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1:59:28作者:百科知识库
石膏(别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白虎、玉大石、冰石),辛甘;寒;无毒,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胃火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小编整理出含有石膏的处方共253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221~2280共60个。
处方1、桂苓甘露饮处方泽泻1钱2分,猪苓1钱2分,寒水石2钱,桂枝8分,苍术1钱,滑石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2、钩藤煎处方钩藤1分,子芩半两,知母半两,寒水石3分,川升麻半两,沙参1两(去芦头),蚱蝉2枚(去翅足,微炒),蜣螂2枚(去翅足,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加蜜5两,以慢火煎炼为膏。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体热羸瘦。
用法用量每以熟水调1杏仁大服。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3、栝楼根散处方栝楼根半两,苦参1分(锉),人参1分(去芦头),寒水石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石膏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热渴,头痛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津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4、钩藤皮汤别名钩藤饮
处方钩藤皮2分,麻黄(去节)2分,龙齿6分(研,绵裹),银1斤,寒水石12分,栀子(劈)12分,知母12分,石膏(碎,绵裹)12分,杏仁(去两仁皮尖,研)12分,升麻10分,子芩14分,蛇蜕皮7寸(炙),蚱蝉4枚(去足翅,炙),柴胡10分,芍药8分,沙参8分,生葛汁5分,蜜7合,牡牛黄(如大豆粒)10枚(煎成研下之)。
功能主治救急疗痫。主小儿癫痫。
用法用量钩藤饮(原书卷三七七)若大便涩者,加大黄10分。
注意慎热面、炙肉、鱼、蒜、粘食、油腻、冷水。
摘录《普济方》卷一○○
处方5、茯苓散处方白茯苓1两(去皮),细辛(去苗)1两,香白芷1两,寒水石(生用,研)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牙齿疼及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牙痛处,含口良久,吐去津,然后用温水潄之,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6、黄连散处方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锉),甘草半两(生,锉),寒水石半两,槟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紧唇。是五脏热毒气上冲,唇肿反粗。
用法用量炼蜜调涂于唇止,1日2-3度换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7、枯热清心散处方寒水石1两,黄连2两,辰砂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日久郁热,谵语狂乱。
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煎甘草汤调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处方8、桂苓甘露散别名桂苓白术散、桂苓甘露饮
处方茯苓1两(去皮),甘草2两(炙),白术半两,泽泻1两,桂半两(去皮),石膏2两,寒水石2两,滑石4两,猪苓半两(1方不用猪苓)。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中暑,湿热内甚,头痛,口干烦渴,小便赤涩,大便急痛,霍乱吐下,腹满痛闷,及小儿吐泻、惊风。伤暑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桂苓白术散(原书同卷)、桂苓甘露饮(《伤寒直格》卷下)。
摘录《宣明论》卷六
处方9、春雪膏处方寒水石5钱,石膏5钱,滑石5钱,赭石5钱,朴消5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凉心除烦。主热极壅盛,心热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井水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五
处方10、大圣散处方川大黄1两,寒水石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疙瘩病,及恶疮肿毒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水沸汤,随病人意调下;恶疮,热酒调下。恶疮,加当归1两。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11、金牙散处方金牙(研)1两,曾青(研)1两,消石(研)1两,石(泥裹烧半日)1两,石膏(研)1两,莽草1两,玉支(1作玉泉)1两,雄黄(研)1两,朱砂(研)1两,寒水石1两,龙骨1两,蛇蜕皮(炙)1两,芫青(熬)1两,当归1两,龙胆1两,大黄1两,细辛1两,防风1两,大戟1两,芫花(熬)1两,野葛(炙)1两,苁蓉1两,天雄(炮)1两,茯苓1两,附子(炮)1两,乌啄(炮)1两,干姜1两,人参1两,桔梗1两,桂心1两,椒(去目,汗)1两,贯众1两,巴豆(去心皮,熬)1两,狸骨(炙)1两,蜂房(炙)1两,鹳骨(灸)1两(一方加蜈蚣、蜥蜴、雌黄、监鼻、麝香、毒公,合42味)。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带之能杀鬼气,逐尸疰。主江南三十六症,人病经年,羸瘦垂死,诸恶疠不祥。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渐增5分匕,酒调下,1日3次。并以三角绛囊贮散方寸匕,以系头及心上。
注意忌猪肉、生血物、生菜、冷水、大醋、芦笋。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胡洽方》
处方12、胡粉丸处方胡粉(研)1两,砒霜(研)1两,寒水石(煅研)1两。
制法上为细粉,滴水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吐痰。主一切疟疾及一切痰疾。
用法用量发前新汲水吞下1丸。即大吐,至来日困睡为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13、解炎化酒汤处方人参1两,柞木枝2两,黄连3钱,茯苓5钱,菖蒲1钱,寒水石3钱。
功能主治恣饮烧酒,力不能胜,一时醉倒。
用法用量水煎1碗,以井水探冷灌之。苟无人参,以黄耆2两代之。
各家论述此方以柞木解其酒毒;黄连,寒水石解其火毒;菖蒲引入心中;用茯苓以分消其酒湿之气;然必用人参以固其气者,使气不随酒俱散,盖烧酒系气酒也,热极则气易散越,固其真气,而火可泻,毒可解也,倘只泻其火而解其毒,火泻毒解而气脱矣,气脱而身将何在哉?此人参之所以必用。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14、菊花散处方甘菊花1分,牯牛胆1枚(阴干),寒水石1分,雌鸡肝1枚(阴干)。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退翳。主小儿青盲及雀目。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取猪肝血,不至3-5服验。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15、大黄散处方大黄(生,锉)5两,白蔹(生,锉)3两,寒水石(生,研)1两,紫葛(生用)1两,木香1两,消石(研)2两,黄芩(去黑心)2两,大青2两,苦参(锉)2两。
制法上9味,捣罗7味为细末,入研药,和牛乳调如膏。
功能主治恶毒风肿及一切肿毒。
用法用量涂于故帛,拓肿上。随拓即消,干复易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16、大人参半夏丸处方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坠涎,止嗽定喘,宣通气血,调和脏腑,进饮食。主诸痰呕吐,痰逆、痰厥头痛,风气偏正头疼,风壅头目昏眩,耳鸣鼻塞,咽膈不利,心腹痞满,筋脉拘挛,肢体麻痹疼痛,中风偏枯,咳唾稠粘,肺痿,酒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食后温水下亦得。一法,加黄连半两,黄柏2两,水为丸,取效愈妙。
摘录《宣明论》卷九
处方17、剪草散处方寒水石2钱,芜荑2钱,剪草1钱,枯矾1钱,吴萸1钱,黄柏1钱,苍术5分,厚朴5分,雄黄5分,蛇床3钱,轻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沙疥。
用法用量香油调敷。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18、变白散处方大浆石榴1个(用铁钉49个札匀,3日取出钉,入丁香并盐少许,以黄土固济,令干,用炭火2斤,煅炭尽为度,候冷取出),细辛2两(生用),猪牙皂角2两(刮去皮,蘸盐水炙),寒水石3两(炭煅)。
功能主治乌髭。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更入脑、麝少许揩牙,候药行,方漱口;临卧揩牙,勿漱,取口中涎,擦白发。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卫生家宝》
处方19、金沙散处方净黄连1两,硼砂2钱,寒水石2钱,大黄2钱,海螵蛸1钱,铜青1钱,玄明粉2钱5分,全蝎(去毒)7枚,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时行赤眼肿痛,或肾热多泪。
用法用量每用1字至5分,凉水化,澄清去滓,频洗,不拘时候。烂弦,加轻粉5分。
注意忌酒荤。
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处方20、金丹处方寒水石、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初生,因于胎热肉烂者。
用法用量蜜水调敷。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处方21、疥疮膏处方西麻黄12两,斑蝥虫5钱,江子5钱,以麻油2斤,猪油4两,黄蜡4两,文火化开,将药放入,炸枯,去滓,滤清。寒水石12两,硫黄3两,樟脑3两,花椒9钱,雄黄3两,明矾3两(炒枯),黄丹3两。
制法上为细末,乳之极细,和入膏内搅匀,俟凝时分装瓶盛。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疥疮、湿癣、浓颗。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于淋浴后蘸擦患处,以摩擦均匀为度。
注意不可入口。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处方22、粉香生肌散处方轻粉1钱,乳香1钱,没药1钱,黄丹2钱(微炒),赤石脂5钱,寒水石3钱(煅)。
制法上药各为末。
功能主治嵌指甲伤。
用法用量湿则干搽,干则油调搽。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六
处方23、金波散处方净黄连1两,硼砂2钱,寒水石2钱,大黄2钱,海螵蛸1钱,铜青1钱,玄明粉2钱半,麝香1字,全蝎7尾(去尖毒)。
制法除玄明粉、麝香,余7味锉晒为末,仍入玄明粉、麝香乳钵内,同前药末杵匀。
功能主治时行赤眼,肿痛成翳,有热多泪。
用法用量每用1字至半钱,温净汤或凉水调化,澄清去滓,频洗,不拘时候。有风夹虫作痒,加轻粉。
注意忌酒荤3-5日。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24、骊龙珠处方白花蛇5钱(酥油炙),番木鳖1个(酥炙),半夏1钱5分,虎胫骨1两(酥炙),麻黄3钱(去节),乳香3钱,寒水石4两(盐泥固,火煅红),孩儿茶1钱5分,没药3钱。
制法酒糊为丸,如弹子大,放铅盒内,起白毛取出,揩毛。
功能主治中风。
用法用量每用1丸,先灯上烧烟起,再为末,好酒送下。药后汗出如雨,不可见风,汗干即愈。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25、粉霜丸处方粉霜1钱,硇砂1钱,海蛤1钱,寒水石(烧粉)1钱,玄精石1钱,白丁香1钱,头白面1钱,轻粉3钱,海金砂1钱。
制法上为末,着纸裹数重,上使面裹,又纸裹,冷酒煎了,桑柴火烧,面熟为度,宿蒸饼为丸,如柏子大。
功能主治水鼓满不食,四肢浮肿,大小便闭,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生姜汤送下,日3次;2日加1丸,至6日不加即止,以补之妙。
摘录《宣明论》卷八
处方26、金露散处方寒水石(生用)1两5钱,黄柏1两,白及2钱5分,白蔹2钱5分,雄黄2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时气热毒。
用法用量无根水调,以纸花子贴;或扫亦妙。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引《普降生灵方》
处方27、拔毒散处方寒水石不拘多少(烧令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瘤,浮赤走引或遍身。
用法用量以新水调,鸡翎扫痛处。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28、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