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产褥期保健有哪些特点?

更新时间:2023-02-08 19:42:57作者:百科知识库

产褥期保健有哪些特点? 产褥期: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个月。

  * 生命体征:

  3. 体温: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如果产程中过度疲劳,产程延长或产伤较重者,体温在产后24小时内稍升高,但不超过38℃,如乳房极度充盈,可有低热,一般在12小时内自行恢复。

  4. 脉搏:约为50-60次/分,于产后一周恢复(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5. 呼吸:产妇的呼吸深而慢,约14-16次/分,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产妇以腹式呼吸为主。

  6. 血压:变化不明显,如为妊高症产妇,其血压在产后变化较大。

  * 子宫:产后当日宫底在脐平或脐下一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一横指)至产后10日降入骨盆腔内。

  * 产后子宫痛:是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行消退,经产妇比初产妇多见,哺乳时反射性子宫收缩,可使疼痛加重。

  *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tui)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持续4-6周,总量500毫升)

  4.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持续3天。

  5. 浆液性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产后两周为白色恶露)

  6. 白色恶露:色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持续2-3周后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异味。恶露有臭味,提示有宫腔感染可能;持续性深红色恶露,往往提示宫缩乏力;子宫软,恶露多,提示胎盘残留可能;子宫收缩好,但又有鲜红色恶露且量多,提示有会阴软组织裂伤。

  * 会阴切口创口:在产后3日内可见切口处水肿,活动时有疼痛,切口拆线后症状自然消失。

  * 胃纳:由于妊娠后期,胃液分泌少,胃肠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加之产时疲劳,产妇多食欲不佳,喜进流质、半流质等清淡饮食,一般10日恢复,也有产妇因产程中进食少,产后腹腔压力降低,产后有饥饿感,食欲增加。

  * 排泄:

  1. 褥汗:产褥早期,大量多余的组织间液需要排出,使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尤其是睡眠或初醒时明显,产后一周好转。

  2. 泌尿增多和排尿困难:产后2-3日内,由于机体排泄妊娠时储留水分,产后往往多尿,但因分娩时膀胱受压使其黏膜水肿、充血,肌张力降低,加之会阴切口疼痛,使产后产妇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第一次尿,容易发生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3. 便秘: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与产妇卧床多,活动少,肠蠕动减弱,腹直肌盆底肌松弛有关(产妇产后1-2日不排大便)

  * 乳汁:产后7日内所分泌的乳汁称初乳,质稠,半透明,产后3日每次哺乳约吸出初乳2-20ml,其中含有β--胡萝卜素等有形物质,较高的蛋白质及 IGA、脂肪和乳糖相对较少;产后7-14天所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产后14天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呈白色。

  * 乳头皲裂:哺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最初几日哺乳后,容易产生乳头皲裂。大多数是因为产前乳头准备不充足或产后哺乳姿势不正确引起,表现为乳头红、裂开、有时出血,喂哺时疼痛。

  * 乳房疼痛:哺乳产妇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房。产妇可有乳房胀痛,触及时加重,触摸乳房时有坚硬感。

  * 体重减轻:由于胎儿及胎盘的娩出,羊水排泄,产时出血,产后即可体重减轻6公斤左右,产后第一周,由于子宫复旧、恶露及汗液尿量的大量排出,体重又下降4公斤左右。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少见,由于产后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产后疲劳、虚弱、切口疼痛,故卧床较多,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缓慢,血液易淤积于静脉内,形成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体表温度下降或感觉麻木,患侧肢体有胀痛感。

  * 疲劳:由于产程不适及用力,产后接受医护人员的频繁观察、哺乳及新生儿护理活动,故睡眠不足,使得产妇在产后的最初几日感到疲乏,表现为精神不振,自理能力下降。

  * 产后压抑:指产妇在产后2-3日发生的轻度或中度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易哭、易激惹、忧虑不安,有时喜怒无常,一般在几日后自然消失,产后压抑的发生与产妇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后心理压力及疲劳有关。

本文标签: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