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人参的处方(八十二)

更新时间:2023-02-08 22:48:36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人参的处方(八十二)

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小编整理出含有人参的处方共899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861~4920共60个。

处方1、沉香延龄散

处方沉香半两,川芎半两,生地黄半两,藁本半两,零陵香半两,砂仁半两,人参半两,熟地黄半两,防风半两,没石子半两,荆芥半两,藿香半两,片脑半两,木香半两,石膏半两,地骨皮半两,白蒺藜半两,桂心半两,母丁香半两,檀香半两,白芷半两,杜蒺藜(炒,去刺)半两,石菖蒲半两,当归7钱半,天麻7钱半,诃子7钱半,细辛7钱半,何首乌7钱半,枸杞子7钱半,青盐7钱半,甘松7钱半,乳香7钱半,龙骨7钱半,槐角子7钱半,香附子7钱半,露蜂房1两,荜茇2钱,柳枝4两(炒),胆矾1钱半,石燕子5个(火煅),海浮石1两,麝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牢牙,补肾,生津液。主风牙肾虚。

用法用量早晚擦牙,盐汤漱,然后咽之。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九

处方2、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木香1两,草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肉豆蔻(去壳)1两,益智子(去皮)1两,干姜(炮裂,锉)1两,白茯苓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气虚,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3、白蒺藜丸

处方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黄耆3分(锉),独活3分,白芷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薯蓣3分,枳实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3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葳蕤半两,地骨皮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上冲,头面瘙痒如虫行,身上时有风疹,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4、加味五痹汤

别名五痹汤、五痹散

处方人参1钱,茯苓1钱,当归(酒洗)1钱,白芍药(煨)1钱,川芎1钱(肝、心、肾痹倍之),五味子15粒,白术1钱(脾痹倍之),细辛7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五脏痹证,风寒湿气,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

用法用量五痹汤(《医宗必读》卷十)、五痹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五)。《杂病源流犀烛》:壮实人而患鼓症,不妨攻之,宜先服五痹散二剂,再按法服石干散。肝痹,加酸枣仁、柴胡;心痹,加远志、茯神、麦门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耆、萆薢。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二

处方5、甘菊花丸

处方甘菊花3分,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山茱萸半两,白鲜皮半两,黄耆半两(锉),汉防己半两,桂心半两,白术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生干地黄半两,独活半两,薯蓣半两,芎藭半两,细辛半两,苍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头面风,皮肤痹痒,肢节疼痛,头目不利,项强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6、八物汤

处方白术、人参、黄耆、茯苓、川芎、熟地黄、当归、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和血。主心肺虚损,皮聚而毛落;血脉虚损,妇人月水愆期。

用法用量每服5-7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7、补药地骨皮散

处方地骨皮(去土)半两,白蒺藜(炒)半两,苦参半两,苍耳半两,原蚕沙(微炒黄)半两,人参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山栀子(炒香)半两,山茱萸(汤浸去浮者,微炒)半两,小荆子半两,卷柏1两,蔓荆实1两,丁香3钱,木香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风癞病。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煎水调下,如人行10里1服。欲治此病,须先择密室,不透风者,然后服此药。既服药,亦须令人常看,人性急,嫌牙缝中涎浊妨饮食,及浑身疼痛不能忍耐,乃自残者也。欲治此病,必须自九月以后,2月以前可也。服至35日,头不痛,无动静者,不可疗。若服此药,头痛、以次浑身疼痛,则必愈之兆;若齿缝中涎出,则牙齿俱动,须是服粥,不可服硬物。若涎出,则从足小指病退,渐渐至全身病退。如是涎出,大便必秘,秘则可服大黄之类药疏之也。其补药若服尽1料,可更服1料无妨。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8、白术散

处方白术3分,白茯苓2两,桂心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曲3分(微炒黄色),草豆蔻1两(去皮),大麦糵1两(微炒令黄),木香1两,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两(去芦头),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劳,胃中虚冷,饮食不消,腹胁胀满,忧恚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9、辰朱虎睛丸

处方辰锦朱砂1两,白茯苓1两,黄芩1两,山栀子仁1两,人参1两,虎睛1对(用仁),牛黄1分,脑1分,麝1分,犀角屑1分,钩藤4两,大黄(用湿纸裹煨)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压惊悸,镇心脏。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1-2丸,用金银汤送下,人参汤亦得。

摘录《永乐大典》卷九八一引《灵苑方》

处方10、补虚降火汤

处方人参1钱,麦冬(去心)1钱,元参1钱,桑叶1钱,苏子1钱。

功能主治产后阳明感风而大喘大汗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处方11、当归拈痛散

处方当归1钱,防风1钱,黄耆1钱,甘草5分,黄柏8分,玄参8分,人参8分,茯苓8分,白术8分,苍术8分,干葛6分,升麻6分,知母6分,茵陈6分,羌活6分。

功能主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疼,肩背沉重,流注足胫,痛不可忍,口干壮热,两足湿毒疮痛痒。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服。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12、安心煮散

处方远志2两,白芍药2两,宿姜2两,茯苓42铢,知母42铢,紫菀42铢,赤石脂42铢,石膏42铢,麦门冬42铢,桂心30铢,麻黄30铢,黄芩30铢,萎蕤36铢,人参24铢,甘草10铢。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热满,烦闷惊恐。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十六引作“安心散”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兼竹沥、茯神散二方之制,方中麻黄、远志、萎蕤、即茯苓散中升麻、桂心、麦冬之义,人参、甘草、黄芩,即竹沥汤中人参、白术、栀子之义,三方合,究其微,则滋中寓清,清中寓散,散中寓清之法。

摘录《千金》卷十三

处方13、参苓术附汤

处方人参7钱,白术3钱(土炒),茯苓1钱,附子(制)1钱。

功能主治产后虚泻,眼昏不识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胎产心法》卷下引朱丹溪方

处方14、八风散

处方荆芥穗1两,芎䓖1两,防风(去叉)1两,独活(去芦头)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人参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头旋,目暗昏眩,肢节疼痛,手足麻木,上膈壅滞,或发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3叶,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15、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沉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草豆蔻1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头),当归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逆气,胸中痞塞,呼吸短气,腹内虚寒,食即呕逆,羸瘦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16、甘草汤

处方甘草(炙,锉)1两1分,羌活(去芦头)1两1分,人参半两,防风(去叉)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痉,口噤不语,肢体强直,神识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入地黄汁1合,先同煎至8分,去滓,次入荆沥,竹沥各半合,同煎3沸,温服,日夜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17、白豆蔻丸

处方白豆蔻(去皮)2两,陈橘皮(去白,焙)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浸,炙)2两,草豆蔻(去皮)2两,桂(去粗皮)2两,白术(炒)2两,干木瓜2两,人参2两,半夏(汤洗去滑7遍)2两,缩砂蜜(去皮)1两,高良姜(炒)1两,甘草(炙,锉)1两,陈曲(炒)1两,麦糵(炒)1两,木香1两,干姜(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桃仁4两(去皮尖双仁,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乱后,脾胃尚虚,谷气未实,津液内燥,令人烦躁,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18、地黄膏

处方鲜地黄不拘多少(捣汁,以10斤为则,和众药汁同熬),当归身1斤,芍药半斤,甘杞子半斤,天门冬6两,川芎2两,麦门冬6两,莲肉4两,丹皮2两,知母3两,地骨皮3两,人参1两,甘草1两。

制法上将众药用水2斗,煎1斗,去滓净.用生地黄汁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血清肝。主涝瘵。

摘录《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19、安心汤

处方麦门冬8分,山药8分,芎2分,茯苓2分,犀角2分,桔梗2分,柴胡2分,紫菀2分,黄芩2分,白术2分,白芍药2分,防风2分,阿胶2分,当归2分,茯神2分,大豆卷2分,神曲3分,生地黄3分,人参6分,甘草6分,干姜1分,朱砂2钱。

制法上除研药外,为细末,与研药和匀。

功能主治心虚惊悸。

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有“研药”二字,而组成中无一味药研末,朱砂下疑脱“研”字。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20、白术膏

处方白术半两,白茯苓1分,人参(去芦)1分,滑石1分,泽泻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膏。

功能主治小儿暑月中热,或伤暑伏热,头目昏痛,霍乱吐泻,腹满气痞,烦躁作渴,小便不利;并治小儿脾胃不和,腹胀气痞,不美乳食。

用法用量每用1皂子大,米饮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21、参苓生化汤

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黑麦4分,炙草5分,人参2钱,茯苓1钱,白芍1钱(炒),益智1钱(炒),白术2钱(土炒),肉果1个(制)。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素弱,产后3日内块已消,泄泻,完谷不化者。

用法用量泻水多,加泽泻、木通各8分;腹痛,加砂仁8分;渴,加麦冬、五味子;寒泻,加黑姜1钱,木香4分;食积,加神曲、麦芽、消饭面;砂仁、山楂消肉食。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处方22、豆蔻丸

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半两(入生姜半两,捣烂,焙)。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调胃气。主妊娠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23、独活散

处方独活半两,防风半两,防己半两,秦艽半两,黄耆半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茯神半两,芎䓖半两,远志半两,升麻半两,石斛半两,牛膝半两,丹参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甘草半两,厚朴半两,天门冬半两,五加皮半两,桂心半两,黄芩半两,地骨皮半两,橘皮1两半,麻黄1两半,干地黄1两半,槟榔1两,藁本1两,杜仲1两,乌犀角1两,薏苡仁半升,石膏3两。

制法上药各细切,和匀,为粗散。

功能主治除余风。主风痱,服防风散愈后用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同煎至8分,滤去滓,1日2次。若或觉心中热烦,以竹沥代水煮之,临煎药,加生姜1味,斟酌用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24、鸡血散

处方雄鸡、人参。

功能主治痈疽阴证。

用法用量用雄鸡剪去冠尖少许,倒提滴血疮上,血尽再换,不过5-6鸡,痛止毒消,其疮自愈。又以人参6两,分作6次,尽日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25、地肤子丸

处方地肤子3分,草决明(微炒)3分,沙参秦皮(去粗皮)3分,人参3分,甘菊花3分,羚羊角屑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黄(锉,炒令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病后,眼忽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26、坎离丸

处方龙骨(火煅)5钱,远志(甘草水泡,去骨)1两,白茯神(去皮末)1两,石菖蒲(去毛)5钱,龟甲(炙酥)5钱,酸枣仁(炒)1两,当归身(酒洗)1两,人参5钱,麦门冬(水洗,去心用)1两,天门冬(水净,去心)1两,生地黄(酒洗)2两,熟地黄(酒蒸)2两,山茱萸(酒蒸,去核)1两,川黄柏(去皮,酒炒)1两,五味子1两,柏子仁1两,山药1两,甘枸杞子1两,知母(去毛,酒炒)1两。

制法上药石臼内捣成饼,晒干,为细末,炼蜜滴水成珠,每用蜜一斤,加水一碗,调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髓添精,调荣养卫,聪耳明目,定神安志,滋阴降火。主思虑过度,心血耗散,房欲失节,肾水枯瘁,肾水一虚,心火即炽,酿成劳瘵,精神昏倦,健忘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空心盐汤送下,或酒亦可。

注意忌房欲三月。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27、参甘桂附红蓝汤

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茯苓3钱,桂枝1钱,附子2钱,苏叶3钱,红花1钱。

功能主治痘疔坚石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先用银针刺之,后服此药。

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处方28、补中滋荣汤

处方人参7分,川芎7分,陈皮5分,柴胡5分,神曲5分,白术5分,茯苓5分,归身5分,砂仁4分,升麻4分。

功能主治阴毒发斑。

摘录《方症会要》卷一

处方29、补元散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附子、木香、肉豆蔻、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泻利久,脾胃虚,肢冷,脉沉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处方30、白术丸

处方白术3两(生姜2两同捣令烂,慢火炒令黄色),桂心半两,槟榔1两,高良姜1两(锉),木香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阿魏1分(面裹爆,令面熟为度),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煎醋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窒滞胀闷,腹内鸣转,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嚼下。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1、补虚和气散

处方人参5两,干葛5两,甘草(炮)5两,木香3两,麝1钱,茯苓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补虚和气。主小儿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5分,加生姜少许,同煎至3分,去滓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庄氏家传》

处方32、补虚汤

处方人参1钱半,黄耆(蜜炙)1钱半,肉桂5分,炙甘草5分,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白术1钱(蜜炙)。

功能主治蓐劳。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热轻,加茯苓2钱;热重,加黄芩(酒炒)1钱,热甚,加干姜(炒黑)1钱。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处方33、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附子(地裂,去皮脐)1两,芎䓖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芍药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40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偏风,半身不随,口眼喎[音 wāi]斜,不能言语,筋脉拘急,不得转侧。

用法用量每用10钱匕,以水3盏,加生姜10片,煮取2盏,去滓,分温3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34、当归桂枝汤

处方人参、当归身、正川芎、白芍药、炙黄耆、漂苍术、川黄柏、炙甘草。

功能主治痘后血少,手足拘挛,不能转运。

用法用量本方名当归桂枝汤,但方中无桂枝,疑脱。气虚肢冷,加附片;感冒风寒,以致筋骨痛,加羌活、防风;血气大虚者,加鹿茸、虎胫、淮牛膝。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35、白豆蔻散

处方白豆蔻1两(去皮),木香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微炒),诃黎勒1两(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锉),草豆蔻1两(去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冷弱,食不消化,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36、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沉水,掬取汁)2升,生藕(取汁)1升,生姜4两(取自然汁),真酥3两,人参1两(为细未),阿胶1两(微炒,为末)。

制法上先将地黄、生姜汁与阿胶末入石器,同慢火熬,候稍稠,即加人参末熬,少时,方加真酥熬,搅匀,稀稠得所。

功能主治咯血、呕血、嗽血。

用法用量每服1弹子大,早晨、日中、临卧含津咽,或以麦门冬汤化亦得。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七

处方37、辰砂丸

处方人参1两,茯苓半两,防风半两,山药、甘草半两,黄耆3钱,牙消3钱,麝香3钱,朱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惊证呕逆,乳食不下,夜卧不宁。

用法用量方中山药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保生集》

处方38、白豆蔻汤

处方白豆蔻(去皮)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锉)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芎藭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1两,丁香半两,甘草(炙,锉)3分,白檀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39、八仙斑龙胶

处方人参5两,天门冬(去心)5两,怀生地黄(酒洗)5两,怀熟地黄(酒蒸)5两,麦门冬(去心)5两,怀牛膝(去芦用)5两,甘枸杞子8两,白何首乌8两,赤何首乌(以上俱锉咀片)8两,老鹿茸(燎去毛,截2寸长,劈两片,水洗净)20两。

制法将上药均入大砂锅内,熬汁5次,将滓滤净,再熬至5碗,则成胶矣。

功能主治补益。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虚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银茶匙2-3匙,好酒调化,空心服;或酒化胶为丸尤佳。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40、归芍异功汤

别名归芍异功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土炒),广陈皮1钱,白芍(1钱酒炒),当归身1钱,白茯苓2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扶脾,健胃,止泻。主舌疳,痈疡、便血属脾虚者。

用法用量归芍异功散(《类证治裁》卷七)。

摘录《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41、防风丸

处方防风1两半(去芦头),茯神1两半,人参1两半(去芦头),天门1两半(去心,焙),黄连半两(去须),豉1合,白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虚惊悸,精神昏乱,烦闷,四肢沉重,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42、附子散

别名沉香散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1两半,芎䓖3分,桂心3分,人参3分(去芦头),白茯苓1两,桑螵蛸1两(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沉香1两,牛膝1两(去苗),磁石2两(捣碎,淘去赤汁),石斛1两(去根),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肾脏虚羸,耳无所闻,脚膝乏力。

用法用量沉香散(《普济方》卷一四 四)。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43、流气导滞丸

处方人参7钱,白术7钱,茯苓7钱,制甘草7钱,清夏7钱,紫丁皮7钱,白芷7钱,盔沉香7钱,草果仁7钱,紫苏青皮7钱,大黄7钱,槟榔7钱,莪术7钱,寸冬7钱,木瓜1两,木通1两,大腹皮1两,陈皮1两,枳壳1两,木香5钱,香附2两4钱,肉桂3钱5分,厚朴1两4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疏通气血,消导滞塞,宣经活络,开郁破结。主寒郁气滞,腹部作胀,胸满气塞,不思饮食,噎膈反胃,食后胀痛,吞酸嘈杂,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44、花苁蓉丸

处方花苁蓉8分,泽泻4分,五味子4分,紫巴戟天4分(去心),地骨皮4分,磁石6分(研,水掏去赤汁,干之研入),人参6分,赤石脂6分(研入),韭子5分(熬),龙骨5分(研入),甘草5分(炙),牡丹皮5分,干地黄10分,禹余粮3分(研入),桑螵蛸30枚(炙),栝楼4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服铅丹丸得小便咸苦如常,后恐虚惫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牛乳送下,日2次。

注意忌房劳、酢、海藻、菘莱、胡荽、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一引《古今录验》

处方45、沉香黄耆散

别名黄耆散

处方沉香(锉)1两,绵黄耆(锉)1两,人参(去芦)1两,当归(去芦,洗净,焙)1两,赤芍药1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荣卫不和,肌瘦盗汗,骨蒸多渴,不思乳食,腹满泄泻,气虚少力。

用法用量黄耆散(《普济方》卷三九○)。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处方46、补虚沉香丸

别名沉香丸

处方沉香(锉)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肉豆蔻仁1两,荜茇1两,干姜(炮)1两,胡椒1两,桂(去粗皮)1两,葫芦巴(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经虚寒,小便滑数,不欲饮食,腹胁胀满,或时疼痛。

用法用量沉香丸(《普济方》卷二一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47、甘桔汤

处方人参(去芦)5钱,桔梗(蜜浸,炒)1两,甘草(半生半炙)2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感冒风热,火气熏逼,痘疮蕴毒上攻,咽喉肿胀,痰气不顺,咳嗽失音。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幼科类萃》卷二十五

处方48、当归补血汤

处方当归5钱,黄耆1两,荆芥(炒黑)3钱,人参3钱,白术5钱,生地5钱。

功能主治血热妄行,九窍流血,气息奄奄,欲卧不欲见日,头晕身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49、和气八物汤

处方人参3钱,茯苓3钱,熟地3钱,小茴3钱,白术4钱,川芎4钱,甘草1钱,黄芩1钱,柴胡1钱,枳壳1钱,当归6钱,白芍6钱,香附6钱。

功能主治妇女十七八岁,脾胃虚弱,气血不行,经脉不通,或阻半月,或阻百日半年,颜色青黄,饮食不思,寒热头痛,目晕,肚中结块,烦闷,呕吐,膨胀。

用法用量上分4帖。加生姜3片,灯心1团,水煎,空心热服。如肚痛,加延胡、干漆各3钱;呕吐恶心,加良姜、砂仁各3钱;手足麻痹,加肉桂1钱5分;咳嗽,加杏仁、五昧、款冬花各2钱。

摘录《女科旨要》卷一

处方50、茯神散

处方茯神1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小豆半两,菖蒲3分,龙骨1两,犀角屑1两,铁粉半两(研),金箔30片(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心风,恍惚妄语,有所见闻,心悸,志意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金银汤放温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处方51、白术丸

处方白术1两,当归3分,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桔梗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石斛1两(去根,锉),黄耆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冷气,心腹痞满,不思饮食,四肢少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52、冲和汤

处方柴胡1钱,黄耆1钱,当归(酒洗)1钱,半夏(煮)1钱,人参1钱,升麻8分,橘皮8分,甘草(炙)7分,黄柏(酒洗)5分,芍药5分,黄芩(酒洗)4分。

功能主治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心神昏愦,烦躁自汗,表虚恶风,如洒冰雪,口不知味,鼻不闻香臭,闻木音则惊怖,小便频多,大便结燥,痰嗽嗌干,疼痛不利。

用法用量上锉散。水煎,热服。

摘录《杏苑》卷三

处方53、补元散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黄耆(蜜炙)1两,苦葶苈1两,山药1两,木香半两,附子1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肿消后补益血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54、地骨皮散

处方地骨皮、黄耆、人参、鳖甲(酒浸,炙)、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仁存方》

处方55、当归防风散

处方当归、防风、川芎、生地、白芷、羌活、人参。

功能主治伤寒汗多亡血发痓。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恶寒自汗,加桂枝、白术。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56、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甘草(炙)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石膏(碎)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1两,芎䓖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20枚,细辛(去苗叶)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酒共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人羸弱者,只用水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57、两治汤

处方生地3钱,人参3钱,白术5钱,茯苓3钱,甘草1钱,半夏1钱,川芎1钱,柴胡1钱,黄耆1两,当归5钱。

功能主治筋酸背痛,足重腹饥,以至感冒风邪,遍身皆痛,身发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58、攻补两益汤

处方榧子10个,白薇3钱,雷丸3钱,神曲3钱,槟榔2钱,使君子10个,白术1两,人参5钱。

功能主治补正以杀虫。主症瘕。胃气虚弱,食不能消,偶食坚硬之物,存于胃中,久则变为有形之物,腹中乱动,动时痛不可忍,得食则解,后则渐大,虽有饮食亦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腹必大痛,断不可饮以茶水,坚忍半日。如渴,再饮2煎药汁,少顷必将虫秽之物尽下而愈,不必2剂。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59、江南度世丸

处方蜀椒3两,人参2两,细辛2两,甘草2两,茯苓1两,真珠1两,大黄1两,干姜1两,丹砂1两,野葛1两,桂心1两,雄黄1两,鬼臼1两,麝香1两,乌头2分,牛黄2分,附子6分,紫菀6分,巴豆60枚,蜈蚣2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症结积聚,伏尸,长病寒热,痉气流行皮中,久病着床,肌肉消尽,四肢烦热,呕逆不食,伤寒时气,恶疰汗出,口噤不开,心痛。

用法用量饮服小豆大2丸,加至4丸,每日1次。加獭肝1具尤良。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60、白术八宝丹

处方白术半斤(2两朝阳土炒,6两熬膏),人参5钱,白茯神(去皮木)1两半,远志(去骨)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白芍药(酒炒)1两半,神曲(炒)1两,麦芽5钱。

制法上为末,用白术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虚损之症。

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加至1钱5分,空心白沸汤送下。咳嗽,去人参。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