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5:37:40作者:百科
[拼音]:fenci
[外文]:acne
发生于面部、胸背部等处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因所生丘疹如刺,能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成年男子也可发病,有一定自愈倾向。相当于西医的痤疮。
此病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称面疮。明代《外科正宗》中定名为粉刺。清代《医宗金鉴》认为此病由肺经血热所致。
粉刺多因肺经风热熏蒸皮肤而成;或由于过食辛辣油腻之品,生湿生热,阻于皮肤所致;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化痰,湿郁化热,湿热挟痰,凝滞皮肤而生。
粉刺为毛囊性丘疹,临床常见有两种:
(1)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在扩大的毛孔中有明显的小黑点,与皮面平行,或略高于皮面,用手指挤压,有小米或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顶端黑色是色素沉着所致。
(2)白头粉刺,又称封闭性粉刺,为灰白色轻度高起的针尖到针头大的小丘疹,不易看到毛囊口,挑破皮肤方能挤出脂栓,没有色素沉着。以上两种,均可发生小脓疱,周围色红,破溃痊愈,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和轻度凹陷的疤痕。有的形成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多种形态的损害;有的破溃后形成多个窦道和疤痕,严重者呈橘皮脸。自觉稍有瘙痒和疼痛,病程数年或10多年。
粉刺的临床辨证有3种证型:
(1)肺经风热。证见皮疹潮红、发热、肿痛,或有脓疮、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等。治宜疏风宣肺清热,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2)肠胃湿热。证见皮疹红肿疼痛,伴有便秘溲赤、纳呆腹胀、苔黄腻、脉细数等。治宜清热化湿通腑,用茵陈蒿汤加减。
(3)脾失健运。皮疹以结节、囊肿为主,或伴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苔薄白、脉濡滑等症状。治宜健脾化湿、化痰软坚,用参苓白术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外治可用颠倒散洗剂或痤疮洗剂外搽,每日3~5次。护理应注意:经常用温水、硼酸肥皂洗涤;禁止用手挤压皮疹;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