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1:36:18作者:百科知识库
生姜(别名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生姜汁、姜),味辛;性温,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小编整理出含有生姜的处方共412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81~540共60个。
处方1、黑香四神散处方香附4两,陈皮2钱,乌药2钱,甘草1钱,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气盛瘀血。
用法用量方中生姜、大枣用量原缺。
摘录《妇科大略》
处方2、桂枝加当归汤处方桂枝9g,赤芍9g,当归12g,甘草4g,生姜4g,红枣6g。
功能主治和营祛寒,温经通络。主冻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3、常山饮处方常山半两,秦艽(去苗)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瘴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半分,枣2枚(擘破),煎至1盏,去滓,未发前,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4、鹿肉汤处方鹿肉4斤,干地黄3两,甘草3两,芎䓖3两,人参2两,当归2两,黄耆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茯苓2两,半夏1升,大枣20枚,生姜2两。
功能主治补乏。主产后虚羸劳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斗5升,煮肉取1斗3升,去肉纳药,煎取5升,去滓,分4服,日3夜1。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鹿肉汤即羊肉黄耆汤以鹿易羊,加人参、半夏健运中气,鹿肉填补督肾,洵为产后虚羸劳损之神丹,专于妇人科者急须着眼。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5、柴陈解托汤处方柴胡6分,干葛6分,半夏6分,厚朴6分,泽泻6分,甘草3分,秦艽6分,藿香6分,陈皮5分,生姜、大枣、山楂8分。
功能主治外感之症,寒热往来,寒重热轻,有似虚劳寒热者。
用法用量外邪盛,加防风、荆芥7分;营虚,加当归8分;气陷,加升麻5分;脾胃热或泻,加白术8分;腹中痛,加芍药8分,甘草5分;有汗,加桂枝5分;气滞,加香附子6分。
各家论述此方小柴胡合二陈加减,仿佛乎正疟之治,以其热轻于寒,故去黄芩;以其寒重于热,故加厚朴;有二陈之祛痰、藿香之快气、山楂之导滞启胃、泽泻之分利阴阳,加秦艽以治太阳,葛根以治阳明,倘二经伏有余邪,而邪无不托出矣。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
处方6、干木瓜丸处方干木瓜(无盐)1两,干紫苏1钱,白术1钱,甘草1钱,干生姜1钱,乌梅肉1钱,神曲1钱,大麦芽1钱,丁香半钱,百药煎三字1分,人参1分,茯苓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理脾胃,生津液,止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别名白术茯苓汤、茯苓白术汤、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处方芍药3两,甘草2两(炙),生姜(切)3两,白术3两,茯苓3两,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利水通阳。主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白术茯苓汤(《鸡峰》卷十八)、茯苓白术汤(《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十便良方》)、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内台方议》卷一)。
各家论述①《尚论篇》:在表之风寒未除,而在里之水饮上逆,故变五苓两解表里之法,而用茯苓、白术为主治。去桂者,以已误不可复用也。然桂枝虽不可用,其部下诸属,皆所必需。倘并不用芍药以收阴,甘草、姜、枣以益虚而和脾胃,其何以定误汗、误下之变耶?故更一主将,而一军用命甚矣,仲景立方之神也。②《伤寒贯珠集》: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③《古方选注》:苓、术、芍、甘,治太阳里水法也。解肌或下,水邪不去,而反变症,是非解肌者矣,当去桂枝,而以苓、术、生姜代桂枝行阳,存芍药以收阴;不取辛甘发散于表,取苓、芍约阴利水,甘、枣培土制水,即太阳入里用五苓表里两解之义也。④《伤寒论类方》:凡方中有加减法,皆佐使之药,若去其君药,则另立方名。今去桂枝为名,所不可解。殆以此方虽去桂枝,而意仍不离乎桂枝也。
临床应用①流行性感冒《新医学》(1975;3:159):患者年岁颇高,偶感风寒,初起鼻塞头胀,喉痒咳嗽,咯痰清稀不多,服西药发汗后症状仍不解。笔者以桂枝汤为底,重用桂枝、生姜、甘草,加苏叶、细辛,1剂而愈。其后不久,正值流感流行,患者又染上流感,症状与前类似,但痰多而伴有胸闷、胃胀欲呕。病者自以上方治之,但无效。邀笔者再诊,投以下方:桂枝2钱,赤芍3钱,甘草2钱,大枣4钱,生姜4钱,川朴花4钱,法夏3钱,茯苓4钱,白术4钱。服药2剂,病愈。②低热《伤寒论诠解》:陈慎吾先生曾治一数年低热患者,而有翕翕发热,小便不利等证。陈用本方原方,仅2-3剂,便热退病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8、桂心汤别名喜汤
处方桂心牡蛎(熬)2两,芍药2两,龙骨2两,甘草(炙)2两,大枣21枚(1方10枚),生姜5两。
功能主治虚喜梦与女邪交接,精为自出。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煎取3升,去滓,温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范汪方》
处方9、缠喉散处方白僵蚕(研细末)、生姜汁少许。
功能主治缠喉风。
用法用量和水灌下。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10、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3两,桂心2两,人参2两,当归2两,芍药3两,生姜8两,胶饴8两,大枣30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下焦虚冷,不甚渴,小便数。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7味,取3升,去滓,下饴烊销,分3服。若失精,加龙骨1两,白蔹1两。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必效方》
处方11、姜汁酒处方生姜汁6分盏(作3服),鸡子黄3枚(作3服)。
功能主治子死腹中,气血凝冷难下。
用法用量先用酒3分盏,醋2分盏,同煎沸,入姜汁2分盏,又煎,令沸倾出,用鸡子黄1枚,乘热打转,稍热服之。须臾未下,尽此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12、桂枝解毒汤处方桂枝、麻黄(酒炒)、赤芍、防风、荆芥、羌活、甘草、桔梗、人参、川芎、牛蒡、生姜。
功能主治时值严寒大冻,麻疹初热而出不快;斑疹湿邪内热,头痛咽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13、调营散处方蓬术1钱,川芎1钱,当归1钱,前胡1钱,白芷1钱,槟榔1钱,赤芍1钱,桑皮1钱,瞿麦1钱,大腹皮1钱,赤苓1钱,葶苈1钱,大黄1钱半,细辛5分,官桂5分,炙草5分,生姜3片,大枣3个。
功能主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赤纹,名曰血分。
用法用量此方只作一服,不欲多用,倘服后不减,未可再服,且再用活血补气之药调三五日,徐进此药,虚甚者,此参、附合用,得大力主持其间驱逐之,始能建功也。
摘录《风劳臌膈》
处方14、桂枝生姜枳实汤别名桂心枳实汤、生姜枳实汤、桂枝枳实汤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枳实5枚。
功能主治通阳气,破逆气。行气消痞,温中化饮。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胃脘痞闷,气逆上攻作痛,呕恶嗳气,畏寒喜热者。
用法用量桂心枳实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六)、生姜枳实汤(《鸡峰》卷十一)、桂枝枳实汤(《方剂辞典》)。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桂心生姜枳实汤”。
注意忌生葱。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枳实、生姜,原以治气塞,况于痞乎?故较前条稍减轻分两,使痞者下其气以开之。悬痛属饮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或肾气上冲,正未可知,桂伐肾邪,正其能事,不但调和营卫,为去痞臣也。②《金匮要略心典》:桂枝、枳实、生姜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③《金匮要略方义》:方中重用枳实快气消痞,以桂枝通阳降逆,以生姜散寒化饮,三药相合,使气行则痞消,阳盛则饮化,气畅饮消则诸逆痞痛自愈。
临床应用吐水《金匮要略今释》引《成迹录》:一妇人患吐水,水升胸间,漫漫有声,遂致吐水,每日晡而发,至初更乃已。诸医与大小柴胡汤及小半夏汤之类,无效。先生诊之,用桂枝枳实生姜汤,乃全愈。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15、大鳖甲汤处方鳖甲(炙)1两,防风1两,麻黄(去节)1两,半夏(洗)1两,白术1两,茯苓1两,芍药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生姜(切)1两,人参1两,石膏(碎)1两,羚羊角(屑)1两,甘草(炙)1两,犀角1分(屑),雄黄半两(研),青木香2两,吴茱萸半升,大黄1分半,麝香3分,薤白14枚(切),乌梅7枚,贝齿7枚,大枣20枚(擘),赤小豆24枚。
功能主治脚弱风毒,挛痹气上。江东岭南,瘴毒脚气,或其中即脚膝肿满,心神闷乱,寒热痰逆,头痛口干,肩背拘急,肢节烦疼,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斗,煮取4升。分4服,日2夜1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处方16、桂桃汤处方桂枝、芍药、甘草、桃仁、生地、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经行偶感风寒,身热腹痛,无拘急者。
用法用量此方去生地为稳当,或加芎、苏更妙。
摘录《医级》卷九
处方17、桂枝芍药汤处方桂枝1钱半,芍药1钱半,当归3钱,生姜2片,葱头3枚。
功能主治妊娠营血不足,寒袭经中,身疼无汗,发热恶寒,脉浮弱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8、截诃散别名人参散
处方人参(去芦)、黄耆(蜜炙)、阿胶(炒)、甘草(炙)、苎根、木香(不见火)、青竹茹、芎䓖、陈皮(去白)、附子(炮)、生姜、糯米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未实,或房室惊触。劳力过度,伤动胞胎;或食毒物,致子宫虚滑,经血沥淋,若不急治,败血凑心,子母难保,日渐胎干危亡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8分,通口服。
注意忌生冷、鸡鸭、鱼面。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医学类证》
处方19、大腹饮处方大腹(并子,锉)10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2两,木瓜(切,焙)2两,生姜(切片)2两,桑根白皮(锉)2两,吴茱萸(汤洗,再焙干,炒)2分,黑豆5升。
功能主治脚气初觉,风毒攻作,脚膝虚肿,筋骨疼痛;或痹不知痛痒;或气喘烦闷。
用法用量上7味,先将豆并生姜以水5盏煎令浮,去豆,即将余药为粗末,入汤内,同煎至3盏,去滓,分温2服,空心;良久再服。取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处方20、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半夏(汤洗去滑,焙)1两半,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大腹(锉)1两,黄耆(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未。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急劳。咳嗽上气,饮食减少,痰涎壅盛,手足酸痛,唇口干燥,心虚惊悸,气乏羸劣。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21、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锉),槟榔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牡蛎1两(烧为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骨3分,木香半两,薯蓣3分,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风虚气满,背膊烦疼,不能饮食,四肢无力,时复盗汗,日渐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22、兼朴厚朴汤别名厚朴汤
处方厚朴2两,芎藭2两,桂心2两,干地黄2两,芍药2两,当归2两,人参2两,黄耆3两,甘草3两,吴茱萸2升,半夏7两,生姜1斤。
功能主治恶风毒气,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能言,毒气冲心;并治清气咳嗽,逆气呕吐。
用法用量厚朴汤(《普济方》卷二四三)。原书治上症,经用麻黄汤、独活汤后,继用本方。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23、柴胡当归汤处方柴胡2钱5分,黄芩1钱5分,半夏1钱5分,人参1钱5分,甘草5分,生姜5片,枣子2枚,生地黄1钱。
功能主治茎上湿痒作疮,及注干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煎8分,食前热服;外用大豆甘草汤。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24、柴胡汤处方柴胡4两,白术2两,芍药(一方作紫葳),甘草2两,苁蓉1两,芎藭2两,麦门冬2两,干地黄5两,大枣30枚,生姜6两。
功能主治曾伤6月胎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中间进糜粥,7日更服1剂。
注意勿食生冷及坚硬之物。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前胎伤在六月,法当预培胃气,而反不用参、苓,必是妊娠大便艰燥,更衣时微有寒热,故用苁蓉、柴胡佐麦冬、地黄以滋血气。不费努挣,胎自安矣。设本妇大便不实,则退苁蓉而进参、苓,可预拟也。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25、寒胀中满分消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茯苓、厚朴、半夏、吴萸、黄连、干姜、生姜、升麻、柴胡、川乌、麻黄、青皮、黄柏、泽泻、荜澄茄、草豆蔻、益智、木香。
功能主治气虚胀病,形气虚少寒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一
处方26、大柴胡加萎蕤知母汤处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芍药3两,半夏半升,生姜5两,大黄1两,甘草1两,人参3两,萎蕤2两,知母2两。
功能主治伤寒7-8日不解,默默心烦,腹中有干粪,谵语。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服1升,1日3次。取下为效。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27、黄耆姜苓汤处方黄耆3钱,人参3钱,茯苓3钱,半夏3钱,生姜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血虚中风,右半偏枯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中下寒,加干姜、附子;病重者,黄耆、生姜可用1-2两。
摘录《医学金针》卷二
处方28、健脾汤别名乌头建脾散、建脾散
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脐)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甘草(炙,锉)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胃虚泄泻,老人冷泻。
用法用量乌头建脾散(《鸡峰》卷十二)、建脾散(《鸡峰》卷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29、黄耆汤处方蜀黄耆2两,人参2两,芍药2两,桂心2两,大枣12枚,生姜6两。
功能主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服7合,日3服尽。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金匮》黄耆桂枝五物汤,乃血痹门中首方。《千金》以血痹之病元气本虚,乃易桂心,加人参,力助开痹。裁去甘草者,嫌其无刚毅之性,反有缓于他药之力也。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30、黄耆汤处方黄耆4两,升麻3两,桂心(冷用)2分,黄芩1两,竹叶(切)1升,茯苓2两,生姜(切)2两,甘草2两(炙)。
功能主治痈肿虚弱。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斗,煮竹叶,减5升,去之,澄取9升,纳诸药,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三
处方31、葱白汤处方葱白(切)7茎,甘草(炙)2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生姜(切)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金石毒脚气。
用法用量以水5盏,同煎至3盏,去滓,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处方32、桔梗散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香1两,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心腹痞满,不思饮食,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33、独活汤处方羌独活3两,葛根3两,甘草2两(炙),麻黄1两,桂心3两,生姜6两,芍药3两,干地黄2两(一方无芍药)。
功能主治产后中柔风,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上以清酒2升,水8升,煮3升,分5次服。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三引《产经》
处方34、槟榔汤处方槟榔(生,锉)1两,大腹皮(锉)1两,白术1两,五味子(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1两,桑根白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防己1两,木通(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木香半两,大黄(湿纸裹煨)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宽胸膈,利小肠。主三焦积气,渐成水病,腹胀,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劈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早晨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35、葛根葱白汤处方葛根1两,芍药半两,芎䓖半两,知母半两,葱白1握(寸切),生姜1两。
功能主治伤寒,服葱白汤后,头痛未解者。阳明头痛,鼻干无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升半,煮取1升,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处方36、黑归脾丸处方熟地4两,人参2两,冬术2两,茯神2两,枣仁2两,远志2两,黄耆1两5钱,当归1两,木香5钱,炙草5钱,桂元1两,生姜1两,大枣50枚。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养心宁神。主心肾不交,劳伤过度,精血虚损,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肠红痔血,三阴亏损,疟疾不愈,及妇人带下。
用法用量《中药成方配本》:将熟地、龙眼肉、枣子同坞烂,枣子坞烂后去皮核,与诸药打和晒干研末,用生姜煎汤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十五两。每日二次,每次二钱,开水吞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37、葛根解热汤处方葛根1钱半,桂枝7分半,甘草7分半,芍药7分半,麻黄1钱,生姜3片,大枣2枚,黄芩6分。
功能主治疫疠,发热而渴,不恶寒。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
处方38、桂枝归苓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当归3钱,茯苓3钱,川芎2钱,生姜3钱。
功能主治中风,血分虚而左半偏枯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中下寒,加干姜、附子。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39、独活汤别名桂心散
处方独活4两,生葛根半斤,芍药3两,防风2两,半夏1斤(洗),桂心5两,当归2两,附子(炮)2两,甘草(炙)2两,生姜10两(一方去半夏,用麻黄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不能语。风亸曳,肢体不能收摄。
用法用量桂心散(《普济方》卷九十四)。
注意忌羊肉、(饣曷)、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等。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古今录验》
处方40、柴芩退热汤处方柴胡、黄芩、紫苏、陈皮、川芎、当归、杜仲、茯苓、川断、甘草、前胡、荆芥、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热盛,加竹茹、麦冬;寒盛战栗,手足厥,加草果、白术、黄耆、黑姜。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41、黄耆汤处方黄耆3两,人参1两,芍药2两,生姜半斤,桂肉3两,大枣14枚,当归1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胸中客热,冷癖痞满,宿食不消,吐噫,胁间水气,或流饮肠鸣,不生肌肉,头痛上重下轻,目视(艹盳)(艹盳),惚惚志损,常躁热,卧不得安,少腹急,小便赤余沥,临事不起,阴下湿,或小便白浊伤多。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4升,分4次服。有寒,加厚朴2两。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
处方42、柑叶定痛散处方柑子叶4两,葱白根3两,生姜片2两。
功能主治酒病初发,形如感冒,被医误治,三焦受伤,死血凝结不化作痛,滞注胸膈,大痛不移。
用法用量上共捣烂如泥,用锅烙热,铺盖痛处,白布裹紧,将盐炒热,包烙。痛立止。随服异功散。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43、丁香散处方丁香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心腹刺痛,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44、桂枝加当归茯苓汤处方桂枝、白芍、甘草(炙)、当归、茯苓、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泻肾补心。主奔豚。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45、桂心汤处方桂(去粗皮)1两,芍药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分,甘草(炙,锉)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半两,半夏(汤洗7遍,生姜等分同捣,焙)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发热,胸中气逆,恶寒呕哕,小便难,足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葱白3寸、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46、丁香散处方丁香半两,桂心半两,诃黎勒3分(煨,用皮),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瓜1两(干者),高良姜3分(锉),白术半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47、丁香散处方丁香半两,桂心3分,白豆蔻1两(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麦糵3分(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宿食不消,吃物无味,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8、槟榔丸处方槟榔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1两,白豆蔻半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细辛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或宿食不消,或为霍乱,或心腹疼痛,腹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49、荜茇丸处方荜茇半两,木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胡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皮(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虚呕逆,心腹常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50、葛根汤处方葛根6两,生姜6两,独活4两,当归3两,甘草2两,桂心2两,茯苓2两,石膏2两,人参2两,白术2两,芎䓖2两,防风2两。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中风,口噤痉痹,气息迫急,眩冒困顿,并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产后中风,口噤痉痹,用芎、防、葛、独、膏、姜愈风之品,不得苓、桂、术、归、四君子等药无以逞其功用也。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51、大通圣白花蛇散别名大通散
处方海桐皮1两(去粗皮),杜仲1两(锉,炒),天麻1两(去苗),干蝎1两(炒),郁李仁1两,赤箭1两,当归1两(去芦头,酒浸),厚朴1两(生姜汁制),蔓荆子1两(去白皮),木香1两,防风1两(去苗),藁本1两(去土),白附子1两(炮),肉桂1两(去粗皮),羌活1两(去芦头),萆薢1两(酒浸1宿),虎骨1两(醋炙),白芷1两,山药1两,白花蛇1两(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1两(去枝梗),牛膝1两(去苗),甘草1两(炙),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祛逐风气,通行荣卫。主诸风,无问新久,手足亸曳,腰脚缓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喎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搔痒,骨节烦疼;或痛无常处,游走不定,及风气上攻,面浮耳鸣,头痛目眩;下注腰脚,腰疼腿重,肿痒生疮。风气冷热不调,四肢厥冷,心神烦惋。
用法用量大通散(《圣济总录》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花蛇散”。
摘录《局方》卷一
处方52、柴芩栝楼芍药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1钱,半夏2钱,甘草1钱(生),生姜2钱,大枣3枚,栝楼根3钱,芍药3钱。
功能主治少阳疹病,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
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热服。
摘录《四圣悬枢》卷四
处方53、菊花汤别名麻黄雌鸡散、麻黄雌鸡汤
处方菊花如鸡子大1枚,麦门冬1升,麻黄3两,阿胶3两,人参1两半,甘草2两,当归2两,生姜5两,半夏4两,大枣12个。
功能主治妊娠四月,有寒,心下愠愠欲呕,胸膈满不欲食;有热,小便难,数数如淋状,脐下苦急。卒风寒颈项强痛寒热,或惊动身躯,腰背腹痛,往来有时,胎上迫胸,心烦不得安,卒有所下。
用法用量麻黄雌鸡散(《圣惠》卷七十六)、麻黄雌鸡汤(《普济方》卷三三七)。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胎息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养胎,属手少阳,火气用事最易损坠,若寒郁火邪,恶阻弥甚,热蒸子脏,溲数异常,然胎已成形,未必便下,必卒受风寒或有所惊动,势难叵测,不得不于安胎剂中兼麻黄一味以开泄之,虽与前艾叶汤并用麻黄,其间轻重迥殊,余味大都相类,彼以胎未具体,固宜艾叶、丹参之温以助之;此以相火养胎,又需麦冬、菊花之清以润之,其用半夏者,专涤胞门垢腻,无虑辛散伤胎也。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54、大黄汤处方大黄(锉,炒)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干姜(炮)1分,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当归(切,焙)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白术半两,桔梗(微炒)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暴冷,洞泄注下,或乳冷结不消,或吐下呕逆,及赤白利下。若中乳,或乳母洗浴,水气未消,饮儿为霍乱者。
用法用量一二百日儿每用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3次温服;2-3岁儿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午后各1次。若已服诸利药,胃中虚冷,大下如水,干呕眼白者,可去大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55、调气化痰丸处方半夏1斤,南星1斤,白矾1斤,皂角1斤,生姜1斤。
制法水煮南星无白点为度,拣去皂角不用,将生姜切作片,同半夏、南星晒干,再加青皮(去白)、橘红、苏子(炒)、萝卜子(炒,另研)、干葛、杏仁(去皮尖,另研)、麦糵(炒)、山楂、神曲(炒)、香附子各半斤(净),与前药合和一处,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快脾顺气,化痰涓食。主久喘,或作或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后茶汤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七
处方56、姜汁饮处方生姜4两。
功能主治开胃口,令人能食。主脚气,上气闷绝者;中暑。
用法用量上和皮捣取自然汁,早晨取半合,以温汤半合和服之,每如人行10里1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57、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3分,大黄(锉,炒)3分,芒消(研)3分,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土瓜根半两,赤茯芩(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烦热,大便不利,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58、姜橘汤别名姜陈汤
处方生姜(切,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等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不止,手足逆冷。老人噎病,胸满塞闷,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姜陈汤(《嵩崖尊生》卷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59、金露紫菀丸处方草乌头(去皮尖)、黄连半两,官桂1两,桔梗1两,干地黄1两,干生姜1两,川椒1两,芜荑1两,紫菀(去皮)1两,柴胡1两,防风1两,厚朴1两,甘草1两,人参1两,川芎1两,鳖甲(酒浸)1两,贝母1两,枳壳(去瓤)1两,甘遂1两,巴豆3两(醋煮半日,出油),硇砂3钱。
制法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脾积,两胁虚胀,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临卧米饮汤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七
处方60、柴葛败毒散处方柴胡、葛根、前胡、防风、苏叶、荆芥、桔梗、羌活、甘草、人参、生姜。
功能主治疹欲出之时面颊红,或头眩身体拘急;及既出身应凉,毒火极热,更反热甚而勿解。
摘录《痘科金镜赋》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