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烂翳散

更新时间:2023-02-08 22:13:11作者:百科知识库

烂翳散

烂翳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

烂翳散的基本资料

烂翳散(《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朱砂半两,石决明半两,珍珠(末)半两,曾青1分,硇砂1分,龙脑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因他病后生翳外障,初患之时,或即赤烂潮生,翳目侵睛,盖定瞳仁,即无所见;翳心若不赤黄,犹见光明。

用法用量每至干,点眼内。宜钩割熨烙后点之,服细辛散。

烂翳散(《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朱砂 石决明 珍珠末各15克 曾青 硇砂 龙脑各0.3克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祛翳明目。治眼目翳障。

用法用量每夜取少许干点眼中。

烂翳散相关中药材

1、石决明

别名鲍鱼壳,九孔螺,九孔石决明,鳆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海南决,关海决,鲍鱼壳,鲍鱼皮,金蛤蜊皮,真珠母。

来源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等的贝壳。夏秋捕捉。捕得后,将肉剥除,取壳,洗净,除去杂质,晒干。药材以九孔鲍的贝壳称为“光底海决”;盘大鲍的贝壳称为“毛底海决”。

性状①光底海决 又名:耳片壳、海决明、海南决。为椭圆形贝壳,大小不一,一般长3~8厘米,宽2.5~5.5厘米。外表灰棕色,洁净,略平滑,螺肋末端8~9孔,内外相通,孔口与壳面平。壳内表面显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坚硬,不易破碎。气无,味微咸。以个大、壳厚、外表洁净、内表面有彩色光泽者为佳。主产广东、福建等地。②毛底海决 又名:关海决。形状与前者略似,一般长5~12厘米,宽3~8厘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黄色,常附有苔藓类或石灰虫、苔藓虫等杂质而呈绿色或棕色,凹凸不平,极为粗糙,肋状纹理不显着。螺肋末端4~5孔开口,孔口突出于壳面。余同光底海决。主产辽宁、山东等地。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①《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②《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③《纲目》:“通五淋”④《本草从新》:“愈疡疽”⑤《本草求原》:“软坚,滋肾,治痔漏”⑥《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2、硇砂

别名北庭砂,赤砂,黄砂,狄盐,气砂,透骨将军,戎硇,白硇砂,淡硇砂,岩硇砂,北庭砂,亦砂,紫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

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的晶体。采得后,除去杂质沙石等。或由人工合成。

生境分布产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性状为白色结晶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大小不一。全体白色,有的稍带淡黄色。质较脆,易碎,用指甲即可刮下白色粉末,断面显束针状纹理,有光泽。臭微,用舌舔之,味咸苦而刺舌。以块整,色白、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热之不熔融而挥散。可溶于水,水溶液显铵盐与氯化物之各种反应。

功能主治消积软坚,破瘀散结。治症瘕痃癣,噎膈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目翳,息肉,疣赘,疔疮,瘰疬,痈肿,恶疮。①《唐本草》:“主积聚,破结血,烂眙,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②《本草拾遗》:“主妇人丈夫羸瘦积病,血气不调,肠鸣,食次不消,腰脚疼冷,痃癖,痰饮,喉中结气,反胃吐水,令人能食,肥健”③《日华子本草》:“补水藏,暖子宫,消冷癖瘀血,宿食不消,气块痃癖及血崩带下,恶疮息肉,食肉饱胀,夜多小便,女人血气心疼,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④《本草衍义》:“合他药,治目中翳”⑤王好古:“消肉积”⑥《纲目》:“治噎膈,癥瘕,积痢,骨哽,除痣黡疣赞”

备注硇砂药材,除上述正品外,市场上使用较广、较久的,尚有一种紫硇砂,又称红硇砂,为含有少量硫和锂的石盐晶体。多呈立方形,有棱角或凹凸不平,表面暗红色或紫红色,质重。臭气浓,昧咸。热之不挥散而残留。

3、朱砂

别名丹砂,辰砂,丹粟,丹砂,赤丹,汞沙,朱丹,真朱,光明砂。

来源为天然的辰砂矿石。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数朱砂。可利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放在直径约尺余的淘洗盘内,左右旋转之,因其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浮于上。除去石质后,再将朱砂劈成片、块状。其片状者称为“镜面砂”,块状者称“豆瓣砂”,碎末者称“朱宝砂”。

生境分布主产贵州、湖南、四川、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为大小不一的片状、块状或细小颗粒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体重,无臭,无味。商品有以下几种。①朱宝砂 又名:洋尖砂、泽光砂。呈细小片块状或颗粒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②镜面砂(《雷公炮炙论》)又名:劈砂、片砂。呈斜方形或长条形的片状,厚薄不一,边缘不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微透明,质较松脆,易破碎。③豆瓣砂 又名:豆砂(陶弘景),个砂。呈块状,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发暗或现灰黑,体重质坚而不易碎。上述药材以色红鲜艳、有光泽、微透明、无杂质者为佳。不溶于水、硝酸及硫酸,但能溶于王水和硫化钠溶液。

功能主治安神,定惊,明日,解毒。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①《本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②《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③《药性论》:“镇心,主抽风”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疮疥痂息肉,服并涂用”⑤《珍珠囊》:“心热非此不能除”⑥李杲:“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⑦《医学入门》:“痘疮将出,服之解毒,令出少。治心热烦跺。润肺止渴,清肝明目,兼辟邪恶瘟疫,破癥瘕,下死胎”⑧《纲目》:“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能发汗”⑨《本草从新》:“定颠狂,止牙疼”

4、珍珠

别名真朱,真珠,蚌珠,珠子,濂珠,真珠子,药珠。

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类动物珍珠囊中形成的无核珍珠。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以12月为多。从海中捞起珠蚌,剖取珍珠,洗净即可。人工养殖的无核珍珠,在接种后养殖一年以上,即可采收,但以养殖二年采收的珍珠质量较佳。采收的适宜时间为秋末,因河蚌分泌珍珠质主要是4~11月。

生境分布海产的天然珍珠主产广东、台湾;淡水养殖的珍珠主产黑龙江、安徽、江苏及上海等地。

性状呈圆球形、矩圆形或不规则的球形,直径约1~6毫米。表面现半透明状的银白色、黄白色、淡粉红色或浅蓝色,光滑圆润,具特有的色彩和光泽。质坚硬,破碎后断面呈同心层纹,有的中心见有少许异物存在。用火烧之有爆裂声。在紫外线灯下有浅蓝紫色或浅绦黄色萤光,外周呈半透明状。无臭,味微咸。以粒大、形圆、珠光闪耀、平滑细腻、断面有层纹者为佳。

功能主治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①《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②《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③《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④《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⑤《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⑥《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⑦《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⑧《本经逢原》:“煅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5、曾青

别名朴青,层青,朴青,赤龙翘,青龙血,黄云英。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层状者。

功能主治明目,镇惊,杀虫。治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①《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②《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③《玉楸药解》:“明目去翳”

本文标签:药学  方剂大全  
上一篇:烂眼煎
下一篇:狼疮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