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常言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老年人怎样自养其神

更新时间:2023-02-08 22:20:23作者:百科知识库

常言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老年人怎样自养其神

神,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被经常使用的概念之一。《内经》中就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记述。意思是说,神的存在标志着人体的昌盛,而神的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死亡。可见,神与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思虑是神的一种功能,少思则神和,多思则神伤。因此在讲到养生时,提倡人们要省思少虑。《养生谚语》说:“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少,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
  彭祖是人们传说中的老寿星。据说,到了商朝末年,他已经活了767岁,尚未显出老态。彭祖养生就强调保神,他告诫人们说:“积忧不已则魂神伤矣,愤怒不已则魂神散也,喜怒过多,神不归室;憎爱无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则烦;切切所思,神则败。”彭祖还认为,摄生养神,要靠平时修身养性,“人一生一世久远之期,寿不过三万日,不能一日无损伤,不能一日无修补。”那么,怎样修补呢?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闭目养神”,提倡省思少虑。当然我们说的省思少虑,是指那些与社会、与事业、与个人寿命不利的思、多余的思、无益的思,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等等。
  一个人在社会上,不论是工作、社交,还是再婚、建立新家庭,也不论是同志关系、地位、荣誉、级别待遇等等,个人的希望和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把所有不如意的事情都去思考一番,那将劳神费力,损害健康。
  克服无益的思考当然是与人的世界观、信念等有着直接联系的,但是也有方法和意志的因素。这里重点向老人介绍一个省思少虑的方法,这就是学会遗忘。心理学家指出:“记忆的天性就是好遗忘,人的天性就是好为自己的遗忘而发愁。”
  遗忘是记忆的反面,遗忘和记忆二者缺一不可。记忆是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基础,失去记忆,就等于失去了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然而,遗忘又是不可缺少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遗忘又可以增强人们的记忆,使人省思少虑,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家测定,人所记忆的东西一天后便会忘掉1/4。
  一个人如果对所有的事物都不分轻重主次,全部塞满头脑,必然造成思维紊乱,耗费精力,所以,若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记忆犹新,未必是件好事,如果能把一些不必要记忆的事遗忘掉,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它可以使人减少那些多余的思考。
  近年来,国外专家研究表明,记忆使脑神经绷紧,遗忘使脑神经放松,这一张一弛维持着人脑的正常思维功能。例如,许多科学家对科研中的每一微小数据和环节都了如指掌,有着惊人的思维能力,但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却十分容易遗忘,甚至把墨汁错当咖啡喝掉,这就说明人的脑神经不可能、也不允许什么时候都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什么都去思考。这里,遗忘就可以起到调节作用,遗忘能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脑细胞的耗氧,为大脑健康服务。
  可见,遗忘在防治心理疾病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老年人心理养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老年人有必要掌握遗忘的规律,使其更好地为精神养生与心理保健服务,促进心身健康。
  为了帮助老年人省思少虑,这里向你介绍一种“格式塔疗法”,相信对自养其神有些启发。
  “格式塔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弗雷德里·S·珀尔斯博士创立的。这种方法的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心理修养,自我疏导和排遣,它对于自养其神是有意义的。这里摘其要者介绍给大家。
  一是“生活在现在”。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特别是不要老是为昨天发生的事而懊悔。把精力集中到今天所干的事情上来。因为遗憾、悔恨、内疚和难过等,不仅不能改变过去,而只会影响今天的情绪、工作,耗费更大的精力。
  二是“生活在这里”。不要“杞人忧天”,徒劳无益,对远方发生的事情,想它也是没有用的。假设你的子女生活在很远的地方,你老是惦念他(她),这样会耗费精力,还不如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三是“停止猜想,面向实际”。当遇到领导或单位的同事,你向他们打招呼时,可他们没有反应,连笑一笑都没有。如果就此猜想下去,就不得了: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对自己存有戒心呢?轻视自己吗?甚至会联想到他是不是敌视自己?其实,你也许没有料到,这个人当你向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可能正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想着家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因而没有留心你呢!所以,想入非非,胡乱猜测,常常会给人带来多余的思虑,是造成不良情绪的祸根。
  四是“暂停思考,多去感受”。有的人对人事关系、工作、荣誉等,总是容易陷入思考,如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怎样才能做出成绩、怎样才能搞好与领导的关系等等。如其这样耗尽脑汁,不如去做些实际工作,甚至观赏一下山野的美景,聆听一下悦耳的音乐。因为这些“感受”比起毫无价值的“思考”来,对身体更有意义。
  五是“也要输进不愉快的情感”。人通常都希望有高兴、有快乐等这样一些愉快的情感,而不愿接受那些忧郁、悲哀、凄凉等等不愉快的情感。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有高兴就必然有悲哀,相反,有悲哀也必然有高兴,这之间不仅是相对而言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要接受可以带来愉快情绪的事情的到来,也要做好接受带来不愉快情绪的事情的准备,这样在不愉快的事到来时,不致于经不住。
  六是“我就是我”。不要说我如果是某某人那该多好,我要是处在某某人的条件也一定会成功等。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想入非非。
  七是“要对自己负责”。就是说个人的失败、个人的不得志,要从主观上找原因,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不要把责任归罪于家庭环境、领导不力等客观原因上去,否则会陷入更多的思考。
  总之,从这种“格式塔疗法”中可以看到,由于时间、环境、条件在不断变化,人的一生在角色上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就是在同一个时期,角色也在出现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年人必须承认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做到心安理得、省思少虑。否则,总是思来想去,就会使自己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埋下染上疾病的“定时炸弹”。

本文标签: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