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人参的处方(一百四十五)

更新时间:2023-02-08 23:03:43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人参的处方(一百四十五)

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小编整理出含有人参的处方共899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8641~8700共60个。

处方1、补肝细辛散

处方细辛7.5克 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 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2、加减秦艽汤

处方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30克,川连6克。

功能主治养阴补血,凉血解毒。主阴血虚损,毒热未清。(系统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3、解悬汤

处方人参60克 当归120克 川芎60克 荆芥9克 益母草90克 麦冬30克 炮姜3克

功能主治治乳悬。产后乳房伸长,疼痛难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四剂而乳头收,再四剂痊愈。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4、三才丸

别名三才丹(《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人参 天门冬(去心)熟干地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气阴两虚之咳嗽。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5、神功内托散

处方当归6克 白术 黄耆 人参各4.5克 白芍 茯苓 陈皮 附子各3克 木香 甘草(炙)各1.5克 川芎3克 山甲(炒)2.4克

功能主治温补托里。治痈疽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不肿不痛,不能腐溃,身凉,舌淡,脉细。

用法用量煨姜3片,大枣2枚,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备注方中黄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托毒;当归、川芎、白芍补血和营;气弱血虚,寒邪凝滞,又非平补气血可收速效,故配附子温经助阳,以解寒凝;更用山甲溃坚散结透脓;木香、陈皮理气行滞,与补药配合,可使补而不腻。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6、镇肝丸

处方山芋 茺蔚子各60克 防风(去叉)45克 石决明(别捣研)车前子 细辛(去苗叶)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捣研)各30克

制法上九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内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茶清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7、人参黄耆散

处方人参(去芦)3O克 秦艽 茯苓各60克 知母75克 桑白皮45克 桔梗30克 紫菀45克 柴胡75克 黄耆105克 地骨皮60克 生地黄60克 半夏(汤泡七次)赤芍药各45克 天门冬(去心)90克 鳖甲90克(酥炙、去裙襕)炙甘草45克

制法上十六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悸潮热,盗汗食少,咳嗽脓血,胸胁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8、参茸汤

处方人参 鹿茸 附子 当归(炒)茴香 菟丝子 杜仲

功能主治主痢久阴阳两伤,由脏腑伤及奇经,少腹及肛门下坠,腰胯脊髀凌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9、人参茯苓丸

处方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白术各75克 桂(去粗皮)干姜(炮)当归(切,炒)甘草(炙,锉)芎藭 黄耆(锉)各6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5克

制法上药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虚寒,咳逆下利,少气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酒或生姜汤送下。逐渐加至50丸,日服二次。若下利较甚,加厚朴(去粗皮)75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10、紫苏饮子

处方紫苏叶 桑白皮 青皮 五味子 杏仁 麻黄 甘草 陈皮各15克 人参 半夏(汤洗)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脾肺虚寒,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九

处方11、腽肭脐丸

别名大腽肭脐丸(《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腽肭脐(慢火酒炙令熟)1对 硇砂(研,飞)60克 精羊肉(熟切碎烂,研)羊髓(取汁)各500克 沉香 神曲(炒)各120克(以上六味,用无灰好酒6.6升,同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下项药)阳起石(用浆水煮一日,细研,飞过,焙干用)人参(去芦)补骨脂(酒炒)钟乳粉(炼成者)巴戟(去心)川芎 肉豆蔻(去壳)紫苏子(炒)枳壳(去瓤,麸炒)木香 荜澄茄 葫芦巴(炒)天麻(去苗)青皮(去白)丁香 茴香(舶上,炒)各60克 肉桂(去粗皮)槟榔 蒺藜子(炒)大腹皮各75克 山药45克 苁蓉(洗,切片,焙)120克白豆蔻(去壳)30克大附子(炮,去皮、脐,用青盐250克,浆水9升煮,候水尽,切,焙干)24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前膏内搜成剂,于臼内捣千余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元阳,益精髓,调脾胃。治五劳七伤,真气虚惫,脐腹冷痛,肢体酸痛,腰背拘急,腰膝缓弱,面色黧黑,肌肉消瘦,目暗耳鸣,口苦舌干,腹中虚鸣,胁下刺痛,饮食无味,心常惨戚,夜多异梦,昼少精神,小便滑数,时有余沥,阳痿梦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12、参附汤

处方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青黛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主肾消,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楮叶1片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13、熟干地黄煎

处方白芷 石斛 苁蓉 细辛 防风 卷柏 厚朴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桂 干姜 山药 禹余粮 石膏 赤石脂 泽兰叶 芜荑各30克 川椒 人参225克 杜仲 蛇床子 续断 艾叶各110克 当归 熟地黄 牛膝 五味子 川芎各225克 藁本210克 紫石英450克 柏子21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虚损,寒痹筋脉,血闭无子,或漏下赤白,或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处方14、人参茯苓粥

处方人参3克 白茯苓18克

功能主治扶牌进食。治走马牙疳,脾虚食少者。

用法用量上药并研细末,同粳米1茶钟,熬成粥。先以盐汤将口漱净,后再食粥。

备注原书云:走马牙疳初起,由于癖积,毒火攻牙者,宜服芦荟消疳饮;脾胃虚者,兼服本方。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15、栀子仁汤

处方栀子仁7.5克 芎藭15克 酸枣仁(炒)30克 陈橘皮(去白,炒)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 豉(炒)7.5克

制法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睡,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16、七疝汤

处方元胡索 小茴香(酒炒)川楝子 全蝎(炒)人参 大附子 山桅子 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及奔豚小肠气,脐腹大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温酒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17、还睛夜明丸

处方人参 熟地 枸杞 当归 山药 肉苁蓉各60克 菟丝 枣仁(炒)茯神 麦冬(去心)五味 蕤仁(去壳)刺蒺藜 沙蒺藜各45克 川芎 防风 白菊 牛膝 石斛 羚羊角各30克 犀角 黄连各15克

制法共为末,蜜丸。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清散肝火。治血虚火郁,黑睛赤色,痛涩,莫敢开视,见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丝脉纵横。

摘录《眼科六要》

处方18、顺气和中汤

处方黄耆4.5克 人参3克 甘草(炙)2.1克 白术 陈皮 当归 白芍各1.5克 升麻 柴胡各0.9克 细辛 蔓荆子 川芎各0.6克

功能主治治气虚头痛,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恶风怕冷,不喜饮食,气短懒言,六脉弦细而微。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19、橘皮煮散

处方橘皮(去白)白术各60克 诃子 干姜(炮)官桂(去皮)枳壳(去瓤,麸炒)木香 人参 甘草(炙)各30克 草豆蔻7枚(去皮)厚朴45克(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 半夏15克(汤洗二十度用)

制法上十三味,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不足,寒滞内停,泄痢不止,腹中雷鸣,胀满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枣子2枚,用水1SO毫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三

处方20、托里消毒散

处方人参 黄耆(盐水拌炒)当归 川芎 芍药(炒)白术 茯苓各3克 金银花 白芷各2.1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现用于脓耳、凝脂翳等五官科疾病,证属气血不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21、加味钱氏白术散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枳壳(炒)各1.5克 藿香3克 干葛6克 木香 五味子 柴胡各0.9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生津止渴。治消渴不能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22、归芍地黄汤

处方生地 归身 白芍药 枸杞 丹皮 知母 人参 甘草 地骨皮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滋阴清热。治血虚咳嗽,盗汗自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白芍、枸杞补肝敛阴,地骨皮、丹皮、知母清热除蒸。共奏养血益气,滋阴清热之功。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23、清心汤

处方人参 白术 茯苓 远志 枣仁 川芎 生地 石菖蒲各3克 当归 麦冬4.5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癫狂。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24、神效散

处方杏仁(去皮、尖,炒)45克 甘草(炙)旋复花各90克 白术莲肉(去心、皮)射干(米泔浸)前胡 御米(略炒)百合(水浸,去沫)白扁豆(略炒)川芎各90克 人参 白茯苓各120克 神曲(炒)150克 桑白皮(炙)干葛各180克 桔梗21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老少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25、腽肭补天丸

处方腽肭脐 人参 白茯(姜汁煮)当归 川芎 枸杞 小茴各45克 白术75克 粉草(蜜炙)木香 茯神各20克 白芍 黄耆 熟地 杜仲 牛膝 破故纸 川楝 远志各60克 胡桃肉90克 沉香15克

制法为末,用制腽肭酒煮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壮阳,益气补血。治阴阳气血俱虚,阳痿遗精,健忘白带,子宫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时用盐酒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6、参仁丸

处方麻子仁 大黄各90克 当归身30克 人参23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气壅风盛,大便秘结后重,疼痛烦闷。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时用熟水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7、六和汤

处方缩砂仁 半夏(汤,炮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 甘草(炙)各30克 赤茯苓<去皮)藿香叶 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60克 香薷 厚朴(姜汁制)各120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28、二气双调饮

处方人参6克 茯苓6克 山药9克 归身6克 枸杞子9克 干苁蓉9克 牛膝6克 广皮3克 半夏4.5克 砂仁3克 青皮4.5克(水炒)沉香1.5克(人乳磨冲)

功能主治主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而食入呕吐;或食少吐多,日渐便溺艰难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29、巨胜子丸

处方巨胜子 柏子仁 生地黄 熟地黄 酸枣仁 人参 茯苓 山药 楮实 莲肉 续断 五味子 牛膝 何首乌 枸杞子 肉苁蓉 破故纸 巴戟 天门冬 覆盆子 菟丝子 芡实 鹿茸各30克 胡桃10个(去皮,另研)

制法上为细末。春、夏炼蜜为丸,秋、冬煮枣肉去核研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虚劳损,虚烦少寐,头昏腰痛,阳事不兴,心悸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或盐汤空腹送下。

摘录《杏苑生春》卷五

处方30、鹿角霜丸

处方黄耆(蜜炙)60克 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白茯苓60克 当归(酒洗)60克 川芎30克 肉桂30克 熟地黄60克 茴香(炒)30克 牛膝(去芦)45克 木瓜45克 白芍药(酒炒)60克 川乌(炒)45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肉苁蓉(酒洗)45克 槟榔30克 防风45克 乌药(炒)45克 破故纸(酒炒)60克 木香6克 续断45克 甘草15克 苍术(米泔水浸)60克 附子30克(童便和白面包裹煨)杜仲60克(姜汁炒,去丝)虎胫骨(酥炙)45克 鹿角霜500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酒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阳补虚,祛风通络。治半身痿弱,二三年不能动履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米汤送下100丸。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31、神交汤

处方人参30克 麦冬30克 巴戟天30克 柏子仁15克 山药30克 芡实15克 玄参30克 丹参9克 茯神9克 菟丝子30克

功能主治大补心肾。治健忘。

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十剂。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32、加味治中汤

处方干姜(炮)白术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缩砂仁各30克 人参(去芦)甘草(炙)各15克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

用法用量上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3、补天育麟丹

处方鹿茸1具 人参300克 山茱萸 熟地 肉苁蓉 巴戟天各180克 炒白术 炙黄耆 淫羊藿 山药 芡实各240克 当归 蛇床子 菟丝子各120克 柏子仁 肉桂各90克 麦冬150克 北五味 锁阳各60克 人胞1个(火焙)海狗肾1根 蛤蚧2条 黄连30克 砂仁15克

制法上各为末,蜜和为丸。

功能主治主男子心肾两虚,阳痿早泄,精液甚薄,不能生育。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5克。连服二月。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34、风引汤

别名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麻黄 石膏 独活 茯苓各6克 吴茱萸 秦艽 细辛 桂心 人参 防风 芎劳 防己 甘草各3克 干姜4.5克 白术9克 杏仁6枚 附子3克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治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以水1.6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取汗佳。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35、皂角苦参丸

处方苦参500克 荆芥375克 白芷 大风子肉 防风各180克 大皂角 川芎 当归 何首乌(生)大胡麻 枸杞子 牛蒡子(炒)威灵仙 全蝎 白附子 蒺藜(炒,去刺)独活 川牛膝各150克 草乌(汤泡,去皮)苍术(米泔水浸,炒)连翘(去心)天麻 蔓荆子 羌活 青风藤 甘草 杜仲(酥炙)各90克 白花蛇(切片,酥油炙黄)缩砂仁(炒)各60克 人参30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醋打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粟疮作痒,年深日久,肤如蛇皮者。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饭前、后用温酒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避风,忌口。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三

处方36、镇肝丸

处方蔓荆子(去白皮)地肤子 人参 茺蔚子 决明子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防风(去芦叉)各30克 青葙子 柴胡(去芦)山药 车前子 柏子仁(炒)玄参 甘菊 甘草(炙)各15克 细辛(去苗)7.5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堆眵多沮,怕日羞明,时发肿赤,或生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37、排脓生肌散

处方当归15克(锉,微炒)黄耆15克(锉)人参30克(去芦头)芎藭15克 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防风15克(去芦头)白芷15克 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排脓生肌。治痈疽发背,溃后脓血不止,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以木香汤调下6克,日服三至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处方38、藿香汤

处方藿香 人参 桂心 桔梗 木香 白术各15克 茯苓15克 枇杷叶10片(去毛)半夏30克(汤洗,用姜汁制)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短气;或大病后胃气虚弱,日渐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400毫升,入炒姜丝0.3克,煎至2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39、补肝汤

处方黄耆2.1克 炙甘草1.5克 升麻 猪苓各1.2克 白茯苓 葛根 人参各0.9克 柴胡 羌活 陈皮 连翘 当归身,黄柏(炒)泽泻 苍术 曲末 知母 防风各0.6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主前阴冰冷,阴汗,两脚软弱无力。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40、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脾气。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发焦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60克,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去袋,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

备注方中使君子、芜荑、芦荟、夜明砂驱蛔消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精猪肉补中益脾,使杀虫之功寓于补养脾气之中,庶疳消而正不伤。

摘录《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处方41、二神交济丹

处方茯神 薏苡仁各90克 酸枣仁 枸杞 白术 神曲各60克 柏子仁 芡实 生地 麦门冬 当归 人参 陈皮 白芍 白茯苓 砂仁各30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为末,用熟水1升,调炼蜜120毫升,煮山药120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脾肾三经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米饮送下。血虚甚,去白芍,加鹿茸;脾亏甚,去地黄,加五味子。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42、紫团参丸

处方潞州人参7.5克 始蚧1对(酥炒黄)白牵牛90克(微炒)苦葶苈30克(微炒)甜葶苈(微炒)木香各15克

制法上六味,捣罗为细末,用熟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泻肺,化痰平喘。治肺气有余,咳嗽喘急,胸胁痞痛,短气噎闷,下焦不利,腿膝微肿。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后煎人参,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43、当归养心汤

处方归身 麦冬 生地(酒洗)人参 炙甘草 升麻(少用)

功能主治主心虚惊悸。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灯草,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处方44、荆黄汤

处方荆芥穗30克 人参15克 甘草7.5克 大黄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暴吐,上焦热气所冲,脉浮而洪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调槟榔散6克,空腹时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45、安奠二天汤

处方人参30克(去芦)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

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堕之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46、排脓散

处方人参 黄耆 白芷 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捣为末。

功能主治益气排脓,治肺痈,咳吐脓血。

用法用量水冲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处方47、镇心牛黄丸

别名牛黄丸(《普济方》卷二三三)。

处方牛黄(研)紫菀(去苗、土)菖蒲各60克 防风(去叉)人参 细辛(去苗叶)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茯神(去木)附子(炮裂,去皮、脐)紫石英(研)防葵各30克 铁精11克 桂(去粗皮)干姜(炮)各45克 丹参 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37.5克

制法上一十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老少气虚弱惊悸,语则劳乏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48、加减八物汤

处方人参3克,白术3克,当归身3克,茯苓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生地3克,炙甘草1.5克,木香1.5克,青皮2.1克,醋炒香附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行气解郁。主气血虚弱,虚中有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处方49、琼玉膏

别名生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

制法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如器物小,分二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木柴火煮六日,如连夜火,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益气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每晨以10克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用白汤化下。

备注方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为君;白蜜养肺润燥为臣;佐以人参、茯苓补脾益气,茯苓又能化痰,以消肺失输布所聚之痰。诸药相合,共奏滋阴润肺,益气补脾之功。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

处方50、六味回阳饮

处方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 干姜(炮)6~9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5~30克 当归身9克(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

功能主治益气回阳,养血救脱。治阴阳将脱。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温服。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耆12~15克,或30克,或冬白术9~15克;如泄泻者,加乌梅2枚,或北五味20粒。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1、橘皮竹茹汤

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橘皮12克 竹茹12克 大枣5枚 生姜9克 甘草6克 人参3克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52、乌沉汤

处方天台乌药3千克 沉香1.5千克 人参90克 甘草(爁)13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散寒,调中补虚。治中虚寒滞,胸腹胀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甚则呕吐,或寒疝腹痛,或经行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生姜3片,盐少许,空腹时沸汤点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53、鹿茸补涩丸

处方人参 黄耆 菟丝子 桑螵蛸 莲肉 茯苓 肉桂 山药 附子 鹿茸 桑皮 龙骨 补骨脂 五味子

制法上药研末,制成丸剂。

功能主治温肾涩精。治下元虚冷,小便混浊不清,茎中不痛,脉来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54、皱肺丸

处方款冬花 人参 五味子 桂(去皮)紫菀 白石英(微带青色者)钟乳粉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用羯羊肺一具,去皮尖杏仁250克,同用水煮,肺烂为度,去筋膜,与杏仁同研极烂,和众药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功能主治治久嗽。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糯米饮送下,食后、临卧各一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五

处方55、琼玉膏

处方人参360克 白茯苓450克 琥珀 沉香各15克 大生地黄5千克(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2.5千克(熬,去沫)

制法先将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再将人参等研为极细末,和蜜、汁入银、瓷瓶内,用绵纸十余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浸没瓶头,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再用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

功能主治治虚劳干咳。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5~10毫升,用温酒30毫升调服,不饮酒人,用白汤调服亦可。制此药须在净室中。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

处方56、益荣汤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黄耆(去芦)小草 酸枣仁(炒,去壳)柏子仁(炒)麦门冬(去心)茯神(去木)白芍药 紫石英(细研)各30克 木香(不见火)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血养心。治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怔忡恍惚,悲忧失眠,小便成浊。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7、镇肝决明丸

处方决明子90克 地肤子60克 茯苓45克 远志45克 青葙子45克 茺蔚子 蔓荆子 薯蓣各45克 玄参60克 车前子60克 地骨皮45克 柏子仁45克 大黄45克 细辛30克 人参45克 黄芩45克 甘草30克 黄连75克 防风45克

制法上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热眼暗。

用法用量每次2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五引《龙树菩萨眼论》

处方58、加味麦门冬汤

处方麦冬15克,人参12克,生山药12克,清半夏9克,白芍9克,丹参9克,甘草6克,生桃仁6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调经降逆。主阴虚肺燥。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9、嘉禾散

别名谷神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谷神嘉禾散(《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缩砂仁(去皮)各30克 大腹子(微炒)随风子(如无,可用楝实、诃子代)杜仲(去皮,用姜汁与酒合和涂炙,令香熟微焦)石斛(细锉,酒拌,微炒)藿香叶 木香 沉香 陈皮(去白)各22.5克 谷蘖(微炒)槟榔(炒)丁香 五味子(微炒)白豆蔻(微炒,去皮)青皮(去瓤)桑白皮(微炒)各15克 白术(炒)60克 神曲(微炒)半夏(汤洗七遍,生姜7.5克切片,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各7.5克 甘草(炙)4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养气安神,健脾开胃。治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不思饮食,或多痰涎,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倦怠,面色萎黄;中焦虚痞,不任攻击,脏气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3枚,同煎至100毫升,温服,不计时候。如疗五噎,入干柿1枚同煎;如疗膈气,吐逆羸困,入薤白10厘米、枣5枚同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60、十全大补汤

别名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补汤《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人参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 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耆(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十昧,锉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备注本方是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耆、肉桂所组成。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耆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着。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