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5:13:26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穿山龙
名称出处:《湖北中草药志》
概况异名:穿地龙、狗骨头、海龙七、山红笤(《湖北中草药志》,金刚骨(河北、内蒙古、山西),鸡骨头(河北、山东、甘肃)。
基源:为薯蓣科薯蓣属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D.acerifolia Ulineex Diesl;D.garaldei R Knuth),又名山常山(山东),地龙骨(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及其变种柴黄姜Dioscorea nipponica Mak.subsp rosthornii(Prain et Burk.)C.T.Ting,又名黄姜子(湖北、甘肃、四川)。
历史:本品为东北地区常用草药,在历代本草著作中无此药名。穿山龙根茎含有薯蓣皂甙元是较好的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原料,现已成为医药工业的原料。《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穿山龙非薯蓣科植物。今考证《图经本草》中所指的成德军萆薢很可能就是这一种,因《别录》载生真定山谷,即今河北真定县。再以薯蓣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来看,在黄河以北,除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外,只有穿龙薯蓣一种。因此《别录》萆薢的正品应为本种。
形态: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圆柱形,多分枝,栓皮层显著剥离。茎左旋,长达5m。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0~20cm;叶片掌状心形,变化较大,茎基部叶长10~15cm,宽9~13cm,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顶端叶片小,近于全缘,叶背面有稀疏的白色毛,尤以脉上较密。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腋生的穗状花序,花序基部常由2~4朵花集成小伞状,至花序顶端常为单花,花被碟形,顶端6裂;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裂片的中央;雌花序穗状,单生,雌花具有退化雄蕊,有时仅有花丝。蒴果成熟后枯黄色,三棱形,顶端凹入,基部近圆形,棱翅状,一般长约2cm,宽约1.5cm。种子每室2枚,有时仅1枚发育,着生于中轴基部,四周有不等的薄膜状翅,上方呈长方形,长约比宽大2倍。花期6~8个月,果期8~10个月。(图见《甾体激素药源植物》.65页.图2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1700m间山腰的河谷两侧半阴半阳的山地灌丛中和稀疏的杂木林和林缘。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北部、江西(庐山)、陕西(秦岭以北)、甘肃、宁夏、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日本本州、朝鲜和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适应性强,能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好。多用根茎繁殖,于早春挖出母株根状茎,切成7~10cm的根段,每段应有1~2个芽苞,按株行距33×46~60cm开沟条栽,深10~13cm,栽后覆土压紧,浇水保湿,10~15天萌芽出土。亦可用种子播种育苗,次年春季移栽。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苗高33cm时应设支架,以利缠绕茎生长。
采集:秋季采挖根茎,除去须根,刮去栓皮,晒干。药材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鉴别
性状:根茎类圆柱形,稍变曲,常有分枝,长10~15cm,直径0.3~1.5c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不规则纵沟,并有点状根痕及偏于一侧突起的茎痕,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黄白色,散有淡棕色维管束点。气微,味苦、涩。以根茎粗长、土黄色、质坚硬者为佳。
显微 根茎横切面:最外层为多列木栓细胞,常脱落。皮层较薄,壁微木化,有粘液细胞,以近中柱处为多,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生外韧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291页.图229) 粉末:淡黄色。 ①淀粉粒单粒椭圆形、类三角形、葫芦形、圆锥形、贝壳形或不规则形,均较扁,边缘有凹凸,一端尖突,直径3~17μm,长至33μm,脐点长裂缝状。 ②草酸钙针晶束见于粘液细胞中,长48~112μm。 ③木化薄壁细胞长椭圆形,长方形或梭形,一端常狭窄,直径26~77μm,长至343μm,壁厚2~5μm,纹孔较小而稀疏,有的胞腔内含黄色粒状物。 ④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56μm,具缘纹孔细密,另有网纹及梯状网纹导管,直径约17μm。 ⑤木栓细胞,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73页.图130)
理化:取样品粉末5g,加2mol/L盐酸60ml,加热水解3.5小时,放冷过滤,残渣用水洗至中性,烘干(80~100℃),加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蒸干,残渣用氯仿10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薯蓣皂甙元,25α、F-螺甾-3,5-双烯为对照,以氯仿-丙酮(93∶7)为展开剂,展距11cm,喷以3%磷钼酸乙醇液,加热后显蓝色。(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292页.图230)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含量约1.5%~2.6%。皂甙水解后得薯蓣皂甙元(Diosgenin)。根茎中还含25-D-螺甾-3,5-二烯(25-D-Spirosta-3,5-diene)[1]。另含毒鱼豆酸(Piscidic acid)[2,3]。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25。
[2] 药学学报 1980;15(12):764。
[3]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20。