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1:05:18作者:百科知识库
藜芦(别名葱苒、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葱苒、葱炎、藜卢、鹿白藜芦、鹿葱、憨葱、葱芦、葱管藜芦、旱葱、人头发、毒药草、七厘丹),苦;辛;寒;有毒,涌叶风痰;杀虫。主中风痰壅;癫痫;虐疾;疥癣;恶疮。小编整理出含有藜芦的处方共15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20共60个。
处方1、藜芦丸处方藜芦半两(去藜头),桂心1两,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下部生(匿虫)疮,时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2、大黑神膏处方川乌头半两,芎䓖半两,川升麻半两,防己(去皮)半两,黄柏半两,藜芦半两,黄连半两,白矾(细研)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并细研)半两,胡粉(研)半两,巴豆14粒,杏仁14粒,松脂如鸡子大,乱发如鸡子大。
制法上锉,如大豆粒,用猪脂2升,并药同煎,以乱发消尽为度,绵滤去滓,后入雄黄、雌黄、胡粉、白矾,搅匀,收入瓷器中。
功能主治乌癞及诸癞,遍身生疮及多脓血。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热盐汤洗过,然后涂药于疮上,1日3次。
注意勿令入口服。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3、搐鼻药处方细辛1钱,甘草1钱,人参1钱,藜芦1钱,川芎1钱,盆消半钱。
功能主治偏正头风,浑身壮热。
用法用量每用一字,搐鼻。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4、藜芦散处方藜芦(炙)3铢,巴豆(去皮,炒)14个,乱发1鸡子大(烧灰),干姜5块子,蜀椒3合(汁),盐豉1升半(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痢如膏血。
用法用量小儿每服2分匕。不能服,当哺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婴孺方》
处方5、大黄散处方大黄(锉,炒)1两,秦艽(去苗土)1两,藜芦(去芦头)1两,石硫黄(研)1两,硇砂(研)1两。
制法上5味,将前3味为散,与后2味研者和匀。
功能主治疔肿。
用法用量水调涂敷,1日3-5次。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处方6、搐鼻通气散处方玄胡索3钱,玄参3钱,牙皂2钱,川芎2钱,细辛1钱,藜芦1钱,草乌1钱,闹羊花6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时毒焮肿,咽喉不利者。
用法用量用纸捻蘸药,送入鼻内,每日3次。取嚏为度,以嚏出脓者必愈,无嚏者不治。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7、狼牙膏处方狼牙(捣)1分,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硫黄(研)1分,雷丸(捣)1分,白矾(熬令汁枯,研)1分,藜芦(去芦头,捣)1分。
制法上为细散,蜜调为膏。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涂癣上,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8、藜芦散处方藜芦半两,真珠末半两,硫黄3分(细研),马齿矾3分(烧令汁尽),雄黄3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艹闾)茹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蚀恶肉。主痈疽。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疮,1日2-3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9、断膈丸处方蜀附子1分,藜芦1分,甘草1分,赤小豆1分,瓜蒂1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膈间有澹水。
用法用量每服5丸,当呕青黄汁,不知稍增。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
处方10、大杀鬼丸别名杀鬼丸
处方虎头骨30两,雄黄1两(细研),鬼臼1两(去须),天雄1两(去皮脐),皂荚1两(去皮及子),芫荑1两,藜芦6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杏核大。
功能主治热疾、时气、伏尸。
用法用量杀鬼丸(《圣济总录》卷一○○)。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处方11、黑膏处方乌头、川芎、雄黄、胡粉、木防己、升麻、黄连、雌黄、藜芦、明矾5钱,杏仁(去皮尖)40粒,巴豆40枚,黄柏1钱8分,松脂1团,乳发1团。
制法上为末,猪油熬膏。
功能主治遍体生疮,脓血溃坏。
用法用量方中乌头以下九味药用量原缺。
摘录《理瀹》
处方12、肥油膏处方番木鳖6钱,当归5钱,藜芦5钱,黄柏3钱,苦参3钱,杏仁3钱,狼毒3钱,白附子3钱,鲤鱼胆2个。
制法用香油10两,将前药入油内,熬至黑黄色,去滓,加黄蜡1两2钱溶化尽,用布滤过,罐收。
功能主治散风杀虫,长发。主肥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用蓝布裹于手指,蘸油擦疮。
摘录《金鉴》卷六十三
处方13、疮药槟榔散处方槟榔1两,海桐皮1两,藜芦1两,菖蒲1两,闾茹2两,百部1两,鸡肠草2两,剪草1两,贯众1两,蛇床子2两,山栀子1两,芮草1两。
制法上(口父)咀,同一处微火炒至焦黄色为度,为细末。
功能主治疮。
用法用量用香油调,搽疮上,次入推黄、白胶香为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处方14、解邪丹处方虎头骨2两,朱砂1两,雄黄1两,雌黄1两,鬼臼1两,芜荑1两,鬼箭羽1两,藜芦1两。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避邪祟。
用法用量囊盛1丸,系右臂上,或于病人户内烧之。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处方15、矾石汤处方白研(烧灰)半两,藜芦(去芦头)半两,干姜(炮)半两,白术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防风(去叉)3分,细辛(去苗叶)3分,蛇床子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牙齿风龋疼痛,虫蚀挺出。
用法用量每用3钱匕,清酒1升,煎3-5沸,热漱冷吐,1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16、救生散处方雄黄2钱(另研),藜芦2钱,猪牙皂角2钱(生,去皮尖),白矾(生用,另研)2钱。
制法上除研药外,为细末,入研药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咽喉闭塞,气息难通。
用法用量每用1字,搐两鼻内。出黄水为效。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17、苦酒白丸处方女萎2两,半夏(洗)2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去头)1两。
制法上为末,和以10年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滞下,肠已滑,日数十行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1日3次。不知稍稍增之。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范汪方》
处方18、大五饮丸处方远志1两,苦参1两,乌贼骨1两,藜芦1两,白术1两,甘遂1两,五味子1两,大黄1两,石膏1两,桔梗1两,半夏1两,紫菀1两,前胡1两,芒消1两,栝楼根1两,桂心1两,芫花1两,当归1两,人参1两,贝母1两,茯苓1两,芍药1两,大戟1两,葶苈1两,黄芩1两,恒山3分,薯蓣3分,厚朴3分,细辛3分,附子3分,巴豆30枚,苁蓉1两,甘草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5饮:留饮,停水在心下;澼饮,水澼在两胁下;淡饮,水在胃中;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
用法用量饮服3丸,每日3次。稍稍加之,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水饮为阴类,缘其人内乏真阳,虽有湿热,但蕴为粘韧,不能稠厚,所以五饮丸中,必需辛温益气以鼓诸药之力。如人参、白术、附子、桂心,助阳药也;藜芦、恒山,涌吐药也;大戟、芫花、甘遂、葶苈,破水药也:大黄、芒消,攻下药也:半夏、巴豆,涤痰药也;巴豆不独涤痰,兼能涌吐,所以白散用之,吐中便具发散之义,使躯壳之水,从皮腠而泄也;其用甘草、人参、芍药,取相反之味,以激大戟、芫花、甘遂、藜芦攻伐之力;因方中攻伐之剂过多,恐其津随饮脱,是以苁蓉、薯蓣、五味、茯苓之属,又为必需;其余诸药,或相扶正,或佐去邪,总不出五种诸法,以为五饮通治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19、浸汤处方桃10斤,柳10斤,莨菪2斤,藜芦2斤,乌头(去皮)2斤,茵芋2斤,丹参2斤,楮叶2斤,白羊膻2斤,柏叶2斤,(声殳木)皮2斤,大黄2斤,鬼扇2斤,桑甲2斤,藁本2斤,枣叶2斤,松叶2斤,食茱萸2斤,盐5升。
功能主治风冷因湿,致面疱起,身体顽痹,不觉痛痒,或目圆失光,或言音粗重,或瞑蒙多睡,或从腰宽,或以足肿,眉须堕落。
用法用量十种粉:蒴藋、艾叶、瓜根、虎掌各三斤,菟丝、木防己、狐骨各五两,矾石二两,大盐一升,马牙消三两,上为散。出汤,用粉粉身,使风不入。风多者可用。诸癞病生疮,一切诸恶疮,只用粉粉之。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一
处方20、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焙)3两,栝楼根知母(焙)1两,人参1两,藜芦(去芦头)1两,龙胆半两,粟米1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壅滞,壮热烦渴时呕。
用法用量每用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21、乘山丸处方大嘴鸟(去嘴爪黑霜)、苦参、藜芦、木香、马钱、杨梅皮、黄柏(霜)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五疳。
用法用量听用。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22、吹鼻一提金处方甘草、川芎、天麻、芍药、薄荷、荆芥、人参、乳香、没药、白芷、青黛、滑石、桔梗、甘松、藜芦、郁金、甘菊、藁本、茯苓、细辛、防风、元胡索、猪牙细皂荚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杂证。
用法用量每用1匙吹鼻中。喘蒸时,须令患人口噙水,不令药入喉咙。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五
处方23、黄连含汤处方黄连2分,矾石2分,细辛2分,藜芦1分(炙)。
功能主治小儿口疮,如月蚀状,赤黑似瘤有窍,如有虫,吮之有血。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1合。本疮含满口,冬可暖之。儿大解语,可用含之;儿小,但以绵揾拭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五
处方24、赤散别名藜芦散
处方藜芦1两,踯躅花1两,附子6铢,桂心6铢,真朱6铢,细辛18铢,干姜18铢,牡丹皮1两6铢,皂荚1两6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辟温疫气。主伤寒热病。
用法用量藜芦散(《伤寒总病论》卷四)。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25、扁鹊陷冰丸处方雄黄1两,真丹砂(别研)1两,矾石(熬)1两(将生矾石3两半烧之),鬼臼1两半,蜈蚣1枚(赤足者,小炙),斑蝥(去翅足)7枚,龙胆7枚,附子(炮)7枚,藜芦7分(炙),杏仁40枚(去尖、皮,熬)。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腹内胀病,中恶邪气,飞尸游走,积聚坚结,并蛊注、中恶,蛇蜂百毒,中溪毒、射工。
用法用量腹内胀病,中恶邪气,飞尸游走皆服2丸;若积聚坚结,每服4丸,取痢,泄下虫蛇五色;若蛊注病、中恶邪、飞尸游走,皆服2-3丸,以2丸摩痛上;若蛇、蜂百病,中溪毒、射工,其服者,视强弱大小,及病轻重加减服之。
摘录《肘后方》卷八
处方26、大排风散处方芫花20分,狼毒20分,栾荆20分,天雄(去皮)20分,五加皮20分,麻花20分,白芷20分,紫菀20分,乌头(去皮)20分,附子(去皮)20分,莽草20分,茵芋20分,栝楼20分,荆芥20分,踯躅20分,荛花20分,大戟20分,王不留行20分,赤车使者20分,麻黄20分,石斛14分,半夏14分,石南14分,薯蓣14分,长生14分,藜芦7分,狗脊7分,人参7分,牛膝7分,苁蓉7分,蛇床子7分,菟丝子7分,萆薢7分,车前子7分,秦艽7分,薏苡4分,五味子4分,独活4分,藁本4分,柴胡4分,牡丹4分,柏子仁4分,芎䓖4分,芍药4分,吴茱萸4分,桔梗4分,杜仲4分,桂心4分,橘皮4分,续断4分,茯苓4分,细辛4分,干姜4分,厚朴4分,茯神4分,山茱萸4分,防己4分,黄耆4分,蜀椒4分,巴戟天4分,高良姜4分,紫葳4分,黄芩4分,当归4分,菖蒲4分,干地黄4分,通草4分。
制法上药勿熬炼,振去尘土,即捣,粗筛下药3两,黍米3升,曲末2升,上酒1斗5升;净淘米,以水5升,煮米极熟,停如人肌,下曲末熟搦,次下散,搦如前,次下酒,搅之百遍,贮不津器中,以布片盖之1宿,旦以1净杖子搅30匝。
功能主治一切风冷。
用法用量空腹五更温1盏服之。以四肢头面习习为度,勿辄。加减非理,造次必大吐利。欲服散者,以绢筛下之,每服方寸匕。只1服,勿再也。水饮、浆酒皆得服之。丸服者,蜜和服,如梧桐子7丸。惟不得汤服也。须补者,药少服令内消,即是补也。凡服此药法,先多服,令人大吐下利3-5度后,乃少服,方可得益也。主风多者,准冷热加减以下36味:麻花、乌头、王不留行、赤车使者、麻黄、踯躅、茵芋、芫花、五加皮、白芷、莽草、附子、栝楼、荆芥、天雄、芎穷、藁本、薯蓣、巴戟天、细辛、独活、当归、黄耆、干姜、厚朴、防己、山茱萸、大戟、萆薢、桔梗、牡丹、柏子仁、狗脊、薏苡、秦艽、菖蒲;主湿痹腰脊,准冷热加减以下32味:苁蓉,芎䓖、续断、蛇床子、王不留行、桔梗、芫花、天雄,附子、踯躅、茵芋、当归、秦艽、芍药、干姜、狗脊、萆薢、石南、蜀椒、干地黄、菖蒲、薯蓣、石斛、牛膝、细辛、柴胡、车前子、桂心、柏子仁、五加皮、杜仲、薏苡;挛急,准冷热加减以下16味:秦艽、藁本、狗脊,萆薢、通草、石南、芎䓖、续断、牛膝、干地黄、石斛、薏苡、菟丝子、杜仲、天雄(去皮)、附子(去皮);主身痒疥瘙,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莽草、防己、藜芦;主惊痫,准冷热加减以下9味:紫菀、牡丹、茯苓、茯神、柏子仁、荛花、人参、远志、细辛;主鬼魅,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蜀椒、长生、踯躅;主蛊毒,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紫菀、芫花、藜芦;主痼冷积聚、腹痛坚实,准冷热加减以下17味:高良姜、桔梗、芫花、山茱萸、茯苓、人参、柴胡、牡丹、荛花、苁蓉、巴戟天、芍药、干姜、附子、乌头(去皮)、麻黄、莽草;主腹痛胀满、吐逆,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厚朴、橘皮、桔梗、大戟、藜芦、半夏、干姜、藁本、人参、吴茱萸;主痰实,准冷热加减以下9味:茯苓、厚朴、芫花、半夏、细辛、乌头、黄芩、柴胡、山茱萸;主胸满痛,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厚朴、干姜、紫菀、茯苓、桔梗、荛花、乌头、人参、细辛、柴胡;主补五脏虚损,准冷热加减以下15味;紫菀、薯蓣、石斛、细辛、巴戟天、牡丹、当归、人参、菖蒲、五味子、桔梗、柏子仁、吴茱萸、山茱萸、干地黄;主益气,准冷热加减以下7味:柏子、续断、黄耆、薯蓣、芍药、巴戟天、五味子;主益精髓,准冷热加减以下19味:肉苁蓉、蛇床子、五味子、附子、天雄、萆薢、栝楼、薯蓣、远志、巴戟天、菟丝子、牛膝、柴胡、车前子、细辛、茯苓、杜仲、五加皮、石斛;主补骨髓,准冷热加减以下4味:干地黄、菟丝子、天雄、附子;主长肌肉,准冷热加减以下10味:当归、藁本、白芷、干地黄、五加皮、石斛、菟丝子、薯蓣、五味子、厚朴;主阴下湿痒,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五加皮、杜仲,续断;主消渴,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茯苓、人参、栝楼;主利小便,准冷热加减以下7味:栝楼、茯苓、芍药、橘皮、秦艽、山茱萸、车前子;止小便利,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菖蒲、栝楼、山茱萸;主明目,准冷热加减以下4味:人参、细辛、菟丝子、狗脊;主止泪,准冷热加减以下2味:芎䓖、白芷;补益气,准冷热加减以下3味:细辛(益肝气)、远志、人参(补心气);补养肾气,准冷热加减以下5味:石南、萆薢、狗脊、车前子、石斛;主咳嗽上气,准冷热加减下16味:蜀椒、当归、麻黄、桂心、吴茱萸、紫菀、荛花、藜芦、附子、半夏乌头、菖蒲、远志、细辛、芫花、五味子;主下气,准冷热加减以下5味:蛇床子、石斛、细辛、薯蓣、橘皮;主霍乱,准冷热加减以下6味:附子、干姜、人参、桂心、橘皮、厚朴;主月闭,准冷热加减以下14味:黄耆、通草(主漏)、厚朴、山茱萸、莽草(主三虫)、紫菀、当归、白芷(主崩中、带下)、黄芩、蛇床子(主寒热、漏)、芎䓖、牛膝、栝楼、紫葳;主唾稠如胶,准冷热加减以下16味:麻黄、栝楼、柴胡、桂心、芍药(主伤寒)、通草、菖蒲、远志、人参(主健忘)、附子、黄芩、干姜,蜀椒(主下利)、紫菀、茯苓、芎䓖。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一
处方27、苦参散处方苦参半两,矾石(熬令汁尽)半两,青葙子半两,藜芦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疳(匿虫)蚀人下部,通见五脏,痢下脓血,举体不安,遍身疼痛,面无颜色,手足虚肿。
用法用量每用2钱匕,小儿只用1钱匕,置竹筒中吹下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处方28、附子丸处方附子(炮)、藜芦各等分(含黄柏亦佳)。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毒攻喉咽肿痛;兼主天行。
用法用量每服1枚,汤饮送下。
注意忌猪肉、狸肉。
摘录《外台》卷二引《张文仲方》
处方29、吹鼻散处方藜芦(去芦头)半两,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半两,丁香半两,蜀葵花蕊半两,荜拨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蝎螫。
用法用量每用1字,螫左边,吹右鼻;螫右边,吹左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处方30、瓜蒂散处方瓜蒂、细辛(去苗)、藜芦(去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湿鼻窒塞,气不通。
用法用量每用半字许,纳鼻中。以气通为度。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31、矾石散处方矾石(烧令汁尽)8分,藜芦(炙)8分,防风8分,细辛8分,干姜8分,白术8分,椒(汗)8分,甘草(炙)8分,蛇床子8分,附子(炮)8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风龋虫食,挺根出,齿已落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半升,搅调含之,漱吐勿咽之,1日3次。更以空酒漱去药气,然后吃食,百日齿已落者还生。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必效方》
处方32、八毒大黄丸处方藜芦2分(炙),大黄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黄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寒,舌黄白,狂言妄语;温病以后,飞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饮积聚,壅肿苦痛。
用法用量饮服3丸。当下。不愈更服。
注意忌生葱、野猪肉、芦笋、狸肉、生血物。
摘录《外台》卷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33、当归丸处方桔梗2分,葶苈子(熬)5分,藜芦(炙)2分,厚朴(炙)5分,杏仁50个(去尖皮),附子(炮)5分,桂心3分,人参3分,沙参3分,特生礜石1两(烧半,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劳强,寒疝邪气往来,坚固结聚,苦寒烦悁,不得卧,夜苦汗出,大便坚,小便不利,流饮在腹中,食不生肌。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饮送下,日3次。稍加之。
注意忌猪肉、生葱、冷水。
摘录《外台》卷七引深师方
处方34、附子散处方附子1两(去皮脐),藜芦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乳疽及妒乳,作寒热疼痛。
用法用量用醋调敷之,干即再敷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35、定生丸处方雀儿饭瓮10个(内有物者),蟾头1两(涂酥炙令焦黄),猪牙皂荚1分(去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天麻1分,藜芦半分(去芦头),乌蛇半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干蝎1分(微炒),瓜蒂1分,天南星1分(炮裂),青黛1分(研细),朱砂1分(研细),龙脑1分(研细),雄黄1分(研细),麝香1分(研细),腻粉1分,曲头棘针1分,蜣螂1分(微炒,去翅足),熊胆1分,牛黄1分(研细),半夏半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遍身壮热,筋脉不和,手足抽掣,口噤面青,痰涎壅滞,及疳气所攻,肌体瘦弱。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温生姜汤研,灌在鼻内,得嚏后,以生姜、薄荷汤下3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36、矾石散别名矾石藜芦散
处方矾石6铢,藜芦6铢,瓜蒂2-7枚,附子11铢。
制法上药各为末,合和。
功能主治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
用法用量矾石藜芦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六
处方37、赤丸处方雄黄2两(研),马目毒公(鬼臼也)2两,丹砂(研)2两,莽草(炙)2两,藜芦(熬)2两,巴豆80枚(去心皮,熬),皂荚1两(去皮子,炙),真珠1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疰,室家相传,乃至灭族。
用法用量每服2丸,吐下恶虫数10枚。
注意忌野猪肉、芦笋、生血物。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崔氏方》
处方38、更生十七物紫参丸别名紫参丸
处方紫参3分,人参3分,半夏(洗)3分,藜芦3分,代赭3分,桔梗3分,白薇3分,肉苁蓉3分,石膏1分,大黄1分,牡蛎1分(熬),丹参1分,虾蟆(灰)、乌头(炮)4分,狼毒1分,附子(炮)5分,巴豆70枚(去心皮熬)(一方无虾蟆,有干姜4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蛊注百病,症瘕积聚,酸削骨肉,大小便不利,卒忤遇恶风,膨胀腹满,淋水转相注。蜂虿所螫。
用法用量紫参丸(《圣惠》卷五十六)。
注意忌羊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二十八引《范汪方》
处方39、白蔹散处方白蔹半两,白矾(枯,别研)半两,远志半两,雄黄半两(别研),藜芦1分,麝香1钱(别研),白芷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长肉生肌。主发背痈疽。
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调敷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40、附子散处方附子8分,藜芦2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羊疽疮,有虫痒。
用法用量敷之。虫自然出。
摘录方出《隐居效方》(见《肘后方》卷五)。名见《医心方》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41、夺命散处方赤头蜈蚣1条(去足,生用),瓜蒂1分,藜芦(去须葱头者)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涎潮搐搦,眼上不下,喘急,急慢风搐。
用法用量每发搐,笔管子抄1字吹入鼻中。
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毛彬方
处方42、龙骨散处方黄柏、藜芦、石膏、铜青、胆矾、麝香、龙骨(病急多用,病轻少用)。
制法上以火焙存性,为末。
功能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每用5分,擦于患处。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七
处方43、金黄散处方大黄(锉,炒)半两,郁金(锉,炒)半两,鲮鲤甲(炙)半两,谷精草半两,龙骨半两,山栀子仁半两,木鳖子(去壳)半两,独角仙(皂荚株上黑虫)半两,乌贼鱼骨(去甲)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甘草(锉)半两,铅丹半两,白蔹半两,不灰木半两,麒麟竭(研)半两,黄芩半两,腻粉1分,藜芦(去苗)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年恶疮,及透掌漏疮,外臁疮。
用法用量每看疮大小掺之,有脓水即用温盐浆水洗净敷之,透掌漏疮,以津调纳于疮内,不过3-5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44、吹鼻麝香散别名麝香散
处方藜芦(和州老)1茎。
制法上为散,入麝香麻子许,研匀。
功能主治头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麝香散(《普济方》卷四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45、鸡鸣紫丸处方皂荚1分,藜芦2分,甘草2分,矾石2分,乌喙2分,杏仁2分,干姜2分,桂心2分,巴豆2分,前胡4分,人参4分,代赭5分,阿胶6分,大黄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症瘕积聚。
用法用量鸡鸣时服1丸,日益1丸,至5丸止。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46、瓜蒂牙消散处方藜芦1钱,瓜蒂3钱,牙消2钱,脑、麝各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不止。
用法用量吹少许入鼻。得嚏则愈。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处方47、瓜蒂散处方麝香1分,皂荚(去皮子)1分,雄黄(细研)1分,藜芦(去芦头)1分,瓜蒂1分。
制法上为末,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鬼排、鬼刺下血。
用法用量以竹筒吹入鼻中。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吹之,以嚏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四
处方48、苦参丸处方苦参半两,雌黄(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白矾(烧)半两,藜芦(去芦头)1分,麝香少许(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虫蚀下部,久痢脓血,举体疼痛,面色虚肿。
用法用量以1小枣许大,纳下部中,1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49、吹鼻散处方火消4两,黄丹2两,石膏2两,乳香2钱,没药2钱,藜芦3分,细辛3分,天麻2钱,雄黄3分,川芎3钱,天门冬6钱,麦门冬6钱,皂角6钱,甘草6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风,火眼。
用法用量吹鼻,吹时须令病人含水一口。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一
处方50、白矾丸处方白矾半两(烧令汁尽),踯躅花半两(酒拌,炒令干),细辛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藜芦半两(去芦头),丹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苦参半两(锉),雄黄半两(细研),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大戟半两(锉碎,微炒),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狼毒半两(锉碎,醋拌抄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水症,腹大肿硬,大小肠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温水送下。以通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51、立验散处方芎藭3分,天南星(炮)3分,白芷3分,夜明沙(炒)3分,猪牙皂荚(炙)3分,白丁香4钱,百部4钱,藜芦4钱,草乌头半两,海金沙1分,砒霜(别研)2钱,荜茇2钱。
制法上为散,与砒霜合和研匀,临时更用铅丹调色匀,瓷合收。
功能主治蚰蜒入耳,蝎螫。
用法用量如蚰蜒入耳,取少许,用醋1两滴调化,以细翎毛蘸药,入耳窍,微吹令药气行立出,药不得多,多即化蚰蜒成水不出。如蝎螫,先点少醋在螫处,渗药半字许,擦令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处方52、加减瓜蒂散处方瓜蒂1两,藜芦1两,硼砂1两,郁金6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癫病。呆呆痴痴,喜怒哀乐,发之皆不中节,或忘前失后,或言语不伦,或无故喜怒,或忽泣忽止而体壮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滚水冲服。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处方53、回生丹处方葱管藜芦2两(用河水1桶,煮为汁),青礞石2两(火煅通红,投入汁内,如此数次,滤净),雄猪胆10个(取汁搅前汁内)。
制法用重汤煮成膏,候温,入片脑末1钱5分,装入瓷罐内,黄蜡封口。
功能主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用黄豆大1粒,新汲水化开,男左女右,鼻孔吹进。其痰自吐。若牙关紧不能吐,将口拨开,其痰得出,任下别药。
摘录《回春》卷二引王长方
处方54、白矾煮散处方白矾(烧灰)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附子(生用)半两,干姜(炮)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半两,蛇床子(微炒)1分,藜芦(去芦头)1分,椒(去目并开口者,炒出汗)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牙齿急疳,虫蚀齿床,及口面肿,开口不得,臭烂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以无灰酒1盏,水半盏,煎10余沸,热含冷吐,日3次。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55、夺命散处方赤脚蜈蚣1条(去足,生用),瓜蒂、藜芦、葱白(去须)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方中瓜蒂、藜芦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保生集》
处方56、巴豆丸处方巴豆2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杏仁5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藜芦1两(去头,炙黄),皂荚2两(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桔梗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细研巴豆、杏仁如膏,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心腹积聚,时有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心以温水送下。如未觉,即加至5丸。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57、八毒赤丸别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杀鬼杖、斩鬼丹、杀鬼杖子
处方雄黄(研)1两,真珠(研)1两,礜石(泥裹烧半日)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熬)1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1两,蜈蚣1枚(炙,去足)。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五尸症积,及恶心痛、蛊疰、鬼气,无所不疗,鬼疰病。
用法用量李子豫赤丸(原书同卷)、八毒丸(《圣济总录》卷一○○)、杀鬼杖(《卫生宝鉴》卷二十)、斩鬼丹、杀鬼杖子(《不居集》下集卷十六)。
注意忌猪肉、狸肉、芦笋、生血等物。
临床应用1.鬼疰:入国信副使许可道到雄州,请予看脉。予诊之,脉中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此乃气血不匀,邪气伤正。本官说:在路到邯郸驿中,夜梦一妇人,着青衣,不见面目。用手去胁下打了一拳,遂一点痛,往来不止。兼之寒热而不能食,乃鬼击也。予曰:可服八毒赤丸。本官言:尝读《名医录》中,见李子豫八毒赤丸,为杀鬼杖。予遂与药三粒,临卧服,明旦下清水二升,立效。又进白海青陈庆玉第三子,因昼卧于水仙庙中,梦得一饼食之,心怀忧思,心腹痞满,饭食减少、约一载有余,渐渐瘦弱,腹胀如蛊,屡易医药及师巫祷之,皆不效,又不得安卧,召予治之。予诊之,问其病始末,因思之:此疾既非外感风寒,又非内伤生冷,将何据而医?予思李子豫八毒赤丸颇有相当,遂合与五七丸服之,下清黄涎斗余,渐渐气调,而以别药理之,数月良愈,不二年身体壮实如故。2.《医统》:戊午秋,甫在杭城过,遇饭店一妇,年三十,颇姿,因往神庙烧香,被热,途中饮凉水一碗,归而腹胀不食,渐觉昏闷,遂至妄言妄见,皆云附邪,巫祷不效,余带有八毒赤丸,因与七粒,令服下,遂下黑汁一桶,其妇遂软而伏卧不言,复进四君子汤,一剂而愈。
摘录《古今录验》引《胡录》,(见《外台》卷十三)
处方58、六灰煎膏处方石灰5升,蒺藜灰半升,白头翁灰半升,桑薪灰半升,白柞木灰(如无,以腐蒿灰代之)半升,藜芦灰半升。
制法上药相和,于瓦甑内蒸一复时,取釜中汤淋下灰汁2升,于铜器中煎熬成膏,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诸冷疮紫肉,久不愈。
用法用量先以盐汤洗疮后,取涂敷患上,1日3-5度。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59、化痞反正膏处方川乌1两,草乌1两,半夏1两,红芽大戟1两,芫花1两,甘草节1两,甘遂1两,细辛1两,姜黄1两,山甲1两,狼毒1两,牵牛1两,威灵仙1两,巴豆仁1两,三棱1两,蓬术1两,枳壳1两,白术1两,水红花子1两,葱白头1两,鳖甲1两,红苋菜1两,白芍1两,沙参1两,丹参1两,白及1两,贝母1两,藜芦(葱管者真)1两,干蟾4只。
制法用麻油5斤,浸7日,照常煎枯,去滓,称油1斤,用密陀僧8两,次下黄丹2两,沸止离火;或用豆腐泔水浸,揉至3次;又用井水抽拔一度,以去辣味,免发疡,复上火,不住手搅成膏,待稍温,下阿魏2两(箬上炙,研末);或同赤石脂研亦可,不住手搅匀,瓷器收贮,用狗皮摊贴,每张重5钱。
功能主治诸般痞块积聚,寒热腹痛,胸膈痰饮;小儿大肚疳积;妇人经水不通,血瘕;及痈疽未破,痰(疒串)等。
用法用量半月一换。重者不过2-3帖必愈。
注意孕妇勿用。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处方60、仓公散处方特生礜石、皂荚、雄黄、藜芦各等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卒鬼击、鬼痱、鬼刺,心腹痛如刺,下血便,死不知人;及卧魇啮脚踵不觉,诸恶毒气。
用法用量取散如大豆,纳管中,吹病人鼻。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更吹之。以得嚏为度。
摘录《千金》卷十二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