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足阳明胃经

更新时间:2023-02-03 05:54:04作者:百科

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之一。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足阳明温”;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阳明脈(脉)”。《灵枢·经脉》称为“胃足阳明之脉”。现通称为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

循行

《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皆从足走头。甲种本上达于鼻,乙种本则上至目外侧,环颜面。两本所述线路于体表则相近似。《内经》重新修订补充,改自下而上为自头部走向足部,且与内在脏腑相关。足阳明胃经起始于鼻孔旁迎香穴处,上行至鼻根部两经交会的部位,向两旁会合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着鼻柱外侧进入上齿中,然后返回来出于面部在口吻两旁下行,交叉于下唇下颏唇窝部承浆穴处,环绕口唇上行沿着下颌部下缘向后到颜面动脉搏动处,即大迎穴处,再沿着咬肌隆起处颊车穴部上行到耳廓前面,经过颧骨上窝部的客主人穴处,沿着头发的边缘上至额颅部。此经支脉是从大迎穴前面下行到颈总动脉搏动部的人迎穴处,沿着喉咙即气管旁下行进入缺盆,即锁骨上窝部,过胸腔向下穿过膈肌,属于胃腑,络于脾。此经脉在体表直行向下之一支是从缺盆下行于乳房的内侧,向下至腹部在脐旁而行,然后到达腹股沟气街穴处。本经脉在腹腔内的分支是从胃的下口,即幽门部分出向下沿腹腔内而行,达气街穴处出于体表与原体表直行分支合在一起。然后下行至股外上部髀关穴处,再抵达股四头肌隆起部的伏兔穴处,再向下到膝髌,即膝关节中,沿胫骨外侧(腓侧)下行至足跗(足背),再向下到达足中趾之内侧(胫侧)。此经脉又一分支是从膝关节下三寸(足三里)处分出,下行到达足中趾之外侧(腓侧)。此经脉又一分支是从足背分出,走向足大趾之末端,接于足太阴脾经(见图)。

病候

《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候皆为本经脉所过部位疼痛或肿症,另有鼽衄、汗出、数欠等;乙种本所载“是动则病”与《灵枢·经脉》所载近同。“是阳明脈(脉)主治其所产病”亦多为此经脉所过处之病证。《灵枢·经脉》所载病候有:额部黑,癫狂,惊悸,汗出,鼻流清涕或出血,口眼斜,唇生疮疡,腹胀满,腹水,膝部肿痛,沿胸、乳、腹股沟、大腿外前缘和足背部疼痛,足中趾运动不灵,高热,寒战,易饥饿,呻吟,呵欠,尿色黄等。

腧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45穴,左右合计90穴。

参考文章

  • 足阳明胃经中医中药
  • 面瘫与足阳明胃经经脉有关吗?神经与精神科
本文标签:足阳明胃经  zuyangmingweijing  
上一篇:精索静脉曲张
下一篇:何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