(酒炒)、连翘、炙北耆、人参、骨皮、牛子、甘草。
功能主治痘疮抓破出血。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九引万氏方
处方10、瓜蒌子散处方瓜蒌子(微炒)1两,连翘1两,何首乌1两,皂荚子仁(微炒)1两,牛蒡子(微炒)1两,大黄(微炒)1两,白螺壳1两,栀子仁1两,漏芦1两,牵牛(微炒)1两,甘草(生)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瘰疬初肿,疼痛寒热,四肢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温酒调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处方11、连翘汤处方连翘、防风、甘草、荆芥、木通、车前、山栀、紫草、瞿麦。
功能主治麻疹。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处方12、连翘散处方连翘1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当归1两,木香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黄芩1两,犀角屑1两,麝香1钱(细研),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蒡子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攻手足,肿满疼痛,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13、连翘散处方连翘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荠苨1两,桔梗1两(去芦头),玄参1两,桑根白皮1两半,黄芩1两,甘草1两(生锉),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黄耆2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排脓解毒消肿,退热止痛。主发背溃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14、交加散处方附子7分,石膏5钱,羌活1钱,防风1钱,广皮1钱,连翘1钱5分,葛根2钱,豆豉3钱,薄荷1钱,藿香1钱,姜皮8分,荷叶1角。
功能主治痎疟。
注意虚人禁用。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15、甘桔汤处方甘草、桔梗、连翘、玄参、防风、牛蒡子。
功能主治麻疹,咽喉肿痛,不能食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疹备要方论》
处方16、豆根汤处方麦门冬(去心)、山豆根、桔梗、知母、天花粉、元参、荆芥、射干、连翘、牛蒡子、薄荷。
功能主治瘄后余毒未尽,咳嗽口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17、连翘汤处方连翘、薄荷、黄芩、山栀、夏枯草、青菊叶、苦丁茶、桑皮。
功能主治秋风化燥,上焦受邪,目赤珠痛。
摘录方出《临症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18、连翘解毒饮处方青黛8分,元参1钱,泽泻1钱(盐炒),知母1钱,连翘1钱(去膈)。
功能主治水郁为疫,脾肾受伤,以致斑、黄,面赤体重,烦渴口燥,面肿,咽喉不利,大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童便1大盅,水2盅,煎1盅,冷研五瘟丹服。
摘录《松峰说疫》卷六
处方19、连翘散处方连翘1两半,葛根1两(锉),川升麻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2两,蓝叶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白蔹1两,羚羊角屑1两,木通1两(锉),黄耆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甘草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痈肿焮痛,口干烦渴,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20、连翘散处方连翘半两,荆芥穗半两,鳖甲(醋炙,去裙)半两,栀子仁半两,射干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当归(切,焙)半两,大黄(生)半两,恶实半两,牵牛子(炒)1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肝壅盛,肋下结块,腹内引痛,大小便赤涩,饮食减少,大腹常热,或时亦快,脊背上、左右臂上、脚上相连结块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温热水调下。如大腹冷,减地黄;小便多,减射干。
摘录《普济方》卷十四引《护命》
处方21、芬芳清解汤处方犀角、连翘、生地、玄参、石菖蒲、郁金、银花、金汁。
功能主治清血络以防结闭,解毒以驱其秽。主上受秽邪,逆走膻中,神躁暮昏。
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邪犯膻中,神识不清,犀角、生地凉心血以去热;菖蒲、郁金通心气以除秽;连翘、玄参以清血络;银花、金汁以解毒邪。
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五,名见《证因方论集要》卷三
处方22、沉麝汤处方木香、麝香、藿香叶、连翘、乳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发背疽之人,时为庸医用毒药掩盒,或刀割伤血肉之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集验背疽方》
处方23、连翘汤处方连翘2两,柴胡半两,当归半两,生地黄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1两,大黄3钱。
功能主治主脉浮,客脉洪,浮洪相合,热结于胸中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脉诀》
处方24、连翘解毒汤处方玄参、陈皮、甘草、黄连、石膏、薄荷、柴胡、归尾、连翘。
功能主治清肺胃火邪。主小儿因肺胃火盛,或食辛热甜糖,厚味之物,致齿缝出血者。
用法用量竹叶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25、绛宫丸处方大黄(酒蒸)2两,山楂1两,连翘1两,川芎1两,当归(酒洗)1两,麦芽1两,桃仁1两,芦荟1两,甘草1两,芸苔子1两,黄连(酒浸)1两半,南星(酒浸)1两半,海藻(酒洗)1两半,升麻半两,羌活半两,桔梗半两,防风半两,白术2两,黄芩(酒炒)半两。
制法上用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已破,加人参1两作膏;用甘草节、僵蚕同煎。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九
处方26、八味消风饮处方生地9g,连翘9g,红花6g,桃仁6g,白鲜皮15g,地肤子6g,僵蚕9g,蝉蜕9g。
功能主治荨麻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血热风盛,加丹皮、赤芍、银花;肺热便燥,加青黛、大黄、白芷;风热上犯,加白芷、白蒺藜、荷叶;湿热外渗,加苦参。黄柏、苍术、荆芥、防风;风冷喘咳,加杏仁、前胡、苏子、桔梗、牛蒡子;表虚,加甘草、黄耆。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27、抗毒丸处方金银花6两,青连翘6两,地丁草6两,天花粉6两,干生地5两,苦桔梗5两,大青叶3两,龙胆草2两,板蓝根3两,公英2两,没药1两,黄连5钱,梅片1钱5分,牛黄1钱5分,朱砂1两,寒水石1两5钱,青黛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或制片)。
功能主治痈、疔、疖等体表化脓性感染。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28、火郁汤处方山栀1钱,柴胡1钱,干葛1钱,抚芎1钱,白芍1钱,连翘1钱,地骨皮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火郁症。
用法用量上锉1剂。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29、连翘散处方连翘1两,何首乌(米泔浸一宿,焙)1两,干白薄荷1两,麝香(研)半钱,升麻半两,恶实(炒)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蛇蜕皮(酒浸,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瘰疬恶核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温酒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处方30、甘桔清金散处方桔梗1两,甘草5钱,牛蒡子(炒)7钱,连翘(去心)5钱,诃子皮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热,声不清响者;肺热咽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薄荷叶少许,同煎服。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处方31、立应散处方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当归半两,滑石半两,地胆半两(去翅足头,以糯米1合同炒赤黄色,去米),白牵牛1分,土蜂窠1分(蜜水洗,饭上蒸),川乌尖21个(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瘰疬久不愈者,发瘭。
用法用量方中白牵牛用量原缺。《直指》有川芎。
注意有孕不得服,或素来气血虚弱者亦不可服,大忌毒物。
摘录《百一》卷十六引朱保义方
处方32、连翘漏芦汤处方漏芦1钱,麻黄(去根节)1钱,连翘1钱,升麻1钱,黄芩1钱,白敛1钱,甘草半钱,枳壳半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痈疮,丹毒、疮疖,咽喉肿痛,腮肿。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不拘时候温服。热甚,加大黄、朴消。
摘录《婴童百问》卷四
处方33、赤小豆汤处方赤小豆1钱,商陆1钱,连翘5分,腹蛇脯5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生疮,用干疮药太早,致遍身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便秘,加大黄。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
处方34、九味败毒汤处方黄连1钱,荆芥1钱,黄芩1钱,连翘1钱,牛蒡子1钱,薄荷叶1钱,木通1钱,山栀1钱,甘草(生)4分。
功能主治紫舌胀,一名木舌。心脾壅热,舌肿,色如猪肝,胀塞满口,坚硬疼痛,不能转动,粥药不入。
用法用量加灯心1撮,水煎,去滓温服。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处方35、连翘汤处方连翘、白茯苓、车前子、甘草梢、陈皮、当归、黄芩、丹皮。
功能主治小儿白浊,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犀角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36、连翘消毒饮处方连翘1钱,川芎1钱,当归1钱,赤芍药1钱,牛蒡子1钱,薄荷1钱,黄芩1钱,天花粉1钱,甘草1钱,枳壳1钱,桔梗1钱,升麻5分。
功能主治时毒表里二症俱罢,余肿不消,疼痛不退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后服。便燥者,加酒炒大黄。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37、补漏丸处方夏枯草8两,甘草节4两,连翘4两(去子)。
制法上为末,以金银花2斤,煎浓汤为丸。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晨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外科学讲义》
处方38、呼脓长肉膏处方麻油3斤,发1团(入油熬化,次入后药),当归1两半,黄耆1两半,黄连1两半,黄柏1两,大黄1两,黄芩1两,白芷1两,杏仁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连翘1两,山栀1两,赤芍8钱,地黄8钱,白及8钱,金银花8钱,青藤8钱,桃枝7寸,柳枝7寸,槐枝7寸。
制法通以前药入油熬枯,黑色为度,住火,去滓,用飞过黄丹8两、黄蜡5两、沥青2两同煎,至油滚渐渐加之,滴水软硬得所、不粘手为度,加乳香6钱,没药6钱,轻粉5钱,血竭3钱,收用摊贴。
功能主治痛疽,发背,疔疖等毒。
用法用量已破出脓者,用油纸摊贴;如脓多,以绢揩净,火边略烘再贴,第3次不可用矣,另换1个再贴。俟疮势将收口,量疮大小贴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处方39、红鸡膏处方苏木1两,降香1两,当归5钱,川芎3钱,红花2钱,海藻6钱,海带6钱,夏枯草6钱,昆布6钱,连翘2钱,赤芍2钱,三棱5钱,莪术5钱,槟榔5钱,枳壳3钱,木香3钱,瓜萎1个(全),山甲2钱,皂刺2钱,银花6钱,元参6钱,香附4钱,橘红6钱,川贝4钱,南星4钱,半夏4钱,陈皮3钱,青皮3钱,桔梗2钱,牡蛎3钱,樟丹1斤半(后下),香油3斤。
制法先将香油熬开,用红公鸡1个,洗净,油内炸枯,再入上药炸枯,去净渣,入樟丹成膏;候冷,再加血竭(真)、儿茶、乳香(制)、没药(制)、阿魏各3钱(共研细末)入膏搅极匀,装瓷罐,埋地下,去火毒。
功能主治痰核,瘰疬。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集成良方三百种》
处方40、加减银翘散处方连翘3钱,粘子3钱,蝉蜕1钱5分,荆芥2钱,防风1钱5分,前胡1钱5分,薄荷1钱5分,象贝2钱,桔梗1钱,广郁金2钱。
功能主治畅肺,导痰,透发。主冬温、春温、风温、麻瘄,初时恶寒发热,咳嗽胁痛。
用法用量麻瘄,加葛根2钱,炒菔子3钱(杵包)。
摘录《镐京直指》
处方41、当归连翘饮处方当归、生地黄、川芎、连翘、防风、荆芥、白芷、羌活、黄芩、山栀、枳壳、甘草各等分,细辛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牙齿病,开口呷风则痛甚者,胃肠中有风邪也;开口则臭不可闻者,胃肠中有积热也。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42、加减双解散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薄荷1钱,桔梗1钱,麻黄1钱,黄芩1钱,山栀1钱,连翘1钱,当归1钱,芒消1钱,大黄1钱,赤芍1钱,滑石1钱,石膏1钱,川芎5分,甘草5分,白术8分。
功能主治时行赤眼,暴赤肿痛,白珠血片,甚至瘀血包珠。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大便滑,去大黄、芒消,加泽泻;有汗,去麻黄,加桂枝;咳嗽,加桑白皮、杏仁;痰多,加瓜蒌、贝母;两胁疼,加柴胡、青皮;食少,加陈皮、茯苓;身热,加羌活;脚腿疼,加防己、木香;脾虚,倍加白术,去石膏。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处方43、利膈汤处方薄荷、荆芥、力子、元参、瓜蒌、防风、桔梗、连翘、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麻症因于脾肺火热风邪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44、地榆槐角丸处方当归(酒洗)2两,川芎1两,白芍(酒炒)1两,生地黄2两,黄连(酒炒)1两,条芩(酒洗)1两,黄柏(酒炒)1两,栀子(炒)1两,连翘1两,地榆2两,槐角1两半,防风1两,荆芥5钱,枳壳(去瓤)2两,茜根5钱,侧柏叶5钱,茯神5钱,陈皮5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白滚水送下,或加细茶亦可。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45、加味四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当归、山栀子、连翘。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汤火伤,患处肉未死而作痛者。
用法用量若患处肉死已溃而不收敛者,用四君子加芎、归、黄耆。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九
处方46、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连翘、生地、黄芩、黄连、山栀、归尾、甘草、泽泻、车前子、木通、大黄。
功能主治水疝。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47、加味清营汤处方鲜生地6钱,鲜石斛5钱,元参心5钱,原麦冬4钱,连翘3钱,银花3钱,天花粉3钱,鲜竹叶1钱,生石膏5钱,川黄连1钱,丹参3钱。
功能主治温邪乘胃,热蒸心包,舌红而燥,口渴唇焦,脉数,或神昏谵语。
摘录《镐京直指》卷二
处方48、连翘散处方人参5钱,连翘5钱,茯苓5钱,防风5钱,川芎5钱,天花粉5钱,黄柏3钱,荆芥3钱,栀子仁3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
用法用量淡竹叶煎汤,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四
处方49、固胎泻火汤处方当归4钱,川芎2钱,白芍3钱,黄芩3钱,连翘3钱,寸冬3钱,丹皮2钱,石决明3钱,芥穗2钱(炒黑),艾叶2钱,菟丝子3钱,枳壳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兼胎病目症(妊娠性弥漫性浅层角膜炎)。头疼目赤,白膜隐隐,流泪酸疼。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兼胎病目症:观城姜某某,女,三十岁。怀孕四个月,忽觉头疼目胀,热泪恒流,脉两关洪大。视其目,二目皆红,白膜层起,乃肝胃之火上冲,波及于脑所致。先刺上星,合谷,以泻肝胃之火;继服固胎泻火汤二三剂,目疼止,只觉小腹疼痛,又改服保胎无忧散五剂即愈。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处方50、加减防风汤处方防风、荆芥、桔梗、甘草、薄荷、天花粉、半夏、连翘、山栀、黄芩、瓜蒌仁。
功能主治外感风热痰壅。身热神昏,声如齁鼾,喘急不宁,语言不便,脉浮数。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51、抵圣枳壳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2两,威灵仙(去苗土)2两,陈橘皮(去白,焙)2两,续断2两,生干地黄(焙)1两,连翘1两,槐实(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炒)1两,白矾(煅过)1两,人参1两,羌活(去芦头)1两,地骨皮1两,何首乌(用米泔浸1宿,竹刀刮去皮,切)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陈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52、当归芍药饮处方当归5钱,赤芍3钱,生地4钱,防风3钱,黄芩3钱,栀子3钱,牛蒡子3钱(炒),连翘3钱,大黄4钱,白芷3钱,红花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风赤疮痍症。(沙眼胞性湿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处方53、连翘散处方连翘3分,漏芦3分,知母3分,木通1两(锉),桂心3分,黄芩3分,柴胡1两(去苗),玄参3分,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川朴消2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膈热毒盛,攻项腋,生瘰疬,肿痛,心神烦闷,背胛急疼,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54、加减升麻汤处方升麻1钱,防风6分,桔梗5钱,川芎5钱,陈皮5钱,牛蒡8分,连翘8分,山楂8分,柴胡8分,蝉退4分,赤芍6分,甘草3分,木通5分。
功能主治痘疮初热,外感风寒,憎寒壮热,咳嗽流涕,体性旺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处方55、连翘消毒饮处方连翘3钱,牛蒡子1钱,防风1钱,荆芥穗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吹乳。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甜蒌实内干,每1个取四分之三,研碎入药,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七引《经验良方》
处方56、安痘汤处方玄参5钱,当归3钱,连翘1钱,白芍2钱,丹皮2钱,荆芥2钱,甘菊花2钱,升麻5分,天花粉1钱。
功能主治散风热。主痘症发全,痘毒全无,收痂大愈之后,放心纵欲,饮食过伤,又兼风热,而致数日之后身复发热,通身发出红斑,痒甚,愈抓愈痒,先出大小不一如粟米之状,渐渐长大如红云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处方57、防风散处方防风1钱半,大粉草1钱半,川芎1钱,荆芥1钱,牛蒡子1钱,连翘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身疮。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天花粉,无大粉草。风丹,加薄荷。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58、冰肌散处方柴胡、前胡、黄芩、山栀、连翘、泽泻、黄连、黄柏、犀角、地骨皮、丹皮。
功能主治痘疮。
用法用量《简明医彀》本方用法: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注意热极者用,热轻者戒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59、败毒散处方生地黄1钱5分,丹皮7分,柴胡7分,桔梗8分,薄荷5分,连翘8分(去心),牛蒡子8分(炒,研),黄柏5分(蜜水炒),天花粉8分,黄芩7分(酒炒),黑参8分,赤芍5分,金银花8分,甘草3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清胃利咽。主疹后口臭、口疮、唇烂,兼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麻科活人》有射干,赤芍,无白芍。
摘录《痘疹定论》卷四
处方60、八仙聚会丹处方①熏洗方:五味5钱,朴消5钱,枳壳5钱,白芷5钱,陈皮5钱,细辛5钱,黄柏5钱,水杨柳根5钱,黄连5钱。②败毒散: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熟地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枳壳1钱,全蝎1钱,穿山甲1钱,僵蚕1钱,蝉蜕1钱,皂角子1钱,朴消,蜈松1条(去头脚),大黄3钱。③搽药:白矾1两(飞过,煅成枯矾),蟢儿白衣16个(烧成炭)。④油药:酥合油5分。熊胆5分。头生鸡子3个(去清煎成油)。⑤药水:片脑1分,朴消5分,橄榄核(烧成炭)5钱,熊胆3分,蜗牛螺肉10余个。⑥治外痔方:乡村食百草鹅杀取胆油,调孩儿茶。⑦治血痔方:皂荚同本身头发烧烟于坛内。⑧治外痔方:刘寄奴(1名九里光)1钱,孩儿茶1钱,苦参1钱,轻粉3分,血竭5分,没药5分。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①熏洗方:上用水7碗,煎至6碗,盛坛内,以痔坐坛口,着实熏之,待汤温,洗患处。后吃2方。②败毒散:水2钟,煎1钟,空心服。少下泻类则效。③搽药:上2味,共飞过为细末,搽之。④油药:3味匀和敷之。⑤药水:上捣烂,同前药入瓷坛内,以水浇上满坛,浸1宿,取去水,以药敷痔。⑥治外痔方:外敷。⑦治血痔方:坐上熏之,再用花椒、葱叶煎汤洗之。⑧治外痔方:刘寄奴取自然汁,煎如蜜为度,余6味作末和前膏内,1日3次,搽之。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