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5:19:39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禹余粮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太一余粮(《本经》),白余粮、禹粮石(《中药志》)。
基源:禹余粮为氢氧化物类矿物。
原矿物:正品禹余粮一般指褐铁矿。
历史:禹余粮最早记载于《本经》,列为上品。陈承释其名谓:“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尔。”说明禹余粮名字由此而来。陶弘景谓:“今多出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县)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佳。近年茅山凿地大得之,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紫色靡靡如面,嚼之无复碜”。苏颂曰:“旧说鹅鸭卵,外有壳。今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状,与旧说小异。”李时珍认为:禹余粮乃石中黄粉,生于池泽;其生山谷者,为太一余粮”。上述各种形状和产状和现今禹余粮——褐铁矿相同。因褐铁矿在自然界中有多种成因类型,不同成因的褐铁矿,其成分、形态、结构构造不完全相同。因而认为古代正品为褐铁矿。《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形态:褐铁矿不是单一的矿物,而是以针铁矿或水针铁矿为主要组分,并包括纤铁矿、含水氧化硅、泥质等组成的矿石。隐晶质的针铁矿、纤铁矿均属斜方晶系。通常所见到的褐铁矿呈钟乳状、葡萄状、结核状、块状等。外部凹凸不平,具壳层构造。土黄至黄褐色,暗褐色,少数为黑色。条痕黄棕色、黄褐色或褐色。主为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1~4。断面为层状,层间颜色不一。密度2.7~4.3g/cm3。
产状:褐铁矿为次生矿物,分布十分广泛。岩浆岩、变质岩中许多铁镁矿物遭受风化后均可形成褐铁矿。在沉积岩中常形成结核状、鲕状和皮壳状,或作为碎屑岩的胶结物。产于池泽及山谷地带。
产地 产于河南、江苏、浙江、四川、广东。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挖。挖出后,除净泥土、杂石。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四川。
鉴别
性状:禹余粮呈类卵球形的结核状,有核心或中空。但完整者少见。通常壳层与核心分离,壳层碎成不规则斜方块状或扁块状;大小厚薄不等。表面多凹凸不平,土黄色、黄褐色、褐色,内表面粗糙,含有土黄色细粉。体重质坚,但可砸碎.断面层状,色泽不一,呈土黄色、褐色、紫褐色,灰青色。各层厚薄不等,一般褐色层或紫褐色层最厚。中心结核,表面粗糙并附有细粉;黄褐色至褐色;断面不显层次,而有许多蜂窝状小孔,有的打破后,无核心,具黄粉,摸之污手,略有滑感。土腥气,味淡。
理化:①取本品粉末少许,加盐酸2ml溶解,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2)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 ②取禹余粮少许于试管中,密闭,在火焰上加热,有微小水珠附于试管内壁的上方。
加工炮制:常用的炮制品有禹余粮、煅禹余粮和醋禹余粮。 ①禹余粮 打碎或研成细粉。 ②煅禹余粮 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打碎。 ③醋禹余粮 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锅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立即投入醋中淬酥,取出,干燥,研粉。每禹余粮100kg,用醋30kg。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性质禹余粮因产地不同,其化学成分亦有差别。因而各文献记载成分不一。有人认为禹余粮主成分为Fe2O3,又含Al、Mg、K、Na、PO4等[1]。有的认为主要是Fe2O3,含Fe58%左右,其次为O、H2O及有机物质等[2]。有人经分析认为壳层含Fe2O3 65.47%,Al2O3 1.80%,CaO 0.36%,MgO 3.01%,壳内黄粉含Fe2O3 45.47%,Al2O3 6.10%,CaO 0.73%.MgO 0.52%[3]。有人进行了化学全分析;含Fe2O3 48.98%,Al2O3 7.02%SiO2 30.20%,FeO 0.05%,TiO2 0.10%,P2O5 1.10%,MnO 0.35%.CaO 1.41%,MgO 0.69%,K2O 1.02%,Na2O 0.22%,H2O 8.48%,CO2 0.14%,As 0.005%,ZnO 0.04%,S 0.01%;禹余粮光谱全分析:含Pb、Zn、Cu、Ni、Cr、Co、V、As、Sn、Ga、In、P2O5、Ti、Mn、Be、Ba、Ca、Mg等。不同产地的禹余粮,其微量成分也不同;如Pb,杭州市售品中含PbO0.15%;北京市售品中含量<1%;辽宁市售品含Pb量大于1%[4]。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90。
[2] 矿物药浅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16。
[3] 矿物学报 1983;(2):132。
[4] 中国矿物药.地质出版社,198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