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23:03:30作者:百科知识库
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小编整理出含有人参的处方共899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7981~8040共60个。
处方1、莲花饮处方白莲须 粉干葛 白云苓 大生地各3克 正雅连 天花粉 人参 北五味 净知母 炙甘草 淡竹叶各1.5克 灯心10茎
功能主治泻火生津。治上消口渴,饮水不休。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处方2、截疟饮处方黄耆(酒炙)6克 人参 白术(炒)茯苓各4.5克 甘草1.8克 砂仁 草果 橘红各3克 五味子2.4克 乌梅3枚
功能主治治虚人久疟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0大片、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七
处方3、加味救肺散处方麦冬(去心)人参 黄耆(炙)郁金 五味子 当归(酒洗)白芍药(酒炒)川贝母(去心,研)甘草(炙)马兜铃
功能主治治小儿劳伤,无热,咳嗽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处方4、调元散处方人参 茯苓 白术 山药 白芍 地黄 当归 川芎 甘草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主小儿生下气血两虚,囟大,头缝不合如开解。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处方5、大半夏汤处方半夏9克(洗,完用)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功能主治补中降逆。主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2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500毫升,温服200毫升,余份再服。
备注方中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虚益胃,白蜜甘润缓中。三药合用,共奏补中降逆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6、催生如意散别名催生丹(《产宝诸方》)。
处方人参(为末)乳香各3克 辰砂1.5克
制法上三味,一处研。
功能主治益气宁心,活血催生。主横生,倒产,临产腰痛,伴心气虚弱症状者。
用法用量临产之时,急用鸡子清1个调药末,再用生姜自然汁调开冷服,如横生、倒生,即时端顺,子母平善。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
处方7、大温中饮处方熟地9~21克 冬白术9~15克 当归9~15克(如泄泻者不宜用,或以山药代之)人参6~15克(甚者30克,或不用亦可)炙甘草3克 柴胡6~12克麻黄3~9克 肉桂3~6克 干姜(炒熟)3~6克(或用煨生姜3-7片亦可)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解表祛邪。主阳虚伤寒及一切四时劳倦寒疫阴暑之气,身虽炽热,时犹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盖,或喜热汤,或兼呕恶泄泻,但六脉无力,肩脊怯寒;邪气不能外达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去浮末,温服,或略盖取微汗。如气虚,加黄耆6~9克:寒甚阳虚者,加制附子3~6克,头痛,加川芎或白芷、细辛;阳虚气陷,加升麻,肚腹泄泻,宜少减柴胡,加防风、细辛亦可。
备注原书云:服后畏寒悉除,觉有躁热,乃阳回作汗佳兆,不可疑之畏之。此方宜与理阴煎、麻桂饮相参用。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8、救脱汤处方人参9克 附子3克 黄耆 熟地 麦冬 各6克 五味子3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回阳固脱。治纵欲,走阳精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处方9、必胜散处方熟干地黄 小蓟(并根用)人参 蒲黄(微炒)当归(去芦)芎藭 乌梅(去核)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粗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荣,凉血止血。主吐血、衄血、呕血、咯血属于气血两亏,血分有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10、枳实参朴汤处方白术20克,人参6克(先煎),茯苓12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半夏曲10克,川厚朴10克,莱菔子10克,槟榔10克,砂仁5克,黄连5克,干姜5克,炒麦芽15克,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理气消导。主脾虚气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校方
处方11、柴平汤处方银柴胡6克 黄芩4.5克 人参(去芦)半夏(汤泡七次)各3克 甘草1.5克 陈皮3.6克 苍术(泔浸)4.5克 厚朴(姜制)3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祛温和胃。主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至320毫升,来发先服。疟发于午前为阳,属气虚,加白术(土炒)2.4克,白茯苓(去皮)2.1克;发于午后为阴,属血虚,加当归(酒浸)2.7克,川芎2.1克;发于午前,延及午后,此气血两虚,上四味俱加;食积,加神曲(炒)2.4克,麦芽(炒)2.1克,山楂3克,枳实(麸炒)3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
处方12、鳖甲丸处方鳖甲(炙)芍药 枳实(炙)人参 槟榔各60克 诃黎勒 大黄各45克 桂心30克 橘皮30克
制法上药九味,捣细过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鼓胀气急,冲心硬痛。
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一日二次,渐加至30丸。微利为度。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葱、苋莱、炙肉、蒜、面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
处方13、鳖血丸处方人参15克 川芎 芜荑 北柴胡各30克 使君子21个 胡黄连 川黄连各60克
制法上用鳖血150毫升,吴茱萸30克,拌和二连,淹一宿,次早炒干透,出茱萸并血,只用二连,同余药杵末,粟米粉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疳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熟水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二
处方14、远志圆处方远志(去心.姜汁炒)、牡蛎(煅.取粉),各二两;白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辰砂(别研),各一两;肉苁蓉(净洗.切片.焙干)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肾经虚损,思虑太过,精神恍惚,健忘多惊,睡卧不宁,气血耗败,遗沥泄精,小便白浊,虚汗盗汗,耳或聋鸣,悉主之。此药性温无毒,常服补益心肾,聪明耳目,定志安神,滋养气血。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粒,空心,食前,煎灯心盐汤下,温酒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5、状元丸处方石菖蒲(去毛3.3厘米,九节者佳)地骨皮(去木)白茯神(去皮、木)远志肉(甘草水泡,去心)各30克 人参(去芦)9克 巴戟天(去骨)15克
制法上为末,用白茯苓(去皮)60克,粘米60克,共打粉;外用石菖蒲9克,打碎煎浓汤,去滓,煮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健忘。
用法用量每日食后、午时、卧时各服35丸。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16、太一散处方独活(去芦头)45克 续断 杜仲(炒,去丝)肉桂(去皮)牛膝(酒浸一宿)黑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去芦头)防风(去芦头)白芍药 当归(去芦头)各30克 川芎 熟地 秦艽(去芦、土)甘草(锉,炒)各45克 细辛(去苗、叶、土、头、节)30克
制法上十六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阳明经虚,风邪客人,令人口眼喎斜,麻木不仁,惊风痫窒,手足搐搦,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17、半豆饮子处方半夏 白豆蔻 苍术 干姜 藿香 陈皮 归尾 川芎 人参 白术 甘草 猪苓 砂仁 莲子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和胃。主治产后脏腑虚损,触冒风冷,阴阳不和,饮食失调,或冷或热,致成上吐下泻,肚腹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18、大半夏汤处方半夏9克 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白术3克 生姜9克
制法上五味,叹咀。
功能主治主胃反不能受食,食已即吐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和蜜扬之200~300下,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处方19、人参当归散处方干地黄、人参、当归、肉桂(去粗皮)、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白芍药二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曰烦,其证心胸烦满,吸吸短气,头痛闷乱,骨节疼痛,晡时辄甚,与大病后虚烦相类,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先将粳米一合,淡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米、叶入药,并枣三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备注地黄宜用生干者,虚甚,则用熟者。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集灵膏处方生地 熟地各860克 人参(去芦)枸杞子各5C0克 麦门冬(去心)620克 天门冬(去皮、心)牛膝各250克
制法上药哎咀,加水,用桑柴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滋心润肺,益卫养荣。治久嗽气血俱虚,不能送痰而出者。
用法用量终日随意服之。或加当归、茯神各180克,任加蜜,或加黄耆250克。
摘录《内经拾遗方论》卷一
处方21、阿魏麝香散处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 雄黄9克 野水红花子120克 神曲(炒)人参 白术(生)各30克 肉桂15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肠覃,诸积,痞块。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荸荠3个去皮,捣烂和药,早晚各一服,用砂仁汤过口。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22、理本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15克 麦冬9克 山药15克 芡实15克 巴戟天9克 肉桂3克 桔梗1.5克 贝母1.5克 白芥子6克 防己1克 茯苓9克 豨莶草3克
功能主治理本祛邪。治风寒湿痹,一身尽痛,时作时止,痰气不清,欲嗽不能,咽喉气闷,胸膈饱胀,二便艰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23、回阳返本汤处方附子 干姜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炙甘草 腊茶
功能主治回阳复阴。治阴盛格阳,烦躁。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200毫升煎服,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面赤戴阳者,加葱白7茎、黄连少许。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24、藿香养胃汤处方藿香 白术 白茯苓 神曲(炒)乌药(去木)缩砂仁 薏苡仁(炒)半夏曲 人参各15克 荜澄茄 甘草(炙)各11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不食,宗筋失养,四肢痿弱,不能行立,遂成痿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处方25、阿胶汤处方阿胶(炙令燥,别捣末)人参各30克 干姜(炮)60克 远志(去心)120克 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甘草(炙,锉)90克 大麻仁(烂研)175克
制法上七味,粗捣筛五味,与麻仁拌匀。
功能主治肾虚小便多。
用法用量每服18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间胶末1.5克,更煎两沸,空腹时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26、二母散别名二母汤(《万氏女科》卷三)。
处方知母 贝母 白茯苓 人参各15克 桃仁 杏仁(并生用,去皮、尖)各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肺经,咳嗽痰喘,或觉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不拘时温服。如觉腹统痛亦服之,立有神效。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处方27、白豆蔻散别名白豆蔻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白豆蔻7.5克(去皮)黄耆15克(锉)甘草7.5克(炙微赤,锉)干木瓜15克 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芎藭7.5克 人参15克(去芦头)枇杷叶7.5克(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不和,憎寒壮热,不纳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处方28、丁香散处方人参半两,丁香、藿香叶,各一分。
炮制上件同杵,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去滓,稍热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半附理中汤处方半夏 附子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胃中虚冷,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上以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30、柏子安心汤处方人参 茯神 柏子仁各10克 远志3克 菖蒲1克 当归 生地各15克 五味子10粒 贝母 黄连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舌出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31、人参养荣汤处方白芍药三两,当归、陈皮、黄蓍、桂心(去粗皮)、人参、白术(煨)、甘草(炙),各一两;熟地黄(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远志(炒.去心)半两。
炮制上散。
功能主治治积劳虚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又治肺与大肠俱虚,咳嗽下痢,喘乏少气,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便精遗泄,加龙骨一两。咳嗽,加阿胶甚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太乙保生丹处方人参,防风 天麻(煨)蝎梢(去毒)龙脑(煅)茯神 甘草(炙)枣仁(去皮,炒)朱砂(飞)各3克 麝香0.1~0.3克
制法上为末,饭为丸。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内有痰热者。
用法用量麦门冬汤或钩藤汤下。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33、桂枝四七汤处方桂枝 白芍药 半夏(制)各30克 白茯苓 厚朴(制)枳壳(制)甘草(炙)各15克 人参 紫苏各7.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冷,内有寒邪,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7片,大枣2个同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六
处方34、丁香半夏丸别名丁夏霍香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7.5克 藿香(叶)15克 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
处方35、麋茸丸处方麋角屑500克(以酥拌炒微黄)熟干地黄90克 巴戟 黄耆(锉)牛膝(去苗)人参(去芦头)独活 萆薢(锉)白茯苓 桂心 肉苁蓉(酒浸一宿,去皱皮,炙)附子(炮裂,去皮、脐)泽泻 续断 芎藭 槟榔 防风(去芦头)当归(锉,微炒)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白蒺藜(微炒,去刺)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以生地黄汁300毫升、酒300毫升相和,入酥300毫升,煎成膏,和诸药末。若硬,即用炼蜜同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脏虚损,腰脚疼痛,须发早白,容颜憔悴。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加至4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处方36、杏参散处方桃仁(去皮.尖.麸炒)、人参(去芦)、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蜜炒微赤.再泔浸一宿,焙),各等分。
炮制为细末。
功能主治除痰下气,治胸胁胀满,上气喘急,倚息不得睡卧,神思昏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7、内补黄耆汤处方黄耆(盐水拌炒)6克 熟地黄(酒拌)人参 茯苓 甘草(炙)各1.5克 芍药(炒)川芎 官桂 远志(去心,炒)当归(酒拌)各2.4克 麦门冬(去心)1.5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溃而反痛者。
用法用量上为一剂。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取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处方38、内补黄耆汤处方黄耆 当归 芍药 干地黄 半夏各9克 茯苓 人参 桂心 远志 麦门冬 甘草 五味子 白术 泽泻各6克 干姜12克 大枣30枚
制法上十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妇人气血两虚,身体疼痛,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饮食,并诸虚少气,心悸不安。
用法用量用水1.5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39、银白散处方升麻、知母、甘草(炙)、白扁豆(炒)、山药、人参、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百病。
用法用量如慢惊搐搦,用麝香饭饮调下。急惊定后,用陈米饮调下。惊吐不止,丁香汤调下。天柱倒,脚软,浓米饮调下。挟惊伤寒,薄荷葱白汤调下。疳气肚胀,气急多渴,百合汤调下。浑身壮热,面赤惊叫,金银薄荷汤调下,赤白痢不思乳食,姜钱三片,枣子三枚,煎汤调下。吃食不知饥饱,不长肌肉,炒麦芽一撮,同生姜煎汤调下。暴泻,紫苏木瓜汤调下。神形脱,言语不正,及大人吐泻,藿香汤调下。诸病后无精神,少气力,不思食,煎生姜枣汤调下。禀受气怯小儿,可每日一服,最妙。每服一钱,汤使如前。当服沸汤点,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丁香半夏圆处方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参、陈皮(去白),各一分;藿香(叶)半两,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圆,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短气噎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当归独活汤处方贝母 干葛 丹皮 防风 防己 川芎 甘草 泽泻 官桂 当归 人参 茯苓 独活 石膏
功能主治主孕妇子痫。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入竹沥更妙。
摘录《女科指南》
处方42、千金止带丸处方香附(炙)5千克 椿根皮(麸炒)5千克 红鸡冠花5千克 补骨脂(盐水炒)1.25千克 木香1.25千克 白芍1.25千克 杜仲(炒)1.25千克 白术(炒)1.25千克 砂仁1.25千克 续断1.25千克 青黛(上衣用)1.25千克 延胡索(醋炒)1.25千克 小茴香(盐水炒)1.25千克 牡蛎(煅)1.25千克 人参<去芦)620克 川芎2.5千克 当归2.5千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用方内青黛外加滑石5.3千克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治妇女带下,腹痛腰酸,四肢倦怠,精神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3、木香煮散处方木香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白术 半夏(汤洗七遍,炒)厚朴(去粗皮,入生姜7.5克同捣,炒干)各7.5克 干姜(炮)桂(去粗皮)枳实(去瓤,麸炒)甘草(炙,锉)各1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0克 槟榔(锉)1枚 草豆蔻(去皮)2枚 诃黎勒(煨,去核)5枚
制法上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心胸痞闷,口淡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44、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三两,桑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即寄生亦名,非正续断)、当归(酒浸.焙干)、白芍药、熟地、黄蓍(酒浸.蒸)、牛膝(去芦.酒浸)、细辛(去苗)、白茯苓(去皮)、防风(去芦)、秦艽(去土)、人参、桂心(不见火)、川芎、杜仲(制炒断丝)、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肾气虚弱,腰背疼痛,此病因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脚重、挛痹,宜急服此。并治新产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痹弱,不得屈伸。近人将治历节风并脚气流注,甚有效。此汤最能除风消血。《肘后方》有附子一枚,无寄生、人参、甘草、当归。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气虚下痢,除地黄。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5、水浸鳖甲汤处方鳖甲(九胁者,去裙襕,醋炙)升麻 柴胡(去苗)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槟榔(锉)肉豆蔻(去壳)诃黎勒皮 犀角(镑)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锉)缩砂仁 茴香子(炒)陈曲(炒)各15克
功能主治治气劳羸瘦,四肢疼痛,心腹妨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十五味,粗捣筛,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浸二日,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细呷,以食压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46、顾步汤处方牛膝30克 金钗石斛30克 人参9克 黄耆30克 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清热解毒。治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致成脚疽。初起脚趾头忽先发痒,已而作痛,指甲现黑色,以后脚指俱黑,甚则连足而俱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黑色解,二剂而疼痛止,三剂痊愈。若已溃烂,宜多服数剂。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47、八仙糕处方人参 山药 茯苓 芡实 莲肉各180克 糯米3干克 粳米7干克 白糖霜1.25干克、白蜜500毫升
制法上将人参等五味各为细末,又将糯、粳米亦为粉,与上药末和匀,将白糖和蜜汤中炖化,随将粉药乘热和匀,摊铺笼内,切成条糕蒸熟,火上烘干,瓷器密贮。
功能主治养脾胃,助元阳。痈疽。脾胃虚弱,精神短少,饮食无味,食不作饥,及平常无病或久病,但脾虚食少呕泄者。
用法用量每日清早用白汤泡用数条,或干用亦可。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48、蛤蚧救喘丹处方人参60克 熟地60克 麦冬9克 肉桂3克 苏子6克 蛤蚧6克 半夏0.9克
功能主治补气救脱,降逆平喘。治产后气喘,气血将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处方49、蛤蚧汤处方蛤蚧(酒浸,酥炙)知母(焙)贝母(炮)鹿角胶(炙令燥)甘草(炙,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人参 葛根(锉)桑根白皮(炙,锉)枇杷叶(去毛,炙)各30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咳嗽,咯吐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50、九味资生丸别名资生丸(《霍乱论》卷四)
处方人参 白术各90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15克 橘红 楂肉 真神曲各60克 川黄连 白豆蔻各10克
制法上药九味,为细末,炼白蜜捣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和中。治老人脾胃不和,食少体弱,脘腹胀闷,或恶心呕吐,或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每食后细嚼二九,温开水送下。严寒时,用谈姜汤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51、扶阳汤处方鹿茸15克(生,锉末,先用黄酒煎透)熟附子9克 人参6克 粗桂枝9克 当归6克 蜀漆(炒黑)9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扶阳祛寒。治少阴三疟,久而不愈,气血两虚,形寒嗜卧,发时不渴,舌淡,脉微。
用法用量用水1.6升,加入鹿茸酒,煎成300毫升,日服三次。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52、蛤蚧散别名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十遍,慢火内炙令香,研细末)人参 茯苓 知母 贝母(去心,煨过,汤洗)桑白皮各60克 甘草150克(炙)大杏仁180克(汤洗,去皮、尖,烂煮令香,取出,研)
制法上八味,同为细末,入杏仁拌匀,过罗,研细。
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生姜2片,酥少许,用水600毫升,煎沸热服。如以汤点,频服亦妙。
摘录《博济方》卷二
处方53、黄芽丸处方人参60克 焦干姜9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白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治脾胃虚寒,或饮食不化,或时多胀满泄泻,吞酸呕吐。
用法用量常嚼服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4、九仙散处方人参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阿胶 乌梅各30克 贝母15克 御米壳24克(去顶,蜜炒黄)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久嗽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调下。嗽止则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55、神芎汤处方升麻 川芎 人参 枸杞子 甘草 远志 黄耆 当归 地骨皮 破故纸 杜仲 白术各1.2克 生姜1片 莲肉7枚
功能主治治遗精经久,肾虚下陷,玉门不闭,不时漏精。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无家莲肉,以莲花须亦可。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56、顾步汤处方黄耆30克 人参9克 金钗30克 当归30克 银花30克 牛膝30克 菊花15克 甘草9克 公英15克 紫花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治脱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口渴者,加天花粉9克。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57、启脾丸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土炒)白茯苓(去皮)干山药 莲肉各30克 山楂(蒸,去核)甘草(蜜炙)陈皮 泽泻各15克
制法上各为细末,荷叶煮汤,以炊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和中。治小儿伤食,呕吐泄泻,腹胀腹痛,小儿疳积,面黄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70~9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引《经验良方》
处方58、除热饮子别名除渴饮子(《普济方》卷一二○)。
处方甘草(炙)陈小麦 麦门冬 赤茯苓(去皮)于葛 灯心 木通 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心经客热,小便不通,口燥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入竹叶数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处方59、大安汤处方白芍4.5克(酒炒)五味子1.5克 牡蛎12克(煅,研)龙齿6克 木瓜 3克(酒炒)枣仁6克(炒,研)地黄15克 人参15克 茯苓6克 柏仁6克
功能主治主惊伤气浮,真阳外越,真阴不守,心悸筋惕。
用法用量金器1具,同前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60、益胃升阳汤别名升阳益胃汤(《仁术便览》卷四)。
处方柴胡 升麻各1.5克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陈皮各3克 人参(去芦)炒神曲各4.5克 黄耆6克 白术9克 生黄芩少许
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养血调经。治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食减少,食罢烦心,身体消瘦。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每服6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腹中痛,加白芍药9克,肉桂少许,如渴,加葛根0.6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