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21:44:50作者:百科知识库
青皮(别名青橘皮、青柑皮。),苦;辛;温,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小编整理出含有青皮的处方共206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01~1260共60个。
处方1、清肝活瘀汤处方郁金 青皮 赤芍 桃仁 新绛 泽兰 当归 枳壳 苏梗 瓦楞子 参三七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闪挫胁痛,瘀凝于络,肋骨肿胀,肝痈,气滞血瘀,胁肋胀痛或刺痛,不可近触,转侧不能。
用法用量水煎服。刺痛甚者,加乳香、没药;胀痛甚者,加木香、川楝子、玄胡;肿硬疼痛者,加皂角,重用穿山甲。
备注方中郁金、青皮、枳壳、苏梗行气散结;当归、赤芍、桃仁、新绛、泽兰活血化瘀;瓦楞子化痰散结;参三七行瘀止痛。诸药配伍,使气行血散,通则不痛。
摘录《马培之医案》
处方2、燥阴散处方苍术(盐、酒炒)青皮 乌药 山楂 吴萸(盐、酒炒)小茴(盐、酒炒)橘核 青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疝气因湿而成,阴汗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盐、酒调下。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五
处方3、丁香阿魏丸处方卜子 五灵脂 楂肉 神曲 青皮 枳实各30克 蓬术 厚朴各24克 三棱 槟榔各21克 白豆仁 乌药 姜黄各15克 木香 沉香各9克 阿魏6克 丁香3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食积成块,痛而不已,推上移下,病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紫荆皮汤送下。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处方4、乳核饮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主气滞血瘀,气阻痰凝。(乳腺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吴熙方
处方5、养血平肝散处方当归(酒浸)6克,炒白芍6克,香附(炒黑)6克,青皮(醋炒)2.4克,柴胡2.4克,川芎2.4克,生地黄2.4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养血舒肝,调经止血。主肝气失调。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二
处方6、利膈丸处方牵牛120克(生)槐角子30克(炒)木香30克 青皮30克 皂角(去皮,酥炙)半夏(洗)各60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生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阻气滞,喘满咳嗽,脘痞腹胀,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7、开郁二陈汤处方陈皮 茯苓 苍术 香附 川芎各3克 半夏 青皮 莪术 槟榔各2克 甘草 木香各1.5克
功能主治治气郁经闭。
用法用量生姜引,水煎服。兼服四制香附丸。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处方8、广茂溃坚汤处方广茂 红花 升麻 吴茱萸各0.6克 生甘草 柴胡 泽泻 神曲 青皮 陈皮各0.9克 厚朴(生用)黄芩 黄连 益智仁 草豆蔻仁 当归梢各1.5克 半夏2.1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萎黄,通身虚肿。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煎至5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如渴,加葛根1.2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酒、醋,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9、香连治中汤处方广木香2.5克 潞党参6克(米炒)黑炮姜1克 炒广皮3克 小川连2克(醋炒)生冬术4.5克 清炙草1.5克 小青皮2克
功能主治清肝健脾,和中止泻。治肝旺脾虚,大便飧泄,肠鸣腹痛,欲泄而不得畅泄,里急后重,脉左弦右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0、大顺汤处方蒺藜12克 郁金6克 乌药3克 白术3克 广皮3克 厚朴3克 木香1.5克 青皮3克 茯苓6克 枳壳3克 橘饼12克 煨姜3片
功能主治主肝郁下利,胁痛腹痛,噫气食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11、丁附汤处方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炮)青皮 陈皮 丁香 附子
功能主治主中脘停寒,食物人口即吐,饮食暮热者。
用法用量上药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12、橘叶汤处方橘叶 蒲公英 象贝母 夏枯草 青皮 当归 赤芍 花粉 香附 黄芩
功能主治治乳痈焮红漫肿,或初起,或渐成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中
处方13、清阑液处方红花10克,桃仁10克,青皮10克,甘草10克,丹皮15克,白芍15克,花粉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归尾15克,连翘15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公英100克,金银花50克,地丁50克,柴胡20克。
功能主治解毒化瘀,破积攻坚。主肠胃气滞,毒热壅盛。(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谭景祺方
处方14、掌胃膏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壳)陈皮(去白)沉香 枇杷叶(去毛)青皮(去白)丁香 草豆蔻(去皮)木香 藿香叶 缩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米汤化下,日进二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九
处方15、交泰散处方藿香叶 陈皮 肉豆蔻(生)半夏(制)青皮 酸木瓜 甘草(微炙)各15克 石菖蒲6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3片、紫苏3叶,水煎服。暑月加香薷。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16、消炎化毒汤处方黄连1.8克 黄芩3克 大黄12克 银花6克 甘草1.5克 花粉6克 木通3克 青皮3克 当归4.5克 赤芍3克 淡竹叶20张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火盛下利,昼夜不休,口渴,腹痛,时有脓血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17、消积正元散处方白术(炒)茯苓 陈皮(去白)青皮 砂仁 麦芽(炒)山楂子 甘草 香附末 海粉 神曲(炒)枳实(炒)元胡索各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养正除积,治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
用法用量水300毫升、姜3片,煎至210毫升,温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处方18、竹衣麦冬汤处方竹衣3克(用鲜金竹,劈开,揭取竹内衣膜)竹茹1团(弹子大。即将取衣竹割取青皮)竹沥150毫升(即将取衣、茹之金竹依制法取之)麦门冬(去心)6克 甘草1.5克 陈皮(去白)1.5克 白茯苓桔梗各3克 杏仁(去皮、尖,研)7粒
功能主治治痨瘵,痰嗽声哑。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人竹沥,和匀温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19、开郁汤处方柴胡6分,青皮8分,香附8分(酒炒),青葙子8分,防风6分,荆芥6分,决明8分,车前子8分,川芎8分,栀仁8分。
功能主治气郁,眼睛不红不肿而痛者。
用法用量生姜1薄片引。黑珠夜暮痛者,加夏枯草1钱;红丝者,加归尾8分,生地1钱。
摘录《程松崖先生眼科》
处方20、通草汤别名通草散(《济阴纲目》卷十四)、立效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处方通草2克 瞿麦 柴胡 花粉 桔梗 木通 青皮 赤芍 白芷 连翘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年少初产,外感风热,乳房虽胀,乳汁不通者。(下乳)
用法用量锉一剂,水煎细饮,更摩乳房。
摘录《医学六要》卷七
处方21、中满分消汤处方川乌 泽泻 黄连 人参 青皮 当归 生姜 麻黄 柴胡 干姜 荜澄茄各0.6克 益智仁 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各0.9克 黄耆 吴茱萸 厚朴 草豆蔻仁 黄柏各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中满寒胀,寒疝,腹中冷,心下痞,大小便不通,四肢逆冷,食入反出,虚烦躁动,下肢不收。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生冷、油腻等物,戒房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22、血竭瓜蒌汤处方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散结。主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田忠智方
处方23、十味苍柏散处方苍术 黄柏 香附(为君)青皮 延胡索 益智仁 桃仁(为臣)茴香 附子 甘草(为佐)
功能主治治疝气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4、加味茵陈汤处方茵陈6克 木通4.5克 赤苓9克 泽泻4.5克 苡仁30克 茅术3克 厚朴3克 薄荷3克 青皮3克 车前6克 青荷梗33厘米
功能主治治脾经受湿,胃经受热,郁蒸发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25、三黄凉膈散处方上川连 栀子 黄柏 黄芩 川芎 赤芍 甘草. 苏薄荷 青皮 陈皮 金银花 花粉 当归 射干 元参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膈利咽。治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O.3克,淡竹叶24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处方26、木香化滞汤处方甘草(炙)白檀香 藿香 陈皮 桔梗 大腹皮 茯苓 白豆蔻仁各0.6克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木香 姜黄 白术各1.2克
功能主治治气机阻滞,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处方27、疏通饮处方青皮 官桂 木香各3克 当归 香附 红花 山楂 桃仁各6克
功能主治治因暴怒伤肝,以致经闭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酒,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28、梅核气汤处方香附子12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木香12克,郁金9克,乌药9克,苏梗12克,厚朴花9克,制半夏9克,山豆根9克,射干9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咽利膈。主痰湿中阻,痰气上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高文武方
处方29、齿灵汤处方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凉血疏风。主肝胆火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山西中医》
处方30、枳壳汤处方皂角黄仁 枳壳 青皮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肠风,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米饮调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七
处方31、无价金丹处方白术(去芦,炒)9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苍术(米泔漫,炒)猪苓各30克 麦芽(炒)神曲(炒)半夏(汤泡)各60克 泽泻 赤茯苓(去皮)川芎 黄连(陈土炒)白螺蛳(煅)各2.1、克 砂仁 草豆蔻 黄芩(陈土炒)青皮(去瓤)莱菔子(炒)生姜各15克 陈皮(去白)香附子(童便炒)瓜萎仁 槟榔各9克 川厚朴(去皮,姜炒)6克 木香6克 甘草6克
制法上为细末,青荷叶泡汤,浸晚粳米,研粉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积在胃,当心而痛,痞满嘈杂,恶心呕吐,嗳气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70丸,多至100丸,米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32、脾积丸处方蓬莪术90克 京三棱60克 良姜15克(上三药用米醋600毫升,于瓷瓶内煮干,乘热切碎,焙)青皮(去白)30克 南木香15克 不蛀皂角3大锭(烧存性)百草霜
制法上药为末。用川巴豆15克,去壳研如泥,渐入药末,研和得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饮食停滞,腹胀痛闷,呕恶吞酸,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加至10丸,用橘皮汤送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33、利气丸处方大黄(生用)180克 黑丑(头、末)180克 木香30克 槟榔30克 枳壳(麸炒)30克 香附(炒)120克 青皮(炒)30克 广皮30克 莪术(煨)30克 黄连30克 黄柏9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滞,心腹满闷疼痛,胁肋膨胀,呕吐酸水,痰涎不利,头目眩晕;并治食积酒毒,及米谷不化;下痢脓血,大小便结滞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临卧时用淡姜汤送下。以大便通利为度。如不利,再加丸数服,务使通利为愈。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处方34、益黄散别名补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陈皮(去白)30克 丁香6克(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甘草(炙)各15克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神倦面黄,疳积腹大身瘦。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三岁儿服4.5克,用水80毫升,煎至24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35、椒桂汤处方川椒18克(炒黑)桂枝18克 良姜9克 柴胡18克 小茴香12克 广皮9克 吴茱萸9克(泡淡)青皮9克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用法用量用急流水1.6升,煮成600毫升,温服200毫升。覆被令微汗,佳。不汗,再服200毫升,接饮生姜汤,促之得汗。次早又服200毫升,不必覆被再令汗。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36、家传养脾消积丸处方白术30克 陈皮30克 苍术 厚朴(姜汁炒)枳壳(麸炒)半夏曲 青皮 神曲 麦芽 山楂各15克 炙甘草9克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治小儿食肉太早,日渐羸瘦,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一
处方37、消食丸处方山楂 神曲(炒)麦芽(炒)萝卜子 青皮 陈皮 香附各60克 阿魏30克(醋浸,另研)
制法汤泡蒸饼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治一切食积停滞。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姜汤下。
摘录《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38、天台乌药散处方天台乌药 木香 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克 槟榔2个(锉)川楝子10个 巴豆70粒
制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令诸药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治寒凝气滞所致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喜暖畏寒。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酒送下。疼甚者,炒生姜、热酒下亦得。
备注方中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行气散结,散寒除湿;槟榔行气破坚,直达下焦;用巴豆炒过的川楝子以去其苦寒之性,增强其行气散结之功。诸药同用,使寒凝解,气滞散,肝脉和,疝痛自除。
摘录《医学发明》卷三
处方39、清上饮处方柴胡 黄芩 赤芍 厚朴 枳实 栀子 郁金 黄连 半夏 青皮 大黄 芒消 甘草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胃脘及两胁刺痛,呕吐,胸痞,大便坚,脉数,或发热口干。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40、大健脾丸别名百谷丸(《古今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人参(清河者)60克(饭上蒸)白术(无油者)90克(土炒)枳实30克(饭上蒸)广陈皮60克(米泔洗)青皮30克(米醋炒)白茯苓60克(饭上蒸)半夏曲30克(炒)谷芽48克(炒)山楂肉30克(饭上蒸)川黄连48克(用吴茱萸15克浸,炒赤色,去萸),广木香15克(不见火)白豆蔻仁15克(炒)
制法上药为末,用长流水煮老米荷叶汤,滴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除湿热,宽胸隔。主脾胃虚弱,食停气滞,湿热内阻,胸膈痞满,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溏薄或不畅,苔腻微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41、二香饮处方广木香3克,当归3克,香附3克,川芎3克,青皮3.6克,牡丹皮3.6克,枳壳3. 6克,生地3.6克,蓬莪术3.6克。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主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加生姜8片,水煎,空腹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42、龙胆丸别名龙胆草丸《直指小儿方》卷三。
处方龙胆草(去芦)黄连(去须,微炒)青皮(去白)使君子(去皮,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和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治疳病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20粒,临卧时用热水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43、养脾肥儿丸处方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枳实 木香 茯苓 砂仁 山药 莲肉 麦芽 神曲 山楂 青皮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荷叶浸水煮糯米饭为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久虚,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2克,日二至三次,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下
处方44、硇砂丸处方木香 沉香 巴豆肉(全者)各30克 青皮60克(不去皮)铜青15克(研)硇砂7.5克(研)
制法上二香、青皮三味细锉,同巴豆慢火炒令紫色为度,去巴豆为末,入铜青、硇砂二味研匀,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胀,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空腹时用盐汤吞下,每日二至三次。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处方45、芦荟丸处方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白芜荑(炒)白雷丸 青皮 鹤虱草各30克 麝香9克
制法为末,蒸饼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治下疳溃烂或作痛,及小儿肝积发热,口鼻生疮或牙龆蚀烂。现用于妇女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外科理例·附方》
处方46、通脬汤处方王不留行15克,瞿麦6克,败酱草15克,红花15克,匾蓄6克,泽泻10克,漏芦10克,桔梗4克,青皮10克。
功能主治行瘀通淋。主湿热蕴结膀胱,瘀滞下焦。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陆文彬方
处方47、再造丸处方蕲蛇肉20g 全蝎15g 地龙5g 僵蚕(炒)10g 穿山甲(制)10g 豹骨(制)10g 麝香5g 水牛角浓缩粉15g 牛黄2.5g 龟甲(制)10g 朱砂10g 天麻20g 防风20g 羌活20g 白芷20g 川芎20g 葛根15g 麻黄20g 肉桂20g 细辛10g 附子(制)10g 油松节10g 桑寄生20g 骨碎补(炒)10g 威灵仙(酒炒)15g 粉萆薢20g 当归10g 赤芍10g 片姜黄2.5g 血竭7.5g 三七5g 乳香(制)10g 没药(制)10g 人参20g 黄芪20g 白术(炒)18g 茯苓10g 甘草20g 天竺黄10g 制何首乌20g 熟地黄20g 玄参20g 黄连20g 大黄20g 化橘红40g 青皮(醋炒)10g 沉香10g 檀香5g 广藿香20g 母丁香10g 冰片2.5g 乌药10g 豆蔻10g 草豆蔻20g 香附(醋制)10g 两头尖(醋制)20g 建曲40g 红曲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甘、苦。
炮制上五十八味,除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蕲蛇肉等五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语言蹇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治中汤处方人参、甘草(炒)、干姜(炮)、白术、青皮(炒)、陈皮(洗.去白),各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通,或大病瘥后,胸中有寒,时加咳唾,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或霍乱后气虚,未禁热药者,尤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益黄散处方丁香四钱(不见火),陈皮(去白)二两,甘草、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呕吐不止,困乏神懒,心胁膨胀,颜色青黄,恹恹不醒。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七分盏,煎至五、六分,食前进,量大小加减与服。此药极有神效,不可尽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0、犀角搜风丸处方干生姜(半两)木香(半两)白茯苓(去皮.一两)车前子(一两)木通(一两)青皮(去白.三两)陈皮(去白.二两)枳实(麸炒.二两)牵牛(取头末.四两)犀角(镑.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下痰解结顺气。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1、人参木香散处方木香(不见火)、青皮(不去白),各三斤;姜黄、麦蘖(去土.炒),各五斤;甘草(炒)十一斤,蓬莪(刷洗)四斤,盐(炒)十一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顺气宽中。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减少,噫气吞酸,呕逆噎闷,一切气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十八味丁沉透膈汤处方白术二两,香附(炒)、人参、缩砂仁,各一两;丁香(炙)、麦蘖、肉豆蔻(煨)、白豆蔻、木香、青皮,各半两;甘草(炙)一两半,半夏(汤泡七次)二钱半,藿香、厚朴(姜炒),各七钱半;神僸(炒)、草果,各二钱半;沉香、陈皮,各七钱半。(一本丁杳、白豆蔻。有白芷、槟榔各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气,胁肋胀满,心腹广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减少,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噫气吞酸,口苦失味,并皆主之。
用法用量每四钱,水二大盏,姜三片,枣一个,煎八分,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木香槟榔圆处方郁李仁(去皮)、皂角(去皮.酥炙)、半夏僸,各二两;槟榔、枳壳(麸炒)、木香(不见火)、杏仁(去皮.尖.麸炒)、青皮(去白),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别用皂角四两,用浆水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许,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导三焦,宽利胸膈,破痰逐饮,快气消食,通润大肠。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食后温生姜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4、丁香煮散处方丁香(不见火)、红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炮.去芦头),各四两。益智(去皮)五两半,胡椒二两。
炮制上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脾脏伏冷,胃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寒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但是沉寒痼冷,无问久新,功效不可俱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盐一捻,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滓再煎,病退即止,极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泼火散处方青皮(去白)、赤芍药、黄连(去须)、地榆,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暑烦躁发渴,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及治血痢,妇人热血崩。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凉水调下。如蓄热而气血妄行,加甘草等分。治血痢,水一盏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6、虎骨散处方虎胫骨(酥炙.二两)。天麻、木香、羌活、川芎、黄蓍、蒺藜(炒.去刺)、青皮(炒.去白)、大腹皮、桂心、槟榔、沉香、白茯苓(去皮)、核桃仁(去皮尖.炒)、山芋、葛根、海桐皮、五味子、败龟板(醋浸.炙)、白藓皮,各一两。甘草(炙.半两)、肉苁蓉(酒浸.焙.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腰脚疼痛,下注脚膝,行步不得;或肿痒,或在两膝肿疼痛,久疗不瘥,渐致足胫细小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空心临卧温酒或盐汤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7、小理中圆处方红豆莪茂(煨.乘热碎捣)、缩砂仁,各一两。草豆蔻(煨)、青皮(去白瓤)、陈皮(去白)、干姜(炮)、京三棱(煨.乘热碎捣)、肉桂(去粗皮),各二两。良姜、牵牛(炒香熟),各三两。阿魏(醋化.去沙石.研)三两。
炮制上为末,水煮面糊圆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治三气弱,中焦积寒,脾虚不磨,饮食迟化,吃物频伤,胸膈满闷,胁肋疗刺,呕吐哕逆,噫醋恶心,腹胀肠鸣,心腹疼痛,噎塞膈气,翻胃吐食,饮食减少。此药无利性,不损气,脾胃偏虚寒者最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粒,生姜橘皮汤下,温汤亦得,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半夏饮处方半夏(汤洗)、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白术、桔梗、青皮(去白)、前胡,各三分。厚朴(生姜制.炙.一两)。枇杷叶(去毛.炙)、防风,各半两。大腹皮(三分)。
功能主治治风痰,心腹烦满呕吐,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9、盐煎散处方良姜(炒)、苍术(去皮),各十二两;缩砂(去皮)、茴香(炒),各五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丁皮,各二两;橘红十两,甘草(炒)六两,青皮(去白)四两,山药半斤。
炮制上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入盐一字,煎至八分,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万灵丸处方草乌(去皮脐.挫.盬炒)、细辛(去苗)、赤芍药、五灵脂、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黄蓍(去芦)、海桐皮、骨碎补(去毛),各一两。黑狗脊、青皮(去白)、牛膝(酒浸)、何首乌、蔓荆子、御米子(炒),各二钱。紫荆花(三钱),白附子(炮.去皮)、巨胜子、川乌头(炮.去皮脐)、苍术(米泔浸),各一两。黑牵牛(半两、为末)、山茵陈(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虚寒,耳鸣腰痛,筋骨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